《为思维而教》读书摘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思维而教》读书摘记
静安区第三中心小学王幼燕
前言:让教育成为充满智慧的活动
1、强调知识和思维作为教育应该坚固的两个维度和层面,以适当的知识积累为基础,
在与知识打交道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应当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理念的必然选择。

P11 2、教育必须注重对学生的人格的培养,离开了人格的塑造和培养,受教育者的成长和
发展是不完整、不充分的。

P15 3、不少的事实告诉我们,唯有当知识被用来开启心智,知识被用于解决实践问题的时
候,知识才真正找到了通向美德的途径,才能够转化成为人生智慧的力量。

P17
第一章:关于思维之思
1、通过一段时期的实验,结果也证明,“教育是作用于思维发展的决定因素,合理的适
当的教育措施,把握客观诸因素的辩证关系,能挖掘小学儿童运算中思维品质的巨大潜力,并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P15 2、总之,发现学习使得学生尽可能充分地参与到探求知识的过程中,着眼于学习过程
的本身而不是学习的产物或成果,可以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的自主性,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观察能力、提高正确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它不要求必须遵循一个预定的计划,达到一个具体的目标,而着眼于位学生提供发现的条件、要求和机会,给以适当的鼓励,让每一个人自己去思维,并形成一种有助于独立思维的自由的氛围。

P23
第二章:“我们怎样思维”的教育学探索
1、首先教育必须走出传授和掌握知识的误区,一学生智慧潜能开发以及人格的完善为
最终目的;其次,每个学生的智能强项是各不相同的,教育的作用应该是“扬长”
而不是“补短”。

P59
2、每一个学生不同于别人的强项所在、优势所在——哪怕这个优势与传统的纸笔测试
没有丝毫的关系——才是其发展应该确立的起点和可能性所在。

P62 第三章:关于思维教学的国内外研究
1、随着社会发展对创新型人才渴求的不断提升,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育必然越来越让位于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教育,为思维而教,为智慧而教必将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

P85 2、由于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交互过程,因此,在思维型的教学文化中,一方面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思维,从常规、常识思维转向反思性和批判性思维,另一方面学生也要能够学会做自己思维的主人,不畏权威、不受束缚,不落窠臼。

P87
第四章:为思维而教:课程资源的开发
1、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创设一种良好的、恰
当的教学情境和氛围,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调动先前的表象储备,唤起丰富的情感体验,将自己融入课堂教学内容之中,身临其境,设身处地,让再造想象和形象思维充分活跃起来,把书本上的文字的抽象的东西还原、拉近,使其进入学生自己的生活世界,从而达到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深刻的、真正个人的、创造性的理解。

P98 第五章:为思维而教:让课堂成为思维的乐园
1、作为教师,一方面除了努力追求教学的科学、规范与效率,走向到的彰显与价值优
越的课堂,才是真正的道德的课堂构建,才是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智慧提升具有深远价值和根本意义的课堂。

P179 第六章:为思维而教,首先改变教师的思维
1、宽容是立足于挑剔和批评精神的宽容,具体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合理的
教学策略应该是:教师既胸怀挑剔、批评的创造性思维品质,但为了更好的发展学生的挑剔、批评的创造性思维品质,教师又需要鼓励学生尝试错误,允许学生在“假设——检验”的试错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并检验假设。

P2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