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职业标准体系构建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辅导员职业标准体系构建研究

摘要:辅导员职业标准是新时期高校辅导员教育培训和能力认定的依据,它为高校选拔和使用辅导员提供了参考,也为辅导员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指出了前行的方向。辅导员职业标准体系必须根据我国职业标准的相关规定、国家的相关文件的要求以及辅导员岗位职能来构建,其内容应包含专业知识与技能、职责范围、职业道德、考核监督管理制度、学术涵养和社会荣誉等,在等级结构上应由初级辅导员、中级辅导员和高级辅导员三个部分组成。

关键词:辅导员职业标准体系构建;必要性;依据;内容

随着高校管理体制和机制的改革,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些变化对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的形势下,要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作用,必须加强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其中最基本的是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建设。为了进一步完善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体制和机制,笔者针对高校辅导员职业标准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如下探索。

一、构建高校辅导员职业标准体系的必要性

1.构建高校辅导员职业标准体系是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需要

自1953年清华大学设立辅导员岗位以来,我国高校的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高校辅导员队伍仍存在着整体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工作职责不明、流动性大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必然应影响到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作用的发挥,进而影响到大学生的培养质量。为了解决好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进一步明确辅导员的岗位职责,使辅导员的工作条理化;划分辅导员的级别,进一步优化辅导员队伍的结构;提高辅导员的地位和待遇,增强辅导员对岗位的满足感。要达到上述目标,需要有一个明确的标准作为参照,这个标准就是高校辅导员职业标准体系。构建高校辅导员职业标准体系是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

2.构建高校辅导员职业标准体系是形势的需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一代高校大学生在思想、心理、行为等方面均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首先,经济的发展变化使社会生活发生了变化,也影响着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其次,在互联网时代,当代大学生能够接触到更为广泛的文化、观点、价值观等,他们的思想观念更加复杂化,生活方式趋于多样化,高校学生工作在方法、手段、效能等方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面对这一系列的新问题,迫切需要建立一支稳定的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的建立首先需要完善相关的辅导员选拔、培训、考核、评价制度,而完善相关制度的前提就是要构建辅导员的职业标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适应辅导员队伍“三化”建设的要求,才能为辅导员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提供动力,也才能应对新时期的各种挑战,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3.构建高校辅导员职业标准体系是提高辅导员自身职业归属感和满足职业期待的需要

目前,我国高校尚未形成完备的辅导员队伍培训培养体系和机制,缺乏公认的辅导员职业标准和评价体系,高校辅导员被边缘化而且始终处于离散型的非职业化状态,辅导员工作存在“三高三低”的现象[1],即工作强度高、工作压力高、职业標准高和社会地位低、工作成就感低、工作满意度低。由于上述原因,导致

辅导员对自身的职业归属感和职业期待有所降低。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必须建立辅导员岗位的职业标准和职业规范,以确立其独立的职业地位,增强其职业归属感;应拓展辅导员的职业发展空间,使他们逐步达到相应的职业标准等级,并给予他们相应的级别待遇,使他们有晋升的机会,以增加他们的职业期待。因此,构建一个科学的高校辅导员职业标准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标准体系确立的依据

1.我国关于职业标准的相关规定

职业是指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获得合理报酬,满足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工作。职业标准既是职业资格认证的标准,也是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的根本导向,是职业评价的依据。辅导员工作是辅导员利用自身的相关专业知识,对大学生的日常事务进行管理,并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服务的一种职业。职业标准是所有职业构建自身标准体系的参照,要构建辅导员职业标准体系,也必须要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

2.我国关于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相关文件

近年来,有关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问题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为此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包括《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等。这一系列规定、措施的出台,明确了辅导员的职业性质、工作职责、发展方向以及培养与保障机制等,同时将辅导员队伍建设问题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高校辅导员职业标准体系的构建必须符合上述文件的要求,并不断对其加以完善,以便能够为社会各界所承认,从而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3.辅导员的岗位职能

构建高校辅导员的职业标准体系,首先需要明确辅导员岗位的职能。参照相关文件规定,可以将辅导员岗位的职能概括为教育职能、管理职能、服务职能和研究职能等四项。教育职能,即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树立“三观”,树立远大的目标和崇高的理想,指引他们走上正确的成才之路。管理职能,即管理大学生的行政事务,处理他们的日常事务,维护学校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秩序。服务职能,即帮助大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落实国家、学校提供的贫困生资助政策,为学生提供学业、就业、心理等方面的指导。研究职能,即辅导员应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只有明确辅导员的岗位职能,才能依据辅导员的工作范围和所应具备的工作能力制定辅导员行为规范,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辅导员的职业标准体系。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标准体系的内容

1.专业知识与技能

专业知识是指一定范围内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知识。辅导员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学、青年学、心理学、管理学、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等。专业技能是指通过学习和训练,形成一定的操作技巧和思维活动能力。辅导员专业技能包括教育能力、管理能力、服务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辅导员所从事的工作是一项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的工作,既需要有各种专业知识作基础,同时也需要有各种专业能力做后盾。专业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内容符合辅导员四项岗位职能的要求,是辅导员职业标准中最基础的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