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苑导游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通博物苑
游览线路:
新馆广场——诗壁——南通地域文化陈列——南通自然资源陈列——艺苑撷英——鸿宝名器——恐龙专题展——南馆——中馆——北馆——表门——东馆——藤东水榭——水池、假山——国秀坛·美人石·国秀亭——濠南别业
各位游客:
大家好!南通博物苑是中国最早的由中国人自己创办的博物馆,它于1905年由爱国实业家张謇先生创办,至今已逾百年。它的创办,揭开了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序幕,是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的一个成果,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南通博物苑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馆广场】
2005年是南通博物苑建苑暨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一百周年,南通博物苑建设了6330平方米的新展馆,新馆特邀两院院士吴良镛教授担纲主持设计,共有6个展厅,以“散点式”布局和老馆珠联璧合,同时也和当年老馆的传统园林苑囿和谐相融。新老馆的联袂开放表明南通博物苑正续写第二个百年的新华章。我们今天的参观就先从新馆看起。
【诗壁】
大家知道,张謇曾多次上书吁请清政府兴办博物馆,由于不被重视,张謇只能在家乡率先实践,历史让张謇成为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开山第一人,南通博物苑成为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发祥地。当年博物苑初成,张謇曾欣然赋诗《营博物苑》,诗是这样写的:“濠南苑圃郁璘彬,风物骈骈与岁新。证史匪今三代古,尊华是主五洲宾。能容草木差池味,亦注虫鱼磊落人。但得诸生勤讨论,征收莫惜老夫频。”如今博物苑与岁俱新,我苑在新馆特建一块诗壁以纪念张謇先生。
【南通地域文化陈列】
新馆的第一、二展厅是《人文江海·南通地域文化陈列》。整个展览用丰富的史料和文物,展现江海文化的深厚积淀,揭示南通人民开拓进取、包容开放的文化性格。分“曙光初现三角洲”、“筚路蓝缕启东疆”、“千载古城近世名”、“钟灵毓秀甲东南”、“艺海拾珍遗乡韵”五大部分。这里展出的1.8米高的明代铸铜妈祖坐像和张謇当年购置的丰田产织机,都是颇珍贵的文物。
【南通自然资源陈列】
新馆的第三展厅为《天产物泽·南通自然资源陈列》。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南通市地处我国长江入海口与黄海黄金海岸交汇处的江海平原上,濒江临海,气候温和,土壤肥沃,水网密布,海涂辽阔。江海之滨还栖有国家重点保护珍稀动物及其他众多的生物种群。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南通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这个展厅的陈列传承张謇先生的办苑宗旨,反映南通地方自然资源,展出博物苑历年来收集珍藏的各类动、植物标本。是市民认识家乡、来宾了解南通的一个窗口。
【艺苑撷英】
中国古代书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精神、传统文化的结晶,也是世界美术中的一支奇葩。
博物苑自创建初期即以保护地方文化为宗旨,向社会征集、入藏了一批南通地方书画名家的作品,如今,书画仍是我馆收藏的重点。这里展出有明、清时期书画名家的精品力作,如明代董其昌、黄道周、蓝瑛、文征明等的书画,清代郑板桥、任颐、李方赝、黄慎等的书画,都十分可观;地方书画家的作品基本勾勒了本地区书画发展的脉络,可谓自成体系。历代观音宝像、张謇书法作品等专题收藏使我苑藏画更具特色。展厅里还用现代化电视画面,让观众搜寻馆藏书画珍品。
我苑的馆藏书画有近四千件,这里选展的只是其中的极小一部分精品,故称为《艺苑撷英》。这个精品展将经常变换一些精品展出,让观众有常来常新之感。
【鸿宝名器】
张謇先生创办南通博物苑,亲自倡导以“私家之收辑”“公诸天下”,他还亲拟启事向社会征集文物。1914年,博物苑汇编《南通博物苑品目》,著录天产、历史、美术、教育四部文物、标本共2973号。
建国后,博物苑传承张謇文物征集抓住要点、量力而行的思想,立足本地、面向国内外博访广征,得到社会各界的关心与厚爱,征集、获赠文物和自然标本计四万余件。
这个展厅精选了我苑苑藏中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及具有地方特色的文物展出,题名为《鸿宝名器》,希望给大家带来艺术的享受和历史的感悟。
好多朋友们对楼梯口的这一装饰图感兴趣,这其实是模仿的一方印,印文是“南通博物苑百年”七个字。
【恐龙专题展】
第六展厅是我馆特辟的《腾飞之龙·恐龙专题展》。本展览厅以生物演变史为背景,以时间为顺序,加之情景演绎,重点突出恐龙从生存、繁衍、演化直至毁灭的演变历程。
现在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回到远古时代,去了解古生物的各种知识。首先经过的是地史长廊,这里直观、形象地展示演绎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过程。穿越侏罗纪森林,进入展厅的下沉中厅空间。在不同色彩的灯光造型中,在巨石嶙峋的悬崖之巅,一具大型恐龙化石远眺苍穹,引颈呼号,分外夺目。这是恐龙厅最大、最壮观的展示空间。在中生代,地球曾经是一个恐龙主宰的世界,这们在地球上一共生存了一亿三千多万年,可是,不知为什么,后来恐龙竟然绝灭了,给世界留下了许多未解之谜,吸引着人们去认识和研究。大型声光电演绎空间,配合天幕电影,在圆形穹顶上演示地球气候和恐龙生活环境变迁的自然奇观。
【南馆】
新馆的六个展厅我们全部参观完毕,现在就请随我去看一看老馆。老馆包括南馆、中馆、北馆,是张謇1905年底将原先的植物园重新规划改建成的,所以它的南馆、中馆、北馆也是散点式座落在葱笼秀美的园林之中,这也就是当年张謇定名为博物苑的原因。我们首先去参观南馆。
围绕中馆、南馆,现在四周已恢复了当年的药坛。这一带共种植药用植物40余种,多数是大家日常比较熟悉的,如石蒜、泽兰、含羞草、垂盆草、万寿菊、马齿苋、藿香、薄荷等等。大家可随意看看。
“南馆”与“中馆”对门而望,是一座中西合璧式的二层建筑。它的外墙上部砌成城垛状,二楼向北有半圆形月台门旁悬挂张謇手书的那副著名的对联:“设为庠序学校以教,多识鸟兽草木之名”。张謇集《孟子》和《论语》中的两句话制成此联,概括了他创办博物苑的目的就是为了推广教育,普及知识。
“南馆”又称博物楼,是当年博物苑最大的陈列室。当时楼上陈列历史文物,楼下陈列动、植、矿物标本。门外建有古像亭,陈列石刻塑像。博物苑的藏品来源,主要靠向社会征集。张謇先生不仅将自己私人的收藏全部捐献给了博物苑,而且还依靠他的交流和影响亲自参与征集。苑藏动植物标本除征集外,大量的是本苑自己制作的。
与室内陈列相辅相成的是中馆、南馆室外陈列的大型文物,如铁佛、石刻、铜鼎、铁炮等。周围则植以花木。室内与室外陈列相结合,是南通博物苑的一大特色。可惜的是,在抗战时期,博物苑沦为日军的马厩,绝大部分文物、标本及园林建筑设施惨遭掠夺、破坏。
南馆现展出《南通博物苑百年发展史》。这个展览共分“创始篇”、“磨难篇”、“新生篇”、“跨越篇”四个部分,以数百幅图片和众多早期的藏品,向观众展示博物苑的创业发展史和它经历的沧桑,以此铭记中国博物馆事业创业者的筚路篮缕之功,铭记侵略者给博物馆带来的灾难,铭记几代博物馆人继承创业者的遗志所作的不懈努力。
【中馆】
“中馆”和“南馆”均建于1906年,是南通博物苑内最早的建筑。中馆原为三间平房,称“测候所”,即气象台。当中一间顶上是一个平台,称“观象台”,上面安装了测量风力、雨量的仪器;中馆东侧还置一寒暑亭。从1909年的正月初一开始,测候所逐日在地方报纸上登载所测的气象报告。测候所的建立比称为全国第一个农业气象台的军山气象台还早上10年。1941年,测候所迁至南通农校,这里便改名“中馆”,并在平台上加建二层方形气楼,上罩红色铁皮尖顶,作为碑帖陈列室。张謇先生亲自题写了中馆匾额,在篆书"中馆"两字之侧还有行书小字题语:“中国金石至博,私人财力式微,搜采准的务其大者。不能及全国也,以江苏为断;不能得原物也,以拓本为断。”道出了张謇在搜集金石文物上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主张。中馆在加建两层尖顶气楼后,并没有与原建筑产生不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