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性瘫痪的作业疗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治疗师如何发挥父母的作用
1)应与病残儿的家庭建立良好的关系, 充分理解孩子父母所处的现状,将孩子的父母作 为治疗小组的一员给予接纳,把他们作为同事对 待,与家长分享有关信息,尊重他们的意见。 2)让其父母参与治疗计划的制定,确保康 复计划中包括了父母最为关心的问题。
3)帮助父母了解其训练的方法,提供安 排家庭活动和管理孩子行为的建议;为父母定 期举行专题讲座或短期培训班,使家长获取实 际应用的知识,同时使他们能彼此交流,互相 帮助,互相支持,从而增强其信心及技能。 4)安排父母参观孩子的治疗环境,观察 孩子的治疗情况及过程,同时也让父母实习如 何指导孩子。 5)向父母介绍社区中可利用的服务与资 源,使其能善用资源,为孩子争取更多的学习 机会。
(四)日常生活动作功能障碍
脑性瘫痪患儿由于上肢活动功能发育差,自然日 常生活动作掌握较晚,如吸吮、舌的运动控制、口唇的 闭合功能差的脑性瘫痪小儿较为常见。这些功能将随着 成长、习惯性动作获得而增多,是社会生活自立的基础。 日常生活动作获得的指导,如小儿的抱着方法,协助进 食的方法,衣服的穿脱方法,以至于游戏和生活安排皆 应合理。至于指导移动工具,自助具和辅助用具的使用 和开发,作业疗法师责任更为重大。
(三)康复辅助器具的设计应注重儿童发育的特
点 残疾儿童在康复的过程中,常需要借助一些自 助具或矫形器的支持和辅助,以限制异常活动,维 持功能性姿势,预防或矫正畸形。在设计和选用时 应考虑以下因素: 1.在选用和设计辅助器具前,应仔细检查患 儿具有哪些功能,对确实不能自行活动或自行活动 太困难者,才考虑使用辅助器具。 2.在设计辅助器具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 儿童生长发育的动态特点和使用的环境,并对所要 代偿的动作及功能进行科学的分析,尽可能使其结 构简单,使患儿在使用过程中无需额外消耗体力。
2、改善患儿的精神心理状态
(1)转移注意力,可通过游戏、玩具、看画册、 看鸟、养鱼转移患者注意力;(2)稳定患者,防止 过度兴奋,如对手足徐动型患者,可采用节奏感较 慢的音乐,避免高声的喊叫,避免强烈光线与大红 大绿等刺激性色彩,选择有节奏感的作业,如弹琴、 织毛衣等重复性作业;(3)创造性的作业疗法,通 过艺术性作业及手工艺作业,如绘画、刺绣、编织、 陶土工艺、插花等作业创造出成果,增强患者的自 信心与生活的乐趣;(4)刺激性作业疗法,如除草、 剪枝、木刻、裁剪等训练活动,或通过比赛活动, 如下棋、打球,增强竞争意识,完成作业动作。
二、作业疗法发展简史
三、作业疗法分类 (一)按作业名称分类 1.木工作业 3.黏土作业 5.皮工作业 7.编织作业 9.金工作业 11.制陶作业 13.认知作业
2.文书类作业 4.手工艺作业 6.治疗性游戏 8.日常生活活动 10.书法绘画园艺 12.电气装配与维修 14.计算机操作
(二)按作业活动对象和性质分类 1.功能性作业疗法(functional occupational therapy) 2.心理性作业疗法(psychological occupational therapy) 3.精神疾患作业疗法(psychiatric occupational therapy) 4.儿童作业疗法(pediatric occupational therapy) 5.老年人作业疗法(geriatric occupational therapy)

表 脑性瘫痪儿运动发育项目的平均出现月龄
正常发育 (月龄) 1-3 3-5 6-7 7-8 9-11 9-12 12-13 12-18 24-30 发育项目 脑性瘫痪的 发现月龄 (均数) 研究对象数 和正常儿的 平均月龄差
俯卧位抬头 伸手抓东西 独坐 爬 抓握 说单词 独站 独步 说2-3个词 短句
四、作业疗法对象 作业疗法是康复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广义上 说适合康复的各种疾患均为其治疗对象,正如 K.L.Reed在其《Concepts of Occupational Therapy》 一书中对此作的形象描述一样。但作业疗法的特点 决定了它对一些疾患的康复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因此,在狭义上,它又具有一些特殊的或主要的服 务对象。 1.神经科疾病 2.骨科疾病 3.外科疾病 4.儿科疾病 5.内科疾病 6.精神科疾病
3.在装配时机的选择上,通常应在功能障碍 逐渐固定,患儿在进行日常生活活动或娱乐时,自 己不能完成某项活动,治疗师、家长帮助他一起想 办法克服时,介绍或推荐相适合的辅助具 4.辅助器具只是代偿或替代已丧失的功能, 切勿使儿童过度依赖辅助器具。
八、功能障碍的特点 脑瘫的主要表现是中枢性运动功障碍与姿势异 常。功能障碍的特点表现为运动发育、反射、姿势、 肌张力的异常等方面。但根据作业疗法的目的与任 务,可将其功能障碍特点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运动发育异常 发育异常主要表现为发育落后(delay)和解离 (dissociation)。脑性瘫痪、智力低下、先天性神 经和肌肉疾病等患儿发育落后几乎是必然的症状, 这些可以作为诊断参考条件之一。Vojta认为,落后 3个月以上则为异常。Cardwell的资料显示了脑瘫患 儿运动发育项目的平均出现年龄,见表。
脑瘫患儿异常运动模式 1、四肢、躯干的左右存在差异,呈非对称性; 2、只以某种固定的模式运动; 3、抗重力运动困难; 4、分离运动困难; 5、发育不均衡(上肢、下肢、仰卧位、俯卧 位、左右); 6、肌张力不衡定(异常姿势的肌紧张,姿势 变化时肌张力升高、低下与不定); 7、6个月以上患儿,原始反射残存; 8、正常感觉运动发育缺乏,异常感觉运动的 存在; 9、有联合反应、代偿运动。
1922年
H.A.Pattison医师
1986年
美国治疗师协会
1989年
英国《作业疗法》 杂志 世界作业疗法师联 合会 世界作业疗法师联 合会
1989年
1994年
2、香港职业治疗学院总结定义的发展
3、台湾作业疗法的定义:健康促进专业,帮 助人发展、重建、维持身心健康,预防身心障碍及 其后遗症的专业。其服务目的在协调个案有能力选 择、安排与执行其日常生活活动(作业活动),并 获得个人成就感,感受生命的价值。此日常生活活 动包括个人生活自理活动、社区与社会参与活动、 游戏与休闲活动、学校学习活动、工厂工作活动、 维持个人尊严与生存之自我认同活动等。
12.4 14.5 20.4 26.4 17.2 27.1 27.5 32.9 37.4
74 28 73 21 16 65 43 57 39
9.4 9.5 10.4 18.4 6.2 15.1 14.1 14.9 7.9
(二)异常运动模式 Bobath认为,脑瘫患儿不是不能运动,而是存在 许多复杂和奇怪的姿势和运动。 从神经生理学的角度分析这些姿势和运动,不外 乎有三个方面的特点。 1、由于脑的正常发育障碍而引起的运动发育迟 滞或停止即未熟性; 2、由于上位中枢控制的解除而出现的各种异常 姿势和运动模式,即异常性; 3、相反神经支配紊乱。
(三)缺乏知觉、感觉运动体验
小儿脑性瘫痪由于运动障碍影响,大多处于活 动少,对周围事物难以像正常儿童那样到处走走、 看看、摸摸。如果合并智力低下时,更是对外界难 以定位,想要的握不住,手拿不到口中,拿到手中 的东西不会玩,这样具体的体验越少,对外界了解 和物品的熟悉度就越少。 脑性瘫痪患儿常存在因视觉障碍所致的手眼协 调、图和背景、形状的恒常性,空间的位置和空间 关系障碍。还可能有类似的听觉、运动知觉、触觉、 嗅觉等异常。因此这些方面都是作业疗法师应该予 以援助的领域。
小儿脑性瘫痪的作业疗法
广州康复实验学校 佳木斯大学康复医学院 李 林
作业疗法译自英文occupational therapy(OT), 是在1914年由美国医生George Edward Batron提出的。 英文“作业疗法”一词源于动词occupy,名词 occupation和名词therapy。occupy意为占有或填充其 时间与空间使之参与、忙碌,occupation指从事的活动 或事件,therapy包括治疗疾病或残障。在早期,作业 疗法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利用劳动来治疗,它不仅 仅是产生职业前的劳动,而且是利用游戏、运动、手工 艺来使用肌肉和脑,从而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影响。劳动、 运动和娱乐是治疗手段,它构成了作业疗法的基础。
3.指导师(teacher) 指导患者及家属配合治 疗以及在出院返家后的继续治疗工作。 4.职业评定者(vocational evaluator)探寻患者 的职业潜能以及患者的工作能力、耐力、习性及适应 的情况,以提供资料给职业治疗师作为参考,为患者 选择最合适的职业。
六、作业疗法的目的
1、增大患儿关节活动范围,训练相关肌群, 掌握实用性动作:(1)肩关节屈伸训练,利用拉 锯、推刨具、磨刀、投篮与传球动作;(2)肩关 节内收、外展训练,利用书法、绘画、舞蹈的手势 动作;(3)腕部活动训练,利用打乒乓球、刷墙、 打锤动作;(4)手指精细动作训练,利用玩游戏 机、打字、珠算、弹琴、编织毛衣、镶嵌板块,橡 皮泥塑动作;(5)髋、膝屈伸训练,利用蹬自行 车、上下楼梯、爬行动作;(6)踝关节活动训练, 利用脚踏风琴、蹬缝纫机踏板动作。 .
3、提高患者社会生活技能
(1)安排集体生活,通过集体的文娱活动,集 体游戏、唱歌、跳舞,培养集体观念; பைடு நூலகம்2)培养时间概念、责任感,通过计数游戏, 计数投球等计件活动进行训练。
七、儿童作业疗法特点 由于儿童在解剖、生理、心理、社会作为 等方面尚未发育成熟,且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发 生变化,因此针对儿童疾患的作业疗法,应是 以活动为手段去恢复、维持或重新开发因病、 残而丧失的功能,当功能恢复无望时,则设计、 制作并提供相应的辅助器具来帮助代偿。就具 体的治疗措施而言,有以下特点: (一)治疗—游戏—教育三结合 1.治疗与教育 2.治疗与游戏
五、作业治疗师职责和作用 作业治疗是由康复治疗小组中的作业治疗师 (士)来完成。其工作主要是依据康复医师的处 方,并根据患者功能障碍的情况,提出治疗目标 和选择合适的作业治疗方法。 作业治疗师的职责和作用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教育训练者(educator and trainer) 教 导患者学习自我照顾及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发挥 健侧的代偿功能,矫正患侧残障。 2.治疗师(therapist) 帮助患者恢复身体 功能的治疗,加强关节的活动性及肌肉的力量, 改善和提高运动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二)治疗中应充分重视家属参与的重要性
1.治疗过程中父母参与的重要性
1)父母在满足孩子的爱以及衣、食、住、行 等基本需求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父母与孩子接触的时间最长,是患儿最亲 近、最信赖的人,父母对孩子的了解甚于任何其他 人,他们可向康复工作者提供有用的信息,有利于 各方面对孩子开展有针对性的治疗。 3)即使患儿在医院接受治疗,住院期间治疗 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小,而患儿在家庭中的生活却占 了相当大的部分,父母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 孩子开展一对一的辅导,起到强化治疗的作用。 4)父母的辅助不必另外支付费用。
(三)按治疗目的和作用分类 1.用于减轻疼痛的作业 2.用于增强肌力的作业 3.用于增强耐力的作业 4.用于增强协调能力的作业 5.用于改善关节活动范围的作业 6.用于调节精神和转移注意力的作业 7.用于改善整体功能的作业
(四)按实际要求分类 1.维持日常生活所必需的基本作业 2.能创造价值的作业活动 3.消遣性作业活动或文娱活动 4.教育性作业活动 5.矫形器和假肢训练
一、作业疗法的定义 1、我国康复治疗学专业的教科书《临床作业 疗法学》书中的定义,见下表。
时间
来 源
定 义 任何躯体的或精神的活动,具有特定的 目的,而且能够明确表述,能够促进疾病或 外伤的恢复,则为作业治疗。 作业疗法是采用自我照顾、工作、游戏 等活动,以增加独立活动的能力,促进发育, 防止残疾,包括改变任务或环境在内,达到 最大限度的独立和提高生活质量。 作业治疗师通过有目的的活动检查和治 疗人们,防止残疾,发展其独立功能。 作业治疗是通过特殊的活动治疗躯体和 精神疾患,目的是帮助人们在日常生活的所 有方面的功能和独立均达到其最大水平。 作业疗法是让人们通过具有某种目的性 的作业和活动,来促进其健康生活一种保健 专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