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护士职业价值观调查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护士职业价值观调查分析
摘要:通过全国范围内对护士职业价值观的调研,结果表明:广大护士追求社会和患者认可,具有较高的职业价值感,对护理事业有着较深的感情。

但是,广大护士的薪酬满意度较低,对护理事业的行为忠诚度较低。

对此,本文提出了若干建议设想。

关键词:护士;职业价值观;调研
职业价值观是人们依据自身的需要对待职业、职业行为和工作结果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概括性和动力作用的一套信念系统。

职业价值观是从业者职业经验与职业感受的结晶,它不但决定了人们的从业意愿,而且决定了人们的工作态度。

为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首先要了解广大护士的职业价值观状况。

为此,在相关研究基金的资助下,我们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抽样调研。

一、调研目的
护士的职业价值观体现在职业价值目标、职业价值感、薪酬满意度、职业忠诚度四个方面,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广大护士在这四个方面上的状况。

(1)职业价值目标是从业者根据对职业的认识而产生的反映自身发展需要的未来预测与设想。

护士在职业生活中必有一个最终的目的和目标,如社会认可、患者认可、高收入、职称晋升、职务晋升等。

职业价值目标是职业价值观的核心,直接决定着从业者的职业态度和行为。

(2)职业价值感是从业者对自己所从事职业价值的自我判断,对可能取得成就的估计,对所得到的社会回报的满意程度。

职业在今天不再仅仅定位为谋生的手段,也不能被简单地看作是在完成任务,只有将职业的价值提升到与个体对生命价值的追求相一致的高度,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起个体对职业的认同感、归属感,才可能最大程度地使个体投身于工作,并使之成为生命的一部分。

(3)薪酬满意度是个体对自己从业所得薪酬进行评估后的一种积极快乐的情感态度。

薪酬满意度会影响员工工作努力的程度。

影响其对职业的基本信念和态度。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薪酬对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影响甚大,是从业者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4)职业忠诚是对职业的献身精神和忠诚意识。

职业忠诚度高的人员不仅离职意向低,而且视职业为生命的一部分,专注于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提高。

二、样本选取
2010年5月,课题组在北京、辽宁、河南、陕西、四川、江苏、湖南、广东等9个省份,选择公立三甲综合医院、公立二甲综合医院(城市)、公立二甲医院(县城)、公立中医医院、民营医院等不同类型医疗机构的护士作为调查对象。

课题组培训并委派专门的调查员。

采用当场发放问卷,当场回收的调查方式。

一共发放问卷3450份,缺失值3个以上的视为无效问卷。

剔除无效问卷后,一共得到有效问卷3311份,样本分布情况如下:
从样本数量和样本分布来看,所选取的调查对象在全国范围内有着较强的代表性。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1、职业价值目标
调查对象对于“职业成功重要标志”的认识是f可选2项):社会认可占61.7%、患者认可占47.1%、高收入占31.0%、职称晋升占17.8%、职务晋升占11.0%、
其他占2.0%。

可见,大部分护士将得到社会或患者的认可视为事业成功的重要标志,将社会或患者的认可作为职业价值目标。

广大护士的职业价值目标与当前倡导的社会核心价值观相吻合。

当然,部分护士将高收入视为职业成功的重要标志,这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在薪酬收入还是重要的生活来源、职业还是谋生手段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无可厚非。

对调研结果的分析还发现。

随着技术职务的提高,护士也越来越在乎社会认可。

护士长(67.7%)比护士(60.6%)更注重社会认可。

这是因为。

社会认可是衡量一个人价值的重要方面。

当人渐渐走向社会高层时,便会考虑自己生存的价值。

人的社会地位越高,思考问题的角度也越广,当他们不必为生活奔波时,便会考虑如何提升自身职业的整体社会地位。

技术职务越高的护士,其对自己的职业也更加的了解和喜爱,他们更愿意为自己的职业而奋斗并把提升职业的社会认可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2、职业价值感
为揭示护士的职业价值感,课题组设计了2个题目:(1)您对当前职业的评价是:①神圣;②有价值;③谋生手段;④职业低下。

(2)总的说来。

您是否时常觉得自己在事业上取得了成功:①从未这样;②很少这样;③有时这样;④时常这样。

调查结果如下:认为护理职业神圣的占8.3%、认为有价值的占27.1%、认为是谋生手段的占46.5%、认为职业低下的占11.2%。

可见,有35.4%的护士不仅仅把护理工作看作是谋生的手段,而是感受到从事护理工作更高的价值:护理工作对于服务对象、对于社会、对于自我实现和自身幸福的意义。

当然,那些把护理工作视为谋生手段者,并不意味着其仅仅是为了追求工资报酬,他们依然会追求社会或患者的认可。

因为上述对职业价值目标的调查数据表明,47.1%的护士把患者认可看作是事业成功的标志,61.7%的护士把社会认可看作是事业成功的标志。

总体看来,“有时”或“时常”有成功感的护士占37.7%,“从未”或“很少”有成功感的护士占62.3%。

可见,广大护士的成功感水平一般,这可能是因为护士日常工作繁琐、压力大、护理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等因素造成的。

对不同人口、社会学特征的护士的职业价值感进行比较,可以发现:高级职称护士中认为工作有价值的占50.7%,高于初级护士的25.5%。

究其原因,技术职称越高,其所承担的工作任务越高,在团队内的存在感越高,学习知识技能的机会更多,受到关注认可和重视尊重也越多,在工作中更能体现自身价值。

月均收入越高,越认为当前职业有价值。

月均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护士中,认为当前职业有价值的护士占41.4%,远高于月均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护士(占21.8%)(p<0.01)。

究其原因,较高的收入一般会带来较高的薪酬满意感和工作满意感,进而产生较高的职业认可度。

3、薪酬满意度
薪酬满意可以分为对薪酬水平的满意度以及对薪酬结构的满意度。

表5所列题项中,题项1反映了广大护士对于薪酬水平的满意度。

从结果来看,有54.2%的护士对薪酬水平不满意,34%的护士对薪酬水平基本满意,只有11.4%的护士对薪酬水平很满意。

题项2反映了广大护士对薪酬结构的满意度。

从结果来看,有48.1%的护士对薪酬结构不满意,37.8%的护士对薪酬结构基本满意,只有12.7%的护士对薪酬结构很满意。

总之,有大约一半的护士对于当前的薪酬水平和薪酬结构不满意。

这种状况是令人担忧的。

这一状况的出现和46.5%的护士把护理工作视为谋生手段有关。

和护士的薪酬结构有关,或许也和护士群体相对于医生群体的收入差异较大有关,这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值得注意的是,广大护士群体在薪酬满意度不太高的情况下,仍然表现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称道的职业价值观高度吻合的职业价值目标与职业价值情感,这和我国护理行业长期、良好的道德教化和道德传承直接相关。

对调查结果的进一步分析还发现:护龄越短,薪酬满意度越低。

护龄在15年以上的护士中,认为自己的劳动价值没有体现的占50.7%,而护龄在5年以内的则占到57.1%(p<0.05)。

这是因为:中国目前的薪酬体系更多的体现为年资、职称等因素。

护龄低的护士为科室的运转和发展做了大量日常性和事务性的工作,但在薪酬中一般未能得到充分体现。

此外,技术职称越低,认为薪酬没体现自己的劳动付出所占的比例越高。

高级职称护士中,认为没体现的占22,7%、中级职称护士中占49.4%、初级职称护士中占57.2%。

彼此之间差异显著(p=0.000)。

这是因为:初级职称护士值夜班频繁,工作负荷重,对科室贡献较大,但因职称较低。

其薪酬水平远低于高职称护士。

4、职业忠诚度
考察护士对其职业忠诚度时,我们使用3个题项测量,各题项的测量结果参见表6。

护士对护理专业的热爱,反映了护士的情感忠诚。

从调查数据来看,广大护士对于护理事业是有感情的,对于护理事业的情感忠诚度是比较高的。

离职意向反映了行为忠诚,从调查数据来看,广大护士对于护理专业的行为忠诚远远低于情感忠诚。

行为忠诚与情感忠诚的背离,说明广大护士是热爱护理事业的,但可能由于薪酬、社会评价、护患关系等从业环境的影响,他们对护理职业的整体忠诚度有所降低,对护理职业的价值感也降低。

对调查结果的进一步分析还发现:薪酬状况与离职意向关系密切,收入水平越低,其离职意向越高(p<0.01)。

四、研究启示与对策建议
本次调研结果给我们如下启示:第一。

广大护士在价值目标上追求社会和患者认可,且有着较高的职业价值感,对护理事业有着较深的感情。

这说明,广大护理队伍的职业素养良好。

第二。

广大护士薪酬满意度较低。

这说明广大护士的薪酬水平有待提到,薪酬结构有待改善。

第三。

广大护士对护理事业的行为忠诚度较低,这说明护理人员的从业环境有待改善。

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对策建议:第一,继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开展医德医风和医学伦理学教育,进一步提高广大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

第二,改革护理人员薪酬制度,维护和调动广大护理人员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提高护理人员的薪酬水平,体现回报公平。

第三。

开展社会综合治理。

进一步协调护患关系,倡导尊重护士、尊重护理事业的社会风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