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负利率问题的若干思考-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负利率问题的若干思考

吴晓灵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

(2016年5月)

当前全球已有瑞典、丹麦、瑞士、欧元区和日本等五家央行实施了负利率政策,引起了各界广泛关注(图1)。作为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负利率在以前的经济理论和政策实践中都较少提及。今天我先抛砖引玉,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图1 目前已实施负利率政策的央行

数据来源:BIS。

一、负利率政策推出的背景

负利率政策的一个大的时代背景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虽然本轮金融危机爆发到现在已经将近8年,但全球经济仍处于缓慢复苏中。这次的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国际货币体系的不完善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从1971年,美元和黄金脱钩之后,全球进入到了完全的信用货币时代,流动性快速增长。随着金融一体化进程的推进,跨境资本流动日益频繁,波动十分剧烈。事实上,与日俱增的全球流动性对金融稳定以及宏观经济的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在不完善的国际货币体系作用下,货币因素与非货币因素相互交织,全球性失衡不断累积,最终导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

危机爆发后,各国纷纷紧急出台应对措施。由于财政政策会受到政府既有债务水平及赤字率的“刚性”约束,在一些国家已经没有进一步发挥的空间;而结构性政策往往中长期才见效,且过程比较痛苦;相比而言,灵活性较强、政治阻力较小、见效较快的货币政策自然地成为各国应对危机的首选。尽管各国央行在危机爆发后迅速做出了很多及时适当的反应,有效缓解了危

机,但在后危机时代,一些国家却出现了过度依赖货币政策的倾向。宽松的货币政策层层加码,从降息、央行资产购买计划到货币贬值、负利率政策等,而其它政策却没有及时跟上。

过去为经济繁荣所创造的那些货币,不仅没有伴随着危机的到来而被消除掉,危机后的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反而又飞速创造出了更多的全球流动性。本来,金融危机中银行的倒闭是一种消除多余货币的调整途径,也就是说以实现货币出清的方式来促进实体经济的出清。但是危机后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不仅没有让货币出清,反而大幅增加了全球流动性。事实上,过多的流动性很容易造成资产价格膨胀,加剧跨境资金的波动,甚至引起过多恐慌,影响全球金融稳定和实体经济复苏。

二、负利率政策的机理

现阶段,已经实施的负利率政策主要针对央行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利率,例如商业银行在央行的一部分存款利率、超额准备金利率等(Bech 和Malkhozov,2016)1。负利率政策的初衷是,

1Bech和Malkhozov(2016)对丹麦、瑞典、瑞士和欧央行实施的负

在一个顺畅的利率传导机制中,首先,央行与商业银行之间的负利率能够传导至银行间市场隔夜利率;接下来,银行间市场隔夜拆借利率加上期限溢价后传导到中长期国债利率;最后,中长期国债利率加上风险溢价后传导到中长期贷款利率,最终作用在实体经济上(Illes和Lombardi,2013)2。长期以来,货币政策一直受到“零利率下限”约束,而负利率则突破了该边界,相当于把利率传导机制起始端的政策利率调到了负的、更低的水平,从而试图压低整个收益率曲线。

理论上,负利率政策可以通过五个具体渠道影响经济活动(Hannoun,2015)3:一是信用渠道。对商业银行在央行的存款实施负利率相当于对商业银行在央行的存款实施一个“惩罚”,鼓励商业银行更多地将资金借贷出去。二是资产价格渠道。负利率可以通过降低贴现率来提升资产

利率政策细节进行了梳理。日本央行在2016年初宣布自2016年2月16日起对商业银行存放在央行的一部分超额准备金账户实施负利率,详见http://www.boj.or.jp/en/announcements/release_2016/k160129a.pdf 2Illes和Lombardi(2013)将政策利率向中长期信贷利率传导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具体地,第一阶段是政策利率向银行间市场隔夜利率传导,其差值反映货币市场流动性状况;第二阶段是银行间市场隔夜利率向中长期国债利率传导,其差值为期限溢价;第三阶段是中长期国债利率向中长期贷款利率传导,其差值是信用风险溢价。

3Hannoun(2015)列举了负利率政策的五个传导渠道。

价格,并通过财富效应来刺激消费需求或托宾Q 效应来促进投资需求。三是资产组合渠道。负利率会提升风险偏好,鼓励公众在金融市场或实体经济配置更多风险资产。四是再通胀渠道。负利率政策可以制造通胀预期,抵抗通缩风险。五是汇率渠道。通过降低本币收益率来引导货币贬值来促进出口。

三、负利率政策的负面作用

我个人以为,负利率政策并非如支持者们设想的那么美好,有着明显的负面作用。

一是对货币拥有者的剥夺。央行对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实施负利率后,商业银行有可能向存款人转嫁成本,对存款人收取负利率。事实上已经有一些商业银行对部分机构客户实施了负利率(图2)4。这直接侵蚀了存款人财富,伤害了依靠利息收入群体的利益。财富的缩减有可能导致居民消费需求下降,反而会抵消负利率政策扩大总需求的初衷(Stiglitz,2016)5。实际上已

4McAndrews(2015)指出由于个人存款者的现金持有成本低于机构存款者,所以商业银行现在还没有将负利率成本转嫁给零售客户,只是部分转嫁给机构客户。

5Stiglitz(2016)批评负利率政策伤害了依靠利息收入生活的人们,特别是老龄人口,从而造成他们消费需求下降。

有学者指出QE或QQE扩大了收入差距(Stiglitz,2015;Roubini,2015;Montecino & Epstein,2015)6,因为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促进风险类金融资产价格上涨,使得持有股票、共同基金的富人从中获益,而穷人只能得到极少的利息收入,从而加剧了收入不平等7。

图2 瑞士商业银行对机构客户征收负利率

数据来源:桥水公司报告。

6Stiglitz(2015)、Roubini(2015)等学者认为,因为资本利得者(Capitalist)与普通储蓄者(Life cycle saver)从资产价格上涨中获

益不均,所以QE加剧了收入不平等。Montecino & Epstein(2015)将QE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渠道分为金融资产渠道、就业渠道和减轻债务人负担渠道,实证研究发现,QE通过金融资产渠道加剧了收入不平等,其程度超过了就业、减轻债务人负担等渠道。

7值得一提的是,也有观点对“QE加剧收入不平等”的观点予以反驳,他们认为宽松货币政策通过促进就业、减轻债务人负担等渠道缓解了收入分配不均(Yellen,2015;Bernanke,20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