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空间与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空间发展概述

在建筑中,空间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人类对空间从无意识地使用到有意识有目的的创造却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在人类出现早期,为了躲避风雨、抵御寒暑和防止其他自然现象或野兽的侵袭,需要有一个赖以生存的空间,常常“穴居而野处”,但这时对于空间只是利用而非建造。这些穴居空间基本处于天然形态,人类对空间的改造并不多,这可以说是早期人类利用的建筑空间。当人类具有了语言能力之后,逐渐形成了抽象思维能力,对于建筑空间的意识也由此产生,对于空间的功能及使用的行为需求慢慢加大。

建筑空间的发展是由低级到高级,螺旋形式上升的发展过程,与人的行为紧密相联。由于地域环境的不同,在世界不同地区产生了不同脉络的建筑空间发展体系。其中从延续时间、影响地域来划分,分为中国建筑空间和西方建筑空间。

中国建筑空间的发展

从中国传统建筑发展的历程来看,由于中国文化发展的延续性,中国传统建筑也具有相对稳定的连续性。这不仅表现在单体建筑的形制及空间演变上,还表现在整体建筑群内部的空间组织上,即沿着间——单体——院落——群体,这样的空间组织脉络演进的。如表2-1

对中国古代建筑空间进行分析,我们会发现作为基本空间单位的单体建筑在空间形式上较为稳定,功能随着使用者的行为来界定,形成功能较为单一的行为使作空间。整体建筑空间处理则基本以复合的院落组群空间为主。在组群空间中,存在一种相似的空间发展观,即对外注重私密性、封闭性、领域性的营造;对内注重运用群体空间的序列组织来营造等级秩序分明的空间体系,如表2-2所示,这也是中国建筑空间典型的一个特点。

由表2-2可以看出,按照行为模式及历史阶段划分,中国古代建筑空间的发展,以院落空间为主,基本可以划分为起源、雏形、成形、高潮、继承五个阶段。

1)居住行为空间的产生——空间营建的起源阶段(原始社会)

这一阶段属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原始社会时期,由于各地气候、环境条件的不同,营建方式也多种多样,从考古出土的遗迹推测,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黄河流域的木骨泥墙房屋。如图2-1所示,起立的墙体,倾斜的屋盖,奠定了后世中国建筑的基本形象。另一类是长江及以南流域多水潮湿地区的干阑式建筑。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就有巢居的说法,《韩非子·五》中言:“上古之士,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

这种原始社会时期的木骨泥墙建筑和干阑式建筑,都经过人类有意识加式,具有初步的建筑形态。但是这些空间内部相对简单,基本以围合为主,以产生相对较强的安全感和领属感。

2)礼制文化行为的影响——雏形形成时期(夏、商、周、春秋)

这一时期属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奴隶社会时期,城市空间逐渐产生,具有显著中国建筑特征的夯土木构架承重的建筑及院落式空间已经出现,礼制行为需求对建筑空间的营造初步产生影响。

西周时期,如图2-2所示,院落内部空间组织已经具有中轴对称、前堂后室、内外有别的基本格局。宫殿布局也已初步形成“前朝后寝”、“三朝五门”空间组织形制,如图2-3所示。

同时,周代也已经出现了按一定规划制度营建的都城。正如《周礼·考工记》中所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这种城制对以后中国古代城市空间的布局有较大的影响。

3)复合行为空间——基本成型阶段

这一时期为封建社会早期,在建筑空间上,强调轴线、注重空间气势、纪念性的营造,多以营建高台宫殿、礼制建筑为主,同时出现了将天然地形组织到整体空间中来的规模较大的宫殿苑囿空间,如秦代的阿房宫、上林苑,汉代的未央宫、建章宫等。

如图2-4所示,秦国咸阳一号宫殿遗址,就是一座高台建筑。从平面可以看出建筑为集中式空间布局,宫殿围绕夯土台而建,因此内部空间面宽大,而进深浅。同时建筑内部已经形成了较为复杂的空间组织关系,来与宫殿的功能要求相适应。从建筑的立面形体来看,由于夯土台的体量,宫殿的外部空间气势宏大。

4)复合行为空间——高潮全盛阶段

隋唐时期为中国封建社会前期发展的高峰,也是我国古代建筑发展的高潮全盛时期。这

一时期,无论是在木构架单体建筑,群体建筑、城市建设、建筑设计和施工技术方面都有巨大发展。群体空间内部强化序列空间,气势宏大,纪念性强;外部注重围和性、领域性的营造,封闭性强。

隋唐时期在单体建筑营造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建筑内部空间较之秦汉时期开敞灵活,以佛光寺大殿为例,如图2-5所示,大殿面阔七间,进深四间,柱网为内外两周组成,为“金厢斗底槽”为布局,内部空间与佛像形成有机的整体。

在群体建筑空间组织方面,布局严整,设计灵活,出现了以中央殿堂为主体,四周用回廊环绕的院落布局形式,如图2-6所示,大明宫麟德殿就是典型的例子。这种回廊环绕布局的方式,在唐代应用较为普遍。以回廊院落作为布局单元,延绵组合,还可形成更为复杂多变的建筑群体空间。

在城市规划方面,隋唐时期,兴建了以里坊制为基础的规划严整的长安城(大兴城)、洛阳城,对以后中国城市结构的变化都有影响。

5)复合行为空间——继承、程式化阶段

这一阶段为封建社会后期,建筑在群体空间布局、单体形体设计及内部装修等方面技艺水平日臻成熟。以北京城为例,在元大都规划的基础上,城市道路采取平直的棋盘状,形成了规划严整的城市空间。整个城市从南到北,重要建筑都位于中轴线上,使整个城市空间整体有序,层次分明。

故宫是这一时期宫殿建筑群的代表之作,如图2-7所示,内部空间规模宏大,气势壮观。空间序列由一系列院落逐步展开。通过连续的、封闭的院落空间和不同建筑体量的对比等处理手法,来体现宗法礼制下的帝王权威。这种空间序列的变化,在人心里产生一系列高潮起伏,突出了皇宫庄严敬畏的空间环境气氛。

同一时期,住宅建筑空间处理在继承的基础上,也有了进一步发展。

北方以四合院为代表(图2-8),在礼制传统的支配下,建筑按南北纵轴对称布置,内部以前院、中院和后院相互连缀,院落作为建筑空间变化的主体,强调纵向轴线,成为建筑布局的构成单元。住宅对外不开窗,使内部的使用空间与外部的自然空间隔离,形成内敛安静的居住环境,整个空间环境更多地表现为私密、封闭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