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中国地质灾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材料:归纳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发生 的时间规律。
发生在中国的部分滑坡、泥石流灾害
时间 1933年8月25日 1981年7月 地点 四川茂汶县 四川省 灾害 地震引起大规模的山体滑坡 特大暴雨的袭击,使全省18个地、市、州的90多个 县区发生了约6万处滑坡
1981年7月9日
1981年秋季
四川省
陕西南部
坡、泥石流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它们发生的时间规律与
西南地区集中降水的时间规律相一致,因此在同一个地 区,暴雨可以引发滑坡、泥石流,形成灾害链。
(四)滑坡和泥石流的危害 掩埋房屋,造成人畜伤亡;摧 毁城镇﹑工厂﹑矿山;破坏铁 路﹑公路﹑航道,威胁交通安 全;破坏土地﹑森林﹑植被等
3、灾害造成严重的损失
发现:(1949 — 2000年)人口密度 ≥400人的地区的死 亡人数是人口密度 200—400人的地区 的10倍;是人口密 度100~200人地区 的100倍。
地震死亡人数与人口密度成正比关系。
结论:我国地震灾情特点:东重西轻
为什么我国地震西多东少,地震灾情却东重西轻? 我国地震西多东少的原因:
地质灾害多发区的成因
• 地质构造复杂,构造运动强烈,多地震,诱发滑坡和泥
石流;
• 地貌类型多变,地势起伏大,大斜坡多,坡面物质松散, 易发生滑坡; • 人为因素,如开垦、开矿等,诱发或加剧滑坡和泥石流
• 降水多,尤其是山区多暴雨、久雨天气,极易发生泥石流
以东经105°为界,我国西部地区主要是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相互作用区, 不仅地质构造复杂,而且地壳运动特别 活跃,是世界大陆地震最强烈、多发和 密集的地区。 而东部地区除了沿海以及华北外,大部 分地区相对稳定,故地震较少。
灾情却东重西轻的原因:
虽然我国西部地震频次高,强度大, 但人口稀疏,资产密度小,因此灾情也 就相应小得多;而东部地区有着占我国 城市总数46%的城市,90%以上的人口, 又是我国经济发达、资产密集区,这就 决定了我国地震灾情必然是东部严重。
中国的地质灾害
时间: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 地点: 四川省汶川县、北川县 震中经纬度: 30.986°N 103.364°E 震级: 8.0级地震 震源深度 : 14千米 伤亡人数: 69227人
2011年4月10日 17点02分, 四川省甘孜 藏族自治州 炉霍县(北纬 31.3°,东 经100.9°) 发生5.3级
(1)人员伤亡 (2)经济损失严重 (3)交通运输受干扰
课堂小结
• • • • • • • • • • • • • • • • 中国的地质灾害 一、地震灾害 1、我国地震分布特点:西多东少 2、我国地震灾情特点:东重西轻 二、滑坡、泥石流灾害 1、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成因(P33) 2、时间分布特点:与降水的季节变化相对一致 3、空间分布特点:主要发生在山区。 4、地域上的总特点:广泛性和相对集中性。 5、灾害的严重后果 三、地质灾害多发区——西南地区 1、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 自然因素:(P34 框图2.13 ) 人为因素:(P34 框图2.13) 2、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3、灾害造成严重的损失
未造成人员伤亡,炉霍县城全城停 电,部分房屋有开裂现象.
地震,震源 深度7.0公 里。
时间:2011年3月10日12时58分
地点:云南省盈江县 (97°31′E~ 98°16′E, 24°24′N~25°20′N)
震级: 5.8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公里
伤亡:200人伤亡, 28.25万人受灾。
时间: 2010年04月14日 07:49:40 地点: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 (北纬33.3度、东经96.3度) 震级: 7.1级地震 震源深度33千米 伤亡: 2220人遇难,失踪70人。
读图思考:我国近年来地震造成的死亡人口下降,但为什么经济损 失却上升?
灾情发展趋势
我国地震死亡 人口总体下降
经济损失迅速上升
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单位面积上的资产密度加大了,灾害 的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科技的进步,地震的预测、建筑 物的加固、人的防震意识加强,使人员的伤亡减少。
2008年5月31日航拍,汶川县的山体在滑坡
地震频发、震级高 地壳 活动 激烈 断裂发育,岩石破碎, 风化严重 滑坡 泥石流 灾害 多发
季风 气候
干湿季节分明,暴雨集中
思考:试解释我国西南地区暴雨—滑坡—
泥石流分布的区域相关性。
我国西南地区水源充足、降水丰沛,多暴雨;西南 多山地,地形复杂、构造活跃,地表不稳;暴雨使岩体 疏松,在重力作用下下滑,极易诱发滑坡和泥石流。滑
我国铁路史上发生了一次罕见的泥石流灾害事故
连降暴雨,遭受了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随之而产 生滑坡和泥石流 暴雨引起15个乡75个村暴发滑坡 特大泥石流 大面积山体滑坡
1985年7月15日 2005年6月30日 2007年7月31日
湖北鄂西土家 族苗族自治州 四川省泸定县 四川省达州市
讨论:
为什么泥石 流和滑坡在我 国分布较广?
读图思考: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我国多发地震的原因。
青藏、新疆、华北和台湾四个多发区 地质灾害的成因
• 华北区、台湾地区地震多发的成因是该区 处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带,地壳 活动强烈。 • 西南地区地震、滑坡、泥石流多发的成因 是由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挤压碰撞 (青藏、新疆多发区在西部)。 • 大陆地震带主要分布在构造运动强烈的地 区,断层活动活跃的地区。
1、我国地震灾害的特点:
①分布范围广------里氏6级以上地震大部
分省区都发生过(除浙江、贵州外);
②地震频率高,强度大------- 20世纪以
来共发生6级以上强震近800次;20世纪平 均每年发生一次里氏7级以上地震;
③地震震源浅,危害大--------浅源地震,
破坏严重, 20世纪我国死于地震的人数达 55万,占同期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
泥石流受连续降雨、暴雨的激 发,发生的时间规律与集中降 水的时间规律相一致,具有明 显的季节性规律。
滑坡表现出常发性,但一般在 雨季或春季冰雪融化时多发
2、时间分布 特点:
我国滑坡、泥石流主要发生在什么地区?
3、空间分布特点:山区多发
滑坡分布: 从太行山到 秦岭,经鄂 西、四川、 云南到藏东 一带 青藏高 原以东的第 二阶梯,特 别是西南地 区为二者的 重灾区
2、分布特点:分布不均匀,呈明显带状,西 多东少 。新疆、青藏、华北、台湾多发。 地震规模:西大东小 105°E是 我国地质 构造的东 西分界线 正处于地 形转折地 带,构造 105°E 运动强烈, 地震多发。 分析:我国地震分布的特点?
我国处在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与环太平洋地震带交界 处,地壳运动活跃。
思考:四川省、重庆市滑坡 和泥石流灾害频繁的原因 。
(1)大巴山的南坡,大部分地区 海拔在500—1 000米左右,是面 积广大的大斜坡。 (2)岷江和大渡河的上游区又是地势急剧下降的地区, 地质结构复杂,地表结构不稳。 (3)受西南降水系统的影响,雨量丰沛,而且盆地边缘 植被破坏严重。
2、地质灾害的关联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包括:云南﹑四川﹑贵州等省,及黄土高原和秦巴山区 而且类型齐全、爆发频繁、规模巨大(见书P33表2.3)
三、地质灾害多发区——西南地区
1、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 自然原因 构造活跃 地震 开发山区 破坏植被 地形复杂、地表不稳 滑坡 建筑物、人、财 产等趋于密集 人为原因 水源充足、多暴雨 泥石流 建设者的防范意 识和措施不到位
若不幸遇上了泥石流,你该怎样逃生?
●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的两侧山坡跑,切忌顺 着滚石方向往上游或向下游跑。要保护好头部。 ●避开河(沟)道弯曲汇合处●不要躲在陡峻山体下 ,防止坡面泥石流或崩塌的发生。
若不幸遇上了滑坡,你又该怎样逃生?
●不要顺坡跑, 而应向两侧逃离。 ●当遇到高速滑 坡无法逃离时, 不要慌乱。如滑 坡呈整体滑动, 可原地不动或抱 住大树等物。
时间: 2010年8月7日夜22点左右
地点:
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
事件: 泥石流冲进县城,并形成堰塞湖
伤亡: 1287人遇难 490人失踪
泥石流过后的街道
二、滑坡、泥石流的分布与危害
被滑坡冲毁的铁路路基
滑坡、泥石流自学指导:
• 1、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成因 • 2、时间、空间分布特点 • 3、泥石流灾害区域特征
归 纳 总 结
地质 地貌 我国山区面积广, 地表起伏大 加强重 力作用
位于板块交界处
我国季风气候典 型 不合理的 人为因素 经济活动 气候
多地震
多暴雨
破坏植被和 地表结构
我国 泥石 流和 滑坡 分布 较广
1、我国滑坡泥石流的灾害成因:山地面积广、 山高谷深、地势陡峻、地质构造复杂、上层 岩性相对疏松、(降水、暴雨)受重力和水 力作用以及山地开发程度不断加大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