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资料整编与数据库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水文资料整编与数据库技术
摘要:水文信息是水旱灾害以及水利工程等很多方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我国水利工程大力发展的今天,水文信息变得更为重要。

水文资料整编和数据库技术之间关系紧密,对水文信息的确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数据库技术为水文资料整编带来了新的发展,本文就简单的谈一下水文资料整编与数据库技术。

关键词:水文;水文资料整编;数据库技术
中图分类号: p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水旱灾害、水土保护、水利工程等都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这些对于水文信息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

水文资料整编的技术需要得到提高,这其中数据库技术的应用带来了新的发展,对水文资料进行更好的整编,才能够保证其在我国的水利建设以及防旱防汛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1、水文资料整编的涵义
1.1水文资料整编指的是对原始的水文资料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技术,对其进行科学的存储和分析,进行有效的审核和汇编,使其成为国家水利决策的依据。

水文资料整编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考证、定线( 只有流量、泥沙等项目有此内容)、制表、合理性检查等。

整编的结果以表格的方式体现,主要的表格表现形式分为以下几种:反映逐日数值及月年统计值的逐日表、反映实测内容的实测成果表、反映瞬时变化过程的摘录表、以及考证资料、综合图表等。

通常情况下,完整的水文资料整编工作需要经过整编、审查、复审、汇编、刊印几项工作。

1.2水文站所收集的最原始的水文资料所代表的只是在观测瞬间的水文情况,很多资料观测时间与成文时间相差较多,由于受到自然因素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得原始的水文资料不和避免的要存在一些误差,另外,由于观测设备的因素也会导致观测过程中无法及时把握观测瞬间的准确数据,因此,这些原始资料无法提供给相关的单位或者部门直接使用,需要根据统一的标准和规定,对其进行分析、审核、汇编之后,成为一份完整的、系统的水文资料,才能够用于国家防洪抗旱以及水利工程建设的工作中。

另外,通过对原始的水文资料进行有效的整编,能够及时发现水文检测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尤其是在观测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因此,国家对水文资料整编工作十分的重视,水文资料是国家重要的文献资料,水文资料的整编工作是一项科学、严谨的工作,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2、水文资料整编技术
2.1水位资料的整编。

水位资料整编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考证水尺零点高程,绘制逐时或逐日平均水位过程线;整编逐日平均水位表和洪水水位摘录表。

而其基础性和核心的内容就是对水尺断面进行明确的考证。

而针对由于重复性测量所产生的水准平差以及基面变换所产生的测量数据的变化,我国使用“冻结基面”的方法进行改善,使历史水文数据始终保持一个不变的数据,能够保持水位资
料的连续性,一直沿用至今。

2.2流量资料的整编。

对于流量资料的整编工作,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将流量成果使用表格进行编制,在表格中要对大断面成果以及水位面积、水流速度等数据进行详细的表示;同时对水位流量数据进行计算整编,编制逐日平均流量表;对单站的合理性进行确定。

流量资料整编的关键环节就在于对水位流量关系的确定。

我国在近年来不断吸取国外先进的流量整编技术和方法,同时结合我国境内河流的特点,使我国国内的水文资料整编技术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2.3泥沙资料的整编。

(1)对悬移质资料的整编,该整编工作的核心内容在于对断面的平均含沙量以及输沙率变化过程进行详细的推断和分析。

(2)推移质的资料整编。

国内大多使用推移质沙率与水力因素关系曲线法进行资料整编,增强了资料的准确性与稳定性。

(3)泥沙颗粒级配。

该方法是通过对单位水样颗粒级配与断面平均颗粒级配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确定,从而对资料进行整编。

3、水文数据库技术
数据库技术在我国最早的探索与实践首先就是在水文系统领域,早在上世纪80 年代,水利部门就开始引入计算机软件对河流水文特征进行资料的收集和统计,并且建立了相应的水文数据库,为相关部门提供科学的水文资料。

1986 年,我国提出了建设全国性的水文数据库,将所有经过整编的水文资料进行科学的存储,提供给使用单位比较全面和动态的水文资料。

考虑到水文数据库的建立,
是一项十分复杂和艰巨的任务,将数据库系统进行分布式结构的建设和管理,由中央作为一级节点,省市以及区域机构作为二级节点,地市级作为三级节点,使建设工程分阶段的进行实施。

4、促进水文数据库建设的一些建议
4.1完善水文数据库建设基础设施
水文数据库应当作为水文工作中的基本内容以及水文事业发展
中的重要项目,对水文数据库建设基础设施的完善是实现水文数据库为水文工作以及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基本前提。

所以相关部门首先应当引起对水文数据库建设的重视,认识到水文数据库的重要意义,并适当增加对水文数据库建设的资金投入,为水文数据库的建设提供保障。

4.2通过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实现服务面的扩展
水文数据库的建设应当以实现水文数据的整合与实现共享为重
要原则,在这个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现有的水文数据库建设设施的基础上确保水文数据在统计、分析以及存储上的规范与标准。

在水文数据库的建设中,要重视水文行业内部通用的信息服务系统软件的推广,以实现水文行业中的水数据共享。

4.3统一规划,分层建设
水文数据收集、整理等工作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与努力的重要工程,而水文数据库的建设在此基础上也具有长期性,在水文数据库的建设中,应当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保证水文数据库的基础建设,对水文数据需求比较紧迫的行业要优先完善水文数据库建设。

将地
方水文数据库建设统一纳入国家水文数据体系,各级节点应当符合统一规划的要求。

4.4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与技术创新
人才是水文数据库建设以及维护的基本保障,而技术创新是水文数据库得以发展的根本动力,水文数据库建设标准、政策以及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应当包括对水文数据库建设与维护方面的人才培养以及科技的创新,这也需要相关部门能够引起对人才培养以及技术创新的重视,通过专门培训或对人员运用上的严控把关为水文数据库建设起到保障作用。

5、水文数据库未来展望
水文数据库的建设,为我国水文资料整编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在提高整编速度和整编质量方面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未来水文资料整编工作中,应当加强其与数据库资源的有效整合。

目前,水文数据库中存储了大量的经过整编的资料,但是其中大部分是以水文年鉴表的形式存在的,所以在面向应用和服务方面还存在着一些弊端。

另外,数据库资源的存储方式比较单一,数据的表现形式也仅仅是简单的数据,缺乏相关的图形、音频等表现形式,同时缺乏相关的经济信息作为支撑,对流域内的地理信息还有待于完善,因此,在水文数据库未来的发展中,应当加强水文资料与数据库技术的整合,使水文信息的服务功能不断增强,促进我国水文系统的不断完善。

结束语
水文资料整编需要水文数据库技术的支持,因此对于水文数据库技术进行应用和改进,对于水文资料整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有效地提升水文资料整编的速度以及准确性,从而为国家发展需要提供有力的资料。

参考文献:
[1] 曹伟征:《计算机技术进行水文资料整编定线方法》,《东北水利水电》,2010,(09)。

[2] 王成、冯锐:《合理性分析在水文资料整编中的重要作用》,《内蒙古农业科技》,2010,(03) 。

[3] 尚艳丽、侯元、李军、江龙、于鹏:《水文资料整编工作相关问题分析》,《地下水》,2010,(03)。

[4] 卢祖河、黄永利、陈宏立、吴新国:《提高水文资料整编质量的探讨》,《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09,(05)。

[5]曹润珍.提高现代水文资料质量的对策[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08,4.
[6]李春莲,付春兰,张建民,张建国,王明刚.水文资料整编中对“假潮”现象的分析与处理[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09(2):225~2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