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道家思想与中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道家思想与中医
摘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道、儒、释、兵、理学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理论思想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其中,道家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流派,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其倡导的观点从很多方面都对中医养生疾病防治等理论的建立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道家思想中医理论影响
自古以来医道一家,在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代,各家学派思想百花齐放,因此中医学也受到了深远的影响,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道家学说因其思想和学说最贴近于中医,自然也就成为了中医理论思想体系建立和发展的最重要学派。珍视生命、重人贵生,是道家学说中最重要最有价值的思想。本文试从道家思想的特色内容入手,浅谈其和中医理论的一些基本关系。
<老子.一章>有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提出了道这个关键词,作为宇宙本原的道是什么?《老子.十四章》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意思就是说道先于天地,浑然一体,天地万物都是依靠它来生长,道独一无二,听不见,看不见,摸不着。虽然道作为万物之宗,但它是不能直接派生万物的,于是老子在道的基础上引入了“气”的概念,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高度概括了宇宙的本原。稷下道家著作《管
子》一书中明确直接地以“精气”名“道”,提出了精气学说,建立了精气一元论,最终使道气学说成熟起来。精气是宇宙万物的构成本原,人类为自然万物之一,与自然万物有着共同的化生之源;运行于宇宙中的精气,充塞于各个有形之物间,具有传递信息的中介作用,使万物之间产生感应。人的健康与精气密切相关,“精存自生,其外安荣,内藏以为泉源,浩然和平,以为气渊;渊之不涸,四体乃固;泉之不竭,九窍遂通”(<内业>),至《太平经》论及了精气神三者之间的关系,“气转为精,精转为神,神转为明”,说明三者之间相互依存,气聚则成形,气散则形亡,人的生死过程,也就是气的聚散过程。故古人养生,极为重视精气神三者的调摄,精脱者死,失神者亦死。精气神三者的充旺与否,是人体生命存亡身体健康的关键,历代养生家均予以高度重视。
《老子.二十五章》有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以自然作为处事的法则贯穿于一切活动,要求人要效法地,地要效法天,天要效法自然法则。正是由于人与万物有着同一的物质基础,所以,人与万物遵循着同一的规律,这一观点在中医学理论中俯拾即是如《素问.保命全形论》曰“人以天地之气生……天地合气,命之曰人”。“道法自然”表现出尊重自然,依循规律和崇尚自然道德的行为选择,有着深刻的养生学意义。首先它体现在中医治未病上,《老子.七十一章》有云:“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这一“治未乱”思想被引入中医学,即发展为治未病理论,又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
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另《老子.六十四章》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医学的“既病早治”无疑体现着这一认识的原则要求,疾病初起,极微极精,若有若无,若不治,则内传经络脏腑,以致阴阳俱感,五脏乃伤,甚至发展到针石不能治,良药不能及的地步。因此,避伤应防微杜渐,养生须细微处着手,聚小益为大益。其次,道法自然还体现于四时阴阳上面。四季气候更替是自然环境的一个重要变化规律,随着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四时变迁,万物也相应的出现生、长、化、收、藏的改变,人也不例外。在这里,中医学同样有着深刻的洞察,如《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云“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灵枢.岁露》指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这种天人相应的观点见于《黄帝内经》的许多篇章,充分说明人与自然界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中医学整体观点的一个部分,也是中医学的主要特点之一。此外,适应自然,避其邪气,即提高自身的适应能力,顺应自然界四季气候变化规律,注意“虚邪贼风,避之有时”,防止疾病的发生。
道家另一重要的哲学思想就是矛盾的观点,认为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合,前后相随,恒也”被认为是对矛盾最经典的记载。道家矛盾的观点被中医学所吸纳,成为其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在诊断的过程中,医师会注意到阴与阳、寒与热、表与里、虚与实等方面的对立,从而在治疗的过程中对症下药,如寒者热之,
也就是对于寒病,要使用热药,使之不寒。如果医师不能注意到这些矛盾的对立方面,则会犯寒其寒或热其热的大忌,贻误病人的病情。
此外,道家还认为矛盾的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向相反的方向转化,正如老子所说的“正复为奇,善复为妖”,指的就是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矛盾的一方正可以转化为另一方奇,善良可以转化为邪恶。这一思想对中医的启发,使之形成了诸如“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的理论。道家哲学辩证的思维方式为中医理论的形成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扩展了中医学的理论视野。
“无为论”是道家的基本理论之一,根据“无为”的价值取向,老子提出“清净”“寡欲”“不争”“抱朴”等更为具体的要求。《素问.天元纪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如果人的情志活动发生异常,就会导致脏腑组织或气血发生病变,因此良性或积极乐观的情绪有利于疾病的好转乃至痊愈,消极悲观的情绪或七情强烈波动,可诱发疾病发作或使病情加重恶化。所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令人心发狂”,正是论述了人们过于追求物质文化生活的危害,只有排除内心的杂念,断绝外在各种各样的贪欲,才能求得内心的清净平和,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和良好的精神面貌。
《黄帝内经》有曰:“致虚极,宁静;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云云,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忘作凶,知常容,容能公,公能王,天能道,道能久,没身不饴”,意思就是人事复杂,圣人始终保有一颗平常心,也有达真,清源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