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流与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流与影响
人类文化从源头上看,不外乎三种类型。

一是游牧文化,二是农耕文化,三是商业文化。

游牧文化发源于高寒的草原地带,农耕文化发源于河流灌溉的平原,商业文化发源于滨海地带以及近海之岛屿。

三种自然环境,决定了三种生活方式,三种生活方式形成了三种文化类型。

然而在辽阔的中原大地,受到古代“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商业文化受到严重的排挤和打击,使得拥有绵长海岸线的中国失去了发展商业文化的机会。

因此,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才是影响中华文明的最主要因素。

交流与冲突———是这两大文明的交往方式。

从中国社会发展的总体历史过程看,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形成,带有某种自发的分工互补性质,彼此产品的交换和交流,成为双方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共同需要。

这种交往的途径和方式,大致上有两种类型,即和平友好的往来和残酷的暴力冲突。

一、农耕文明及其特点
农耕文明,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适应农业生产、生活需要的国家制度、礼俗制度、文化教育等的文化集合。

农耕文明集合了儒家文化,及各类宗教文化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文化内容和特征,但主体包括国家管理理念、人际交往理念以及语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是世界上存在最为广泛的文化集成。

农耕文化有着自身的特点,其核心是平和的、自足的。

农耕可以自给、无事外求,因此而为静定的、保守的。

农耕文化所产生的是“天人相应”、“物我一体”,“顺”、“和”、“安分”、“守己”等观念,都表现出“和平的”文化特征。

农耕民族与耕地相连系,生长于此,病老于此。

所以他们心中“不求空间之扩张,惟望时间之绵延”,其所希望的是“天长地久,福禄永终”。

农民的农业生产有定期,有定量,一亩之地年收有定额,很少有新鲜刺激的东西。

而且又生生不已,源源不绝,不愿多藏,也不能多藏。

所以他们的生活是常感满足而不富有。

可以说,农耕文化的上述精神特征皆来自于较优厚平和的自然环境。

二、游牧文明及其特点
游牧文化起源于“内不足”,内不足是一种自然环境的逼迫,而自然环境的逼迫引发了这种文化的种种特点,其核心是以对立为基础的进取和扩展。

由于不良生存环境的刺激,遂产生了强烈的“战胜与克服欲”。

正是游牧文化的这种起源,产生了其独特的生产方式:逐水草而居,依靠肉和奶解决大部分食品,然后用毛皮、肉食和奶制品与农耕民族交换日常用品以及一些谷物。

因此游牧民族必须保证和农耕民族的贸易,对外依赖性较强。

但是游牧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生产不稳定,一旦遇上灾害造成牲畜大量死亡,就意味着生存的危机。

这时候游牧民族为了生存只能去劫掠。

由于游牧民族时刻与各种恶劣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相争斗,每天又以肉食和奶制品为食,因此所有游牧民族都是剽悍善战的。

再加上有大量马匹装备出的骑兵,游牧民族以追求财富为目标的侵略成为了其独树一帜的文化特征。

游牧文明的特点在于动。

因为变动性大,不利于手写文字的产生,文化的积累便主要依靠口耳相传,无法形成如农耕文明那样发达的社会文化和制度组织,在话语权上始终无法胜过农耕文明,因此留给人们落后和应改造的印象。

三、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冲突
从商代开始,匈奴的先人鬼方就开始侵扰中原。

此时中原战车是主要兵种,相比骑兵来说机动力要低的多。

不过,由于马鞍、马镫都没有在游牧民族中使用,此时的鬼方骑兵尚没有太强大的战斗力。

在商武丁时鬼方受重创,直到周朝才再次开始南下。

到了战国时代随着整个东亚气候的变冷,游牧民族的入侵越来越频繁,北方燕、赵、秦都修建了长城防止来犯
之敌,开了用长城防备游牧民族的先河。

后世秦、汉、北魏、隋、金、明都修建过长城;宋代因为没有“幽云十六州”失去了建设长城的地利,发明过“水上长城”,“其间设26座碉堡,125处军铺,兵船百艘”。

汉初由于国力不足,休养生息六七十年,积蓄了足够的国力,开始了对匈奴的反击。

为了获得精锐的战马,汉武帝曾经发动对大宛的远征,所得大宛马大大改善了中原马匹的质量;同时张骞通西域带回了饲养马匹的饲料和养马的先进方法。

以此汉朝养马数十万匹,对阵匈奴时能够出动强大的骑兵。

此时“高桥马鞍”已经被发明了出来,骑兵真正能够发挥战马的机动力了。

依靠强大的国力,汉朝对匈奴屡战屡胜。

中国在汉代首次获得河西之地,并且置郡长期统治。

匈奴在与汉朝大战后,先分裂成北匈奴、南匈奴;后北匈奴西逃,造成几百年后的欧洲民族大迁徙;南匈奴南迁,在后来的十六国时期与其他少数民族一起融入汉族消失。

这是对抗游牧民族另外一种方法:利用农业文明生产力发达的优势,组建能够对抗游牧民族的骑兵,用武力驱逐他们。

然后就有一部分游牧民族离开蒙古草原内迁至农业区,进行农业化。

内迁的种族有逐渐融入汉族的(鲜卑),也有在屠杀中灭亡的(羯)。

到了唐代,对待少数民族可谓宽大。

唐朝与少数民族更像是联盟的关系,众多少数民族将领和雇佣军都曾经是唐军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唐代时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在内忧外患中不占重要地位。

农业文明的噩梦后来才真正出现,那就是蒙古人。

蒙古人的强悍和顽强的生存能力让他们成了蒙古草原的最后主人。

古代蒙古人分化出的各个民族今日分布在欧亚大陆各处,其中现代蒙古族仍旧牢牢占据着草原。

为什么蒙古人没有像其他游牧民族一样最终消失?这应该归功于成吉思汗“黄金家族”数百年的南征北战,所有其他的民族被屠杀、同化得差不多,再也没有游牧民族能够有实力驱赶蒙古人;而同一时期的明朝没有能力完全击溃蒙古人、清朝与蒙古建立的差不多是联盟关系,也使得农业文明没有再次驱赶蒙古人。

到了现代社会,就没有人会再去争夺牧场了,农业文明也前进到工业文明。

农业文明和游牧文明数千年的对抗就此结束。

四、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流
在古代,游牧民族的马给人类的交通带来极大的便利,加速了贸易和技术的传播。

草原的游牧民族,在与其他民族沟通时比起农耕的中原地带就有明显的优势。

马比人走得远、跑得快、负载的东西多。

游牧文明比起农耕文明来,覆盖的领域大,接触的文化多,技术传播也可能快一些。

因此在与游牧文明的交流过程中,农耕文明不仅得到了游牧文化的精髓,也有了接触其它外来文化的机会。

而农耕文明相对与游牧文明,总是以精雕细琢的态度不断完善任何事物以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

因此农耕文明虽然覆盖领域不大,但是它的文化是成熟完善的,技术是先进有效的,尤其是政治思想文化上的高度发达。

游牧文明在与农耕文明的交流中,学习到了远远超出其文化水品的知识,可谓是收益非浅。

以下是几个具体的文明交流的例子:
1、青铜器
早在4000年前,西亚已进入青铜时代的鼎盛时期,主要的青铜冶铸技术均已发明,并对周边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东亚在那时才刚刚进入青铜时代。

青铜文明在中原大地的起源真是西北游牧民族传播的功劳。

又如,剑是古代游牧武士随身携带的武器,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其中西亚和中亚的短剑较为古朴,而东亚的剑种类繁多,且异常精致。

而中国佩剑之俗也是起于西北游牧民。

但是青铜冶炼和铸造是定居者的事业,不可能在马背上进行。

而且刀、剑、斧、弓、箭、盔、甲、套索是游牧民的主要兵器,但其实只有套索是游牧民特有的武器,其他均是定居民的发明。

从中不难发现,游牧民族的青铜文化正是取自他处。

游牧民族巧妙地利用了青铜器,
完善了游牧生活方式,战斗力大大提高,促使游牧民走上了游牧军事化的道路,从而将青铜兵器传播到了遥远的地方。

2、系带和带钩
岩画和墓葬发掘均表明游牧民有系带的传统。

他们习惯将武器或生活用具挂在腰带上。

腰带以动物纹饰为主,在中国北方有大量出土。

春秋战国之际,系带之风盛行中原,带亦系挂刀、剑、印章等物。

系带和带钩争奇斗妍。

又有史载“带不厌新,钩不厌旧”,“满堂之坐,视钩各异”。

带钩在进入中原之后成了时尚或身份的象征,其实用功能逐渐被人遗忘。

在游牧文化进入农耕文化的时候,农耕文化的等级特点影响了它的发展,从而产生了新的文化思想。

3、粮食
中原地区上古原不产麦。

中原之原始农作物为禾(今粟谷),故中原早期农作物之字皆从禾不从麦,如黍、稷、秫等。

小麦起源于西亚,后来经由西北的游牧民族引种至中原。

粟起源于黄河流域,新疆境内则发现了距今4000多年的小米饼(由粟制作的食品)。

这就说明游牧游牧文明在带来小麦的同时也带走了粟。

稻米自南而北,麦类自西而东的传播,对中国人饮食习惯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4.生产生活
一部分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或南迁),带来了民族大融合,促进了经济文化发展。

如,魏晋南北朝时期,匈奴、鲜卑、羯、氏、羌“五胡”南迁,带来了方凳、胡床等用具,以及完善的畜牧养殖方法;而他们也学到了更加实用的种植农业。

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各有各的特色与优点,在交流与冲突的引导下,两种截然不同的文明在相互的取长补短中伴随着创新与延续的基调一起向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