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公转意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有关此刻太阳高度分布规律的叙 述,正确的是 A A.从太阳直射点向四周降低 B.从北回归线向四周降低 C.从太阳直射点向两极递减 D.从北回归线向两极递减
下图为某时刻太阳高度分布状况(同心圆为等太阳高度线, 圆心为90°) 1.此刻北京时间是 D A.10:00 B.14:00 C.08:40 D.15:20 2.①②两地经度相同,①③两地纬 度相同,则此刻的太阳高度 A A.①>② B.①=② C.①<③ D.①=③ D 3.甲地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A.昼夜平分 B.昼短夜长 C.极夜 D.极昼
2.分布规律:以直射点为中心呈同心圆状向晨昏线递减
距离直射点越近,其太阳高度就越大 与直射点距离相等的点其太阳高度也相同 晨昏线上的点与直射点的距离为90*111 直射点是昼半球的中心,其 太阳高度为最大90度;此时昼半 球上的太阳高度就是以直射点为 N
中心,向周围辐射递减,到晨昏
线上时太阳高度减小为0度。 S
(二)、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
观察夏至日太阳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太阳直射哪个纬度?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2、哪个纬度昼最长? 北极圈内(极昼) 3、全球各地昼夜长短情况 有什么规律? 北半球昼长夜短,昼长为一 年中的最大值,越往北昼越 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 现极昼现象,南半球相反。 赤道地区昼夜等长。 9
N
A
A 等太阳高度线图就是用 等太阳高度线反映某一时刻 太阳高度的全球分布状况图, 其实质就是以直射点为中心的昼半 球俯视图(以直射点为圆心的同心圆)。
S
判读技巧
(1)太阳高度为0°的等太阳高度线为晨昏线 一般图中最大的圆圈为晨昏线,且太阳直射经 线以东最大半圆为昏线,以西最大半圆为晨线 (2)图中的中心点为太阳直射点 通过该点的经线地方时为12点(该线上的点的太阳 高度此时皆为正午太阳高度),通过该点的纬线即 为此日太阳直射的纬线,其正午太阳高度为90 °
缩记: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从此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2)同一地点,全年的分布规律 距太阳直射点 最近的一天
夏 至 日 ( 月 日 )
正午太阳高度 达到一年中最大
既不是最大,又不是最小 正午太阳高度 达到一年中最小
距太阳直射点 最远的一天
6 22
冬 至 日 ( 月 日 )
距太阳直射点 最远的一天
图1是某地某日太阳高度分布图,回答: (1)从图中可以看出,太阳高度的 分布是 直射点向四周降低 。 (2)该图的节气应该是 夏至日。
(3)此时北京时间是
20时

(4)A点所在经线的经度是 180° 。 (5)C点的经度值 于或小于)23°26′。 大 于 (大
右图为地球上某一时刻太阳高度分布图(图中同心圆为 太阳高度值相同地点的连线,数字表示太阳高度值).据此 回答1—2题。 (1).图中同心圆表示晨昏线的是 A A.0°等值线 B.23°26′等值线 C.66°34′等值线 D.90°等值线
三.太阳的视运动
直射赤道时,太 阳升起、落下的 方位如何?
在晨线上看到的是日出,在昏线上看到的是日落。 在上图中,由于 A位于B的正东方向,故B地所见太 阳位于正东方;A位于B´的正西方向,故B´地所见太 阳位于正西方 。
规律1:二分日,全球各地的日出日落方位除了南北 两极点外均为从正东方向升起、从正西方向落下。
春分日 3.21
冬至日 12.22
夏至日
23.5°
注意:二至点与近、远日点
秋分日
春分日 冬至日
春分日
0° 23.5°
二至点:直射点的位置 近远日点:轨道位置与速度
远日点
近日点
黄赤 交角
太阳直射 点的南北 移动
正午太阳高 度的变化 昼夜长短 的变化
四季的更替 五带的划分
思考:1、若地轴倾斜增大,黄赤交角如何变化? 2、若黄赤交角增大,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速度, 气候、四季 以及五带的范围影响如何?
hA = hN = HN = 90°- 纬度差
下图表示某时刻太阳高度的分布,图中间两条线的 交点太阳高度是90°,最外面圆圈太阳高度为零。 判断17~18题。 17.太阳直射点地理坐标为 A A.20°N,70°W B.20°N,110°E C.20°S,70°W D.20°S,110°E
18.此刻,国际标准时间为 C A.4时40分 B.7时20分 C.16时40分 D.19时20分
平均角速度:每天约东进59!
黄赤交角
不动,其高度等于观测者纬度. 北极星 ★
黄赤交角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 归线间来回移动(回归 运动)
二分二至日
365日5时48分46 秒----回 归年
夏至日 6.22 秋分日 9.23
23.5° 春分日 0° 3.21 23.5°
每个月太阳直射点 大约移动8°。
一:(一)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 一、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
同一纬圈上,昼弧+夜弧=24小时 昼弧=夜弧,则昼夜等长 昼弧>夜弧,则昼长夜短 昼弧<夜弧,则昼短夜长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公转过程中 太阳直射点会南北移动, 引起昼弧、夜 弧的长短变化,从而导致昼夜长短的 变化
注意1:比较昼夜的长短主要是比较昼弧和夜弧 的长短。晨昏线上最南和最北两点与其所在纬 线圈相切,即刚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纬度高 于这两点的纬线圈也都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
注意2: 赤道上 终年昼 夜平分。
13
尝试: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图判断图中A、 B、C三条曲线分别表示何时?
春秋分 冬至 夏至
14
尝试:绘出赤道和北极圈.南极圈上的三地昼长随
季节变化的曲线
昼长(小时) 24
12
北极圈
南极圈
0
3.21
6.22
9.23
12.22
3.21
15
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 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①当太阳直射赤道上, 此经线最北点为北极,最南点为南极 ②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极点的正午太 阳高度要大于0°(H=15°),北极点位于最 北点(B)以南,北极点与最北点之间的纬度 差等于直射点的纬度度数,最北点与北极 点之间出现极昼现象,图上没有南极点
90° 75°S
③当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南极点位于最南点以北,南极点与最南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70°W
读右图,设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H,c点的地方时为T,则 D A.H<60° B.H<60° C.H>60° D.H>60° T>13时 T<13时 T<13时 T>13时
左图为地球上某一时刻太阳高 度分布图,图中粗线为等太阳 高度线,求图中A、B两点间的 距离约为多少? AB=6660Km
正午太阳高度 达到一年中最小 既不是最大,又不是最小
12 22
正午太阳高度 达到一年中最大
距太阳直射点 最近的一天
如何计算正午太阳高度
计算正午太阳高 度的方法:
Η=90°-ΔΦ
ΔΦ的计算方法:
同名减;异名加
温馨提示 地球是一个球体,阳光是平行光线
1.等太阳高度线:太阳高度相等的点连接成的线
以直射点为中心的同心圆
直射北半球时,太阳是从哪里升起,在哪儿落下?
据图观测得知规律2: 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了极昼、极夜地区以外, 太阳都是从东北方向升起、从西北方向落下;极昼地区, 太阳正北升,正北落。
直射南半球时,太阳又是从哪里升起,在哪儿落下?
据图观测得知规律3: 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了极昼、极夜地区以 外,太阳都是从东南方向升起、从西南方向落下;极昼地 区,太阳正南升,正南落。
经纬度大小的判读 计算纬度:直射经线上太阳高度差=纬度差
(因为直射经线上的太阳高度是正午太阳高度, 而正午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纬度就相差多少度)
75°N J
N G45°N
45°S
75°S
E点的纬度是多少?
读右图,设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H,c点的地方时为T,则: D
A.H<60° B.H<60° C.H>60° D.H>60°
T>13时 T<13时 T<13时 T>13时
右图为地球上某一时刻太阳 高度分布图,图中粗线为等太阳 高度线,求图中A、B两点间的距 离约为多少?
AB=6660Km
下图为地球上某一时刻太阳高度分布图, 图中粗线为等太阳高度线,回答:
1、此时北京时间为 月 日 时。 2、A点此时的太阳高度 与A点的正午太阳高 度的差值是 。
(1)同一日期,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节气 春秋分 夏至日 冬至日
太阳直射点 位置
赤道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正午太阳高度大小的分布规律
赤道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从 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北回归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南回归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18
太 阳 高 度
基础回顾
1.太阳高度(角): 直射点 =
900 b a c
晨昏线 = 00 昼半球 > 00 夜半球 < 00
d
2.正午太阳高度:
H= 90°- 纬度差(所求点与直射点间) 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同一纬线上各点,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正午太阳高度
正午时太阳在哪里?
正午时太阳方位规律:只能是正北、正南或头顶。
读不同纬度三地白昼长度变化图,完成1-2题 。
1.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 A.三地在同一半球 B.三地不在同一半球 C.a月份早 D.b月份早
2.若此图表示北半球三地白昼变化,则a、b 两个月分别是( ) C A.1月、2月 B.5月、6月 C. 7月、8月 D.11月、12月 17
下表为我国甲、乙两城市某日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统 计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甲地 白昼时间
5小时30分
乙地
9小时09分
丙地
11小时25分
丁地
13小时56分
⑴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D )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⑵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B) A 甲乙丙丁 B 甲乙丁丙 C 丙丁乙甲 D 丁丙乙 甲 ⑶造成四地白昼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D) ①地球的公转 ②地球的自转 ③黄赤交角的存在 ④地方时的不同 A 16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判读技巧
(3)经纬度大小的判读 ①在太阳直射的经线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 纬度就相差多少度 ②如果太阳直射赤道,则赤道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 经度就相差多少度 ③如果太阳直射其他纬线,此纬线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 经度的差值一定大于太阳高度的差值
太阳直射经线上的纬度跨 度为180°
75°N N 90°
冬半年,即昼短于夜(昼长小于12小时),日出的 地方时刻晚于(>)6点,且越往高纬,日出时刻 越晚,极地地区有极夜现象。 11
小结: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思考:1、若黄赤交角增大,地球上极昼极夜的范围变化和 我们这里昼夜长短将如何变化?
尝试:在下图中用线条分别表示出春秋分、 夏至和冬至日全球各地昼长分布情况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北天极和 南天极观察呢?) 公转周期:恒星年、回归年 公转的速度:近日点快,远日点慢。
4、公转速度: 近日点快,远日点慢
远 日 点
中心 太阳
近 日 点
日地距离和公转速度图 (角速度和线速度) 开普勒第二定律:行星的向径(太阳中心到行 星中心的连线)在单位时间内所扫过的面积相等。 平均线速度:每秒钟30千米
(三)、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北半球为例)
昼=夜
昼渐长 昼最长
S N N
昼渐长
N
S
昼>夜
昼<夜
N S
昼最短
昼渐短 昼=夜
10
S
昼渐短
(四)、昼夜长短与日出日落
注意:夏半年(太阳
直射点所在半球), 即昼长于夜,日出的 地方时刻早于(<) 6点,且越往高纬, 日出时刻越早,极地 地区有极昼现象;
城市 甲 乙 日出时间 5:28 7:23 日落时间 19:00 20:27
⑴甲地位于乙地的( ) A A.东北方 B.西北方 C.东南方 D.西南方 ⑶下列地理现象发生在此季节的有( ) C ①恰逢中国“植树节” ②洞庭湖水系储水变化量为正值 ③寒潮、台风频繁肆虐 ④中纬地区对流层厚度达最大值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点之间的纬度差等于直射点的纬度度数,最南点与南极点之间出 现极昼现象,图上没有北极点
30 60
0° A M 30° 60° 90°
M′
23°26′N
图1中,M点和A点太阳高度角相差30度,A点在 赤道上,则M点和A点经度相差30度 即经度差=太阳高度角差 图2中,M′和A′太阳高度角相差30度,A′在北回归 线上,A′和M′经度差大于30度。 即经度差>太阳高度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