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培桐《环境学概论》(第2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一章~第三章 【圣才出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部分章节题库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环境
答: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整体,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的定义:“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湿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2.工程环境
答:工程环境是指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中创造出来的人工环境。它包括农业工程环境、工业工程环境以及能源工程环境、交通通讯工程环境、信息工程环境等,它们是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中创造出来的,但反过来又成了影响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重要因素和约束条件。
二、简答题
1.简述环境科学的主要研究任务和研究内容。
答:(1)环境科学的主要研究任务
①探索全球范围内环境演化的规律,了解人类环境变化的过程、环境的基本特性、环境
结构和演化机理等,以便应用这些认识使环境质量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避免对人类不利的变化;
②揭示人类活动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以便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使人类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
③探索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的影响,发挥环境科学的社会功能,探索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危害的机理及环境毒理学研究,为人类正常、健康的生活服务;
④研究区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
(2)环境科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①研究全球范围内危害性大的环境污染机理问题;
②保障全球生态系统安全及人类健康的环境污染控制与减排体系;
③优化以环境影响评价(EIA)等为基础的环境管理体系;
④构建不同时空下的可持续发展教育体系,以规范地球公民的环境道德与行为。
2.简述环境的组成以及各自的特点。
答:人类的生存环境是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它是由自然环境、工程环境和社会环境组成的。其特点如下:
(1)自然环境的特点
①自然环境是人类发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它是由生物和无机环境组成的。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总是结合成一定的生物群落而存在着,通常它们是由几个营养级和能量级组成的。
②生物群落及无机环境共同组成自然环境的结构单元,由低级单元再组成高级单元,所以自然环境实际上是一个由两阶梯(由组成要素组成结构单元,再由低级结构单元组成高级
结构单元)组成的多级谱系。
(2)工程环境的特点
工程环境是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中创造出来的人工环境。现代人类活动的内容和结构是异常丰富而复杂的,但最基本的、最主要的是生产和消费活动,也就是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过程。
(3)社会环境的特点
社会环境是由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要素构成的,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则是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一定的社会有一定经济基础和相应的政治和文化等上层建筑。社会环境是人类活动的产物,但反过来它又成为人类活动的制约条件,也是影响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三、论述题
论述20世纪50年代前后发生的8大公害事件以及对你的启示。
答:(1)八大公害事件
①比利时马斯河谷事件。1930年12月1~5日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处于狭窄的盆地中,12月1~5日发生气温逆转,工厂排出的有害气体在近地层积累,三天后有人发病,症状表现为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等。
②美国多诺拉事件。1948年10月26~31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多诺拉镇处于河谷,10月最后一个星期大部分地区受反气旋和逆温控制,加上26~30日持续有雾,使大气污染物在近地层积累。二氧化硫及其氧化作用的产物与大气中尘粒结合是致害因素。
③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40年代初期美国洛杉矶市250多万辆汽车向大气排放大量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汽车排出的废气在日光作用下,形成以臭氧为主的光化
学烟雾。
④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12月5~8日英国伦敦市几乎全境被浓雾覆盖,四天中死亡人数比同期多约40000人,45岁以上的死亡最多,约为平时3倍;1岁以下死亡的,约为平时2倍。事件发生的一周中因支气管炎死亡是事件前一周同类人数的93倍。
⑤四日市哮喘事件。1955年以来,日本四日市石油冶炼和工业燃油产生的废气,严重污染城市空气。
⑥米糠油事件。1968年3月日本北九州市、爱知县一带生产米糠油用多氯联苯作脱臭工艺中的热载体,由于生产管理不善,混入米糠油,食用后中毒,患病者超过1400人,至七八月份患病者超过5000人,其中16人死亡,实际受害者约13000人。
⑦水俣病事件。1953~1956年日本熊本县水俣市含甲基汞的工业废水污染水体,使水俣湾和不知火海的鱼中毒,人食用毒鱼后受害。
⑧骨痛病事件。1955~1972年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锌、铅冶炼厂等排放的含废水污染了神通川水体,两岸居民利用河水灌溉农田,使稻米和饮用水含镉而中毒,1963年至1979年3月共有患者130人,其中死亡81人。
(2)8大公害事件的启示
①前5个事件全部与大气污染有关,从引起原因上分析,是因为污染物的扩散,结合规划看就与工业区和生活区的布局、分布有关(包括城市的风向,气候条件),生成污染物的单位分布在污染物扩散不利的地区。6、7、8事件由水污染引起,也与城市规划布局和功能划分关系密切,工业区分布在农业区的上游,进而影响整个居住人群。
③工业文明的兴起,大幅度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增强了人类利用和改造环境的能力,丰富了人类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现代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离不开这样的高度发达的技术社会。但是,很多国家盲目地增加国民生产总值,极度地“增产”,甚至不顾一切地挖掘
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对地球生物圈的破坏是无可挽救的。由于工业现实基于征服自然的原则,由于它的人口增长,它的不断提高的技术和它为了发展而持续不断的需求,对周围环境的破坏,超过了之前的任何年代。“第二次浪潮”造成了严重环境污染现象,如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农药污染和核污染等,其规模之大,影响之深是前所未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