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崛起对现今中国的启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国的崛起对现今中国的启示

德国地处中欧,由十六个联邦州组成,资源贫乏,人口众多,气候寒冷,强邻环伺。在崛起的过程中,远没有英法美俄等国那么顺利,频频受到打压。民族问题复杂,以至于几百个小国在几百年里无法得到统一,甚至随时有

被肢解的危险。即使在现在,奥地利,瑞士等国的日耳曼人还是占很大比例。1871年,普法战争中普鲁士战胜了老牌强国法国,打破了欧洲的政治平衡,一

个强大的完整的国家崛起在兵荒马乱的中欧走廊。在俾斯麦的铁血政治的带领下,德国国力日渐强盛,工业产值赶超英法,直逼美利坚。威廉二世也加紧了

对“阳光下的地盘”的攫取。最终,德国不可避免的成为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罪

魁祸首。战后又开始重新忍受民族分裂的痛苦,在一穷二白的废墟下却迅速崛起,成为欧洲头号强国。

如今的中国也在崛起的路上。德国曾长期是仅次于美国的二号强国。

中国也奋力实现了的经济的崛起。同样作为后发国家。我们会发现两者的处境

多么相似。

1,强敌林立,政治环境不容乐观,边境线复杂。这应该是后发国家都

会遇到的问题。德国的崛起不可避免的挑战到了英法俄的传统利益,最后导致

德国不得不陷入两面作战的怪圈之中。中国影响力渐升,美国重回亚太,日本

贼心未改不怀好意,东南亚诸国自身难保却趁火打劫,朝鲜也口是心非,俄国

永远都不会改变其侵略的本性。总之,中国面临的外部环境比德国要恶劣不少。

2自然资源贫乏。普法战争不仅带给了德国巨额赔款,也带给了德国阿尔

萨斯和洛林。阿尔萨斯和洛林虽是弹丸之地,却拥有着当时欧洲最大的铁矿和

煤矿。让德国在工业化道路上如虎添翼。但石油天然气储量都极为有限。反观

中国,号称地大物博。但相对于庞大的人口,任何资源都算不上多,不得不大

量进口。以至于在世界原材料市场上,“中国买什么,什么就涨价”,完全缺

失大宗商品定价权。和非洲、中亚、东南亚、俄罗斯的外交关系中重要议题之

一往往是原料供应。万一没有了安全的能源保证和矿产保证,怎么办?侵略?

3国内市场需求不足,以出口为导向。德国是典型的出口导向型国家。众多的

中小企业,世界领先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以及老龄化严重的社会环境,以

及相对饱和、狭小的的市场,让德国成为为数不多的以出口为导向的大国。而

中国则有着农村人口多、城市化水平较低、人口抚养比较低的特点。这些特点

导致中国劳动力供给充裕、劳动力工资上涨较慢、国内市场较小。人口因素使

中国制造业在国际上具有比较优势,决定了中国的出口导向战略。同时都面临

着高端制造业领域被强国占领的危险。所以德国坚持了传统制造业。中国坚持

了劳动密集型产业。

而在发展策略方面,德国给中国的启示也很深刻。

1农业当先。也许这一点有人会以为无关紧要。可鲜为人知的是,一直到1870年,德国都还是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国。德国的统治阶层容克贵族一直都依

赖传统的庄园农业,将易北河东岸的谷物出口到英国,渐渐完成资本积累,为

德国的工业化奠定的扎实的基础。同时,谷物的出口也是以对英国开放其商品

市场为代价的,从某种程度上也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加速了本国传统手工业的

衰落,为工业升级提供了条件。最重要的一点是解放了劳动力,推动了对农奴

的解放,使得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为德国产品的竞争

力提供了保证。20世纪初时,德国的农业生产效率已是世界第一位,远超传统

农业强国法国,美国。而中国自不用说,农业一直是老大难的问题。所有的动

荡几乎都与农业有关。人口稠密,土地贫瘠,水利设施落后,自然灾害频发,

政策上对农业的轻视对农民的打压导致人祸也多,甚至历史上人吃人的事也不少。自然灾害三年,饿死多少人至今讳莫如深,谈此色变。所以改革开放初期

首先解放的就是农业,这和德国如出一辙,才有了今天辉煌的苏南模式和温州

模式,对于一穷二白的中国而言,农业积累的那些资本是至关重要的。以致于

我们现今最大的优势还是劳动力廉价。而不是像德国那样,农业作为功臣,实

现了自己对的社会价值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的崛起。中国的农业始终是处于被

剥削的地位,而不是像德国农业崛起带动多种产业的崛起。就像中国加入WTO 后,工业出口受益匪浅,进出口总值从世界第七到2012年的世界第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农业遭到重大冲击。中国本是传统大豆出口国,可现在无论是生产

成本,单位面积产量,产油率都远逊美国。以至于中国现在大豆几乎全靠进口,掩盖了粮食危机的同时撑起了饲料行业。更严重的是食用油市场几乎被外商占领,食用油价格一路飞涨,国内榨油企业纷纷破产倒闭。这仅仅是冰山一角。

2用交通打通国家的经脉。1835年,德国开始修建铁路。到1870年,德国铁路里程已达19000公里。当时,英法的纺织工业如火如荼,并有全面占领德

国市场的趋势。由于德国独特的庄园经济和以小城市为主的格局,人员流动日

益密切,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联系显得尤其迫切。德意志关税同盟的建立也使得

交通的地位上升。莱茵地区发达的工业经济与下游港口的联动使得德国的工业

产品得以迅速获得全世界的认同。随着铁路建设的高潮,德国的工业经济迅速

发展。铁路不仅直接拉动了钢铁、煤炭、冶金、电力、石油等行业的发展,而

且随着火车飞转的车轮,消费品市场迅速扩大,物流成本迅速降低。铁路的兴

起与扩张,打破了原来单纯依赖沿江、沿河的工业布局,工业文明的成果被迅

速传播到远离江河的国土内陆,直接促进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鲁尔区作为欧

洲最重要的的工业区,其最重要的优势条件之一便是交通条件,本已拥有莱茵

河这条黄金水道,却还拥有超过占全国五分之一的铁路网,任何一个城镇到高

速公路不超过六公里!同时德国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均衡的几个大国。从柏林

延伸出的密如蛛网的穿行在森林里的铁路网成了德国标志性的风景。反观中国,最好的路在城市里面,却堵得水泄不通:最烂的路在偏远山村,却是人们出行

的生命线。中国人口是德国17倍,铁路里程仅仅是德国两倍。交通不畅不仅直接造成物流成本占GDP18%的两倍于欧美的比例。也直接影响了区域发展平衡。

东北拥有最稠密的铁路网,同时也拥有最均衡的城市分布:而广东经济发达,

却年年在春运问题上吃了不少苦头,每逢节假日广深高速上拥堵的车流让人揪

心不已,而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落后直接与交通严重不便有关。“东莞堵车,

全球缺货”到底是中国制造的无限荣耀还是脆弱交通的低调无奈?反观香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