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举措及成效的评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举措及成效的评价

调查表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总体上受到大学生认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成效正在不断彰显。88.2%的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持肯定性评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受到大学生的总体认可。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育德作用得到充分肯定

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大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作用,85.0%的大学生予以肯定,仅有3.9%的大学生认为没有积极作用。数据分析发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大学生政治观与政治行为方面的正向影响作用显著,标准化系数为0.14。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师资水平等四个方面内容的总体评价都较好。其中,对课程设置表示满意的为59.4%(明确表示不满意的为8.2%),对教学内容表示满意的为57.1%(明确表示不满意的为9.0%),对教学方法表示满意的为53.8%(明确表示不满意的为10.5%),对师资水平表示满意的为62.7%(明确表示不满意的为6.5%)。这些数据,表明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积极成效,也说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还有很大努力空间。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举措得到大学生高度认可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道德观及其行为表现均具有正向显著影响。其中,对道德观与道德行为的积极作用最大,标准化系数为0.75;对人生观与价值观积极作用的标准化系数为0.56;对政治观与政治行为积极作用的标准化系数为0.39。此外,大学生对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有关方面和举措的满意度较高。其中,对辅导员工作表示满意的学生为75.6%;对就业辅导工作表示满意的学生为73.3%;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表示满意的学生为64.4%;对学生骨干培养工作表示满意的学生为64.3%。大学生对有关思想政治教育渠道的教育成效也比较肯定。71.9%的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表示满意,62.8%的学生对校园文化活动表示满意,60.6%的学生对社团活动表示满意。

大学生对自身群体的文明素质予以自信而积极的评价

大学生的文明素质是教育成效的重要反映。调查中,我们列出了12项指标,让受访对象对大学生群体的文明素质作出评价。结果表明,受访者对大学生群体的文明素质总体予以积极评价。其中,受访学生对大学生群体12项素质表现的评价按好评率由高到低依次分别是:“文明礼貌”(88.3%)、“诚信意识”(86.8%)、“团结协作”(86.7%)、“自立能力”(85.1%)、“人文素养”(84.2%)、“责任意识”(80.1%)、“集体观念”(76.5%)、“纪律观念”(75.5%)、“维权意识”(75.2%)、“奉献精神”(75.1%)、“创新精神”(72.0%)、“勤俭节约”(70.8%)。受访学生对大学生群体文明素质的这些评价,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群体自信及昂扬向上的成长心态,为社会全面认识大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视角。

加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持续着力

总体上看,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在多样多态、活力跃动中呈现出担当进取、自主自信、向善向上的总体特征;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举措的积极评价也充分反映了近年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改进的新进展,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深入推进的深层成效。调查也发现,正处于思想成长、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大学生对有关思想观念、理论问题、价值判断等的认识同样存在有待进一步明晰、深化之处;大学生思想活动和思想认知等方面呈现出的有关群体特征、人生阶段特征及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渠道、方式方法的评价等,也提出了诸多应当关注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课题。

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需要凝聚合力、持续着力。当前,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阵地建设,创造性地把中央加强改进宣传思想工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等一系列战略部署深化落实的同时,要更加关注热点思想理论问题的教育引导、关注教育内容与方式方法的改革创新。一方面,加大对思想理论热点问题的教育引导力度,多渠道

多形式地开展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实国情与建设成就的宣传教育,进一步激扬大学生在勤学报国的现实行动中创造人生精彩的正能量。另一方面,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与方式方法创新的力度。数据显示,在大学生看来,教育方式(76.5%)、教育内容(55.7%)和社会环境(53.8%)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主要原因。教育引导既要注重把理论讲通、讲透,还要避免教育内容远离现实生活,避免空洞说教造成内容“骨感”,应努力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大学生,创新发展大学生愿意倾听、乐于接受的教育引导方式,以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在这一过程中,要进一步用好网络这个重要的教育平台、载体和通道。调查表明,目前大学生平均每天上网两小时以上的占80.0%,娱乐消遣(68.3%)、获取新闻信息(57.5%)、交流沟通(57.2%)和学习(49.0%)是大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使用微博、微信等信息交流平台的大学生占88.9%,92.0%的大学生借此浏览动态、了解信息、发表观点和更新状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创造性地运用好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型传播媒介,提升网络空间思想引领的意识、能力、水平和艺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