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大革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法国大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摘要:十八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在世界历史中是一件意义极其

重大的事情,虽然对当时的中国可以说是没有丝毫的影响,可是一个世纪以后,却在中国掀起了惊涛大浪。本文将就法国大革命对中国历史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

关键词:法国大革命晚清维新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影响

法国大革命正值中国历史上实际掌权最久的皇帝——乾隆在位时期,虽然法国大革命轰动一时,对十九世纪的欧美国家都产生了极大地影响,但遗憾的是当时的中国对这一影响世界的大革命没有丝毫的了解,中国就这样与这一大好的历史机缘擦肩而过。对法国大革命的关注实际上开始于十九世纪末这一时期,中国内忧外患,经历着重大的变革,像维新派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都已经开始关注法国大革命,他们试图通过对西方的革命和改良的探索获得教益,作为他们变革中国的借鉴。

一.大革命的时代背景

法国大革命正值中国历史上实际掌权最久的皇帝——乾隆在位时期。这个以“十全武功”自称的皇帝此时正得意地统治着这个老朽的帝国。经过康雍乾三朝的文化高压以及诸多强化专制皇权的措施,整个朝野充满的是奴性与谄媚,整个国家也充斥着老气横秋的暮气,整个民族更是以天朝上国的臣民自居,妄自尊大。

而当时的知识界也没有叫我们看到曙光,由于历经三朝的文字狱,加之皇权的淫威,当时的学人把精力放到了考据学上。清初顾亭林、黄梨洲、王船山等人的经世致用思想到这时候已经荡然无存了,知识界被严重的桎梏着,整个思想界万马齐喑,沉闷已极。“这样的思想基础上,要期待十八世纪末叶的中国思想界同法国启蒙思想界产生共鸣,从而对法国大革命作出反应,当然是不切实际的。”①外清政府还实行了闭关锁国的政策,进一步封锁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故而有关于大革命的消息即使传入国内,也很难在普通民众和知识界普遍传播的。

二.对晚清戊戌变法的影响

可以说,十八世纪末法国大革命并未在当时的中国掀起丝毫的波澜。中国知识界对法国大革命的关注实际上开始于十九世纪末。

这一时期,中国内忧外患,经历着重大的变革,像维新派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都已经开始关注法国大革命,

他们试图通过对西方的革命和改良的探索获得教益,作为他们变革中国的借鉴。这其中尤属谭嗣同“对法国大革命评价最高而个人气质又最接近于法国革命志士”,②他在《仁学》一书中这样写道,“法人之改民主也,其言曰:‘誓杀尽天下君主,使流血满地球,以泄万民之恨。……夫法人之学问,球,故能唱民主之义,未为奇也。”③看后来谭嗣同能够以身试法,甘为变法流血,正像大革命中为革命而牺牲的烈士,这正说明谭嗣同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大革命的影响。康梁二人虽然也对大革命有着不同程度了解,但此二人更大程度上并不赞同大革命的暴烈行动。康有为始终坚持他的君主立宪理论,以至后来的保皇主义的立场,认为中国只可改革,不可革命。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何康有为对法国大革命恨之入骨,处处加以诋毁了。金重远教授在《民报和康有为有关法国革命的争论》一文中指出,在康有为看来,法国革命不过是给法国和欧洲带来深重灾难的一场大动乱。这样的话,康有为就不可能看到大革命的积极因素。为此,章太炎专门写《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一文反驳康,而青年革命家、章太炎的弟子汪东也撰写《正明夷法国革命史论》和《法国革命史论》等文对康有为的观点进行批驳。④而作为康有为的弟子,梁启超也是排斥大革命的,但与老师不同的是,梁启超也有赞同大革命的一面。这首先在于梁启超并不反对社会变革,并且他看到了大革命的积极性所在。可他之所以排斥大革命,在于他看到人民在革命中被屠戮,大革命还使得党派纷争国家政局不稳,另外他看到法国在大革命后并没有实现民主共和。事实上,梁启超作为一个社会活动家,他的观点立场是多变的,很多时候他自己也很矛盾。故而他对于法国大革命的看法并不是一贯的,很多时候表现出前后不一。

总的来说,法国大革命对康梁的影响主要有两点

一为康梁着眼于革命所带来的巨大破坏性而向满清统治者奉劝维新改良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否者,“路易十六,君后同囚,并上断头之台空洒国民之泪”的悲剧必将在中国重演。同时表明在当时的中国“可行立宪,不可行革命”⑤以此抵制国内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暴力革命主张。

二为审视启蒙思想在推动法国大革命之所以爆发乃至成功的作用,强调舆论宣传在维新变法中的作用,他对促使人们觉醒的思想家们格外景仰和钦佩。他认为,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对法国大革命的酝酿和爆发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若没有他们,这场革命便不会发生。

为了增强光绪帝的变法勇气和抵制顽固守旧派的压力,康梁在各自的著作中对法国大革命的破坏性都有较为详细的描述。例如甲午中日战争后,康有为即刻向光绪帝上书了《进呈法国革命记序》,在此序中,康有为对法国大革命持坚定地否定态度,并把法国大革命描述得相当惨烈:“臣读各国史,至法国革命之际,君民争祸之剧,未尝不掩卷而流涕也。流血遍全国,巴黎百日,而伏尸二十九万,变革三次,君主再复,

而绵祸八十年,十万之贵族,百万之富家,千万之中人,暴骨如莽,奔走流离,散逃异国,城市为墟,而革变频仍,迄无安息,旋人洄渊,不知所极。至夫路易十六,君后同囚,并上断头之台,空洒国民之泪,凄恻千古,感痛全球,自是万国惊心,君民交战,革命之祸,遍于全欧,波及大地矣。诸欧鉴戒巴黎,杀戮略减,而君主杀逐,王族逃死,流血盈野,死人如麻,则百年来百国宝书实录,莫不同然。普大地杀戮变乱之惨,未有若近世之祸酷者矣。盖皆自法肇之也。”并对路易十六为何遭遇身死国灭的厄运的原因进行了深刻剖析,即路易十六专制独裁,不爱民,性格上优柔寡断和气魄上缺乏改革的决心与勇气,结果激起民变,从而导致自身统治的崩溃。“若夫路易十六宽裕爱民,实为恭俭之君,故遭祸戮,民多哀怜之,以怜民饥,特许开议院,至仁也,许平民预议而立宪法,至公也,饥民从其徽赊喇宫推至巴黎,至宽也。惜其许行立宪,不尽出己意,而多出于民迫,不刚断于速行,而游移与会议,始则恃瑞士之军,以兵为卫,既乃撤之,则无兵而同于匹夫矣。中则与民党米拉伯盟,而付以大政,则得人而王室固矣,既乃背之则民党失心矣。终则恃外援而不出奔,遂激民怒而成大戮身首异处⋯⋯” 再如,梁启超作为康有为的大弟子,对法国大革命破坏性的理解也是感同身受,例如他认为:“法国革命后, 则演成恐饰时代, 长以血迹污染其国史, 使千百年后闻者犹为之股栗, 为之酸鼻。”

可以说在戊戌变法后辛亥革命前这段时间里法国大革命成为中国思想界的一大热门话题,而保皇派和革命派关于大革命的思想论战对于宣传大革命中民主共和的思想史能够起到积极地作用的,并且可以召唤民众的革命情绪。不夸张的说,关于大革命的论战对于辛亥革命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宣传作用,并且革命派的胜利也更加促成了辛亥革命。

三.对辛亥革命的影响

事实上,法国大革命对于辛亥革命有着直接的影响,并不仅仅在于它所引发的论战对辛亥革命的宣传作用。在思想方面,像邹容、陈天华这样的年轻革命家都受大革命的影响很深。邹容在其《革命军》一书中高度赞扬了法国大革命,并且他自己还以“卢梭诸大哲”的后继者自居。同样,陈天华受卢梭《民约论》思想的影响很深,也非常推崇法国大革命。他在《狮子吼》中曾这样评论大革命:论》的赐哩。而孙中山受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更深,”“最早接受民权思想并且最先提出建立民主共和的奋斗目标他从理论到实践都效法法国大革命”另外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民报》也是大力地宣传法国大革命的相关情况以及其思想宗旨。在纲领上,大革命同样对辛亥革命有着深刻的影响。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等革命家建立了国民政府,政府的政体以及所颁布的临时约法都体现出大革命的影响。诸如参议员、临时大总统、法院等等行使统治权并规定人民自由、权力与义务,这些都体现出《民约论》人民主权、公民同志以及孟德斯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