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减负增效从优化学生作业起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减负增效从优化学生作业起步

摘要:“减负增效”一直以来都是教学、教研中探讨的热点问题。减负同时又要增效,这是老师们所追求的理想的教学境界,也是学生们所期盼的学习状态。然而,减“负”不减“质”,在“减负”的同时又要“保质增效”,达到“减负、提质、增效”的境界,笔者认为只有在优化学生作业的基础上,才是真正的减负增效。

关键词:小学数学;优化作业;减负增效;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251-01

面对全社会一致呼吁为学生减负的大环境,许多教师都在苦苦探索着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增强实效的途径。对于如何才能“减负”不“减质”,实现“减负”与“增效”的有机统一,许多教师不约而同地将研究的目光更多地投向了“作业设计”。随着减负热潮的影响,我在教学中针对如何“优化作业设计,提高教学质量”这一问题进行了尝试,下面就针对数学中出现的应用性数学题应如何设计,使学生的数学作业更有价值,浅谈一下自己的想法和题型设计。

一、作业题型设计应结合学生身边的生活经历

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生活经历和他们自己已有

的知识和经验来设计练习,从学生生活中遇见的问题选材,并结合他们容易理解的图画、表格、动画、文字对话等形象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让抽象的数学进入学生的生活来对数学进行解释并应用。

1、社会生活中作业的设计

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很多必须用数学来解

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激发了学生们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兴趣。例:今天是3月8日星期一,现在没有任何日历表,看谁能快速推算出4月8日是星期几?

2、家庭作业的设计

现在的家长都有一定的学问,都很关心自己孩子的成绩,他们的生活作息也很有规律,二年级的学生已认识钟表,晚上回家让学生们与他们的爸爸或妈妈一起商量,共同制定一个一天的生活时间表。

二、作业题型设计应发展学生的思维

学生学习任何学科都是为了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

中所遇到的各种事件中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更应具有各种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的能力、操作的能力、创新的能力,等等。而这些能力培养仅仅靠书本及辅导书上的练习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设计一些具有创新性的题型,通过这些题型的练习,使同学们的思维得到更好的发展。

1、培养学生估计的能力。在培养学生的估计能力方面,

学生应先是遇到问题,根据问题来猜测,再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测,最后得出这一问题的结论。按照以上思想我设计了下面一道数学题。

同学们学过“千克的认识”后,分小组实验:第一小组估计并称称几本数学书应是1千克,第二小组估计并称称几本数学作业本应是1千克,第三小组估计并称称几个苹果应是1千克。每一小组的小组长对估计和所称的结果做好统计。最后,我把统计好的张贴在黑板上,让同学们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认为恰当的让学生亲身体验、动手操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样可以使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更加深刻。

3、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当然在我们平常所遇到的数学题中,看似没有解决的办法,其实只需换一种思考方式就可使之迎刃而解。学生们常做这一类题可使他们的思维更加开阔,解决问题的方法多角度。

4、培养学生自己独立探索发现的能力。学生学习数学要自己独立思考,自己独立探索发现,时间长了就会掌握事物的规律,有所新的发现,自己也很有成就感,更加喜欢数学。

5、培养学生对数学题的综合语言表达的能力。学生的

语言表达不仅在语文教学中占重要地位,在数学的学习中发展学生对数学题的表述也很重要。表述能力的提高可以使学生更加理解题意,对事物发展的趋势有更准确的猜测。

三、作业题型设计应发展学生对数学题的再次提问

1、培养学生替数学题提问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具有主导作用即“导演”,而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即“演员”,“导演”要想各种办法让“演员”的表演真实形象即真正掌握知识。在数学教学中要完全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不要死扣教材中的固定模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中提出新的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以至再学到新的知识。拓宽学生思维发展的空间,养成学生善于发现、提出、解决问题的好习惯,使学生学习数学的面更广。

学生通常遇到的数学题是有条件有问题只需解答的模式。而我认为学生不仅要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具有根据已知条件提出问题并解答的能力。

我校要买一些体育用具,购物负责人得到消息:(1)乒乓球每盒有50个,每盒卖100元。(2)2个排球比1个乒乓球贵18元。(3)1个篮球的价格是1个排球价格的2倍。(4)购物负责人带了1000元。请同学们根据上面的提示,思考你会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如何解答?购物负责人应如何购

买体育用品?

2、培养学生研究事实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认为学生学习数学更重要的是用于生活,下面一道题就是让学生先到家实验再解决问题。大家知道社会提倡节约,我们的家用电是每度0.50元,而煤气是每千克4.5元,回到家和你的爸爸或妈妈用电和用煤气来做饭,看看用哪一个比较合算?写出研究过程及结论。

3、培养学生根据生活实际设计数学题的能力

学生学习数学不应仅仅停留在别人设计的题型上,要根据自己身边的事来设计感兴趣的数学题,解决数学。即让数学走进我们的生活。

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是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而积极探索并实施多样化的数学作业形式是一个重要切入口。让我们逐步将“作业布置”转向“作业设计”,在作业内容与形式上改革和创新,逐步实现小学数学作业方式的多样化,使学生从单一、枯燥的课外作业练习中解脱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