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环境日看中国的作为和担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环境日看中国的作为和担当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日益严重,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也逐渐为我国社会所关注。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你整理的世界环境日看中国的作为和担当,供大家阅览!

世界环境日看中国的作为和担当

诚如指出: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我们要着力推进国土绿化、建设美丽中国,还要通过一带一路建设等多边合作机制,互助合作开展造林绿化,共同改善环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生态挑战,为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作出应有贡献。正是本着对中华民族和全人类长远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在经济转型期,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既是着眼实现我国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也彰显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强烈担当和积极贡献。

坚定承诺负责任。2015年12月12日,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全球195个缔约方国家通过了《巴黎协定》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新协议,表明通过气候行动打造绿色未来已经成为人类共同的选择。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向世界作出坚定承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15%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20%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60%-65%;2030年前后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这是我国在严格履行国际公约、积极推动全球生态治理所彰显出的中国责任。

植树造林作贡献。植树造林是增加森林资源的主要途径,是生态修复的重要措施,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我国从1979年开始大规模植树造林,人工林面积现在有近10亿亩,占世界50%以上,成为世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十二五期间,全国共完成造林4.5亿亩、森林抚育6亿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1.66%,森林蓄积量增加到151.37亿立方米,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联合国粮农组织2015年全球森林资源评估数据显示,APEC 区域森林面积在2007年至2015年间增长了1540万公顷,总面积已

达到21.9亿公顷。森林面积增加最显著的经济体为中国(1230万公顷)、美国(380万公顷)和俄罗斯(360万公顷)。2015年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科学家领导的国际研究小组在《自然?气候变化》期刊上发表的研究表明,全球植被覆盖率呈上升趋势,2003年以来全球植被总碳储量增加了约40亿吨。研究小组成员称,这是由一系列环境和经济因素综合导致的,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多年持续进行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活动。这是我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履行我国政府对世界承诺所作出的中国贡献。

全球合作展担当。随着经济全球化,生态问题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我国主动适应生态全球化的趋势,积极推动生态绿色外交和绿色国际合作,促进全球生态治理体系的建立,为建设绿色世界贡献智慧和力量。积极推动亚太区域合作,倡议定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APEC)林业部长级会议,至今已举办三届。这一由中国政府倡议举办、亚太森林组织资助并协办的对话平台,是目前亚太区域唯一的林业部长级对话交流平台。这一机制为促进亚太经合组织交流林业发展经验、深化林业发展合作、促进全球生态安全作出重大贡献。适应一带一路战略、主动关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利益关切,加强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优化生态条件保障,共建绿色丝绸之路。比如,中国与波兰、罗马尼亚等国家签署了双边林业合作协议,启动了亚欧林业示范项目,举办了中亚地区林业战略合作高级研讨

会。比如,大力推动中阿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等机制下的沟通协调,等等。这是我国在建设美丽中国的同时,积极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动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所展现的中国担当。

当今世界,绿色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建设生态文明,不论发达国家还是欠发达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需要各国以对人类共同负责的精神,秉持平等、互助、合作、共赢的宗旨,实现各国绿色发展。有理由相信,未来我国在建设美丽中国的征程中,必将能够继续以自己的强烈大国担当与作为携手世界各国,共同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共同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世界,一起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世界环境日的设立宗旨

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并提出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同年10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接受了该建议。世界环境日(World Environment Day),是联合国促进全球环境意识、提高政府对环境问题的注意并采取行动的主要媒介之一。

联合国系统和各国政府,每年都在6月5日的这一天开展各项活动来宣传与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每年的年初公布当年的世界环境日主题,并在每年的世界环境日发表环境状况的年度报告书。

地球是人类和其他物种的共同家园,然而由于人类常常采取乱砍滥伐、竭泽而渔等不良发展方式,地球上物种灭绝的速度大大加快。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趋势正使生态系统滑向不可恢复的临界点,如果地球生态系统最终发生不可挽回的恶化,人类文明所赖以存在的相对稳定的环境条件将不复存在。

世界环境日的意义在于提醒全世界注意地球状况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危害。要求联合国系统和各国政府在这一天开展各种活动来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

世界环境日的历届主题

70年代

(WORLD ENVIRONMENT DAY THEMES ):

1974年:只有一个地球(Only one Earth )

1975年:人类居住(Human Settlements)

1976年:水,生命的重要源泉(Water: Vital Resource for Life)

1977年:关注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滥伐森林

(Ozone Layer Environmental Concern; Lands Loss and Soil Degradation;Firewoo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