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修辞部分简答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答题(记关键词)
一、构成情景语境的因素:
1.主观语境因素(交际双方的身份、职业、思想、心情等);
2.客观语境因素(语言运用过程中的时间、地点、场合、话题等)。
二、修辞的作用和学习修辞的目的。
1.提高说话、写作能力和阅读欣赏水平;
2.提高语言修养和语言美的水平;
3.更准确畅通地传递社会信息。
三、词语锤炼的目的:
寻求恰当的词语,使语句的表达更加完美,即不仅要求词语用得准确,而且要求词语用得鲜活。
四、词语锤炼的要求。
1.需要富于创新精神。
2.必须要锤炼思想内容。
3.内容要通过一定的形式来表现。因此词语锤炼一般从意义和声音两方面入手。
五、意义锤炼的要求。
1.要提高观察、认识事物的能力。
2.要力求准确、妥帖。
3.要力求配合得当、前后呼应、整体和谐。
4.要力求色彩鲜明:词语的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和形象色彩要鲜明。
六、声音锤炼的要求。
1.注意音节整齐匀称。
2.注意声调平仄相间。
3.力求韵脚和谐。
4.讲求叠音自然。
5.讲求双声叠韵配合。
七、比喻的作用
1.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帮人加深体味。
2.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叫人便于接受。
3.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
八、比喻的灵活用法。
1.没有喻词的比喻。如“大地母亲”、“我的朋友——书籍”、“思想感情的潮水”。
2.程度不等的比喻。如“一粒汗珠一颗星,星星不如汗珠明”。常用“不如”、“不及”、“比……还……”
3.否定方式的反喻。如:困难不是铁不是钢,困难是弹簧。喻词常用“不是”或“不像”。
九、比拟的作用。
1.使读者对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
2.可以感受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从而引起共鸣。
十、比喻和比拟的异同。
同:二者都是两事物相比。异:
比喻重点在“喻”,即以B事物“喻”A事物,二者一主一从;
比拟的重点在“拟”,即将A事物“当作”B事物,二者彼此交融浑然一体。
十一、借代与借喻的区别。
1.借喻是借中有喻,借代是代而不喻;
2.借喻侧重“相似性”,借代侧重“相关性”;
3.借喻往往可以改为明喻或暗喻,借代不能。
十二、修辞同语音、词汇、语法的关系。(作用与反作用)
1.同语音的关系:语音在突出语义和增强音律美上面为修辞提供条件,丰富了修辞方式的内容;修辞通过积极调动语音因素,扩大了语言表达功用。
2.同词汇的关系:词汇为词语的筛选锤炼、具体的修辞方式提供必要条件;修辞从筛选词语的角度研究词汇运用,使词汇在语言中发挥更为广泛而深刻的作用。
3.同语法的关系:语法为修辞现象和规律的体现提供表现形式,为修辞活动提供物质基础;修辞具有扩大语法效能的功用。
十二、修辞学和语用学的异同。
同:二者都研究语言的运用。异:
1.研究的目的不同:语用学注重解释性,目的在于分析语言运用的原则,建立意义解释理论,寻找语言运用规律。修辞学注重规范性、变异性和实用性,注重研究修辞手段和技巧。
2.研究方法不同:语用学注重理论解释和推理分析;修辞学注重运用归纳的方法,如辞格的确立、语言变异的表现方式。
3.研究内容不同:语用学以言语行为、会话结构、预设、含义、指示语等为具体研究内容;修辞学以词语、句子、辞格、预提风格等为具体研究内容。
4.研究要求不同:语用学重在研究话语交际的全过程;修辞学使语用学里面的一个分支学科。
十四、主动句和被动句的区别。
从语用上,主动句和被动句主要存在两点区别。
1.主动句中,施事为陈述对象,通常反映已知信息;
被动句中,受事为陈述对象,通常与已知信息联系。
2.主动句中的“把”字句,具有较为明显的处置意味;
被动句中的“被”字句,具有较为明显的被处置意味。
十五、口语句式和书面语句式的区别
1.口语句式结构比较简单松散,多用短句;书面语句式结构比较复杂严谨,多用长句。(结构上)
2.口语句式要求简练,关联词语用得少甚至可以不用;书面语句式因为要求严密的逻辑性,关联词语用得较多。(关联词运用上)
3.书面语句式比较讲究语言规范,注意句子的加工,有时沿用一些文言句式;口语句式则无此特点。(加工上)
4.口语句式大都由通俗的口语词组成,书面语句式大都由文雅的书面语词组成。(用词风格上)
十六、顶真和回环的异同
同:顶真和回环在头尾顶接这一点上相似。
异:1.顶真是从一个事物到另一个事物,顺联而下,其轨迹是直线形。
2.回环是从A到B,再从B回到A,其轨迹是圆周形。
十七、排比和反复的区别
排比是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近,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句子连接起来运用的一种辞格。
反复是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特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