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课件)
合集下载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a215f41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f1.png)
❖ 例如:1molC与1mol水蒸气反映,生成 1molCO和1molH2,需要吸取131.5kJ的热量 。
❖ △H= + 131.5 kJ/mol
小结:
❖ 当ΔH为“ - ” 或ΔH < 0时,为放热反映。
❖ 当ΔH为“ + ”或ΔH > 0时,为吸热反映;
通过此图大家还能发现反映热 ∆H有什么规律?
4、拆开 lmol H—H键、lmol N-H键、 lmol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 946kj,则1mol N2生成NH3的反映热为 -92kJ/mol
,1mol H2生成NH3的反映热为 -30.6kJ/。mol
我们认识了反映热,那么如何书写 表达化学反映热的化学方程式?
❖ 当原子重新结合成生成物分子时,即新化 学键形成时,又要释放能量 。
2、放热反映和吸热反映:
(1)放热反映: 生成物释放的总能量比反映物吸取的总能量
大,这是放热反映。
对于放热反映,由于反映后放出能量(释放 给环境)而使反映体系的能量减少。因此 ,规定放热反映的ΔH为“ - ”。
△H= - 184.6 KJ/mol
5、在一定条件下,氢气和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 式为:
2H2(g) + O2 (g) = 2H2O (l) H= – 572 kJ /mol ;
CH4(g) +2O2 (g) = CO2(g)+2H2O (l) H= – 890kJ/mol ;
由1m2o0l6氢6K气J 和2mol甲烷构成的混合气体在上述 条件下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多少。
3、 32g 硫粉在氧气中充足燃烧放出 299.52kJ热量,写出硫燃烧的热化 学方程式。
❖ △H= + 131.5 kJ/mol
小结:
❖ 当ΔH为“ - ” 或ΔH < 0时,为放热反映。
❖ 当ΔH为“ + ”或ΔH > 0时,为吸热反映;
通过此图大家还能发现反映热 ∆H有什么规律?
4、拆开 lmol H—H键、lmol N-H键、 lmol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 946kj,则1mol N2生成NH3的反映热为 -92kJ/mol
,1mol H2生成NH3的反映热为 -30.6kJ/。mol
我们认识了反映热,那么如何书写 表达化学反映热的化学方程式?
❖ 当原子重新结合成生成物分子时,即新化 学键形成时,又要释放能量 。
2、放热反映和吸热反映:
(1)放热反映: 生成物释放的总能量比反映物吸取的总能量
大,这是放热反映。
对于放热反映,由于反映后放出能量(释放 给环境)而使反映体系的能量减少。因此 ,规定放热反映的ΔH为“ - ”。
△H= - 184.6 KJ/mol
5、在一定条件下,氢气和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 式为:
2H2(g) + O2 (g) = 2H2O (l) H= – 572 kJ /mol ;
CH4(g) +2O2 (g) = CO2(g)+2H2O (l) H= – 890kJ/mol ;
由1m2o0l6氢6K气J 和2mol甲烷构成的混合气体在上述 条件下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多少。
3、 32g 硫粉在氧气中充足燃烧放出 299.52kJ热量,写出硫燃烧的热化 学方程式。
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PPT课件4苏教版
![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PPT课件4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48245c6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1b.png)
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可用分数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注意事项:
(1)反应物和生成物要标明其聚集状态,用g、l、s分 别代表气态、液态、固态。
(2)用△H标明恒压条件下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放 热为负,吸热为正。
△H为“-”,表示放热; △H为“+”,表示吸热.
(3)反应温度、压强不同其△H 也不同,中学阶段指
11、学会学习的人,是非常幸福的人。——米南德 12、你们要学习思考,然后再来写作。——布瓦罗14、许多年轻人在学习音乐时学会了爱。——莱杰
1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16、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列宁 17、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毛泽东
一.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
4.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如何表示 能量的变 化?
5.反应热
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用△H表示,单位:kJ·mol-1
△H<0时,为放热反应;△H>0时,为吸热反 应。
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
化学反应实质
旧键的断裂
新键的形成
吸收能量
放出能量
能量
能量
75、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试管外壁 发热
实验二:氢氧化钡晶 体与氯化铵晶体反应, 用手触摸塑料袋,感 受温度。
温度降低
结论 镁与盐酸反应 有热量放出
氢氧化钡晶体与 氯化铵晶体反应 需要吸收热量
一.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
1..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化学上把有热量放出的化学反应叫做放热反应。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注意事项:
(1)反应物和生成物要标明其聚集状态,用g、l、s分 别代表气态、液态、固态。
(2)用△H标明恒压条件下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放 热为负,吸热为正。
△H为“-”,表示放热; △H为“+”,表示吸热.
(3)反应温度、压强不同其△H 也不同,中学阶段指
11、学会学习的人,是非常幸福的人。——米南德 12、你们要学习思考,然后再来写作。——布瓦罗14、许多年轻人在学习音乐时学会了爱。——莱杰
1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16、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列宁 17、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毛泽东
一.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
4.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如何表示 能量的变 化?
5.反应热
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用△H表示,单位:kJ·mol-1
△H<0时,为放热反应;△H>0时,为吸热反 应。
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
化学反应实质
旧键的断裂
新键的形成
吸收能量
放出能量
能量
能量
75、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试管外壁 发热
实验二:氢氧化钡晶 体与氯化铵晶体反应, 用手触摸塑料袋,感 受温度。
温度降低
结论 镁与盐酸反应 有热量放出
氢氧化钡晶体与 氯化铵晶体反应 需要吸收热量
一.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
1..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化学上把有热量放出的化学反应叫做放热反应。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课件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97613a5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dd.png)
反应热与焓变
反应热
在一定的压力下,化学反应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焓变
反应物与生成物焓值的差值,表示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能量守恒定律
•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消失,只能从 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 能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02
化学键与能量
离子键与能量
总结词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目录
• 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 化学键与能量 • 化学反应的动力学 • 化学反应的工业应用 • 化学反应的未来发展
01
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需要吸收外界热量的化学反应,如大 多数分解反应、氯化铵与氢氧化钡的 反应等。
放热反应
释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如燃烧反应 、中和反应等。
总结词
共价键的稳定性与能量有关。
详细描述
共价键的稳定性也与其所携带的能量有关。一般来说,能 量较低的共价键更加稳定。这是因为较低能量的状态更不 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因此更加稳定。
总结词
共价键的形成和断裂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详细描述
与离子键类似,共价键的形成和断裂也会伴随着能量的变 化。当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时,系统的能量会降低;而当 共价键断裂时,系统的能量会升高。这种能量的变化也会 影响化学反应的进行。
反应机理与能量变化
总结词
化学反应机理揭示了反应过程中物质变化的详细步骤和能量变化。
详细描述
化学反应机理是描述化学反应过程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详细步骤。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反应是如 何进行的,以及各步骤的能量变化。通过了解反应机理,我们可以更好地控制和优化化学反应过程。
04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ppt课件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ab7402f941ea76e59fa0420.png)
D.②④⑥
8
认识化学反应的本质 为什么有的反应会放出热量,有的反应要吸收能量.
9
1.焓与焓变
返回
2.反应热 当化学反应在一定压强、温度下进行时,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叫做反 应热。又称焓变。
返回
从物质能量角度分析
反应物的总能量高
放
出 能 量
放 热
生成物的总能量高 吸 收吸 能热 量
生成物的总能量低
1 mol 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
436
a
369
的能量/kJ
则表中a为( )
A.404
B.260 C.230 C
D.200
16
第一课时 总结 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1、常见放热反应
◦ (1)活泼金属与水或者酸的反应,如钠与水的反应; ◦ (2)酸碱中和反应,如烧碱与稀硫酸的反应; ◦ (3)燃烧反应,如各类燃料的燃烧; ◦ (4)多数化合反应,如氢气与氯气的化合反应 ◦ (5)缓慢氧化 ◦ (6)铝热反应
系能量
.+
>
升高
21
练习
22
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放热反应1大部分化合反应2可燃物的燃烧3酸碱中和反应4金属与酸或水反应5缓慢氧化6铝热反应吸热反应1大部分的分解反应如caco高温分解2需要持续加热的反应如nh还原cuo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cl10h2o反应bbaohcl的反应c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课时 焓变与反应热
A.铝片与稀H2SO4反应
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C
C.灼热的炭与CO2反应
D.甲烷在O2中的燃烧反应
7
C 下列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①液态水汽化
化学反应能量变化课件
![化学反应能量变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384fc9a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3a.png)
键能之和 D.1molSO2的键能总和小于1molS和1molO2
键能之和
作业: 《创新设计》 和《创新设计·活页》
第一章 第一节 第二课时 热化学方程式 中和热
明天早上交! 只交一张 ^_^
热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1、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聚集状态 2、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比和质量比 3、反应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问题:
反应物和生成物前的系数它代表了什么?
在方程式中∆H它表示了什么意义? ∆H
它的值与什么有关系?
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 示分子个数,表示对应物质的物质的量。
热化学方程式
能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
的化学方程式
H2H24822((15gg..88))++kkJJ1212//mmOO22oo((llgg))====HH22OO((gl))
△H=- △H=-
3、热化学方程式需注明各物质的状态。 普通化学方程式不需注明物质的状态。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H(KJ/mol)它表示每摩尔反应所放出的热 量,∆H它的值与方程式中的计量系数有关,即 对于相同的反应,当化学计量数不同时,其∆H 不同。
1、当1mol气态H2与1mol气态Cl2反 应 生成2mol气态HCl,放出184.6KJ的热 量,请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H2(g)+Cl2(g)=2HCl(g) ∆H =-184.6KJ/m
3、沼气是一种能源,它的主要成分是CH4。0.5 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时,放出445 kJ 的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C
A、 2CH4 ( g )+4O2 ( g ) = 2CO2 ( g ) + 4H2O ( l ) ΔH = +890 kJ/mol
键能之和
作业: 《创新设计》 和《创新设计·活页》
第一章 第一节 第二课时 热化学方程式 中和热
明天早上交! 只交一张 ^_^
热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1、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聚集状态 2、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比和质量比 3、反应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问题:
反应物和生成物前的系数它代表了什么?
在方程式中∆H它表示了什么意义? ∆H
它的值与什么有关系?
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 示分子个数,表示对应物质的物质的量。
热化学方程式
能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
的化学方程式
H2H24822((15gg..88))++kkJJ1212//mmOO22oo((llgg))====HH22OO((gl))
△H=- △H=-
3、热化学方程式需注明各物质的状态。 普通化学方程式不需注明物质的状态。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H(KJ/mol)它表示每摩尔反应所放出的热 量,∆H它的值与方程式中的计量系数有关,即 对于相同的反应,当化学计量数不同时,其∆H 不同。
1、当1mol气态H2与1mol气态Cl2反 应 生成2mol气态HCl,放出184.6KJ的热 量,请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H2(g)+Cl2(g)=2HCl(g) ∆H =-184.6KJ/m
3、沼气是一种能源,它的主要成分是CH4。0.5 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时,放出445 kJ 的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C
A、 2CH4 ( g )+4O2 ( g ) = 2CO2 ( g ) + 4H2O ( l ) ΔH = +890 kJ/mol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课件PPT)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a66936f3a1c7aa00b52acb56.png)
小结
一、反应热、焓变 从焓变角度看: ΔH=生成物的焓-反应物的焓 从反应热角度看: ΔH=生成物能量-反应物能量 从键能角度看:Δ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
放热反应: ΔH<0或 ΔH为“-” 吸热反应: ΔH>0 或ΔH为“+”
E E ∆H= (生成物的总能量)- (反应物的总能量) ∆H=E(反应物分子化学键断裂时所释放的总能量)-
2、热化学方程式需注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 强。对于 25℃ 101kPa时进行的反应可 不注明。普通化学方程式不需注明温度 和压强。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1、化学方程的右边必须写上△H,并用“空格” 隔开,△H:吸热用“+”,放热用:“-”,单 位是kJ/mol或J/mol;
2、需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如不注 明条件,即指: 25℃ 1.01×105Pa;
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
所有的燃烧 中和反应 溶液里的置换 吸热反应 一般的化合反应 特殊的分解
电离 强碱与铵盐 一般的分解 特殊的化合
1、1mol C与1mol H2O(g)反应生成lmol CO(g) 和1mol H2(g),需要吸收131.5kJ的热量,该 反应的反应热为△H= +131.5 kJ/mol。
而一般化学反应中,旧键的断裂所吸收的 总能量与新键形成所放出的总能量是不相等的, 而这个差值就是反应中能量的变化。所以化学 反应过程中都会有能量的变化。
反应热与物质的量的关系: 质量守恒 能量守恒
某一反应中,质量和能量成正比关系 热量用Q表示
①体系向环境做正功,Q>0,释放能量→放热反应 ②体系向环境做负功,Q<0,得到能量→吸热反应
2、拆开 lmol H—H键、lmol N-H键、 lmol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 946kJ,则1mol N2生成NH3的反应热为-92K,J/mol 1mol H2生成NH3的反应热为 -30.6KJ/。mol
高一化学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PPT)3-1
![高一化学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PPT)3-1](https://img.taocdn.com/s3/m/5e0db3ae4afe04a1b071de81.png)
以我们无法知道在南部的冰层下是否也存在着冰水层(左图)。这种现象的原因还不知道,但或许是由于火星赤道面与其运行轨道之间的夹角的 长期变化引起气候的变化造成的。或许在火星表面下较深处也有水存在。这种因季节变化而产生的两极覆盖层的变化使火星的气压改变了%左右。 (由海盗号测量出)。但是通过哈勃望远镜的观察却表明海盗号当时勘测时的环境并非是典型的情况。火星的大气似乎比海盗号勘测出的更冷、
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化学反应的本质(实质)
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
2、化学反应中均伴有能量变化的原因
(1)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需要断开_________________和 形成_____________ 断开化学键需要________________形成化学键
需要_________________
4、放热反应、吸热反应
(1)放热反应: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 如各类燃烧、中和反应、置换反应
(2)吸热反应: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如分解反应
练习: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反应是( ) 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是( )
冰层与变化着的二氧化碳层轮流叠加而成。在北部的夏天,二氧化碳完全升华,留下剩余的冰水层。由于南部的二氧化碳从没有完全消失过,所
更干。温度火星的轨道是椭圆形。因此,在接受太阳照射的地方,近日点和远日点之间的温差将近摄氏度。这对火星的气候产生巨大的影响。火 星上的平均温度大约为8K(开尔文,温度单位,即;赛前分析/zqzxsq/ ;从绝对零度-7.℃开始的摄氏度)(-℃,7℉),但却具有从冬天的K(-℃,-7℉)到夏日白天的将近K(7℃,8℉)的跨度。尽管火星比地球小得多,但它的表面积却相当于地球表面的 陆地面积。水远古海洋据美国太空网报道,科学家们已经掌握更多证据证明在数十亿年前火星表面的大部分地区曾经被广阔的海洋覆盖有关这项 发现的文章已经刊载于7月日出版的《地球物理学报》上。这些最新)拍摄的图 像。根据这些图像科学家们识别出一个巨大的冲积三角洲这个三角洲所在的河流最终注入一个面积几乎覆盖/火星表面的巨型海洋。论述这项发 现的论文作者之一是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地质学助理教授麦克·兰博(MikeLamb),他表示:“科学家们长期以来一直认为火星北半球广阔的低地平 原是一片干涸的古代海洋,但是苦于缺乏确凿的证据。”此次的研究结果尽管距离给出直接的证据仍然有距离,但它的确进一步支持了这一理论。 研究小组仔细审视由火星勘测轨道器搭载的HiRise相机拍摄的火星北半球低地地区一小片区域的高分辨率图像。该设备可以识别火星地表英寸(约 合厘米)直径的物体。更加具体而言,科学家们仔细观察了一个名为“AeolisDorsa”的区域中的一部分,面积约㎞,这片地区距离盖尔陨石坑约 英里(约合公里)。盖尔陨坑便是美国好奇号火星车登陆的地方,它正在这一地区开展地质考察。这一小块区域中分布有很多隆起的脊线,这主要 是长期流水沉积下来的一些较粗砾石堆积形成的这种脊线在其所在的河流干涸很久之后仍然能够继续存在,从而告诉科学家们这里曾经存在过的 水系的情况。HiRis
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化学反应的本质(实质)
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
2、化学反应中均伴有能量变化的原因
(1)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需要断开_________________和 形成_____________ 断开化学键需要________________形成化学键
需要_________________
4、放热反应、吸热反应
(1)放热反应: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 如各类燃烧、中和反应、置换反应
(2)吸热反应: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如分解反应
练习: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反应是( ) 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是( )
冰层与变化着的二氧化碳层轮流叠加而成。在北部的夏天,二氧化碳完全升华,留下剩余的冰水层。由于南部的二氧化碳从没有完全消失过,所
更干。温度火星的轨道是椭圆形。因此,在接受太阳照射的地方,近日点和远日点之间的温差将近摄氏度。这对火星的气候产生巨大的影响。火 星上的平均温度大约为8K(开尔文,温度单位,即;赛前分析/zqzxsq/ ;从绝对零度-7.℃开始的摄氏度)(-℃,7℉),但却具有从冬天的K(-℃,-7℉)到夏日白天的将近K(7℃,8℉)的跨度。尽管火星比地球小得多,但它的表面积却相当于地球表面的 陆地面积。水远古海洋据美国太空网报道,科学家们已经掌握更多证据证明在数十亿年前火星表面的大部分地区曾经被广阔的海洋覆盖有关这项 发现的文章已经刊载于7月日出版的《地球物理学报》上。这些最新)拍摄的图 像。根据这些图像科学家们识别出一个巨大的冲积三角洲这个三角洲所在的河流最终注入一个面积几乎覆盖/火星表面的巨型海洋。论述这项发 现的论文作者之一是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地质学助理教授麦克·兰博(MikeLamb),他表示:“科学家们长期以来一直认为火星北半球广阔的低地平 原是一片干涸的古代海洋,但是苦于缺乏确凿的证据。”此次的研究结果尽管距离给出直接的证据仍然有距离,但它的确进一步支持了这一理论。 研究小组仔细审视由火星勘测轨道器搭载的HiRise相机拍摄的火星北半球低地地区一小片区域的高分辨率图像。该设备可以识别火星地表英寸(约 合厘米)直径的物体。更加具体而言,科学家们仔细观察了一个名为“AeolisDorsa”的区域中的一部分,面积约㎞,这片地区距离盖尔陨石坑约 英里(约合公里)。盖尔陨坑便是美国好奇号火星车登陆的地方,它正在这一地区开展地质考察。这一小块区域中分布有很多隆起的脊线,这主要 是长期流水沉积下来的一些较粗砾石堆积形成的这种脊线在其所在的河流干涸很久之后仍然能够继续存在,从而告诉科学家们这里曾经存在过的 水系的情况。HiRis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PPT课件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5ae0b0779563c1ec5da7126.png)
【规律方法】 (1)进行反应热的计算时,要特别注意反应物 的存在状态、用量及反应进行的程度大小。 (2)比较反应热 ΔH 的大小要注意反应热的数值和符号。 若为放热反应,热量越多,ΔH 越小;若为吸热反应,热量 越多,ΔH 越大。审题时要特别注意,如果题中说出了 “吸 收”或“放出”热量,则不用再写“十”、“一”号,热量 多少也只看数值。如果题中只说“反应热为„„”等,则数 值前应标出“十”、“一”分别表示“吸热”、“放热”。 (3) 判断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或进行燃烧热的 计算要注意两点:一是 1 mol 物质完全燃烧;二是生成稳定 氧化物,如 C― →CO2(g) H― →H2O(l) S― →SO2(g)等。 - (4)ΔH=-57.3 kJ· mol 1 是稀的强酸与强碱的中和热, 如有弱 - 酸或弱碱参与反应,中和热小于 57.3 kJ· mol 1;如强酸、强 - 碱中有浓度很大的,则中和热大于 57.3 kJ· mol 1。
考点二 例2
盖斯定律的应用及反应热的计算
(2009 年 高 考 海 南 卷 ) 已 知 Fe2O3(s) + 3 2
3 - C(s)=== CO2(g)+2Fe(s) ΔH=+234.1 kJ· mol 1 2 - C(s)+O2(g)===CO2(g) ΔH=-393.5 kJ· mol 1 3 则 2Fe(s)+ O2(g)===Fe2O3(s)的 ΔH 是( ) 2 - - A.-824.4 kJ· mol 1 B.-627.6 kJ· mol 1 - - C.-744.7 kJ· mol 1 D.-169.4 kJ· mol 1
2.合理设计反应途径
2.合理设计反应途径
ΔH=ΔH1+ΔH2即符合数学中向量加和关系。
方法点拨 ΔH大小的比较 1.同一生成物,状态不同时 A(g)+B(g) C(g) ΔH1<0
【化学课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化学课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a6d628d96294dd88d0d26b3d.png)
第三节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教学目标:
1、复习初中的相关能量的知识。 2、了解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 3、理解燃料的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 开始
三峡大坝4号发电机组正在进行调试
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中都有新物质生成,同时伴随着能量变化。
例如:
C
+
O2
点燃
= CO2
+
+ 热量
CH4 + O2 = CO2
点燃
H2O
+ 热量
实 2 AlCl3 + 3H2 结论:温度上升,表示是放热反应。
H2O
Ba(OH)2 · 8H2O + NH4Cl
= BaCl2 + NH3· H2O + 8H2O
结论:玻璃片上结成冰,说明是吸热反应。
结论:
当反应物总的能量高于生成物总的
能量,在化学反应时,就是放热反应,
思考题:
1、辨析 在进行有关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讨论时,有两种意见: (1)空气越多越好。 (2)空气足量即可。 谈谈你的看法。 2、试解释“用扇子扇炉子,火越扇越旺,吹蜡烛一吹 就灭。”
练习: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就可以发生 C、吸热反应都需要加热的反应条件 D、化学反应放热还是吸热,取决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 和反应物总的能量的大小 2、造成温室效应的年原因是人类向大气排放了大量的 A、CO B、CO2 C、SO2 D、NO 3、根据能源的形成过程和时间长短,可以把能源分为可 再生的能源和不可再生的能源,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 的是 答案 A、石油 B、煤 C、天然气 D、沼气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教学目标:
1、复习初中的相关能量的知识。 2、了解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 3、理解燃料的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 开始
三峡大坝4号发电机组正在进行调试
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中都有新物质生成,同时伴随着能量变化。
例如:
C
+
O2
点燃
= CO2
+
+ 热量
CH4 + O2 = CO2
点燃
H2O
+ 热量
实 2 AlCl3 + 3H2 结论:温度上升,表示是放热反应。
H2O
Ba(OH)2 · 8H2O + NH4Cl
= BaCl2 + NH3· H2O + 8H2O
结论:玻璃片上结成冰,说明是吸热反应。
结论:
当反应物总的能量高于生成物总的
能量,在化学反应时,就是放热反应,
思考题:
1、辨析 在进行有关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讨论时,有两种意见: (1)空气越多越好。 (2)空气足量即可。 谈谈你的看法。 2、试解释“用扇子扇炉子,火越扇越旺,吹蜡烛一吹 就灭。”
练习: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就可以发生 C、吸热反应都需要加热的反应条件 D、化学反应放热还是吸热,取决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 和反应物总的能量的大小 2、造成温室效应的年原因是人类向大气排放了大量的 A、CO B、CO2 C、SO2 D、NO 3、根据能源的形成过程和时间长短,可以把能源分为可 再生的能源和不可再生的能源,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 的是 答案 A、石油 B、煤 C、天然气 D、沼气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PPT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PPT](https://img.taocdn.com/s3/m/31832ae1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f2.png)
则a、b、c、d的关系正确的是 C 。 A、a<c<0 B、b>d>0 C、2a=b< 0 D、2c=d>0
23
•
第一次作业∶p5Ex3(1)、(2)、(3)、(4)、(5)、(6)、 Ex4(1)、(2)、
•
作业布置∶
24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9
观察下列示意图:
HH
4 3 6 k J /m o l Cl Cl
2 4 3 k J /m o l
H
H
+
+
Cl
Cl
H Cl 4 3 1 k J /m o l
H Cl
➢ 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
1、……
2、……
3、……
10
•反应热 焓变
都可以热量(或转换成相应的热量)来表 述,叫做反应热,又称为“焓变”。
小结∶
生成物的关系,而且表示了反应的热
•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
效应。
• 1、需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如在多少度,多少千帕;
如在常温(250c)、常压(101kpa)下,可不注明温度和
压强的条件;
• 2、应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固体一s,液体一l, 气体一g;
• 3、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 数。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对于相同的 反应,当计量数不同时,其△H不同。
A、 2CH4 ( g )+4O2 ( g ) = 2CO2 ( g ) + 4H2O ( l ) ΔH = +890 kJ/mol
B、 CH4 +2 O2 = CO2 + H2O C、 CH4 ( g )+2 O2 ( g ) = CO2 ( g ) + 2 H2O ( l )
23
•
第一次作业∶p5Ex3(1)、(2)、(3)、(4)、(5)、(6)、 Ex4(1)、(2)、
•
作业布置∶
24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9
观察下列示意图:
HH
4 3 6 k J /m o l Cl Cl
2 4 3 k J /m o l
H
H
+
+
Cl
Cl
H Cl 4 3 1 k J /m o l
H Cl
➢ 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
1、……
2、……
3、……
10
•反应热 焓变
都可以热量(或转换成相应的热量)来表 述,叫做反应热,又称为“焓变”。
小结∶
生成物的关系,而且表示了反应的热
•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
效应。
• 1、需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如在多少度,多少千帕;
如在常温(250c)、常压(101kpa)下,可不注明温度和
压强的条件;
• 2、应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固体一s,液体一l, 气体一g;
• 3、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 数。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对于相同的 反应,当计量数不同时,其△H不同。
A、 2CH4 ( g )+4O2 ( g ) = 2CO2 ( g ) + 4H2O ( l ) ΔH = +890 kJ/mol
B、 CH4 +2 O2 = CO2 + H2O C、 CH4 ( g )+2 O2 ( g ) = CO2 ( g ) + 2 H2O ( l )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课件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bdbae29dd36a32d73758169.png)
2、从微观角度解释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 化(以1molH2和1molCl2反应为例)
3、△ H的正负和吸热、放热反应的关系
巩固练习
示例1
示例2
4、 △ H的三种表达式
(1)△ H=吸收的能量—释放的能量
△ H >0 ,反应吸热; △ H <0,反应放热。
(2)△ H=生成物的能量—反应物的能量 如果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时就会放热, 反之,则吸热 (3)△ H=反应物的键能之和—生产物的键能之和
二、反应热、焓变
1、反应热
(1)定义:在反应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能量, 都以热量(或换算成相应的热量)来表示,叫 做反应热,又称为焓变。 (2)符号:用△H表示 (3)单位:常采用kJ/mol或kJmol-1
说明:正确理解反应热单位的含义 △H的单位“kJ/mol或kJmol-1 ”,并不是指每摩尔 具体物质反应时伴随的能量变化是多少千焦,而是指给 定形式的具体反应以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来计量其物质 的量时伴随的能量变化。 计量数不同, △H的值不同
课后练习
1、必修2 p35页习题
2、三维设计 P2 随堂巩固
反应物的键能越小,稳定性约弱,能量就越高,破坏它需要的能量就越小; 生成物的键能越大,稳定性越强,能量就越低,释放的能量就越大,故需要 放出能量, △ H为负值;反之, △ H 为正值。
巩固过程中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 变化,即表现为热量的放出或吸收,通常叫做反 应热。用△H 表示,单位kJ/mol 。物理变化中 的能量变化不是反应热。
选修4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第1课时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一、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 1、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形式
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PowerPoint演示文稿
![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PowerPoint演示文稿](https://img.taocdn.com/s3/m/d79a5252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64.png)
6.能源的充分利用
传统能源 煤、石油、天然气、热力、电力等
能
源
太阳能、核能、风能、生物质能、地
新 能 源 热能、海洋能、氢能、天然气水合物
新能源具有资源丰富、可再生、无污染或少污染等特点 提高煤的燃烧效率,目前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1)将煤制成蜂窝状,以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2)通过一定的方法将煤转化为液体燃料(如甲醇) (3)通过一定的方法将煤转化为气体燃料(如煤气) 1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炔的标准燃烧热是_______________
15
热值:1g物质完全燃烧的反应热 单位kJ·g-1
思考9.已知下列四种物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2H2(g)+O2(g)==2H2O(l); △H=-571.6kJ·mol-1 2CO(g)+O2(g)==2CO2(g); △H=-566kJ·mol-1 CH4(g)+2O2(g)==CO2(g)+2H2O(l); △H=-893.0kJ·mol-1 2C2H2(g)+5O2(g)== 4CO2(g)+ 2H2O(l); △H=-2599.2kJ·mol-1 其中热值最高的是__________,热值最低的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 3.将0.5mol的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B2H6)在O2 中燃烧,生成固态三氧化二硼和气态水,放出
376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化学反应除发生质与量的变化外,都同时伴随着能量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H= +131.5 kJ/mol 。
练习2:
拆开 lmol H—H键、lmol N-HlmolN≡N键分别需
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N,则1mol N2生成NH3的
反应热为 ,1mol H2生成NH3的反应热为
。
分析:N2(g)+3H2(g)=2NH3(g),因拆开 lmol N—H键和生成 lmol N—H键吸收和释放出的能量相等, 所以此反应的反应热计算如下:
信息:
1mol Cl2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243KJ的热量 1mol H2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436KJ的热量 1mol Cl 原子和1mol H 原子结合生成1mol HCl分子,其化 学键形成时释放出432KJ的热量
问题:
你能根据上述数据计算出反应H2+Cl2=2HCl的反应热吗?
3.某些加热分解反应
反应物的总能量高
放 热 反 应
生成物的总能量低
生成物的总能量高
吸 热 反 应
反应物的总能量低
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放出的热量
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吸收的热量
化学反应的过程,可以看成是能量的“贮存” 或“释放”的过程
旧分子 拆开 原子 结合
新分子
(吸收能量)
(243KJ/mol+ 436KJ/mol) -2×432KJ/mol = -185KJ/mol
结论:
化学反应热效应△H=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练习1:
1molC(s)与1molH2O(g)反应生成 1molCO(g)和1molH2(g),需要吸收 131.5 kJ 的热量,该反应的反应热
2)反应物和生成物要注明聚集状态:
因为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所含的能量也不同。
H2(g)+ 12O2(g)=H2O(l);△H=-285.8KJ/mol
H2(g)+
1 2
O2(g)=H2O(g);△H=-241.8KJ/mol
∴H2O(l)═H2O(g);△H=+44KJ/mol
3)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 不表示分子数,因而必要时可用分数。一般出现分数时是 以某一反应物或生成物为“1mol”时其它物质才出现的。
H2(g)+Cl2(g)=2HCl(g);△H=-184.6KJ/mol
H2(g)+ Cl2(g)= HCl(g);△H=?KJ/mol
4) △H的表示: 热化学方程式中的△H的“+”与“-”一定要注明,
“+”代表吸热, “-”代表放热 无论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为多少,△H的单位总 是KJ/mol,但△H的数值与反应式中的系数成比例
①C(s)+1/2O2(g)==CO(g) ΔH1=?
②CO(g)+1/2O2(g)== CO2(g) ΔH2=-283.0kJ/mol
③C(s)+O2(g)==CO2(g)
ΔH3=-393.5kJ/mol
①+②=③,
练习:
已知方程式2H2(g)+O2(g)=2H2O(l); △H1=-571.6KJ/mol,则关于方程式 2H2O(l) = 2H2(g)+O2(g); △H2=?的
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分子数 B.该反应的△H2大于零 C.该反应的△H2= -571.6KJ/mol D.该反应表示36g水分解时的热效应
5.研究方法: a:实验法:直接测量,测量的 仪器叫量热计
b发生化学反应过程中整个反 应体系中的能量增加或者减少的量值。
若反应后体系的能量增加(吸热反应) 则△H为“+”值 ,即△H>0 若反应后体系的能量减少(放热反应) 则△H为“-” 值,即△H<0
6、反应热计算
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 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ΔH)只与反 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 途径无关。
如何理解盖斯定律?
A
ΔH
B
ΔH1
ΔH2
C
ΔH、ΔH1、ΔH2之间有何关系?
ΔH=ΔH1+ΔH2
练习: 如何测出这个反应的反应热:
(1)C(s)+1/2O2(g)==CO(g) ;ΔH1=?
5)方程式与反应热之间用“ ;”隔开。
3、热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质→量→能
H2(g)+
1 2
O2(g)=H2O(g);△H=-241.8KJ/mol
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什么物质
2)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物质的量比
3)反应物完全变成生成物后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意义 :
热化学方程式既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 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第三节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一.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 化学
反应
按能量变化
放热反应: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 吸热反应: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2.常见的放(吸)热反应
1.金属与酸的反应
放热反应
2.可燃物的燃烧反应 3.酸碱中和反应
吸热反应
4.大多数化合反应 1.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固体的反应 2. 用C 、H2 、CO还原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放出能量)
决定
吸收能量<放出能量 放热反应
吸收能量>放出能量 吸热反应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来源于反应过程中断裂旧键 并形成新化学键时的能量变化。
二、反应热
1.定义: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通常叫做反应热。
2.符号:用△H表示。
3.单位:一般采用kJ/mol。
4.研究对象:一定压强下,在敞口容器中发生 的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即反应的恒压热效应)
1、概念:表明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
H2(g)+Cl2(g)=2HCl(g); H= -184.6 kJ/mol CH4(g)+2O2(g)=CO2(g)+2H2O(l); H= -890.3 kJ/mol
2、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注明温度和压强: 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多少 与外界的温度和压强有关,需要注明,不注明的指 101kPa和25℃时的数据。
2×3×391kJ/mol - 946kJ/mol - 3×436kJ/mol
=92kJ/mol
∴lmolN2生成NH3的反应热△H = - 92kJ/mol 而 lmol H2只与1/3 mol N2反应,
∴反应热 △H= - 92/3KJ/mol= - 30.6KJ/mol ,
三、热化学方程式:
练习2:
拆开 lmol H—H键、lmol N-HlmolN≡N键分别需
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N,则1mol N2生成NH3的
反应热为 ,1mol H2生成NH3的反应热为
。
分析:N2(g)+3H2(g)=2NH3(g),因拆开 lmol N—H键和生成 lmol N—H键吸收和释放出的能量相等, 所以此反应的反应热计算如下:
信息:
1mol Cl2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243KJ的热量 1mol H2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436KJ的热量 1mol Cl 原子和1mol H 原子结合生成1mol HCl分子,其化 学键形成时释放出432KJ的热量
问题:
你能根据上述数据计算出反应H2+Cl2=2HCl的反应热吗?
3.某些加热分解反应
反应物的总能量高
放 热 反 应
生成物的总能量低
生成物的总能量高
吸 热 反 应
反应物的总能量低
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放出的热量
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吸收的热量
化学反应的过程,可以看成是能量的“贮存” 或“释放”的过程
旧分子 拆开 原子 结合
新分子
(吸收能量)
(243KJ/mol+ 436KJ/mol) -2×432KJ/mol = -185KJ/mol
结论:
化学反应热效应△H=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练习1:
1molC(s)与1molH2O(g)反应生成 1molCO(g)和1molH2(g),需要吸收 131.5 kJ 的热量,该反应的反应热
2)反应物和生成物要注明聚集状态:
因为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所含的能量也不同。
H2(g)+ 12O2(g)=H2O(l);△H=-285.8KJ/mol
H2(g)+
1 2
O2(g)=H2O(g);△H=-241.8KJ/mol
∴H2O(l)═H2O(g);△H=+44KJ/mol
3)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 不表示分子数,因而必要时可用分数。一般出现分数时是 以某一反应物或生成物为“1mol”时其它物质才出现的。
H2(g)+Cl2(g)=2HCl(g);△H=-184.6KJ/mol
H2(g)+ Cl2(g)= HCl(g);△H=?KJ/mol
4) △H的表示: 热化学方程式中的△H的“+”与“-”一定要注明,
“+”代表吸热, “-”代表放热 无论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为多少,△H的单位总 是KJ/mol,但△H的数值与反应式中的系数成比例
①C(s)+1/2O2(g)==CO(g) ΔH1=?
②CO(g)+1/2O2(g)== CO2(g) ΔH2=-283.0kJ/mol
③C(s)+O2(g)==CO2(g)
ΔH3=-393.5kJ/mol
①+②=③,
练习:
已知方程式2H2(g)+O2(g)=2H2O(l); △H1=-571.6KJ/mol,则关于方程式 2H2O(l) = 2H2(g)+O2(g); △H2=?的
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分子数 B.该反应的△H2大于零 C.该反应的△H2= -571.6KJ/mol D.该反应表示36g水分解时的热效应
5.研究方法: a:实验法:直接测量,测量的 仪器叫量热计
b发生化学反应过程中整个反 应体系中的能量增加或者减少的量值。
若反应后体系的能量增加(吸热反应) 则△H为“+”值 ,即△H>0 若反应后体系的能量减少(放热反应) 则△H为“-” 值,即△H<0
6、反应热计算
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 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ΔH)只与反 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 途径无关。
如何理解盖斯定律?
A
ΔH
B
ΔH1
ΔH2
C
ΔH、ΔH1、ΔH2之间有何关系?
ΔH=ΔH1+ΔH2
练习: 如何测出这个反应的反应热:
(1)C(s)+1/2O2(g)==CO(g) ;ΔH1=?
5)方程式与反应热之间用“ ;”隔开。
3、热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质→量→能
H2(g)+
1 2
O2(g)=H2O(g);△H=-241.8KJ/mol
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什么物质
2)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物质的量比
3)反应物完全变成生成物后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意义 :
热化学方程式既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 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第三节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一.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 化学
反应
按能量变化
放热反应: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 吸热反应: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2.常见的放(吸)热反应
1.金属与酸的反应
放热反应
2.可燃物的燃烧反应 3.酸碱中和反应
吸热反应
4.大多数化合反应 1.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固体的反应 2. 用C 、H2 、CO还原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放出能量)
决定
吸收能量<放出能量 放热反应
吸收能量>放出能量 吸热反应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来源于反应过程中断裂旧键 并形成新化学键时的能量变化。
二、反应热
1.定义: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通常叫做反应热。
2.符号:用△H表示。
3.单位:一般采用kJ/mol。
4.研究对象:一定压强下,在敞口容器中发生 的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即反应的恒压热效应)
1、概念:表明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
H2(g)+Cl2(g)=2HCl(g); H= -184.6 kJ/mol CH4(g)+2O2(g)=CO2(g)+2H2O(l); H= -890.3 kJ/mol
2、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注明温度和压强: 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多少 与外界的温度和压强有关,需要注明,不注明的指 101kPa和25℃时的数据。
2×3×391kJ/mol - 946kJ/mol - 3×436kJ/mol
=92kJ/mol
∴lmolN2生成NH3的反应热△H = - 92kJ/mol 而 lmol H2只与1/3 mol N2反应,
∴反应热 △H= - 92/3KJ/mol= - 30.6KJ/mol ,
三、热化学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