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死体验研析及其对护理工作的启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 述・

濒死体验研析及其对护理工作的启示

吴疆1,2,曾铁英13

R esearch into hum an body reaction and soul reflection in near 2death experience ∥W u J iang ,Zeng Tieying

摘要:在广泛查阅国内外有关濒死体验文献和实例调研的基础上,综合概述濒死体验的定义、研究方法、感觉表象、产生机制、研究发展及对护理工作的启示意义,旨在深化临床护理人员对濒死体验知识的掌握,促进护理人员对濒死体验患者身、心、灵需求的有效识别与应答,并为发展患者濒死体验舒适感的护理方法提供参考。关键词:濒死体验; 身心灵反应; 护理方法; 综述文献

中图分类号:R47;G4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4152(2010)2220089203 DOI :10.3870/hlxzz.2010.22.089

作者单位: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护理部(湖北武汉,430030);2.湖北省中山医院护理部(湖北武汉,430033)吴疆(19782),女,硕士在读,主管护师;3通讯作者收稿:2010207225;修回:2010208210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在关注优生、优活的同时,越来越重视优逝,这样,对濒死体验的深入解析也就成为现代医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调查表明,濒死体验的研究能够帮助生命终末期患者克服死亡的恐惧,并能为临床医护人员及时识别濒死期患者身心灵需求及提高有效应答提供指导[1]。因此,笔者对近年来国内外濒死期间人体身、心、灵体验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旨在帮助临床护理人员更新濒死体验知识,并为向患者提供舒适的濒死体验护理方法提供信息。1 濒死体验的定义

濒死体验是一种人们在临终过程中的心理反应,也是人类在走向死亡时的精神活动[2]。它是由某些遭受严重创伤或疾病但意外获救后的人,或处于潜在毁灭性境遇中预感即将死亡而又侥幸脱险的人所叙述的他们在面临死亡威胁时的主观体验[223]。由于这些体验通常是人们在被宣告了临床死亡之后,或者是已经濒临死亡时才会产生的感觉体验,所以将其命名为濒死体验。2 濒死体验的研究发展及采用方法

以往,许多宗教信徒将濒死体验解释为神的存在[2],也有超自然主义者认为濒死体验是超出科学可知范围的人类对生命之后生命的精神瞥见[3];然而从目前的研究来看,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濒死体验是人体在应激状态下的精神幻觉[4]。但不管持何种观点,濒死体验就是一种与死亡息息相关的个人体验,而且涵盖着广泛的身心灵体验范围,它需要医学科学对其作出更为深入的解析与研究。2.1 濒死体验研究的发展 1975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Raymond Moody 著写的《生命之后的生命》引发了大众对濒死体验的广泛观注。从此,许多学者开始致力于濒死体验的研究。1981年,国际濒死研究学会的成立又为濒死体验研究注入了强大的推动

力[2,5]。在濒死体验研究的发展史上,Bruce Grey 2son ,Kennet h Ring 和Michael Sabom 3位教授的功勋不可磨灭,他们不仅发起了对濒死体验的系统研究,还倡导从生理、心理、社会、精神等方面发展濒死体验的科研与教育。虽然早期医学界对濒死体验研究的重视力度不足,研究资助款也稀缺,但他们依然取得了卓越的研究结果[6]。其中Greyson 等[627]研制了可以在临床上使用的量表———核心体验加权指数(Weighted Core Experience Index )和濒死体验度量标准(Near 2deat h Experience Scale ),前者可以用来衡量濒死体验的深度,后者可以用来识别哪些人更容易产生濒死体验。濒死体验度量标准还可应用于临床鉴别器质性脑综合征和非特异性应激反应的濒死体验[8]。正是由于众多科学家的不懈努力,目前濒死体验研究已发展成为一门广泛涉及临床医学、心理学、超心理学、精神病学的综合性研究领域。2.2 濒死体验研究的方法 对于濒死体验的研究方法,世界各国学者都曾提出过不同的见解。如英国学者提倡从医学和精神病学的领域开展对濒死体验的神经生物学研究[2];而我国学者则采用现象学的研究方法对唐山大地震中的幸存者进行过濒死体验分析[3];另外,南安普敦大学的Parnia 博士[9]主张运用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研析濒死体验产生的机制;还有在日本东京进行的一项被命名为“阿尔法3号”的科学试验则通过电生理的研究方法来探析濒死体验脑电反应[10]。不断提升的研究手段,也为濒死体验的最终揭密提供了可能。3 濒死体验的感觉表象及解释3.1 濒死体验的感觉表象 从以往众多学者的研究记载中可以发现,濒死体验现象通常包括生理、心理及先验三方面的感觉[3],比如躯体脱离、心情愉悦、灵魂飘逸等。但不管是哪方面的感觉,它们都具备一个共同点,即都是濒死状态下人体身、心、灵的感觉体验。也许正因为具备这一共同特点,即使是在不同地区、时间、种族、宗教的人群中,人们所产生的濒死体验也惊人地相似。一般来讲濒死体验会有以下几种感觉表象:①身体离体,灵魂飘浮于空中[6,11213];②身体或灵魂上移,快速通过长长的通道[11212,14];③听到

・98・护理学杂志2010年11月第25卷第22期(外科版)

或看到医护人员对自己实施抢救[6,11213];④看见耀眼的光亮[11212,15];⑤听见已故亲人的召唤或看见他们,并与之团聚[6,14215];⑥心情无比愉悦、幸福、没有痛苦[6,11213];⑦遇见“太阳神”或身穿圣装的神灵[15];⑧快速地回顾自己的一生[628,15]等。为了系统地呈现濒死体验的感觉表象,人类的濒死体验分为学术界已经认可的5个感觉表象阶段:第一阶段,轻松和安详;第二阶段,意识逸体;第三阶段,隧道体验;第四阶段,与亲友欢聚;第五阶段,与宇宙合一。虽然这5个阶段的感觉表象并不是缺一不可,但濒死体验者至少可以经历其中1~2种感觉表象[11]。

3.2 对濒死体验的解释 对于濒死体验的产生机制,不少学者从多学科角度给予过不同的论述,但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仍没有一种公认的可以用来解说全部濒死体验现象的理论。科学界存在着不同的解说,部分学者认为缺氧、高碳酸血症、幻觉、药物、精神疾病及颞叶区神经活动的异常等导致了濒死体验的产生[16217]。如南安普敦大学的Parnia博士等[17]在对1500名幸存者进行濒死体验观察后认为,濒死体验与血液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过高有关。而且二氧化碳浓度高也会意味着患者苏醒的机会很大,在他们被彻底复苏后,他们记住灵魂出窍体验的可能性也更大。此外,神经学家认为濒死体验与脑缺氧有关,主张缺氧是任何死亡所必须经历的最终阶段,也是导致濒死体验的直接原因[18]。另外,还有学者支持药物引发濒死体验的解说[19220]。

当然,也有很多学者不赞同这些说法,认为单一的缺氧不会导致濒死体验的产生,如心肌梗死濒死期患者并不一定存在缺氧状态。同样,高碳酸血症引发濒死体验的说法也被一些研究者通过实验加以否认[21]。对于药物引发濒死体验的解说,许多学者也认为不妥。因为有些产生濒死体验的患者并未使用任何药物。此外,药物会使患者对外周环境产生错觉,但有濒死体验的患者却可以很清晰地洞察环境,而这点与用药后产生的错觉完全不同[19]。

50多年前,神经学家Penfield博士[22]进行了一次名为“大脑图形定位”的外科手术。其方法就先将患者麻醉,再对其大脑的不同区域给予电刺激,并观察患者能否被唤醒。结果让他感觉到很惊奇的是,当他们在给患者的大脑外侧裂进行放电时,部分患者产生了濒死体验,他们感觉到自己的身体有一半已脱离出躯壳,眼前看到了已故的亲人,自己的灵魂正沿着光亮的通道不断上升。虽然此次研究未能解释濒死体验产生的机制,但它无疑给濒死体验的解析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手段,更为探索增进濒死者舒适性濒死体验的方法提供了线索。

4 濒死体验研究对护理的意义

虽然濒死体验的产生机制并未完全解释清楚,但大量科学研究已经证实濒死体验的普遍存在,因此,濒死体验不仅为医学科学开辟了需要深入研究的领域,同时也启示着护理工作(特别是临终关怀)内容的发展与更新[23]。

4.1 探索舒适性濒死体验的护理方法 由于部分研究已经证实,对人体大脑某个部位的放电可以诱发濒死者产生舒适性的濒死体验[19]。因此,它对护士向患者提供舒适性濒死体验的护理服务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可以试想,当此项技术日益成熟之后,可以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帮助诱发濒死者产生良性的濒死体验,有助于减少人们对死亡的惧怕与痛苦,使临终者能安详、舒适地渡过生命的最终阶段。此外,为濒死期患者安排舒适的救治环境[23],也是为患者提供舒适性护理服务的基本要求。所以,救治场所应保持空气新鲜,通风良好,温湿度适宜;光线应充足而柔和,避免强光对患者直接照射;抢救设备应洁净无尘,并且功能良好;各种报警音调的设置不能过高,以减少报警音对患者的不良刺激,从而促进患者舒适性濒死体验的产生。

4.2 遵循有利原则为濒死患者提供身心灵的全面关怀与照顾 鉴于目前对濒死体验的解释观点还未完全统一,而且也没有一种世界公认地对濒死体验有较高识别能力的有效量表,因此,护理人员应本着有利原则为濒死患者提供身心灵的临终关怀与照顾。所谓有利原则是指在不确定患者中是否真正发生濒死体验的同时,将所有处于濒死阶段及临床学死亡阶段的一切患者都视为正在发生濒死体验者,并提供相应的临终关怀与照顾。如通过各种治疗措施减轻其躯体病痛、促进身体舒适;通过语言安慰和肢体抚触减轻其心理上的恐惧与焦虑;配合其宗教信仰进行干预等。通过身体关怀、心理关怀、心灵关怀来全面提升对濒死体验患者身、心、灵方面需求的有效补偿与应答。濒死患者护理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对护理人员的特殊要求。所以,面对濒死患者,护理人员要尊重患者,爱护患者[24],并坚守慎独精神,专心、细心、耐心、诚心地为濒死患者服务。护理人员不仅要认真落实各项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促进患者生理舒适,还要实施对濒死患者的濒死体验照顾[25],以满足濒死患者在心理及心灵上的需求,并增进患者的心理舒适[26]。对于以往只对有反应、有意识的患者才做心理护理的观点要彻底改变,护理人员应充分认识到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和支持是始终贯穿于全体患者的整个护理过程[27228],心理护理的对象应包括无反应、无意识的濒死患者。此外,鉴于部分濒死体验者在复苏后明确表示他们在意识丧失期间能清楚地听见医护人员的对话[6,11213],因此,即使对于那些已经丧失意识的昏迷患者,护理人员同样应该在实施护理操作前在其床头轻声向患者说明操作项目,并轻轻抚摸患者,减少诊疗护理操作对患者带来的不良刺激。与此同时,医院还应对医护人员加强濒死体验知识的讲座及

9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 Nov.2010 Vol125 No122(Surgery Edi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