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带和风带 (3)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地面气流右 偏成东北风
北纬30度
赤道
赤道受热,空气膨胀上 升,近地面形成低压
(2)考虑---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
高纬环流
----三圈环流
低压
10
5
高压
中纬环流
9 86
7
低压
3
低纬环流 2 4
高压
1
副极地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赤道低压带
极地高压带 极地东风带 中纬西风带 东北信风带
三圈环流
①赤道低气压带 ③副极地低气压带
②副热带高气压带 ④极地高气压带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 ①③
3.下列图中,正确反映南半球副热带高压两侧 大气运动的是( C )
A.
B.
C.
D.
4.关于气压带叙述错误的是( D ) A.全球7个气压带,3个低压带,4个高压带 B. 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大致在南北纬30°左右 C.气压带分布具有高低相间的规律 D.低压带气流上升,多晴天;高压带气流下沉,
冰岛低压 亚洲高压 阿留申低压
一月海平面等压线的分布图
亚洲低压
夏威夷高压
亚速尔高压
七月海平面等压线的分布图
二、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北半球)
1、北半球:气压带呈块状分布 气流状况 亚洲大陆 北太平洋 北大西洋
1月
亚洲高压
阿留申 冰岛低压 低压
7月
亚洲低压 夏威夷 高压
亚速尔 高压
2、南半球:海洋面积广,气压带成带状分布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90°
夏至日-秋分日
60° 66.5ºN 30°
23.5ºN
0° 0º 30° 23.5ºS 60°
移 动 规 律
90° 极地高压带
秋分日-冬至日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90°
秋分日-冬至日
60° 66.5ºN 30°
3、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
极地高气压带 极地东风 副极地低气压带
盛
行
西
风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东北信 风
赤 道 低气 压 带
东
南 信风
副热带高气压带
盛
行
西
风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东风 极地高气压带
气压带分布规律 ▪高、低气压带相间分布 ▪南北半球对称分布
风带分布规律 ▪风总是由高压带吹向低压带 ▪南北半球对称分布
23.5ºN
0° 0º 30° 23.5ºS 60°
90° 极地高压带
冬至日-春分日
冬至日-春分日
移4、气压带和风带的副季极地节低气移压动带 规律6:0° 66.5ºN
(动1)气压带和风带在副一热带年高内气压随带 太阳直射30点° 的23.南5ºN
北规移动而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 赤道低气压带 律
0º
引起因素: ▪高低纬度受热不均
只考虑高低纬间受热不均——单圈环流
北极
赤道
赤道 南极
若考虑地球自转呢?
▪假设前提: 地球表面是均匀的
▪引起因素: 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 地转偏向力
北半球低纬环流立体图
高空北上气流 右偏成西南风
到北纬30度上空偏 转成西风,气流无 法北上在此堆积
南风
被
迫
下
沉
北纬30度形成高压
三、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位 置
影响气 压分布 的因素
时 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被切断的 气压带
气压中心的变化
亚欧大 陆
太平洋
北
海陆热
1月
副极地低 压带
冷高压 保留副极 地低压带
半 力性质
球
的差异 7月
副热带 高压带
热低压 保留副热 带高压带
南 气压带基本上呈 带 状,因为海洋 半 占绝对优势
球
面积
三·季风环流
1·季风的涵义:盛行风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 ----气压带、风带的南北移动
66°34´N
23°26´N 0° 23°26´S
66°34´S
一、大气环流
1、三圈环流: 低纬环流、中纬环流、高纬环流
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全球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
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北半球)
合作探究部分
问题
2·季风的风向:冬夏季季::陆海地洋
海洋 陆地
3·季风的成因东南:亚亚::海海陆陆间间热热力力性性质质差差异异。和气压带风带的
季节性移动
4·季风的性质:
、大气环流的形成
高低纬间 热量差异
地转 偏向力
太阳直射点 的南北移动
单圈环流
三圈环流 气压带和风带
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
气压带、风带南北移动
气压带断裂成块状,形成季风
1月
60º 30º 0º 30º
60º
低气压
副极地低气压带 高气压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亚洲1月、7月的季风图
冬季风
夏季风
1.下列全球的气压带中,气流是上升的有( D )
①赤道低气压带
②副热带高气压带
③副极地低气压带 ④极地高气压带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 ①③
2.由于受热不均而形成的气压带有:( C )
问题1
问题2
问题3的 (1)(2)
问题3的 问题3的 (3) (4)(5)
展示
G1
G3
G5 G7
G8
点评
G2
G4
G6 G9 G2
(2)考虑---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
高纬环流
----三圈环流
低压
10
5
高压
中纬环流
9 86
7
低压
3
低纬环流 2 4
高压
1
副极地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赤道低压带
极地高压带 极地东风带 中纬西风带 东北信风带
0°
23.5ºS
(2)就北半球来说,副大热带致高夏气压季带 偏北,冬30季° 偏南。
副极地低气压带
60°
90°
当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短时,下列四幅图中, 气压带、风带分布的位置正确的是
A.a
风带
B.b
气压带
√C.c D.d
二、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对气候的影响
(3)考虑: 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
(4)考虑----高低纬间热量不均; 地转偏向力;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断裂成单个的高低气压中心
冰岛
一月 低压
大
西
洋
七月 亚速尔
高压
冬
副蒙极古--西地伯利低亚高气压压 带
阿留申
低压 60N
太
亚欧大陆
平夏
洋
副 亚热洲(带印高度)气低压压 带
冬
夏威夷 30°N
高压
夏
印度洋
移 动 规 律
90° 极地高压带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春分 日-夏至日)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90°
春分日-夏至日
60° 66.5ºN 30°
23.5ºN
0° 0º 30° 23.5ºS 60°
移 动 规 律
90° 极地高压带
夏至日-秋分日
副极地低气压带
气压带和风带 (3) 优秀课件
1、大气环流的概念
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2。特点: 全球性 规律性 长期性
3.成因:太阳辐射造成高低纬度之间热量差异
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促进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 4意义: 热量和水汽输送·交换。调整全球
的水热分布和平衡,影响全球的 天气和气候
活动
假设: ▪地球表面均匀 ▪地球不自转
北纬30度
赤道
赤道受热,空气膨胀上 升,近地面形成低压
(2)考虑---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
高纬环流
----三圈环流
低压
10
5
高压
中纬环流
9 86
7
低压
3
低纬环流 2 4
高压
1
副极地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赤道低压带
极地高压带 极地东风带 中纬西风带 东北信风带
三圈环流
①赤道低气压带 ③副极地低气压带
②副热带高气压带 ④极地高气压带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 ①③
3.下列图中,正确反映南半球副热带高压两侧 大气运动的是( C )
A.
B.
C.
D.
4.关于气压带叙述错误的是( D ) A.全球7个气压带,3个低压带,4个高压带 B. 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大致在南北纬30°左右 C.气压带分布具有高低相间的规律 D.低压带气流上升,多晴天;高压带气流下沉,
冰岛低压 亚洲高压 阿留申低压
一月海平面等压线的分布图
亚洲低压
夏威夷高压
亚速尔高压
七月海平面等压线的分布图
二、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北半球)
1、北半球:气压带呈块状分布 气流状况 亚洲大陆 北太平洋 北大西洋
1月
亚洲高压
阿留申 冰岛低压 低压
7月
亚洲低压 夏威夷 高压
亚速尔 高压
2、南半球:海洋面积广,气压带成带状分布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90°
夏至日-秋分日
60° 66.5ºN 30°
23.5ºN
0° 0º 30° 23.5ºS 60°
移 动 规 律
90° 极地高压带
秋分日-冬至日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90°
秋分日-冬至日
60° 66.5ºN 30°
3、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
极地高气压带 极地东风 副极地低气压带
盛
行
西
风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东北信 风
赤 道 低气 压 带
东
南 信风
副热带高气压带
盛
行
西
风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东风 极地高气压带
气压带分布规律 ▪高、低气压带相间分布 ▪南北半球对称分布
风带分布规律 ▪风总是由高压带吹向低压带 ▪南北半球对称分布
23.5ºN
0° 0º 30° 23.5ºS 60°
90° 极地高压带
冬至日-春分日
冬至日-春分日
移4、气压带和风带的副季极地节低气移压动带 规律6:0° 66.5ºN
(动1)气压带和风带在副一热带年高内气压随带 太阳直射30点° 的23.南5ºN
北规移动而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 赤道低气压带 律
0º
引起因素: ▪高低纬度受热不均
只考虑高低纬间受热不均——单圈环流
北极
赤道
赤道 南极
若考虑地球自转呢?
▪假设前提: 地球表面是均匀的
▪引起因素: 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 地转偏向力
北半球低纬环流立体图
高空北上气流 右偏成西南风
到北纬30度上空偏 转成西风,气流无 法北上在此堆积
南风
被
迫
下
沉
北纬30度形成高压
三、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位 置
影响气 压分布 的因素
时 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被切断的 气压带
气压中心的变化
亚欧大 陆
太平洋
北
海陆热
1月
副极地低 压带
冷高压 保留副极 地低压带
半 力性质
球
的差异 7月
副热带 高压带
热低压 保留副热 带高压带
南 气压带基本上呈 带 状,因为海洋 半 占绝对优势
球
面积
三·季风环流
1·季风的涵义:盛行风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 ----气压带、风带的南北移动
66°34´N
23°26´N 0° 23°26´S
66°34´S
一、大气环流
1、三圈环流: 低纬环流、中纬环流、高纬环流
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全球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
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北半球)
合作探究部分
问题
2·季风的风向:冬夏季季::陆海地洋
海洋 陆地
3·季风的成因东南:亚亚::海海陆陆间间热热力力性性质质差差异异。和气压带风带的
季节性移动
4·季风的性质:
、大气环流的形成
高低纬间 热量差异
地转 偏向力
太阳直射点 的南北移动
单圈环流
三圈环流 气压带和风带
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
气压带、风带南北移动
气压带断裂成块状,形成季风
1月
60º 30º 0º 30º
60º
低气压
副极地低气压带 高气压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亚洲1月、7月的季风图
冬季风
夏季风
1.下列全球的气压带中,气流是上升的有( D )
①赤道低气压带
②副热带高气压带
③副极地低气压带 ④极地高气压带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 ①③
2.由于受热不均而形成的气压带有:( C )
问题1
问题2
问题3的 (1)(2)
问题3的 问题3的 (3) (4)(5)
展示
G1
G3
G5 G7
G8
点评
G2
G4
G6 G9 G2
(2)考虑---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
高纬环流
----三圈环流
低压
10
5
高压
中纬环流
9 86
7
低压
3
低纬环流 2 4
高压
1
副极地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赤道低压带
极地高压带 极地东风带 中纬西风带 东北信风带
0°
23.5ºS
(2)就北半球来说,副大热带致高夏气压季带 偏北,冬30季° 偏南。
副极地低气压带
60°
90°
当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短时,下列四幅图中, 气压带、风带分布的位置正确的是
A.a
风带
B.b
气压带
√C.c D.d
二、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对气候的影响
(3)考虑: 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
(4)考虑----高低纬间热量不均; 地转偏向力;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断裂成单个的高低气压中心
冰岛
一月 低压
大
西
洋
七月 亚速尔
高压
冬
副蒙极古--西地伯利低亚高气压压 带
阿留申
低压 60N
太
亚欧大陆
平夏
洋
副 亚热洲(带印高度)气低压压 带
冬
夏威夷 30°N
高压
夏
印度洋
移 动 规 律
90° 极地高压带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春分 日-夏至日)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90°
春分日-夏至日
60° 66.5ºN 30°
23.5ºN
0° 0º 30° 23.5ºS 60°
移 动 规 律
90° 极地高压带
夏至日-秋分日
副极地低气压带
气压带和风带 (3) 优秀课件
1、大气环流的概念
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2。特点: 全球性 规律性 长期性
3.成因:太阳辐射造成高低纬度之间热量差异
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促进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 4意义: 热量和水汽输送·交换。调整全球
的水热分布和平衡,影响全球的 天气和气候
活动
假设: ▪地球表面均匀 ▪地球不自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