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旅游标识牌体系的构建_以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作好自然 保护区旅游标识牌体系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1) 使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得以实施, 减少旅 游开发的生态风险。标识牌提供的提示和帮助信息, 可使旅游者在接触和享受旅游资源的同时, 也能做到 不对资源和设施造成过度利用和破坏, 并鼓励旅游者 与可能的破坏行为作斗争; ( 2) 使自然保护区的环境 教育功能得以充分发挥。通过标识体系可以充分展示
65 5
说系统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景区旅游标识牌的不断 改进, 对标牌的风格设计、材料选择、颜色、解说牌大 小、设置高度、甚至文字的大小、字体、字间距等方面 已经开始相关研究[ 4] 。
我国的旅游解说系统的构建方面成果不多, 涉及 到微观领域的标识牌的设计研究也十分缺乏。我国各
景区和保护区的旅游开发和景区建设, 多是硬件建设 为主, 对旅游业的隐性服务注意不够, 忽视了对旅游 景区标识系统的建设。截止到目前, 我国近 58. 5% 的 自然保护区已相继开展了旅游活动, 但只有部分保护 区设置了标识牌, 而这些景区的标识牌有很多是没有 经过系统的规划和设计, 没有构成完整的体系。2003 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颁布了《自然保护区管护基础设
自然保护区指对有代表性的生态自然系统, 珍稀 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 有特殊意义 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 域, 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 域[ 5] 。
近年来, 自然保护区进行旅游开发, 尤其是生态 旅游开发成为热点。我国的自然保护事业及旅游业都
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发展, 为地方发展带来了可观 的经济效益。自然保护区可以利用生态旅游这一个广 阔市场推出自己独特的自然优势。为更好地促进自然
说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是引导旅游者完成旅游活动 的各种信息的符号集合。完整的标识牌体系可以便利 准确地向游客传递旅游信息, 增加游客对景区( 点) 的 兴趣, 帮助游客更好地了解景区的自然风光、历史文 化和旅游资源。景区( 点) 内建立完善的标识牌体系将 会使其解说、广告、宣传教育和服务等功能得以发挥, 也更大程度地为游客和景区管理服务。
( 二) 旅游设施解说标识牌 旅游活动的实现必须借助于一系列基础设施和 旅游配套服务才能完成。旅游设施包括交通运输设 施、住宿接待设施、饮食设施、商业服务设施、文体娱 乐设施和其他设施标识牌。旅游设施解说的内容主要 包括交通及基础设施解说、配套设施解说。旅游设施 解说标识牌上的内容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 具 体而细致, 充分考虑旅游者的实际需要, 能帮助旅游 者更好地使用旅游设施。 旅游交通标识牌包括目的地途中的交通标识牌 和景区内部道路沿线交通指示标识牌。住宿接待设施 标识牌主要是指示旅馆、招待所、休养所、野营场地、 度假地、旅游镇的宣传标识牌和指示标识牌, 为游客 提供优质的住宿接待服务和良好的休息环境。饮食设 施标识牌指示餐馆、饭店、风味小吃、茶座的位置和宣 传其服务内容, 为游客提供餐饮服务, 一般在景区内 的游客中心、服务区( 点) 出现。商业服务设施标识牌 提示游客景区内出售的旅游日用品、工艺品、纪念品 的商店、土特产商店、摄影店、照相洗印部等服务的标 识牌, 满足游客购买当地特产和纪念品的欲望和需 求。文体娱乐设施标识牌, 提供游客娱乐场所信息, 如 指示影剧院、展览馆、海水浴场、滑雪场、公园等场所 的位置和宣传内容, 让游客在多种娱乐服务选择中找 到自己喜欢的项目, 留下更多的美好体验。还有一些 其他设施标识牌, 如旅行社、景区内或距离景区最近
施建设技术规范》( HJ/ T 129- 2003) , 对自然保护区 内的标牌的功能、设置区域、内容要求、所用材料、尺 寸等做了明确规定, 对规范自然保护区标牌的设置和 规范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相关研究指出自然保护区 应设立明显的标桩、标牌, 以示区界、指示方向、阐述 规章制度、提示警告和表达信息等。对动物主要栖息
三、自然保护区标识牌体系的构建
自然保护区旅游标识牌体系与一般的旅游景区 要求有所不同, 具有鲜明的特征。自然保护区不仅应 包含一般类型景区所具有的标识牌, 还应具有重在突 出生态环境保护与教育功能的解说牌, 重在环境解说 标识牌和旅游管理解说标识牌的规划、设计和建立。 而一般景区的标识牌重在突出吸引物解说和旅游设 施解说标识牌。完善合理的标识牌体系, 重点是在于 优化其系统结构, 使各类标识牌内容上互补解说, 形 式风格上一致, 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从解说对象和 内容的角度所构建的自然保护区标识体系由 4 个部 分构成( 见图 1) 。
吴希冰 , 张立明, 邹 伟
( 湖北大学 资源环境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00)
[ 摘 要] 针对国家 自然保护区内 旅游标识牌体系 缺乏完整性和系 统性的现状, 阐 述了自然保护区 标识系统构建的 重大意 义, 提出自然保护区内旅游标识牌体系包括吸引物解说、旅游设施解说、环境解说、旅游管理解说标识牌4 个方面。以期为我 国自然保护区旅游标识系统的构建与完善提供科学依据, 并促进自然保护区的资源保护和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标识牌体系; 构建 [ 中图分类号] F59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08-6080( 2007) 05-0655-04
第 18 卷 第 5 期 2007 年 10 月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our nal o f Guilin Institute o f T o ur ism
[ 旅游经营管理研究]
wk.baidu.com
自然保护区旅游标识牌体系的构建X
—— 以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Vo l. 18 N o. 5 Oct. , 2007
X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旅游解说系统与标识牌设计,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资助。 [ 收稿日期] 2007-03-19 [ 作者简介] 吴希冰( 1982- ) , 女, 辽宁鞍山人, 湖北大学 资源环境学院人文地理专业研究生; 张立明( 1966- ) , 男, 湖 北监利人, 湖北大 学 资源环境学院,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地、觅食区域和历史文物遗迹处应设立明显标志。国 内自然保护区标识牌建立的典范应属神农架自然保 护区, 保护区借鉴了国外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目的 地的经验, 并结合保护区实际情况对旅游标识牌的内 容和形式进行了设计, 明显提升了保护区的品位和服 务质量, 得到了游客的好评。
二、国家自然 保护区完 善标识 牌体系 建设 的意义和作用
65 6
自然保护区的景观资源类型、特色、美学特征和游憩 价值, 突出景区的资源魅力, 提高景区文化品位和旅 游吸引力, 满足旅游者的精神需要; ( 3) 为游客提供全 方位的优质服务。自然保护区内缺乏合理完善的标识 牌体系, 会直接导致旅游者在游览活动中对景点方 位、游览线路的选择、景点内涵等茫然无措, 特别是在 没有导游的情况下, 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旅游质量, 使 旅游者享受不到应有的服务[ 6] ; ( 4) 协助自然保护区 进行科学管理。如景区内设置警告牌和游览须知的解 说牌, 一方面保护景区内的生态环境脆弱地带, 防止 游客进入, 另一方面在可能存在危险的地方提示游客 注意保护自身安全, 达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 的; ( 5) 以景区为窗口, 加深人们对自然保护区的认 识、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指导游客科学合理地利 用自然生态环境, 推广生态旅游方式; ( 6) 提升国家自 然保护区的旅游形象和自然保护区所在区域的地区 形象。挖掘景区的生态文化内涵, 体现景区鲜明特色, 提高景区的文化品位和地区活力, 营造人与自然和谐 共生的环境, 提高旅游者的生态意识, 提升保护区的 整体形象, 促进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
图 1 自然保护 区旅游标识牌体系构成
( 一) 吸引物解说标识牌 旅游吸引物包括自然界的赐予物和人工的吸引
物, 自然保护区内以前者居多, 主要包括风景、气候、 植物、森林和野生动物等。对旅游吸引物解说实际上 就是对景区内各景观的解说, 目的是向旅游者展示各 类旅游景观以及已开发的景点景物, 包括自然旅游景 观、社会文化景观和节事活动景观等。吸引物解说牌 要求解说内容具有科学性, 但又要通俗易懂。吸引物 解说标识牌包括景区、景点、景观名牌及介绍牌。景 区、景点名牌及介绍牌是对景区( 点) 的名称、级别加 以介绍, 对整个景区( 点) 进行全面而简略的概括和介 绍, 通常还附以景区( 点) 导游全景图。景观名牌与介 绍牌通常合并, 根据旅游资源的八大类, 也相应地划 分成八类景观标识牌, 即地文景观介绍牌、水域风光 介绍牌、生物景观介绍牌、天象与气候景观介绍牌、遗 址遗迹介绍牌、建筑与设施介绍牌、旅游商品介绍牌、 人文活动介绍牌。自然保护区内的景观解说牌作用突 出, 帮助游客理解保护区资源的内涵, 更好地进行科 普教育, 使游客在游览观光的同时也能增长知识。
的银行、派出所、医院等位置, 最大限度地为游客提供 满意的服务。
( 三) 环境解说标识牌 景区环境是景区及其周边地区与旅游活动相关 的要素之和。环境解说主要是向旅游者介绍保护区所 在区域的自然、社会、文化和经济环境, 包括自然环境 解说标识牌和人文社会环境解说标识牌。 自然保护区重点在于对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环境, 如地质、地貌、水文、气象气候、土壤、珍稀动植物等, 介绍自然生态系统的特征、作用以及与人类发展的关 系。通过对保护区环境的解说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科学 价值的挖掘, 使人们充分认识到自然保护区的重要 性, 从而激发人们关爱自然、保护环境。 ( 四) 旅游管理标识牌 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 进入, 旅游活动通常在实验区或外围区域开展, 必须 保证在不破坏和影响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环境和自然 资源的前提下, 组织开展参观、旅游等活动, 因此对自 然保护区的旅游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借助于旅游管理 标识牌, 代替管理人员对游客进行无声的、现场的管 理, 使旅游者自觉服从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的各项管 理条例, 增强人们对自我行为的管理, 达到有效保护 资源与环境, 最大限度地发挥自然和文化资源的游憩 价值的目的, 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具体包括设施管 理标识牌、环境管理标识牌、安全管理标识牌。设施管 理标识牌包括景区游客须知牌、功能指示牌、导示牌、 友情提示牌等。
一、标识牌体系及相关研究综述
( 一) 标识牌体系的概念 标识牌是一种载有图案、标记符号、文字说明等 内容的能够解说、标记、指引、装饰的功能牌。旅游景 区标识牌是景区信息的浓缩载体, 肩负着塑造旅游地 形象和最大限度地方便游客、服务游客的使命。标识 牌体系则是由具有不同功能和不同类型的独立标识 牌组合构成的具有一定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的旅游解
随着近些年来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标识牌得 到了人们前所未有的重视。标识牌是旅游解说系统中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个面向游客的信息传递服 务系统, 它是使景区的教育功能、管理使用功能、服务 功能得以充分发挥的基础, 是旅游目的地不可缺少的 基本构件[ 1] 。自从 1956 年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鼎 湖山自然保护区成立以来, 截至到 2006 年底我国已 有各级各类的保护区 2 349 个, 总面积 150 万km 2, 约 占陆地国土面积的 15% , 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其中国 家级自然保护区 226 个。自然保护区旅游活动的开 展, 使得保护区内旅游标识牌的作用也日显突出, 标 识牌通过文字、图像和符号向旅游者提供全面的信 息, 引导旅游者在自然保护区内开展旅游活动, 对游 客进行宣传教育, 并保证旅游活动安全、顺利地完成。 而目前自然保护区的旅游标识牌存在着体系不健全、 不完整、功能不完善、风格不统一等方面的问题, 尤其 是体系的构建问题亟待重视。
( 二) 国内外自然保护区标识牌体系建设现状 国外关于旅游解说系统及标识牌的开发等方面
的研究起步较早。早在1865 年, 意大利就为了对乡村 地区的环境特征、景观资源以及乡村文化进行科学的 解说和宣传, 在前往乡村地区的道路标识系统进行了 设计, 指导乡村的旅游开发和景观建设[ 2] 。另外一些 国家对国家公园的解说系统摸索总结出了一套严格、 规范的编制体系, 如美国的黄石国家公园, 从 1872 年 建立以来, 就开始对国家公园进行立法管理, 提出国 家公园在保护自然、文化遗产的同时向公众提供游憩 空间和教育功能的双重责任, 为此, 设立了标识牌进 行园外解说、环境解说和遗产解说等。19 世纪 30 年 代, 欧洲出现了大量城市居民前往城郊旅游的现象, 快速发展的大众旅游推动了该区域旅游信息解说和 标识牌设计与设立工作的进展。加拿大政府于 1930 年颁布了《国家公园法》, 提出了国家公园的分区管理 模式, 并针对不同区域的解说体系的设置提出了明确 的要求, 促使了标识牌体系和分类的发展[ 3] 。旅游解
65 5
说系统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景区旅游标识牌的不断 改进, 对标牌的风格设计、材料选择、颜色、解说牌大 小、设置高度、甚至文字的大小、字体、字间距等方面 已经开始相关研究[ 4] 。
我国的旅游解说系统的构建方面成果不多, 涉及 到微观领域的标识牌的设计研究也十分缺乏。我国各
景区和保护区的旅游开发和景区建设, 多是硬件建设 为主, 对旅游业的隐性服务注意不够, 忽视了对旅游 景区标识系统的建设。截止到目前, 我国近 58. 5% 的 自然保护区已相继开展了旅游活动, 但只有部分保护 区设置了标识牌, 而这些景区的标识牌有很多是没有 经过系统的规划和设计, 没有构成完整的体系。2003 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颁布了《自然保护区管护基础设
自然保护区指对有代表性的生态自然系统, 珍稀 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 有特殊意义 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 域, 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 域[ 5] 。
近年来, 自然保护区进行旅游开发, 尤其是生态 旅游开发成为热点。我国的自然保护事业及旅游业都
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发展, 为地方发展带来了可观 的经济效益。自然保护区可以利用生态旅游这一个广 阔市场推出自己独特的自然优势。为更好地促进自然
说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是引导旅游者完成旅游活动 的各种信息的符号集合。完整的标识牌体系可以便利 准确地向游客传递旅游信息, 增加游客对景区( 点) 的 兴趣, 帮助游客更好地了解景区的自然风光、历史文 化和旅游资源。景区( 点) 内建立完善的标识牌体系将 会使其解说、广告、宣传教育和服务等功能得以发挥, 也更大程度地为游客和景区管理服务。
( 二) 旅游设施解说标识牌 旅游活动的实现必须借助于一系列基础设施和 旅游配套服务才能完成。旅游设施包括交通运输设 施、住宿接待设施、饮食设施、商业服务设施、文体娱 乐设施和其他设施标识牌。旅游设施解说的内容主要 包括交通及基础设施解说、配套设施解说。旅游设施 解说标识牌上的内容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 具 体而细致, 充分考虑旅游者的实际需要, 能帮助旅游 者更好地使用旅游设施。 旅游交通标识牌包括目的地途中的交通标识牌 和景区内部道路沿线交通指示标识牌。住宿接待设施 标识牌主要是指示旅馆、招待所、休养所、野营场地、 度假地、旅游镇的宣传标识牌和指示标识牌, 为游客 提供优质的住宿接待服务和良好的休息环境。饮食设 施标识牌指示餐馆、饭店、风味小吃、茶座的位置和宣 传其服务内容, 为游客提供餐饮服务, 一般在景区内 的游客中心、服务区( 点) 出现。商业服务设施标识牌 提示游客景区内出售的旅游日用品、工艺品、纪念品 的商店、土特产商店、摄影店、照相洗印部等服务的标 识牌, 满足游客购买当地特产和纪念品的欲望和需 求。文体娱乐设施标识牌, 提供游客娱乐场所信息, 如 指示影剧院、展览馆、海水浴场、滑雪场、公园等场所 的位置和宣传内容, 让游客在多种娱乐服务选择中找 到自己喜欢的项目, 留下更多的美好体验。还有一些 其他设施标识牌, 如旅行社、景区内或距离景区最近
施建设技术规范》( HJ/ T 129- 2003) , 对自然保护区 内的标牌的功能、设置区域、内容要求、所用材料、尺 寸等做了明确规定, 对规范自然保护区标牌的设置和 规范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相关研究指出自然保护区 应设立明显的标桩、标牌, 以示区界、指示方向、阐述 规章制度、提示警告和表达信息等。对动物主要栖息
三、自然保护区标识牌体系的构建
自然保护区旅游标识牌体系与一般的旅游景区 要求有所不同, 具有鲜明的特征。自然保护区不仅应 包含一般类型景区所具有的标识牌, 还应具有重在突 出生态环境保护与教育功能的解说牌, 重在环境解说 标识牌和旅游管理解说标识牌的规划、设计和建立。 而一般景区的标识牌重在突出吸引物解说和旅游设 施解说标识牌。完善合理的标识牌体系, 重点是在于 优化其系统结构, 使各类标识牌内容上互补解说, 形 式风格上一致, 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从解说对象和 内容的角度所构建的自然保护区标识体系由 4 个部 分构成( 见图 1) 。
吴希冰 , 张立明, 邹 伟
( 湖北大学 资源环境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00)
[ 摘 要] 针对国家 自然保护区内 旅游标识牌体系 缺乏完整性和系 统性的现状, 阐 述了自然保护区 标识系统构建的 重大意 义, 提出自然保护区内旅游标识牌体系包括吸引物解说、旅游设施解说、环境解说、旅游管理解说标识牌4 个方面。以期为我 国自然保护区旅游标识系统的构建与完善提供科学依据, 并促进自然保护区的资源保护和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标识牌体系; 构建 [ 中图分类号] F59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08-6080( 2007) 05-0655-04
第 18 卷 第 5 期 2007 年 10 月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our nal o f Guilin Institute o f T o ur ism
[ 旅游经营管理研究]
wk.baidu.com
自然保护区旅游标识牌体系的构建X
—— 以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Vo l. 18 N o. 5 Oct. , 2007
X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旅游解说系统与标识牌设计,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资助。 [ 收稿日期] 2007-03-19 [ 作者简介] 吴希冰( 1982- ) , 女, 辽宁鞍山人, 湖北大学 资源环境学院人文地理专业研究生; 张立明( 1966- ) , 男, 湖 北监利人, 湖北大 学 资源环境学院,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地、觅食区域和历史文物遗迹处应设立明显标志。国 内自然保护区标识牌建立的典范应属神农架自然保 护区, 保护区借鉴了国外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目的 地的经验, 并结合保护区实际情况对旅游标识牌的内 容和形式进行了设计, 明显提升了保护区的品位和服 务质量, 得到了游客的好评。
二、国家自然 保护区完 善标识 牌体系 建设 的意义和作用
65 6
自然保护区的景观资源类型、特色、美学特征和游憩 价值, 突出景区的资源魅力, 提高景区文化品位和旅 游吸引力, 满足旅游者的精神需要; ( 3) 为游客提供全 方位的优质服务。自然保护区内缺乏合理完善的标识 牌体系, 会直接导致旅游者在游览活动中对景点方 位、游览线路的选择、景点内涵等茫然无措, 特别是在 没有导游的情况下, 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旅游质量, 使 旅游者享受不到应有的服务[ 6] ; ( 4) 协助自然保护区 进行科学管理。如景区内设置警告牌和游览须知的解 说牌, 一方面保护景区内的生态环境脆弱地带, 防止 游客进入, 另一方面在可能存在危险的地方提示游客 注意保护自身安全, 达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 的; ( 5) 以景区为窗口, 加深人们对自然保护区的认 识、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指导游客科学合理地利 用自然生态环境, 推广生态旅游方式; ( 6) 提升国家自 然保护区的旅游形象和自然保护区所在区域的地区 形象。挖掘景区的生态文化内涵, 体现景区鲜明特色, 提高景区的文化品位和地区活力, 营造人与自然和谐 共生的环境, 提高旅游者的生态意识, 提升保护区的 整体形象, 促进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
图 1 自然保护 区旅游标识牌体系构成
( 一) 吸引物解说标识牌 旅游吸引物包括自然界的赐予物和人工的吸引
物, 自然保护区内以前者居多, 主要包括风景、气候、 植物、森林和野生动物等。对旅游吸引物解说实际上 就是对景区内各景观的解说, 目的是向旅游者展示各 类旅游景观以及已开发的景点景物, 包括自然旅游景 观、社会文化景观和节事活动景观等。吸引物解说牌 要求解说内容具有科学性, 但又要通俗易懂。吸引物 解说标识牌包括景区、景点、景观名牌及介绍牌。景 区、景点名牌及介绍牌是对景区( 点) 的名称、级别加 以介绍, 对整个景区( 点) 进行全面而简略的概括和介 绍, 通常还附以景区( 点) 导游全景图。景观名牌与介 绍牌通常合并, 根据旅游资源的八大类, 也相应地划 分成八类景观标识牌, 即地文景观介绍牌、水域风光 介绍牌、生物景观介绍牌、天象与气候景观介绍牌、遗 址遗迹介绍牌、建筑与设施介绍牌、旅游商品介绍牌、 人文活动介绍牌。自然保护区内的景观解说牌作用突 出, 帮助游客理解保护区资源的内涵, 更好地进行科 普教育, 使游客在游览观光的同时也能增长知识。
的银行、派出所、医院等位置, 最大限度地为游客提供 满意的服务。
( 三) 环境解说标识牌 景区环境是景区及其周边地区与旅游活动相关 的要素之和。环境解说主要是向旅游者介绍保护区所 在区域的自然、社会、文化和经济环境, 包括自然环境 解说标识牌和人文社会环境解说标识牌。 自然保护区重点在于对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环境, 如地质、地貌、水文、气象气候、土壤、珍稀动植物等, 介绍自然生态系统的特征、作用以及与人类发展的关 系。通过对保护区环境的解说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科学 价值的挖掘, 使人们充分认识到自然保护区的重要 性, 从而激发人们关爱自然、保护环境。 ( 四) 旅游管理标识牌 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 进入, 旅游活动通常在实验区或外围区域开展, 必须 保证在不破坏和影响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环境和自然 资源的前提下, 组织开展参观、旅游等活动, 因此对自 然保护区的旅游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借助于旅游管理 标识牌, 代替管理人员对游客进行无声的、现场的管 理, 使旅游者自觉服从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的各项管 理条例, 增强人们对自我行为的管理, 达到有效保护 资源与环境, 最大限度地发挥自然和文化资源的游憩 价值的目的, 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具体包括设施管 理标识牌、环境管理标识牌、安全管理标识牌。设施管 理标识牌包括景区游客须知牌、功能指示牌、导示牌、 友情提示牌等。
一、标识牌体系及相关研究综述
( 一) 标识牌体系的概念 标识牌是一种载有图案、标记符号、文字说明等 内容的能够解说、标记、指引、装饰的功能牌。旅游景 区标识牌是景区信息的浓缩载体, 肩负着塑造旅游地 形象和最大限度地方便游客、服务游客的使命。标识 牌体系则是由具有不同功能和不同类型的独立标识 牌组合构成的具有一定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的旅游解
随着近些年来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标识牌得 到了人们前所未有的重视。标识牌是旅游解说系统中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个面向游客的信息传递服 务系统, 它是使景区的教育功能、管理使用功能、服务 功能得以充分发挥的基础, 是旅游目的地不可缺少的 基本构件[ 1] 。自从 1956 年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鼎 湖山自然保护区成立以来, 截至到 2006 年底我国已 有各级各类的保护区 2 349 个, 总面积 150 万km 2, 约 占陆地国土面积的 15% , 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其中国 家级自然保护区 226 个。自然保护区旅游活动的开 展, 使得保护区内旅游标识牌的作用也日显突出, 标 识牌通过文字、图像和符号向旅游者提供全面的信 息, 引导旅游者在自然保护区内开展旅游活动, 对游 客进行宣传教育, 并保证旅游活动安全、顺利地完成。 而目前自然保护区的旅游标识牌存在着体系不健全、 不完整、功能不完善、风格不统一等方面的问题, 尤其 是体系的构建问题亟待重视。
( 二) 国内外自然保护区标识牌体系建设现状 国外关于旅游解说系统及标识牌的开发等方面
的研究起步较早。早在1865 年, 意大利就为了对乡村 地区的环境特征、景观资源以及乡村文化进行科学的 解说和宣传, 在前往乡村地区的道路标识系统进行了 设计, 指导乡村的旅游开发和景观建设[ 2] 。另外一些 国家对国家公园的解说系统摸索总结出了一套严格、 规范的编制体系, 如美国的黄石国家公园, 从 1872 年 建立以来, 就开始对国家公园进行立法管理, 提出国 家公园在保护自然、文化遗产的同时向公众提供游憩 空间和教育功能的双重责任, 为此, 设立了标识牌进 行园外解说、环境解说和遗产解说等。19 世纪 30 年 代, 欧洲出现了大量城市居民前往城郊旅游的现象, 快速发展的大众旅游推动了该区域旅游信息解说和 标识牌设计与设立工作的进展。加拿大政府于 1930 年颁布了《国家公园法》, 提出了国家公园的分区管理 模式, 并针对不同区域的解说体系的设置提出了明确 的要求, 促使了标识牌体系和分类的发展[ 3] 。旅游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