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素与热能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代谢率
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称为基础代谢率 (basal metabolic rate, BMR)。一般是指每 小时所需的能量。通常女性BMR约比男性 低5%。
2.体力活动的能量消耗
体力活动所消耗的热能约占人体总热能消 耗的15%-30%。是人体热能消耗变化最大, 也是人体控制热能消耗、保持能量平衡维 酸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蛋白质 的含氮量约为16%,一般以凯氏定氮法测定食物 中的含氮量(N),计算公式: 食物中粗蛋白质含量(g)=N÷16% = N × 6.25
中国居民每日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每日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aily 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DRIs)是在每日膳食营养素供给量的基础 上发展起来的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 考值。 其中包括四项指标:
平均需要量 (estimated average requirement, EAR )、 推荐摄入量 (recommended nutrient intake,RNI) 适宜摄入量 (adequate intake, AI) 可耐受最高摄入量 (tolerable upper intake level, UL)
(四)能量的食物来源及能量供应
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碳水化合物是膳 食能量最经济的来源。根据我国饮食习惯及生 产情况,热能的主要来源是粮食,约占55%-70%, 其余来自食用油、动物性食品等。
热能供应按营养素来源要有适当的比例,碳水 化物占55%-70%,脂肪占20%-25%,蛋白质占 10%-15%。 早、中、晚餐能量比例30%、40%、30%
1.基础代谢
基础代谢(basal metabolism)是指维持人 体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最低能量需要。 在空腹12-14h 、睡醒静卧、室温保持2025℃,无任何体力活动和思维活动;全身 肌肉松弛;消化系统处于静止状态下的能 量消耗。是机体用于维持最基本的生命活 动,即维持体温、心跳、呼吸、各器官组 织和细胞基本功能等的能耗。
第三章 食物与健康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 新址综合实验楼南楼320
第一节 营养素和能量
第一部分、宏量营养素
基本概念 能量 蛋白质 脂肪 碳水化合物
第一小节、基本概念
营养(nutrition):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 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维持生长发育,组织更新 和良好健康状态的生物学过程。 营养素(nutrients):人体为了维持生存和健康, 保证生长发育和体力劳动所必需的来自外界、 以食物形式摄入的物质。 营养素分类: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维 生素、矿物质和水。
影响人体基础代谢的因素: (1)体格的影响:体表面积大者,散发热能也多, 所以同等体重者,瘦高者基础代谢高于矮胖者 (2)不同生理、病理状况的影响:儿童和孕妇的 基础代谢相对较高。成年后,随年龄增长,基础代 谢水平不断下降。生病发热时,甲状腺等有关激素 水平异常时,也能改变基础代谢的热能消耗。 (3)性别、内分泌、应激状态的影响。 (4)尼古丁和咖啡因可以刺激基础代谢水平升高。
4、生长发育
正在生长发育的机体需额外能量维持机体的生长。
婴幼儿、儿童、青少年 孕妇的子宫、乳房、胎盘、胎儿的生长发育及体 脂储备 乳母合成和分泌乳汁也需要额外补充能量
(三)人体的能量需要
3个月婴儿120 kcal/kg;3-5月115;6-8月110; 9-11月105;而成年人所需Q仅为24kcal/kg。 成年期,BMR 下降相应调整热能供给,20-39 岁 基础代谢比较稳定,一般以这个时期热能供给量 为标准,>40岁,一般以10年为一段,依次分别递 减5%、10%、20%和 30%。也有个体差异。
食物的卡价
1克产能营养素在氧化分解时所释放出的热 量称为该物质的热价或能量卡价。 碳水化物 4kcal/g(16.81)kJ/g 蛋白质 4kcal/g(16.74)kJ/g 脂肪 9kcal/g(37.56)kJ/g 乙醇 7kcal/g
(二)人体能量消耗
基础代谢 体力活动 食物热效应 生长发育及其他
功能:提供热能、构成机体组织成分、调节生 理功能。
营养素的需要量与供给量
营养素需要量
营养素供给量
营养素供给量(recommended 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要的营 养素的量。 dietary allowance RDA) 最低需要量:能维持生理平 是在生理需要量的基础上 衡或不致发生缺乏症的量。 考虑了人群的安全率、饮 适宜需要量:能维持健康, 食习惯、食物生产、社会 促进生长,保证最高劳动 条件及经济条件等因素而 能力,使机体协调发展, 制定的适宜数值。 并能最大限度利用营养素 的量。
第二小节 能量 (一)能量单位
1焦耳(joule, J)是指用1牛顿的力把1kg物 体移动1m所需的能量。1千焦(kilo joule, kJ) 等于1000J;1兆焦(mega joule, MJ)等于 1000kJ。 1千卡(kcal)指1000g纯水的温度由15℃上 升到16℃所需要的能量。 1kcal=4.184kJ 1kJ=0.239kcal
2.体力活动的能量消耗
职业活动 体力活动 社会活动 家务活动 休闲活动
3.食物特殊动力作用的能量消耗
进食后,机体向外散失的热量比进食前有 所增加,即人体热能消耗增加,这种由于 摄取食物而引起机体能量代谢额外增加的 现象就是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食物热效应
食物的热能效应是指由于进食引起能量消耗增 加的现象。主要是摄食后一系列消化、吸收、 合成活动以及营养素及营养素代谢产物之间相 互转化过程中的能量消耗。 摄食不同的食物增加的能量消耗不同,蛋白质 相当于其能量的30%,碳水化物5%-6%,脂肪4%5%。一般成人混合膳食每日由于食物热效应增 加的能量消耗约为基础代谢的10%。约150-200 kcal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