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唐诗中的“明月”意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整个唐诗中,“明月”是个出现频率很高的意象之一,以下有个统计数据:在《唐诗三百首》当中,涉及到月亮的占总数量的23%———24%。作为以抒情为主的诗歌,“月”在作品中往往达不到画面式的丰富和连贯,只是一个孤立的景物,然而,如王国维先生所言:一切景语皆情语,月传达出诗人内在的情志,意与景皆产生出主观性很强的形象,所以同一轮明月能呈现出不同的意境,以下给予简单描述。
馆阁月。上官仪的诗:“云飞送断雁,月上净疏林”、“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月显得清丽明秀,动态变化,甚至有种贵人雍容典雅的气质。
隐士月。孟浩然写道:“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王维则有“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月既像隐士般的高洁空明、爽朗通脱,也有一些禅意,对月观心,道契玄微,静极生动,动极归静,明月在天光云影中空灵而自然,清幽而飘逸。晚唐隐士陆龟蒙也有佳句:“觉后不知明月上,满身花影倩人扶”。
关山月。王昌龄有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大历诗人李益有“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等诗句。纵穿千年,横照万里,烽火相映,笛声萦绕,征人悲壮,月亮显得苍凉激昂、清刚婉健、空朦悲怆。
醉者月。李白是诗仙,他有自己的醉酒个性:“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也有在醉后咏贵妃之句:“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诗人本有怀才济世之志,却只能借酒销愁,似乎酒后露真性情,此时,他最感亲切之物便是月儿,与之饮,与之舞,与之伴,甚至欲将她紧紧揽入怀中。在诗仙的心中,月亮是自由人格的象征,是高洁孤独的化身,是他的知己。
别离月。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有:“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又在《琵琶行》中五次写到月:“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去来江口首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这里既有明皇失去贵妃之伤心,有君子相别之惨痛,有红颜逝去之遣憾,有被夫弃之孤独,还有志士被贬之无聊……颇像佛教讲的“爱别离”之苦,在抒情主人公心中,月亮有的只是无穷无尽的孤独,她承载着整个夜的寂寞。
闺中月。很少写爱情的老杜也有望月动情之时:“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杜甫多“诗史”传世,像这首推心置腹、缠绵悱恻的诗句并不多见。白居易的《上阳白发人》写了一位因貌美而被妒“潜配上阳宫”孤守四十四年的宫女“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春日迟,日迟独坐天难暮;宫莺百啭愁厌闻,梁燕双栖老休妒。莺归燕去长悄然,春往秋来不记年。唯向深宫望明月,东西四五百回圆”,明月成了寂寞女性的唯一的活物与陪伴。
思乡月。李白的五言绝句流传甚广:“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中将思乡月赞美得淋漓尽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天下月亮一般明,也许是故乡的亲情、友情、爱情以及从前的记忆都为明月增添了一抹温暖的亮色。明月成为故乡的招唤,明月是游子牵挂亲友的纽带。也许是月儿的“团圆”才让人倍生相聚的美好愿望。这种情思,体现在民俗上是汉民族隆重的中秋节,赏月、吟诗、吃月饼,人、月、诗、饼等都沉浸在喜庆的氛围中,不过这时好像咏月诗没多少名句,也许是此时的月已不是思乡月,少了那种扰动人内心深处的柔弱却是刻骨铭心的伤感与思念。
多情月。月色虽美,虽然可能成为达官、征人、醉者、思妇、游子等的寄托,但也会使怀才不遇或伤感的诗人倍增自怜,杜甫叹:“永夜角声自语,中庭月色好谁看?”南唐诗人张泌有“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栏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酷怜风月
为多情,还到春时别恨生。倚柱寻思倍惆怅,一场春梦不分明”等句,明月成了令人怜爱的多情却没有悦己者的少女。然而,明月在凄艳的李义山眼中却是无情的奔妇:“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黑色月。卢纶有句:“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尽管只是一句,我仍将它单列为一类。因为在讲文学原理的书中,常举一例:“现在他再也用不着忙了。一切都完了。太阳在热风阵阵的晨雾中升到沟崖上空。阳光照在葛利高里没戴帽子的头上,照得他那浓密的白发银光闪闪,滑过他那苍白的、呆板、可怕的脸。仿佛是从噩梦中惊醒,他抬起头,看见头顶上黑沉沉的天空和一轮闪着黑色光芒的太阳。”原来在中国的唐诗中早已不自觉地追求所谓“陌生化”的艺术创作手法,卢纶的黑色月和肖洛霍夫的黑色日均能让我们感到战争带来的是灰暗、阴森以至绝望。或许,诗人只是在表达高飞之雁遮蔽明月,但由于五绝这种短小精美、讲究韵律的诗体,无意中客观上使这首诗有了“言外之意,像外之情”的艺术效果。
当然,在唐诗中,“月”的意象还有许多,这里不再多罗列。那么为什么同一轮明月在不同的诗人眼中有不同的形象呢?主要原因不外两点:一,作为客体的自然的明月在漫长的文明中已被赋予丰富的内涵,例如早在《诗经》时代就有《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月出皓兮,佼人兮,舒忧受兮,劳心兮。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已将月光的皎洁与美人的倩影朦胧地交织在一起了。南朝文学家谢庄也有《月赋》等;二、作为主体的诗人有不同的情感与心境。南宋以来流行于江苏一带的民歌:“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高楼饮美酒,几家流落在街头”,形象地唱出同一轮明月下生活着不一样的人,他们均有各自的心曲。
那么,“明月”的意象为什么出现得这么频繁呢?首先,她具有丰富的内涵。其次,她是黑夜中最明亮的事物,所以自然成为注视、描写、歌咏、交谈和倾诉的对象。例如当代军旅歌手唱的:“夜深人静的时候是想家的时候,想家的时候很甜蜜,家乡月就抚摸我的头”。第三,月亮具有超空间性,在那交通与讯息极不发达的时候,明月就成为转寄情思的中介,如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李白的“我寄愁心予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以及当代的军营歌曲:“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宁静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等。第四,月亮具有超时间性,如“秦时明月汉时关”,如“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何相似”,又如李白的“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如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面对她,诗人发现,人生只是月光下的匆匆过客,古人的歌舞欢宴,今日早已随风而逝。只有永恒的明月一如既往地照耀着,故生出许多感慨。据一位老师讲,月亮之所以成为审美对像是因为她高高在上,与人不发生功利关系。行文至此,觉得老师的话不尽然,但仍提出以供参考。
“明月”到了唐诗似乎已成为一文学母题,后人不断吟咏,宋苏轼以其达观、思辨和真诚写出广为传诵的名篇:“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可谓得天道而知人事,在唐诗之外别有情趣。当然,即使在唐代,也并非人人都喜欢月亮,愤世嫉俗的晚唐诗人罗隐有一首带有“月亮黑子”的诗:“阴云薄暮上空虚,此夕清光已破除,只恐异时开霁后,玉轮依旧养蟾蜍”。对此,本文就不多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