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寺湾油田长2段储层电性特征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 下寺湾油田; 长 2 段; 储层电性特征; 电性图版 中图分类号: P 631. 8+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7981( 2012) 15—0151—02
1 概况 下寺湾油田构造位置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
坡南部, 该区在晚侏罗世燕山Ⅰ期运动的影响下, 产 生东升西降, 形成了东高西低的构造格局, 并在局部 剪切力的作用下, 产生一系列波浪式的微型鼻状褶 皱带, 轴向为北东到南西方向。在大的构造背景控制 下, 因岩性差异压实作用, 在延长组地层中形成一系 列具有明显继承性的次一级鼻状隆起带, 是油气聚 集的有利场所。由于该区中生界沉积相变化频繁, 储 层展布复杂、非均质性强, 地层水矿化度变化大等原 因, 在储层解释评价的过程中, 对油、气、水层的划分 缺乏适合该油田有效的理论依据, 测井资料的应用, 在油气勘探及储层评价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 项目从三个区块来研究油层的电性特征, 从测井资 料着手, 结合录井、取心、化验、试油等资料为基础, 来综合分析油层的不同电性表征, 为储层高效开发
该井于2011 年 1 月对1- 4 号层试油, 日产油2. 1t , 不含水。试油结论与二次解释结论一致, 证明了 本文中建立的解释标准和图版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5 结论
通过对测井资料的对比分析, 归纳总结了卫349 块沙三下和沙四段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利用试油 或投产资料与测井资料的结合, 建立了卫 349 块的 解释图版和油干层判别标准, 并在生产中加以应用, 效果显著。
2012 年第 15 期 内蒙古石油化工
151
下寺湾油田长 2段储层电性特征研究
刘 军1, 邹士雷1, 盖春华2, 李 健1
( 1. 中原石油勘探 局钻采处; 2. 中原石油勘探局地球物理测井公司, 河南 濮阳 457001)
摘 要: 根据岩心、水分析化验、油井试油、测井等资料, 结合油井开发现状, 研究下寺湾油田长 2 段 储层电性特征对可动用储层识别方法, 进而指导挖掘老井潜力层及为新投井提供投产依据。
152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2 年第 15 期
阻 率, 地 层 温 度 计 算 区 域 地 温 公 式: T = 0. 02649DEP + 16. 6688; 式中: DEP—地层深度, 研究 结果表明: 合作区延长组地层水水型及矿化度复 杂多变, 不同区域, 不同层位, 变化较大。 储层的温 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升高, 地层水电阻率与储层深度 有正相关关系( 见图1) 。只有分层位缩小范围合理选 取地层水电阻率, 才能真正的提高储层的电性评价。 2. 2 确定地层孔隙度
提供了依据。 2 储层物性参数确定 2. 1 确定地层水电阻率
图 1 埋深与地层水电阻率关系图版 根据水分析资料, 利用解释图版确定地层水电
表 1
卫 349 块油干层判别标准
储层 类别
物性参数
声波时差 密度 补偿中子 ( s/ m) ( g/ cm3) ( PU )
电性参数
孔隙度 电 阻率 ( % ) ( . m)
[ 参考文献]
[ 1] 雍世和, 张超谟. 测井数 据处理与 综合解 释 [ M] . 东营: 石油大学出版社, 2002: 98~139.
[ 2 ] 陈一鸣, 朱德怀. 矿场地球物理测井技术测井 资料解释( 第二版) [ M] .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 社, 2 0 0 1 : 1 0 3~1 2 9 .
从表 1 来看, 在该地区用单孔隙度测井应首选 声波。
表 1 下寺湾合作区计算孔隙度汇总 表
类别
方程式
样本点数 相关系数
备注
声波
= 0. 1649DT - 24. 893
71
密度 = - 28. 129RHOB+ 83. 29 49
中子 = 0. 4568NPH I+ 5. 6114
58
0. 9210 DT 为公制 0. 8013 0. 7764 NP HI 为百分数
例如: 图 5 是卫 349- xx 井的测井组合成果图, 该井是部署在卫 349 断块的一口开发井, 目的层位 为沙三下。从图看出, 该井1- 4 号层, 自然伽马数值 较低, 自然电位微弱负异常, 微电极曲线正差异, 三 孔隙度曲线显示储层物性好, 电阻率值在 1. 2- 2. 4 . m 之间, 计算的孔隙度在 12- 19. 8% 之间, 录井 显示油迹和荧光, 一次解释为油水同层, 现参照建立 的解释标准, 将其改为油层和低产油层。
2. 3 含油饱和度计算
Sw=
n ab Rw Rt m
采用常规方法阿尔奇公式计算含油饱和度: So
= 1- Sw ; ( 式中: Sw—含水饱和度; So—含油饱和度;
—地层孔隙度; R t—地层真电阻率; a = 0. 9112, b
= 1, m= 2. 005, n= 2)
3 储层含油饱和度临界及油水层识别
油层 干层Βιβλιοθήκη ≥22 0 < 220
≤2. 56 > 2. 56
≥13 < 13
≥8. 5 ≥1. 2 < 8. 5 ≥3. 0
图 5 卫 349- xx 型测井组合成果 图 4 应用 效果 分析
目前, 在卫 349 块应用建立的解释图版共解释 各类井 18 口, 其中对 14 口井进行了结论修改, 共改 结论 61 层138. 8m , 其中提升油层 15 层 35. 2m , 低产 油层40 层78. 7m , 油水同层6 层 24. 9m 。其中部分井 已经投产或测试, 对比试油结果, 其解释 符合率较 高, 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从图版可知: 雨岔地区 RW 取 0. 16, 长 2中2饱和 度底线值为 1 1 . 6% , 长 2 中3 饱和度底线值为 2 6. 6% ; 梁庄地区RW 取0 . 0 7 2 , 长2 中2底线值为32 . 6% , 长2 中 3 底线值为36% ; 汪屯地区RW 取0 . 1 2 3, 长2 中3底线值 为 2 7 . 5% . 这说明雨岔地区各层电性特征受岩性影
[ 参考文献] [ 1] 洪有密. 测井原理与综合解释[ M] . 东营: 中国
石油大学出版社, 1 998. [ 2] 兰风. 中原油田测井公司解释中心.
收稿日期: 2012- 05- 25 作者简介: 刘军( 1973- ) , 男, 陕西高陵人, 中原石油勘探局 工程师, 现从事石油地质研究工作。
响最小, 其次为汪屯, 受影响最大的是梁庄地区。
4 结论 要准确评价地层的含液性质, 必须分层位按地
层水水型及地层水矿化度的变化规律, 缩小范围选 取地层水电阻率, 在不同的井区以及不同层位, 选用 不同的地层水电阻率, 才能提高测井资料解释评价 的精度。
通过以上研究编制了长 2 段可动用层识别的判 断标准图版, 为长 2 段储层开发提供了电性判别依 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