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PPT下载【优秀课件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一:一碧万顷 而或长烟一空
8. 和:春和景明 政通人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有时,副词 有人,代词 或许,副词 一片,数量词 完全,副词 和煦,形容词 和乐,形容词
(四)词类活用 1.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名词作动词,做郡的长官 2. 百废具兴 形容词作名词,荒废的事业 3. 北通巫峡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 4.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名词作状语,在……之前; 名词作状语, 在…… 之后
人,吾与谁归”。
(六)成语积累 1. 先忧后乐:在天下人担忧之前先担忧,在天下 人享乐之后才享乐。比喻吃苦在先,享受在后。 2. 心旷神怡:形容心情开朗,精神愉快。 3. 气象万千:形容景象或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 4. 政通人和:政治修明,人民和乐。 5. 春和景明:春风和煦,阳光明媚。
(七)名句积累 1.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3.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庙堂
庙堂一词,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有丰富含义,最初指太庙的殿堂,后 来指朝廷,并由此引申出借指以君主为首的中央政府。庙堂一词还有许 多其他含义,但是借指朝廷的含义最常见。中国知识分子素有庙堂情怀。 本文中范仲淹就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最大的愿望就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河 清海晏,天下太平。产生庙堂情怀大概是因为唯有忧君方可入庙堂,入 庙堂方可忧民,所以中国知识分子一生最大愿望就是跻身庙堂。
(五)特殊句式 1. 判断句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也”表示判断。 2. 省略句 属予作文以记之 省略了主语“滕子京”,即“滕子京属予作 文以记之”。
3. 倒装句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于其上”为后置状语,应在“刻”字的前面,即 “于其上刻唐贤今人诗赋”。
微斯人,吾谁与归 “谁”为前置宾语,应在“与”的后面,即“微斯
一 读一读字音
预习检测
shānɡ zhé
yín
浩浩汤汤
谪守
霪雨
hào 皓月
zhǐ 岸芷
tīng 汀兰
zhǔ
qiáng
属予作文 樯倾
二 写一写字形
心旷神yí( 怡 ) 朝huī( 晖 )
宠辱xié( 偕 )忘 薄暮míng míng( 冥冥 )
三 文言知识积累
(一)通假字 1. 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同“嘱”,嘱托 ) 2. 百废具兴 (“具”同“俱”,全、皆)
(二)古今异义 1. 越明年 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2. 气象万千 古义:景象;今义: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3. 去国怀乡 古义:国都;今义:国家
4. 春和景明 古义:日光;今义:景致,风景
5. 微斯人 古义:非,如果没有;今义:细小,轻微
(三)一词多义 1. 极: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2. 会: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会天大雨 3. 夫:予观夫巴陵胜状 夫环而攻之 未几,夫齁声起
直到,动词 穷尽,动词 聚集,动词 适逢,副词 那,指示代词 句首发语词,不译 丈夫,名词
4. 观:予观夫巴陵胜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以俟 夫观人风者得焉
5. 国:去国怀乡 死国可乎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看,动词 景象,名词 考察,动词 国都,名词 国家,名词 国防,名词
6. 或:而或长烟一空 或以为亡 或异二者之为
10 岳阳楼记
记
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国的很多名胜古迹,都留下了文人骚客的诗词歌赋。 比如我国古代的三大名楼——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上面就铭刻了 很多美文妙句。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 色”令人神往之至;崔颢《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 鹉洲”让人回味无穷;而岳阳楼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 天下之乐而乐”更是传唱不衰,《岳阳楼记》成为写景状物抒发真情 表达作者志向的名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名篇,学习它描写了 什么样的景色,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志向的。
记
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 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 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记”是一种古代文体,可以通过记人、 记事、记物、记景,来抒发作者感情和主张。
“记”的文字含义是识记,在这种含义基础上,“记”逐步获得 了它的文体意义,成为经史中一种专事记录的文章体式。作为一种文 体,“记”在六朝获得文体生命,唐代进入文苑,宋代其内容得到拓 展,形式更加稳固。明清时主体性色彩更加浓厚,逐渐成熟稳固。
4.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 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
5.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初读感知
描写
导思1.作者所写的两 种天气下的洞 庭湖景 各有什么特点?作者 写景的 用意是什么?
滕子京与范仲淹同榜考中进士,两人的友谊也是从这时候开始的。 滕子京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庆历四年被贬, 谪守岳州(今湖南),第二年范仲淹被贬,谪守邓州(今河南)。滕 子京心里有些愤慨,范仲淹非常担心他惹出祸来,想找机会劝他。恰 好赶上他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作记。范仲淹身在河南,望着滕子京 送来的《洞庭晚秋图》,借题发挥,写出自己所推崇的为人处世的态 度,勉励滕子京学习古代有修养的人,不计较个人眼前的得失,要做 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出示目标
1. 疏通文意,掌握文中常见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 (重点)
2. 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的写法。 (重点) (难点)
3. 领深刻理解和正确评价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 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和政治抱负,树立正确的人 生观。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史称 范文正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吴县(今江苏苏州 )人。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有《 范文正公集》传世。所作的文章富有政治内容,文辞 秀美,气度豁达。名篇有散文《岳阳楼记》,词《渔 家傲》,诗《江上渔者》等等。
8. 和:春和景明 政通人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有时,副词 有人,代词 或许,副词 一片,数量词 完全,副词 和煦,形容词 和乐,形容词
(四)词类活用 1.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名词作动词,做郡的长官 2. 百废具兴 形容词作名词,荒废的事业 3. 北通巫峡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 4.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名词作状语,在……之前; 名词作状语, 在…… 之后
人,吾与谁归”。
(六)成语积累 1. 先忧后乐:在天下人担忧之前先担忧,在天下 人享乐之后才享乐。比喻吃苦在先,享受在后。 2. 心旷神怡:形容心情开朗,精神愉快。 3. 气象万千:形容景象或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 4. 政通人和:政治修明,人民和乐。 5. 春和景明:春风和煦,阳光明媚。
(七)名句积累 1.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3.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庙堂
庙堂一词,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有丰富含义,最初指太庙的殿堂,后 来指朝廷,并由此引申出借指以君主为首的中央政府。庙堂一词还有许 多其他含义,但是借指朝廷的含义最常见。中国知识分子素有庙堂情怀。 本文中范仲淹就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最大的愿望就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河 清海晏,天下太平。产生庙堂情怀大概是因为唯有忧君方可入庙堂,入 庙堂方可忧民,所以中国知识分子一生最大愿望就是跻身庙堂。
(五)特殊句式 1. 判断句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也”表示判断。 2. 省略句 属予作文以记之 省略了主语“滕子京”,即“滕子京属予作 文以记之”。
3. 倒装句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于其上”为后置状语,应在“刻”字的前面,即 “于其上刻唐贤今人诗赋”。
微斯人,吾谁与归 “谁”为前置宾语,应在“与”的后面,即“微斯
一 读一读字音
预习检测
shānɡ zhé
yín
浩浩汤汤
谪守
霪雨
hào 皓月
zhǐ 岸芷
tīng 汀兰
zhǔ
qiáng
属予作文 樯倾
二 写一写字形
心旷神yí( 怡 ) 朝huī( 晖 )
宠辱xié( 偕 )忘 薄暮míng míng( 冥冥 )
三 文言知识积累
(一)通假字 1. 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同“嘱”,嘱托 ) 2. 百废具兴 (“具”同“俱”,全、皆)
(二)古今异义 1. 越明年 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2. 气象万千 古义:景象;今义: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3. 去国怀乡 古义:国都;今义:国家
4. 春和景明 古义:日光;今义:景致,风景
5. 微斯人 古义:非,如果没有;今义:细小,轻微
(三)一词多义 1. 极: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2. 会: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会天大雨 3. 夫:予观夫巴陵胜状 夫环而攻之 未几,夫齁声起
直到,动词 穷尽,动词 聚集,动词 适逢,副词 那,指示代词 句首发语词,不译 丈夫,名词
4. 观:予观夫巴陵胜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以俟 夫观人风者得焉
5. 国:去国怀乡 死国可乎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看,动词 景象,名词 考察,动词 国都,名词 国家,名词 国防,名词
6. 或:而或长烟一空 或以为亡 或异二者之为
10 岳阳楼记
记
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国的很多名胜古迹,都留下了文人骚客的诗词歌赋。 比如我国古代的三大名楼——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上面就铭刻了 很多美文妙句。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 色”令人神往之至;崔颢《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 鹉洲”让人回味无穷;而岳阳楼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 天下之乐而乐”更是传唱不衰,《岳阳楼记》成为写景状物抒发真情 表达作者志向的名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名篇,学习它描写了 什么样的景色,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志向的。
记
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 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 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记”是一种古代文体,可以通过记人、 记事、记物、记景,来抒发作者感情和主张。
“记”的文字含义是识记,在这种含义基础上,“记”逐步获得 了它的文体意义,成为经史中一种专事记录的文章体式。作为一种文 体,“记”在六朝获得文体生命,唐代进入文苑,宋代其内容得到拓 展,形式更加稳固。明清时主体性色彩更加浓厚,逐渐成熟稳固。
4.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 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
5.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初读感知
描写
导思1.作者所写的两 种天气下的洞 庭湖景 各有什么特点?作者 写景的 用意是什么?
滕子京与范仲淹同榜考中进士,两人的友谊也是从这时候开始的。 滕子京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庆历四年被贬, 谪守岳州(今湖南),第二年范仲淹被贬,谪守邓州(今河南)。滕 子京心里有些愤慨,范仲淹非常担心他惹出祸来,想找机会劝他。恰 好赶上他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作记。范仲淹身在河南,望着滕子京 送来的《洞庭晚秋图》,借题发挥,写出自己所推崇的为人处世的态 度,勉励滕子京学习古代有修养的人,不计较个人眼前的得失,要做 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出示目标
1. 疏通文意,掌握文中常见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 (重点)
2. 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的写法。 (重点) (难点)
3. 领深刻理解和正确评价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 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和政治抱负,树立正确的人 生观。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史称 范文正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吴县(今江苏苏州 )人。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有《 范文正公集》传世。所作的文章富有政治内容,文辞 秀美,气度豁达。名篇有散文《岳阳楼记》,词《渔 家傲》,诗《江上渔者》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