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近代化历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近代化历程
一、近代化的含义
概念:“近代”相对于“传统”而言的,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就是近代化的过程。

中国近代化也叫现代化,以经济领域工业化、市场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法制化和思想领域的人性化、科学化为主要标志。

这是整个世界近代化最为主要的发展线索,中国近代历史也不例外。

过程:发生在封建社会后期,贯穿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阶段。

内容:经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机器工厂取代家庭作坊和手工工场为标志,并引起经济、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等全方位变化的一场社会变革。

实质:在中国近代,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实现社会的转型,即从封建社会转化为近代社会。

前提:在中国近代,在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必须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二是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

二、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是一个完全的封建国家。

鸦片战争之后,西方殖民者打开了中国大门,他们既是“强盗”,也是“先生”,他们侵略中国的同时,也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资本主义文化,其中包括近代的科学技术,近代的资本主义经济形式和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价值观。

三、中国近代化的主要内容
中国近代化主要内容包括:中国经济和军事的近代化;中国政治制度和行政体制的近代化;中国教育体制的近代化;中国社会结构的近代化。

1、中国经济和军事的近代化
19世纪40~50年代,中国开始出现近代人的企业,但多是西方殖民者开办的;
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有了自己的近代工业、铁路、轮船、电讯。

洋务运动时,中国的军队开始使用新式枪炮,并且建立了自己的海军。

甲午中日战争后和清末“新政”期间,又开始编练军事组织、武器装备近代化的“新军”。

2、中国政治制度和行政体制的近代化
1858年,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1861年初,清政府开始设立总理衙门,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近代化的中央行政机构。

1901年,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

此后,经过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在中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行政机构被履行近代政治和社会职能的新的行政机构所取代。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西方式的民主共和国,此后,中国的政治制度和行政体制进一步完善。

3、中国教育体制的近代化
洋务运动期间,清政府开始建立新式学堂,并且开展留学教育。

戊戌变法期间,开办京师大学堂,各地设立中小学堂;废八股,改试策论,开设经济特科,设立译书局,准许设立报馆、学会;
鼓励留学教育。

虽然,上述措施大都被废除,但它们还是冲击波了旧的封建教育体制。

1901年,清末新政开始,废除科举制度,开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此后,中国出现第一次近代以来留学高潮。

留学生在国外接受西方近代教育的同时,也接受了西方的民主革命思想,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华民国成立以后,建立了完善的近代教育体制。

4、中国社会结构的近代化
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近代化进程,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新知识分子等新的社会阶层和政治力量不断产生,他们的出现使中国人民反对旧制度和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迈上了新的台阶。

四、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
1、中国近代化的起步阶段
主要内容:主要是地主阶级领导的洋务运动。

前期以“自强”为旗号,兴办近代军工企业,主要有“三局一所”。

最早的是1861年曾国藩创立的安庆军械所,最大的是曾、李主办的江南制造总局。

后期以“求富”为旗号,兴办民用工业,最早的是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

特点:①政治体制近代化尚未提上议事日程,以军事工业为主体的工业化有所进展,并经历了由重工业到轻工业,由军需到民用,由国营到民营的发展过程。

②投资形式也由官办、官督商办到允许民办,经历了从一元到多元的转变。

③由于洋务运动的需要,近代化开始由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文化和人才教育领域渗透。

2、中国近代化的整体发展阶段
主要内容: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与变革社会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中国近代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1)经济近代化
在实业救国的浪潮下,以工业化为主体的经济近代化的了长足发展。

它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甲午战争以后民
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棉纺织业的发展最为突出。

第二个时期是辛亥革命后和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纺织业和
面粉业发展最快。

(2)政治体制近代化
政治体制近代化的重大突破,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了戊戌变法,立宪派领导了
立宪运动和保路运动。

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成立了资产阶级政党,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
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成为时代潮流,有力地推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政治体制近代化的特点:波浪式推进。

基本线索:
①清政府:经历了从镇压维新变法到推行新政,但最终仍是失败。

②资产阶级内部发生了保皇派、立宪派与革命派的斗争。

③北洋军阀的统治:以内专制独裁,对外投靠帝国主义,中国的近代化进程遇到了逆流。

④中国共产党:制定民主革命纲领,领导工农运动,实行国共合作,开创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近代化的新
纪元。

(3)思想文化近代化
思想文化的近代化有了长足发展,开始由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转型。

西方文化大量涌入,“西学东渐”达到高潮,向
西方学习,已从生产技术深入到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层次。

维新派以进化论为理论基础,主张变法维新实行君主立宪;革命派把从西方学到的国家学说发展为三民主义,并把
理论学习和革命宣传变为实际行动,发动了辛亥革命;激进派大力提倡民主和科学,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要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五四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开始成为新思
潮的主流,为中国社会的变革提供了科学理论。

新的教育体制开始确立:1905年废除科举制,为增长率体制的改革扫除了障碍;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了
教育部,对教育的内容和学制进行改革,使民国初年的教育得到了发展;新型的知识分子群体产生其代表人物主要
是新文化运动的干将。

五、实现近代化下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间的关系
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与实现近代化的目标是相互交叉而又同步进行的,两者是双向互动的辩证关系。

工业化的发展为近代革命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力量,近代革命又为工业化的开拓扫清了道路。

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是实现现代的前提和根本保证;实现近代化是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和取得民族独立的最终目的。

不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地位,不解决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掠夺和压迫,近代化就无法实现。

六、影响中国近代化的不利因素
1、先天不利条件。

(1)资金条件:没有充足的资本原始积累,缺乏资金储备;(2)技术条件:只有手工技术,缺乏机械化操作
技术;(3)人才条件:只有经济开动的人才,缺乏能把握国际现代化大势和经营管理大机器生产的科技人才、管理人才;(4)思想条件:中国传统的重农抑商、重陆轻海、重义轻利等观念,都是发展近代工业的思想障碍。

2、面临两大政治障碍。

(1)外国资本主义的阻挠、破坏:西方列强依据不平等条约取得关税协定、海关管理权、片面最惠国
待遇、领事裁判权等特权,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使中国资本主义始终得不到正常、充分的发展;帝国主义还和中国封建主义勾结起来,扶植反动派作为他们的统治中国的支柱。

(2)封建专制统治的阻碍:中国封建专制统治长达两千多年,封建的政治制度特别完善,封建意识形态特别顽强。

当列强用坚般利炮打开中国的大门之后,清朝统治者并没有从鸦片战争的挫败中清醒过来,反而仍然愚昧无知,不思进取。

3、后天的不利条件。

(1)气管正确的道路:欧美各国的工业化一般是从轻工业开始,然后延伸到重工业,工业化的同时,农
业有一个相应的较大变化,为工业发展提供支撑。

中国的近代化从重工业领域中开始后,农业始终示经历一场革命性变化,拖了工业化的后腿。

无论是欧美还是日本,工业化开始之际前,资产阶级都通过懒汉革命掌握了统治权,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证;中斩民主革命直到新中国的成立才最终完成,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工业化的规模和速度。

(2)没有科学的决策:历届统治者都不得没有把知识结构的变革放到极其重要的地位,致使中国在长时期内一直是一个文盲半文盲的国家,由于缺乏现代知识的推动,中国的近代化一直被缺少优秀人才、先进技术而困扰。

(3)缺乏安定的环境:战争和革命不断,使中国政局长期动荡。

七、中国近代化的启示
(1)中国近代化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发展过程,不完成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任务,要想实现近代化是根本不可能的。

(2)从闭关自守到对外开放,这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正是长期的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味无知;也正是对外开放,使中国得以吸收和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一切先进的生产技术、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使中国走向世界。

中国要真正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3)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推动近代化的首要条件。

中国近代化的过程,充满着前进与倒退、革新与守旧的斗争,每一次斗争都是对封建思想的批判,都使价值观念得到逐渐更新,但几千年根深蒂固的封建意识形态顽固地阻碍着中国近代化的前进,清除它的影响将是一项十分艰巨繁重的任务。

(4)知识结构的变革是现代化的核心和终极源泉;其中,科技和教育水平面是知识结构变革程度的基本内容。

随着欧美等国的近代化过程贯穿着三次科技革命,科学技术的趁早淡工业化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而中国的近代科学技术由于种种原因始终没有发展起来。

在中国,直到1905处才废除科举制,开始建立新式的教育体制。

(5)中国人民的不懈努力和斗争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根本原因和动力。

(6)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是充当了不自觉的工具,这与他们的主观愿望是不符合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