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谣言传播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谣言传播研究
[摘要]自媒体时代,网络谣言有了更肥沃的滋生平台,更便捷的传播通道及更广泛的受众群体,网络谣言传播行为研究是网络舆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群体极化是网络谣言传播过程中的典型特征,是网民受到谣言蛊惑后做出非理性行为的典型表现,也是网络谣言能够迅速对社会氛围造成巨大破坏的根源所在。因此,对群体极化环境下网络谣言传播行为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网络谣言传播过程中系统混乱
程度的变化、揭示群体极化环境下复杂网络节点传播行为的微观动力机制。本文旨在从当前网络上盛传的H7N9禽流感等网络谣言切入,运用传播学的相关方法,解析风险社会中所产生的网络谣言是如何利用自媒体进行燎原式的传播,并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自媒体时代网络谣言传播
网络的发展是继电子计算机发明后,带给人们最大冲击的新革命,给传统的人际传播及社会形态带来极大的改变。通过先进的资讯设备和终端机,信息的传递可以在一秒之内到达世界各地,更能以千百万的复制量传达到连接设备的任何人。网络活动是不受时间、不受地域限制的随时运作,这是其他媒体难以做到的。现实生活中,常常充斥着各种未经
证实的信息。这些信息可能是似是而非的、虚假失真的、荒谬错误的或者令人怀疑的,还有不少虽然使人深信不疑,但在本质上却是谬误的。这便是谣言存在的多种形态。过去谣言的流行是通过口耳相传或通信的方式,通信范围有限、影响不大。但随着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介的出现,谣言便如同插上翅膀一般,以滚雪球的方式更加广泛地流传。
一、网络谣言概念界定
关于网络谣言,由于其诞生发展的时间还不长,所以在学界的研究还没有形成系统。具体到定义方面,至今也没有很权威的阐述。但是大多数学者都肯定一个前提,那就是,网络谣言并非一个新生事物,它是谣言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今天所产生的一种新形式。之所以称它为“网络谣言”,是因为其发布及传播的主要渠道是网络。
长期以来人们对谣言存在一种误解。一般人认为谣言必定是虚假的,不过,在我们冷静地分析之后就会发现,仍有大量的谣言在其传播过程中被理智的人看作是谣言时,而在事后却被证明并不是失实的。“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在有关社会、集团重大政策、人士变动过程里。”因而,如果单纯用“虚假”来概括谣言,显然有失偏颇。国外学者用了“未经证实”来修饰谣言。1951 年,美国学者彼得森和吉斯特对谣言所下的定义是:“在人们之间私下流传的,对公众感兴趣的事物、事件或问题的未经证实的阐述或诠释。”《韦伯斯
特英文大字典》认为,谣言是一种缺乏真实根据,或未经证实、公众一时难以辨别真伪的闲话、传闻或舆论。而《现代汉语词典》上对谣言的定义则是: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
当前学界对于网络谣言的定义大凡都是以谣言的定义
为基础做出的。谣言是一种信息:它赋予与现实有关的某人或某事一些新的因素,这些因素是有足够的吸引力来吸引受众的眼球,并且有强大的生命力,使得受众愿意去广泛传播;谣言的目的是劝服,谣言是一种信息的送达;谣言是未被证实的,是有待求证的信息。一般认为网络谣言就是利用手机、互联网等新媒体传播工具进行传播的谣言,与传统的口耳相传、道听途说相区别,网络谣言特别强调的是谣言的传播手段,所以从传播手段即传播媒介看,可以给网络谣言下这样的定义:网络使用实体运用个人网站、电子邮件、电子公告,包括电子公告牌、电子论坛、网络聊天室留言板等网络工具传播使人相信的信息,一般与人们感兴趣的话题相关,在没有确切根据的情况下通过网络流传。具体地,网络谣言根据传播形式又可分为文字谣言、图片谣言、影视频谣言等。
从上可以看出,当前对网络谣言的定义比较宽泛,只要是其传播过程借助了网络传播工具,谣言即可化身为网络瑶言。根据拉斯韦尔关于传播过程的5w模式,对于谣言的传者、受众、传播内容、传播效果并无过多限制,只对传播手段加以技术要求和界定。
二、自媒体时代网络谣言的特点
网络谣言是在新媒体环境下谣言存在的特殊形式,因此它既有谣言的一般属性,也有自己的独特个性。同时,网络谣言是社会转型时代的一种舆论形式,产生于一定的社会背景,反映了一定的社会问题,其产生的影响力也具有社会属性。
网络应用种类众多,其传播形态并非都是一样的,依据传播模式的差异,网络应用可区分为电子邮件(Email)、电子布告栏(BBS)与单向传递为主的WWW、文件传输(FTP)等。与传统谣言相比,网络谣言在传播手段和传播渠道上具有特殊性。
(1)匿名性。网络谣言传播的一个重要特征即是互联网的匿名性。在互联网所营造出来的这个虚拟世界中,参与者会进行一种非真实的自我表达。之所以称其为“非真实”,是因为网民在表达的过程中采取了匿名机制。在网络虚拟环境中,由于多数网络用户在传播中都采取匿名机制,一方面人们在网络环境中有机会表露自己不为人知的或压抑的一面,甚至于多重面貌,在其中,没有社会道德与价值观的约束,一切都可以依照自己的好恶来进行;另一方面,由于人们以匿名方式在网上进行交流,这使得传统环境既有的行之有效的监督体系无法在虚拟环境中发生效用,而虚拟环境中的自我监督和虚拟社会监督体系在未完善之时,网络上的谣
言传播显然会比传统环境中的谣言传播具有了更强的效果。
(2)群体思考。BBS 的聊天室中,使用者间可进行实时的多人网上谈话,讨论区或公布栏中,则可允许多位使用者对各个主题提出意见与看法,再加上BBS中可将具有共同兴趣或议题的用户分组聚集在一起。因此已逐渐形成计算机社群。此时可能会有群体思考(Groupthink)的现象产生,群体思考的概念是指一群人在思考过程中,常常会产生群体自我膨胀的现象,以为群体的决策是正确的,是具备理性的基础的。BBS 的群体思考行为,可能会产生合理化群体的决策、对“敌对群体”产生成见或产生全体一致的幻觉等,以上这些行为经常是网络谣言的起因。(3)反复性。谣言在流传过程中,会变得越来越具说服力。不管是在网络论坛(BBS电子布告栏),虚拟社区、电子邮件、聊天社交工具(QQ空间、微信朋友圈)等,他们在传播方式上存在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网络论坛可以转帖,电子邮件可以转发,QQ空间日志和朋友圈都兼具了转帖和转发这两个功能。基于这个共同点,相对于传统谣言而言,它们在经过多次口口相传之后,会造成谣言的变形和损耗。谣言刚开始传递时,可能接收者不见得会相信,但是由不相干的人转发同一件事后,接收者就会被迫地去关注到这条信息,就会相信这是真的。网络中,电子信件与BBS内信息的转载或转贴十分泛滥,接收者经常会收到不同的发送者传播相同的信息,这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