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体育改革创新 增强体育发展活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进体育改革创新增强体育发展活力
芜湖市体育局胡景东
芜湖体育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体育部门的领导下,坚持“用发展经济的理念发展体育事业,用现代企业模式发展体育产业”的理念;以“体育事业发展活力在于改革创新”为核心,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新形势,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创新体育发展机制,拓宽体育发展渠道,增强体育发展活力,夯实体育发展基础。加强和改进对体育工作的领导,强化政府发展体育事业、提供基本体育公共服务的责任,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体育需求。繁荣体育事业和壮大发展体育产业,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兴办体育,促进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协调发展。
一、用发展经济的理念发展体育事业
我们把体育作为一种以开展人的身体活动为手段的教
育行为,在社会生活中以一定的目标,组织系统活动为基本框架,作为全市体育事业来发展。在当今市场经济年代,体育事业发展必须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要求,市场是经济商品化的商品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通俗地讲市场经济就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因此,我们把体育健身、体育训练、体育赛事、体育休闲和体育综合服务等体育资源,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融入市场
进行资源配置,把体育自身非常丰富的资源转化为“商品”,改变过去体育事业完全由政府投入的状况,使“过去所有工作由政府扛”转变为“千斤重担众人挑”。主要做法:一是以市县体育协会为载体,深入推进体育社会化。各级体育行政职能部门把工作重点从“办”向“管”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围绕“做好身边的组织建设、做好身边的体育活动、做好身边的典型示范”这三个重点做文章,夯实全民健身网络体系,充分发挥各单项体育协会会员广泛、人才荟萃、联系面广、社会性强的优势和作用,进一步理顺市、县体育总会与各体育社团的关系,健全单项体育协会实体化、社会化和行业管理自主权的运行机制,明确协会的三大职能:第一,开展本协会的全民健身活动,体育行政部门不再包办活动。第二,承办或主办各级各类体育赛事活动,体育行政部门引导社会力量兴办体育。第三,组队、训练,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协会承担项目队的职能。同时,协会还跨出国门进行国际交往,市射击、乒乓球等协会与新加坡、葡萄牙、日本、意大利、澳门等开展国际交流,把外面的运动员请进来,我们也走出去,取长补短,互相提高。
二是以高水平后备人才培养基地为龙头,多渠道培养体育人才。打造市青少年体育学校作为国家级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为品牌,确定省命名射击、击剑、田径项目基地为拳头项目,深化“体教结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一方
面与中小学校合作市队校办,加强传统体育项目和特色体育项目学校建设;另一方面与高校合作,为高校培养并输送优秀人才,拓宽了青少年运动员的“出路”。近几年来,我市国家高水平人才后备基地培养输送了娄祥武、周吕鑫、吴莎、汤玲玲等一批优秀体育运动人才。在2010年的安徽省第十二届运动会上,我市的射击队拿到该项目金牌总数的一半,占据半壁江山;“市队校办”的典型芜湖县二中击剑项目重剑也拿到了近一半的金牌;翰文学校男子排球队蝉联冠军,实现了省运会上的“三连冠”;田径、网球等项目均取得了新突破。积极探索“企业办运动队”之路,芜湖击剑队与安徽强盛钢构公司喜结“良缘”,成功结对。强盛公司资助市击剑队参加比赛和训练经费,出资建设击剑馆内部装修,使芜湖市击剑队的场地和器材训练条件大为改观。芜湖市“强盛击剑俱乐部”的挂牌成立,使这一创新模式为全市竞技体育深化改革和可持续发展、拓宽体育人才培养渠道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三是充分发挥各相关职能部门的作用,形成体育工作的合力。体育事业是社会事业,单靠体育部门一己之力,难以形成全社会都能积极响应和参与的格局。我们以深入贯彻实施《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等法律法规为切入点,注重宣传发动,充分发挥市全民健身工作委员会的职能作用,与教育部门合作抓学校体育,与农委合作抓农村体育,与妇联合作抓妇女体育,与工
会合作抓职工体育,与机关工委合作抓机关体育,与残联合作抓残疾人体育,与民委合作抓民族体育,与老龄委合作抓老年人体育等八条线,实行组织引导、齐抓共管,有效完善芜湖体育运行机制上的不足,真正做到全民参与、全民受益,我市群众体育开展的红红火火、热热闹闹。
四是紧扣“体育、市场、媒体”三个环节。实现“十一五”目标,完成好“十二五”规划,都离不开这三个核心环节,我们称之为体育工作的三要素。体育的要素是抓好“体育文化、体育教育、体育活动、体育竞赛、体育设施、体育组织和体育科技水平”的建设。市场就是了解和掌握“买与卖”的供求关系,也就是充分做好体育需求的“服务与被服务”。随着体育人口的不断增加,体育市场蕴藏着无限商机,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体育产业是朝阳产业,在GDP中将占有越来越重的比例。媒体就是传播信息的媒介,通俗地讲就是宣传的载体和平台,其作用就是影响和引导全部受众。在芜湖体育工作实际中,“体育、市场、媒体”作为实现体育强市目标的三个重要环节,已形成体育围着市场转,体育部门与电视台、报社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开辟专题、专栏,宣传体育,营造氛围,在市场中不断增强体育发展的活力。
五是加大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为老百姓健身提供必要的设施是政府应尽的责任。市、县(区)政府加大对农村地区和城市社区等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按照国家有关公共体育设施用地定额指标规定,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需保证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用地需求。市体育局是芜湖市规委会成员单位,积极鼓励、支持着各行各业建设体
育设施和体育活动场所。截止到2010年底。全市共建成全民健身路径125条,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15个,全市各级各类体育场(馆)2881个。到2015年末,我市城市居民小区实现全民健身路径、农村实现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全覆盖,有效保障全民健身设施的需求。
二、用现代企业模式发展体育产业
事业是政府是责任,政府的职能要提供基本体育公共服务。产业是市场行为,市场的行为是生产的体育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两者的关系既不是体育产业搭体育事业的车,也不是体育事业搭体育产业的车,而是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同乘一辆车。我们在体育工作实际中,对两者的区别在于:事业是从事体育公共服务的非盈利性,产业是指从事体育服务既要有盈利又要有非盈利,也就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其经济效益反哺体育事业,推进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组织各级各类的训练竞赛等。
几年来,芜湖体育产业力求与体育事业同步发展,已构建了芜湖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协调发展的框架,这就是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推进科学发展,实现率先崛起”目标,抢抓皖江开发开放龙头城市地位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作为统筹发展的一个雄厚物资基础,体育效能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都初见成效。
2009年初,市委、市政府决定芜湖市奥体公园经营和管理权整体移交给市体育局,成立了“芜湖市奥园体育发展有限公司”,其性质为国有独资企业,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收自支的全员劳动用工合同制”运行机制。奥体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