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性格及其历史的命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性格及其历史的命运(摘)
徐复观
我这里所指的知识分子,是就过去所说的,"士","士大夫","士人"及普遍所称为"读书人"的此一集团中的最大多数而言.由今人所看到的此一集团中的特殊之士,除非他们偶然取得政治上的机遇,否则在当时所占的分量,实际上是微乎其微的.因之中国的历史,是由此在历史中只有而无各个记录的绝大多数的士人所塑造的.此绝大多数人的性格,并不能完全代表中国历史的性格,因为除他们外,还有更多数的由中国文化所陶冶的善良农民.但他们的性格.一直到现在为止,依然可以决定中国历史的命运。
因为决定命运的政治与文化还是在这般人手里。
于是他们的命运,也几乎就是中国历史的命运。
这里,我试对此一集团的历史性格做粗略的分析,以追溯其命运之所由来。
望能借此做个人的反省,时代之反省之一助。
一
知识分子的性格,首先是关系于它所持载的文化的性格。
中国文化精神的指向,主要是在成就道德而不在成就知识。
因此,中国知识分子的成就,也是在行为而不在知识。
换言之,中国人读书,不是为了知识。
知识也不是衡量中国知识分子的尺度。
在这两千年的历史中世表现得很明白的。
所以,中国知识分子,缺乏“为知识而战”的传统,也缺乏对客观知识负责的习性。
西方人为求得知识,要从具体的事物上求出抽象的概念。
概念不能代表具体事物的全体,但能抽出具体事物之各部分作成一种确切不移的定义。
中国人则是就具体事物之本身来看事物,缺乏概念性的思维习性。
每一个具体的东西,其内容都是无限的。
一草一木,都是一个无限。
人们对无限的东西,常是想象重于定义。
并且可以随便做翻案文章。
我小的时候,父亲告诉我,舌头是扁的,可以说得过来,可以说得过去。
这是过去开启青年人思路的一般说法。
固然,我们早就承认,“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但这只能从个人的动机去向认取,并不能代表在客观中如二加二等于四的
共同肯定。
所以,“是非”在中国文化中缺少客观的保证。
中国知识分子甚至于因读书而来的才智,只是作为变乱是非的工具。
因此,把这群人称为“知识分子”,实在有一点勉强。
我觉得最恰当的称呼是“读书人”。
因为在教育未普及的情况下,这一群人都或多或少的是读过书,则为不可争的事实。
中国文化所建立的道德性格,是“内发”的,“自本自根”而无待于外的道德。
由孔子所说的“为仁由己”,“我欲仁,斯仁致矣”的这一精神,发展至宋明儒的言心言性,都是在每一个人的自身发掘道德的根源,发掘出每一人自身的神性,使人知道都可以外无所待的顶天立地站起来。
这完全是人格主义的人文宗教。
所以人类的道德,只有在中国文化中才能生稳根,只有在中国文化中才能极其量。
在我国的道德文化中,人时真的参天伍地而成为万物之灵。
因此,“自天子以至庶人,皆是以修身为本”,人各以其一身挑尽古往今来的担子,以养成涵盖万汇的伟大人格。
但是,“利根”的人,秉赋特别好的人,固然可以凭内在的“自力”站起。
而钝根的人,普通一般的人,多半是要靠外在的他力才站得起来。
宗教,是一种“他力”.法的观念,国家的观念,也是一种他力。
站在中国文化的立场,所注重的自然是“尽心知性”,其次是“礼防患于未然之先”,而归结到茫无畔溪的“平天下”,或者是与天地参;于是在中国文化中就可以不要宗教,可以不重视法和国家等外面来规限人生的观念。
希腊人的行为规范,系要在国家中完成。
国家与法,是两个不可分的概念。
苏格拉底之不肯逃走,乃为了尊重“法”,这便形成了西方文化除求知外的另一个传统。
而这一类的东西,最低的限度,在中国知识分子中不易生稳根。
佛教传入中国,中国士大夫之所以能消化他,是从“阐提皆有佛性”开始;而风靡唐宋两代上层社会的,则为“见性成佛”得禅宗。
我们由此可以了解,自本自根的中华文化是如何的根深蒂固;但在道德上却只能成就少数人,而不易成就多数人。
中国文化之深入社会,有待于政治上(他力)的”化民成俗”。
这是两汉所完成的任务;而知识分子则常翘出“民”与“俗”之上,所以所“化”所“成”的,在知识分子身上,最缺乏安定性。
“礼失而求之野”,因为“野”才有较大的安定性。
知识的对象是物,知识的尺度也是物。
物在外面是可视的,可量的。
其验证
是人可共见的,其方法是人可共用。
而且可在时间空间中於于保存的。
所以知识能做有形的积累。
自本自根的道德对象是各人自己的新,其尺度也是各人自己的心。
心在内面,可内视而不可外见。
可省察而不可计量。
其验证只是各人的体验。
其方法只是个人的操存。
一切都是主观上的,既不可能在客观上摆出来如轻重长短之不可争。
也不能如产业传承之不可易。
于是作为中国文化基石的心,没有方法做客观的规定;而只靠自验于心之安与不安。
孔子的学生宰予和孔子争辩三年之丧,孔子问他对自己主张是否心安?宰予自己承认心安时,孔子便毫无办法,只好说“如汝安,则为之”。
这种只能信自己而无法求信于他人,只好看自己而不能看他人的格局,若不向上提升而系向下坠落,便可一转而为只知有己,不知有人的格局,恰合乎作为自然与人的自私自利的自然愿望。
因之中国的知识分子,常是由文化上以道德之心为一切的出发点,一辅而为一切为满足个人私利之心之工具。
于是中国文化在成就人的人格上,常表现为两极世界。
一是唐君毅先生“论中国的人格世界”一文中所要叙述的一般知识分子的纯自私
自利得个人主义世界,这是文化惰性的多数人的世界。
西方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可由“他力”的宗教,法,国家社会等加以限制。
而中国的知识分子的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则没有,也不接受这些“他力”的限制,只有听其“人欲横流”的“横”下去。
二
以上,仅就文化本身之所长所短,所有所无的可能影响来说。
但文化在历史的实践中,必定和历史条件,互相影响。
这里,应该看看我们历史条件所给予文化的影响,因而所给予知识分子的影响。
希腊的知识分子,是由商业蓄积的富裕生活而来的精神闲暇所形成的。
他们解决了自己的生活,乃以其闲暇来从事于知性的思索活动。
这里包含了两种意义:第一,他们不是为了求生活而去找知识;这便保证了知识的纯粹性。
养成西方为知识的优良传统。
第二,希腊的哲人,大体都热心政治,但政治对他们只是一种社会活动。
乃是他们思考之一种对象。
他们并非把政治作为个人唯一的出路。
因而保证了个人对政治的独立性。
养成西方以独立的个人立场。
以社会立场,而不
是以统治者的立场去谈政治的优良传统。
中世纪是宗教世纪,知识分子皆吸收在宗教团体中。
宗教团体对于当时的政治社会,保持了自己独立存在的地位。
并开拓了希腊时代一般哲人所想象不到的广大的活动空间。
近代西方文化的多元性,固然有的是来自各种不同文化的接触,而主要得则系来自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因而使文化活动的范围扩大。
中国由贵族没落而开始形成的士大夫阶层,亦即在此处之所谓知识分子,第一,在社会上无物质生活的根基;除政治外,亦无自由活动的天地。
在战国时代所出现的“游士”,“养士”两个名词,正说明了知识分子的特性。
“游”是证明他在社会上没有根。
“养”是证明他只有当食客才是生存之道。
而游的圈子也只限于政治,养的圈子也只限于政治。
于是对中国的知识分子性格的形成,有决定性的作用。
最彻底的自我否定并不是自杀,而是想以一种与以前不同的方式重新拥有一次已经失去的时光。
对于我来说这段时光是一年,三年,还是十年,我还在想,也许更长。
这并不是因为虚度岁月或是做错过什么,我猜这只是一种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