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精密医疗器械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精密医疗器械厂
上海精密医疗器械厂前身是国民政府善后事业委员会遗留下来的一个仅仅只有严家莹和吴梦雄等7个人的X射线机修配所,既无厂房,又无专业生产技术人员,连X光机的安装修理也要找外国人。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改组为华东工业部器械二厂,6月上海市军管会派卫生处秘书闻尧同志来任华东工业部器械二厂副厂长。当时闻尧面对这情况,团结全厂职工一起整顿创业,吸收优秀专业技术人员进厂,其中就有毕业于交通大学物理系的华中一、毕业于交通大学电机系的杨世琦和毕业于上海中华职业学校高级机械科的朱德鑫等。1952年2月在上海医学院放射学教研室主任兼附属中山医院放射科主任荣独山协助下,工程师严家莹和副厂长闻尧、车间主任朱德鑫等一起研制成国内第一台200毫安医用X射线机,并且安装于中山医院内试用。同年闻尧、严家莹和沈阳市医药公司杨午、王佳雨等在第二次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期间展出了这台200毫安医用X射线机。
1953年3月正式挂牌成立轻工业部上海精密医疗器械厂。同年与复旦大学电真空物理实验室X光管研制实验室等合作,由周同庆任主任,方俊鑫任副主任,华中一为厂代表。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努力,解决了真空铸靶、阴极设计、铜与玻璃的管状封接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并制定了排气和除气规范等一系列工艺规程文件,于1953年秋试制成功我国第一个医用封闭式X光管。X光管的研制成功,填补了我国在这一技术领域的空白,节省了大量外汇,更重要的是使我国电真空器件的设计和制造步入了新的阶段,推动了我国高真空技术的发展。1955年工程师严家莹和北京医用射线机厂杨午一起翻译出版了《X射线机》(人民卫生出版社)一书,为生产医用X射线机奠定了理论基础,1956年上海精密医疗器械厂开始用国产材料批量生产200毫安医用X射线机。同年张尚友、王大年、荣德舆、王振河等一起翻译出版了《X线和γ线防护》(人民卫生出版社)一书,为如何防护X射线和伽马射线奠定了理论基础。1957年工程师严家莹等研究钴-60治疗机,并且制造出样机。1958年4月,严家莹和马凤祥一起翻译出版了《X线机技术》(В.К.什勉辽夫著),进一步提高了X射线机的生产技术,年底试制400毫安大型X射线机获得成功。1959年上海精密医疗器械厂研制成功国内第一台大型红外线望远镜,还研制成X光管、荧光屏等关键配件并且投入生产。1960年上海精密医疗器械厂与长春光学所合作研制国内第一台20万倍电子显微镜,1965年8月2日工程师严家莹携爱徒朱祖福等终于获得成功,1966年3月30日邮电部发行特种邮票“工业新产品”,其
中就有这台20万倍电子显微镜。1970年上海精密医疗器械厂内迁到四川内江后更名为西南医用设备厂(刚开始是叫西南医用射线厂)。而留在上海的部分科技人员就成立了上海电子光学技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