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丽《时代广场的蟋蟀》心得体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王文丽《时代广场的蟋蟀》有感

申丽丽有幸聆听北京市崇文区教育研修院的王文丽老师执教的童书导读《时代广场的蟋蟀》一课。听了王老师的课后,我深深感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身上的责任大,也感到自身知识的匮乏。

阅读课文是由教师讲懂,还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读懂。虽然都是“懂”,但这二者的价值取向却大不相同。前者看中的是为教书而教书,而后者关注的是学生如何在读书过程中的成长,反映了人文性的教学观。整体的教育观首先是感悟,要使学生感悟到作者的感受,感悟到作者的情感,感悟到整个作品的风格和情调。

王文丽老师讲的《时代广场的蟋蟀》就是一个很好的印证。王老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能动功能,通过交流阅读这个话题,聚焦在“你最近在读什么书?”学生们你争我赶纷纷举手,生怕自己落后于他人。作为考一考的形式,检测并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广度,出示书的封面或配加上书的简要内容提示“猜猜这是哪本书?”列举了《爱丽丝漫游仙境》《窗边的小豆豆》《长鼻子的匹诺曹》《木偶奇遇记》《卖火柴的小女孩》,而后自然而然聚焦在《时代广场的蟋蟀》一书。

老师的话不多,主要是在思维导向上,层次衔接上,突出重点上进行引导和点拨。在第四文段,王老师是这样引导的:九月一日,这是月初,也是一个新季节的开始。秋天差不多就要来了。不知道为什么,只要一想到九月,还有季节更替时大地的变化,柴斯特就不禁感到心情非常低落、失意。他有些怀念自己家乡的一草一木了。

师问:面对日益渐浓的思乡情绪,你支持柴斯特应该选择留在城市还是回到故乡呢?学生发言积极踊跃,既有支持它留下的,因为有太多它的歌迷会舍不得它;也有支持它回到故乡的,毕竟那有它日益思念的亲人和朋友。在学生众说纷纭各说各有理时,老师一语拨开大家的人生迷雾“一个人在面临抉择时,会很纠结,选择没有对错,看自己的追求”。

王老师巧妙追问设疑“这只蟋蟀到底有没有回去呢?”王文丽老师就是这样没有过多的语言,将学生的兴趣、情感调动起来,激发孩子们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从中我也很有收获,我感受到了王老师与学生之间如形如影的自然亲和,似声和影的关系,言语对话的形式传递的是心灵交流的内容。是的,要学生有感受,首先教师要有感受,要学生有体验,教师首先要能体验,要学生动情,教师首先要动情。当教师把语文的教学变成了欣赏的过程,变成了体验生命价值的活动,变成了展现自由精神舞台的时候,这才是语文教育。在这样的教育氛围中,学生获得了愉悦,获得了对人生价值的感悟,获得了精神的自由,获得了人文精神,教师也获得了满足和幸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