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8紫外线对枯草杆菌的诱变效应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硫酸二乙酯有毒,不能接触皮肤,操作时可戴上 一次性乳胶手套。
对照:以同样操作取未经硫酸二乙酯处理的菌液稀
释涂平板(10–3,10–4,10–5各涂2块板)
5.计数:将培养24-48 h后的平板取出进行细胞计数,
并计算出诱变处理15min和30 min后的存活率。
6.观察诱变效应:分别向菌落分散开的平板内滴加 碘液数滴,菌落周围将出现透明圈,分别量5组
2.枯草杆菌
3.肉汤蛋白胨液体培养基、淀粉培养基 4.硫酸二乙酯(简称DES),25%硫代硫酸钠, 0.1mol/L PH7.0的磷酸缓冲液,碘液 5. 10 ml无菌试管、无菌平皿,无菌吸头、无菌涂棒、 试管架、酒精灯。
实验步骤 1.枯草杆菌对数期培养液的制备: 将1环已活化的枯草杆菌接种到50ml肉汤蛋白胨 液体培养基中,30℃振荡培养16h。
或是结构的改变,导致了编码氨基酸的变化,
而影响某些蛋白质的合成或酶的活性,使生物 的某一性状发生改变。此改变可稳定地遗传给 后代,形成具有新的遗传性状的菌株。
常用的化学诱变剂有:硫酸二乙酯,盐酸氮芥,亚 硝酸钠,乙酸亚胺和亚硝基胍等。
实验器材
1. 37℃恒温培养箱、离心机、取液器(200ul、
1000ul和5000ul取液器各1支。)
紫外线诱变的主要作用是使细菌DNA链中相邻二个 嘧啶核苷酸形成二聚体,并阻碍双链的解开和复
制,从而引起基因突变,最终导致表型的变化。
受紫外线损伤的DNA,能被可见光复活,因此,经诱变处
理过的微生物样品需用黑纸或黑布包裹以避免可见光的
照射。另外,照射处理后的孢子液不要储放太久,以免 突变在黑暗中修复。
处理时间到后,速加0.3 ml 25%的硫代硫酸钠溶液终 止反应 以10倍稀释法将诱变菌液作一系列稀释至10 –5。
4.涂平板: 分别取10–3,10–4,10–5 3个稀释度的菌液各0.1ml,
放入淀粉平板培养基中,用涂棒涂匀,
每个稀释度按处理时间重复两个平板,涂布后置
37℃培养24-48 h。
透明圈,分别测量透明圈与菌落直径并计算其比 值(HC值)。与对照平板进行比较,把明显大于 对照的菌落接到斜面培养保存。 (4)计算存活率及致死率:
存活率=处理后每毫升活菌数/对照每毫升活菌
数X100%
致死率(%)=1-存活率
结来自百度文库与讨论 1.紫外线诱变作用的机理是什么? 2.为保证诱变效果,在照射中和照射后的操作应注 意那些问题?
(二)硫酸二乙酯对枯草杆菌的诱变作用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观察硫酸二酯对枯草杆菌的诱变效应,
了解化学诱变的机理。
2.掌握化学诱变育种的方法。
本实验以硫酸二乙酯为诱变剂,对能产生淀粉酶的 枯草杆菌进行诱变实验,根据诱变后枯草杆菌在淀粉培养基
上形成透明圈直径的大小来指示诱变效应。
实验原理 化学诱变剂可引起微生物DNA链碱基排列的改变
2.菌悬液的制备:
取5ml已培养至对数期的菌液于试管中,3000 r/
min离心15min,弃上清,菌体用0.1mol/LpH7.0的
磷酸缓冲液洗涤2次后用原体积的磷酸缓冲液制 成菌悬液。
3.诱变处理:取菌悬液0.5 ml于无菌试管(预先加入
磷酸缓冲液4.5 ml,2份)。 分别加入硫酸二乙酯 0.1ml。室温处理15min及30min。
实验器材
1.紫外照射箱、37℃恒温培养箱、取液器、 2.无菌平板、试管、无菌涂棒、酒精灯、记号笔、黑纸、 试 管架、无菌吸头等
3.枯草杆菌 4.淀粉培养基 5.0.9%无菌生理盐水
实验步骤
1.菌液的制备:把枯草杆菌菌种接入有100 ml培养
基的250 ml无菌三角瓶中,37℃振荡培养14-18h。
实验八
紫外线、化学诱变剂对枯
草杆菌的诱变效应
(一)紫外线对枯草杆菌的诱变作用
实验目的:了解紫外线诱变原理,初步掌握紫外线诱
变育种的方法。 实验用紫外线对产淀粉酶的枯草芽孢杆菌进行诱 变处理。根据枯草杆菌在淀粉培养基上透明圈直
径的大小来指示诱变效应。相同条件下,透明圈
越大表示淀粉酶活性越强。
实验原理
透明圈的直径和菌落的直径,并计算其比值,与
对照进行比较,说明诱变效应。将透明圈大的菌 落移接到斜面培养基上培养,做复筛用。
结果与讨论 1.将实验数据列表表示,并计算硫酸二乙酯对枯草 杆菌的诱变率和致死率。
2.化学诱变剂的诱变机理是什么?为保证诱变效果
应注意掌握哪些环节? 3.用化学诱变剂处理细菌,为什么要用缓冲液来制 备菌悬液?
2.稀释:取摇瓶培养至对数期的菌液(菌液浓度为
10 8 -10 10 )0.5 ml 入4.5 ml 生理盐水中,进行10 倍稀释,稀释度为10 –1 - 10 –8 。 3.涂布:取10 –1 - 10 –8的菌液各100 ul涂平板,每个 稀释度涂平板2只。
4.紫外线处理: (1)在暗室或红光下进行紫外线处理。预先打开紫 外灯照射15min ,使光波稳定。
(2)紫外线处理:10 –5和10–6照射45S,10–3和10-4
照射90S,10–1 和10–2照射180S 。以10–7和10 培养,48h后观察并记录结果。
紫外灯功率为30W,照射距离为30cm
-8
平板作对照。处理后的平皿用黑纸包好,置37℃
(3)观察诱变效应:取出平皿,分别向菌落分散开
的平板内加卢戈氏碘液数滴,在菌落周围将出现
对照:以同样操作取未经硫酸二乙酯处理的菌液稀
释涂平板(10–3,10–4,10–5各涂2块板)
5.计数:将培养24-48 h后的平板取出进行细胞计数,
并计算出诱变处理15min和30 min后的存活率。
6.观察诱变效应:分别向菌落分散开的平板内滴加 碘液数滴,菌落周围将出现透明圈,分别量5组
2.枯草杆菌
3.肉汤蛋白胨液体培养基、淀粉培养基 4.硫酸二乙酯(简称DES),25%硫代硫酸钠, 0.1mol/L PH7.0的磷酸缓冲液,碘液 5. 10 ml无菌试管、无菌平皿,无菌吸头、无菌涂棒、 试管架、酒精灯。
实验步骤 1.枯草杆菌对数期培养液的制备: 将1环已活化的枯草杆菌接种到50ml肉汤蛋白胨 液体培养基中,30℃振荡培养16h。
或是结构的改变,导致了编码氨基酸的变化,
而影响某些蛋白质的合成或酶的活性,使生物 的某一性状发生改变。此改变可稳定地遗传给 后代,形成具有新的遗传性状的菌株。
常用的化学诱变剂有:硫酸二乙酯,盐酸氮芥,亚 硝酸钠,乙酸亚胺和亚硝基胍等。
实验器材
1. 37℃恒温培养箱、离心机、取液器(200ul、
1000ul和5000ul取液器各1支。)
紫外线诱变的主要作用是使细菌DNA链中相邻二个 嘧啶核苷酸形成二聚体,并阻碍双链的解开和复
制,从而引起基因突变,最终导致表型的变化。
受紫外线损伤的DNA,能被可见光复活,因此,经诱变处
理过的微生物样品需用黑纸或黑布包裹以避免可见光的
照射。另外,照射处理后的孢子液不要储放太久,以免 突变在黑暗中修复。
处理时间到后,速加0.3 ml 25%的硫代硫酸钠溶液终 止反应 以10倍稀释法将诱变菌液作一系列稀释至10 –5。
4.涂平板: 分别取10–3,10–4,10–5 3个稀释度的菌液各0.1ml,
放入淀粉平板培养基中,用涂棒涂匀,
每个稀释度按处理时间重复两个平板,涂布后置
37℃培养24-48 h。
透明圈,分别测量透明圈与菌落直径并计算其比 值(HC值)。与对照平板进行比较,把明显大于 对照的菌落接到斜面培养保存。 (4)计算存活率及致死率:
存活率=处理后每毫升活菌数/对照每毫升活菌
数X100%
致死率(%)=1-存活率
结来自百度文库与讨论 1.紫外线诱变作用的机理是什么? 2.为保证诱变效果,在照射中和照射后的操作应注 意那些问题?
(二)硫酸二乙酯对枯草杆菌的诱变作用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观察硫酸二酯对枯草杆菌的诱变效应,
了解化学诱变的机理。
2.掌握化学诱变育种的方法。
本实验以硫酸二乙酯为诱变剂,对能产生淀粉酶的 枯草杆菌进行诱变实验,根据诱变后枯草杆菌在淀粉培养基
上形成透明圈直径的大小来指示诱变效应。
实验原理 化学诱变剂可引起微生物DNA链碱基排列的改变
2.菌悬液的制备:
取5ml已培养至对数期的菌液于试管中,3000 r/
min离心15min,弃上清,菌体用0.1mol/LpH7.0的
磷酸缓冲液洗涤2次后用原体积的磷酸缓冲液制 成菌悬液。
3.诱变处理:取菌悬液0.5 ml于无菌试管(预先加入
磷酸缓冲液4.5 ml,2份)。 分别加入硫酸二乙酯 0.1ml。室温处理15min及30min。
实验器材
1.紫外照射箱、37℃恒温培养箱、取液器、 2.无菌平板、试管、无菌涂棒、酒精灯、记号笔、黑纸、 试 管架、无菌吸头等
3.枯草杆菌 4.淀粉培养基 5.0.9%无菌生理盐水
实验步骤
1.菌液的制备:把枯草杆菌菌种接入有100 ml培养
基的250 ml无菌三角瓶中,37℃振荡培养14-18h。
实验八
紫外线、化学诱变剂对枯
草杆菌的诱变效应
(一)紫外线对枯草杆菌的诱变作用
实验目的:了解紫外线诱变原理,初步掌握紫外线诱
变育种的方法。 实验用紫外线对产淀粉酶的枯草芽孢杆菌进行诱 变处理。根据枯草杆菌在淀粉培养基上透明圈直
径的大小来指示诱变效应。相同条件下,透明圈
越大表示淀粉酶活性越强。
实验原理
透明圈的直径和菌落的直径,并计算其比值,与
对照进行比较,说明诱变效应。将透明圈大的菌 落移接到斜面培养基上培养,做复筛用。
结果与讨论 1.将实验数据列表表示,并计算硫酸二乙酯对枯草 杆菌的诱变率和致死率。
2.化学诱变剂的诱变机理是什么?为保证诱变效果
应注意掌握哪些环节? 3.用化学诱变剂处理细菌,为什么要用缓冲液来制 备菌悬液?
2.稀释:取摇瓶培养至对数期的菌液(菌液浓度为
10 8 -10 10 )0.5 ml 入4.5 ml 生理盐水中,进行10 倍稀释,稀释度为10 –1 - 10 –8 。 3.涂布:取10 –1 - 10 –8的菌液各100 ul涂平板,每个 稀释度涂平板2只。
4.紫外线处理: (1)在暗室或红光下进行紫外线处理。预先打开紫 外灯照射15min ,使光波稳定。
(2)紫外线处理:10 –5和10–6照射45S,10–3和10-4
照射90S,10–1 和10–2照射180S 。以10–7和10 培养,48h后观察并记录结果。
紫外灯功率为30W,照射距离为30cm
-8
平板作对照。处理后的平皿用黑纸包好,置37℃
(3)观察诱变效应:取出平皿,分别向菌落分散开
的平板内加卢戈氏碘液数滴,在菌落周围将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