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文化指导管理的思索
参加万30班中接触的课程多种多样,给我带来的思想冲击感非常大。就拿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来说,虽然老师讲的是传统文化与人生智慧,但让对我来说却有了新的认识。
课程是由江苏省委党校哲学课梁作民教授(上海交大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高管教育中心课程教授)讲授的《传统文化与人生智慧》。通过一天的课程,梁教授系统的讲述了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传承历史,以及中华文化三大主流儒学、道学、佛学的智慧体系及其成因、发展过程、传统特点。
梁教授介绍儒家,主要是修身治国平天下,也就是修齐治平,通过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和努力奋斗,自强不息,提升境界,心系天下;道家是格物致知,通过观察学习掌握世间万物的各种规律,并为我所用,统御万物,学会舍得,融入自然;释家追求宽广的内心世界。用教授的话说就是拿得起(儒)、放得下(道)、想得开(释)。当然延展开来还有诸如经得起、拿得住、抓得紧、把得牢等等。
单从课程的表面来看,主要是讲了文化的内容,但是延伸到工作中来,里面就有许多值得仔细推敲的大智慧,包括在工作中做人做事的道理、与人交往的方法等,而且在管理工作的运用中,也是大有文章的。
传统文化非常重视对人的管理。除管理者个人的修齐治平,强调自我修养外,还有传统文化中对被管理者的相对关系强调民本、民心、民意等,都体现了古代智者的高度管理智慧。所谓的奉天承命也就是要求管理者必须尊重民意,高度重视被管理者的需求与愿望。其理念与现代管理的以人为本思想是基本一致的。对于企业来说,人是企业一切资源中最根本的、最重要的且最为重要的资源,管理的最终落脚点也是人。所谓民心所向,也可以理解为当企业的员工都向一个共同的目标前进,将是无往而不胜的,就像我们党的事业一样。当然,这需要培养共同的价值观、事业观,增强员工的责任感、使命感,使团队不断前行。
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传统文化的影响也无从不在。从先秦的诸子百家到汉代的独尊儒术,从儒释道分庭抗礼到三教合流,上善若水、以柔克刚、刚柔并济的处世精髓,在历史上成功或者失败的案例比比皆是,日常管理过程中如何运用好这些技巧对为人处世、做好工作非常有益。
在梁教授的课程中我再次认识到中庸之道的意义。古代先贤擅长把不同的事务放在一起对比研究,思考其背后的意理,并运用到生活之中,他们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群体之间的和谐、群体与群体之间乃至人与自然、群体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强调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其中最知名的应该是孔子的中庸之道了。孔子曰:中也者,天下之大和;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松下幸之助提倡以诚、以义、以宽、以礼待人,不偏听偏信,不搞人为的折中和没有原则;稻盛和夫动机至善、了无杂念的管理理念,其核心都与中庸之道密不可分。
再者,让我对因果律有了新的认识。从传统文化的形成发展历程到事务的发展规律,因果律无时不刻在发挥作用。以前我拿因果律来看待事务,只是简单的运用,这次通过学习,发现还需要深入思考。面对问题时,通过因果律,可以发现问题产生的根源,对根源进行进一步分析,就能找到事务的本质所在,从而为解决问题提供思路和方法。同样的,在解决问题时,制定的规则、处理的方法是需要仔细斟酌的,因为每一个决定都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结果,从而影响到问题是否能够完全解决或者产生了一系列的新问题。也就是佛家所说的凡人未果,菩萨畏因。
当然,还有许多谋略、执行等多方面的知识,受益匪浅。总之,传统文化中值得我仔细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了,通过这次学习让我觉得应该努力坚持学习,不断提升自我的素养和能力,成为一名合格的管理者,管理好团队的同时也管理好自己,让人生之路更加丰富多彩。
乔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