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说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四运动》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五四运动》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来阐述我对本堂课的教学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0课的内容它上承辛

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下启五四运动以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既是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又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题材

考虑到八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对知识发展、迁移能力的实际情况我将教材内容稍作调整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五四运动的

性质和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把理解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开端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目标分析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五四运动让学生在探究中培养兴趣,在合作中解决问题,在体验中开拓思维增强学生的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过程分析

根据八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特征为实现教学目标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创新的课堂氛围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来优化课堂教学:

1、创设情景直观感知

通过歌曲《光荣啊!中国共青团》创设情景引出五四青年节是为了纪念五四运动而设定的激起学生了解这场运动的求知欲从而揭

示课题紧跟着学生阅读教材结合老师在黑板上板书的知识结构对教

材内容进行大致的了解;考虑到声音和图像比单纯的文字更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因此通过播放《五四回声》的视频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印象

2、抢答探究培养双基

这个环节以小组竞赛、知识抢答的形式推动学生根据老师给出的选项进行抢答选项是老师根据知识结构设置的与一般的选择题的

呈现模式不同老师只给选项不给题干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知识进行

自主地选择选出认为与“五四运动”有关的关键词并说明理由如:屏幕打出(1920191719191918)这四个年代学生通过思考分析会抢答1919,理由是:五四运动爆发于1919年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对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经过、结果有一个完整而清晰的认识;而且还充分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与探究能力使学

生自始至终处于积极的思考状态

为突出重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五四运动的性质我引导学生从口号入手(①“师夷长技以制夷”②“外争国权内惩国贼”③“打倒日本帝国主义!”④“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屏幕给出四个选项学生通过思考分析会抢答“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理由是:这是五四运动的口号之一接着老师引导学生分析“外争国权”是向谁争争些国权“内惩国贼”是惩处些卖国贼他们代表个阶级通过层层设

问学生逐渐明白五四运动的性质即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

由于八年级学生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在理性认识上是不足的所以理解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是本节课的难点为突破这个难点老师引导学生将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进行比较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得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四个“新”在突破难点的同时也突出了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这个重点

在抢答探究中老师会通过链接一些图片资料来启发学生思考同时培养学生从图片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如果说这个环节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历史那么即兴演讲就是让学生地体验历史

3、即兴演讲体验

在学生了解了五四运动之后我播放电影《我的1919》剪辑片断在学生被当时人们的爱国热情所感染和感动时我让学生开放思维、畅所欲言进行即兴演讲同时学生在自己渲染的爱国氛围和营造的场境中体验历史为下面感悟历史情感升华奠定基础

4、迁移拓展情感升华

当学生还处于激昂的情绪中时通过设问:五四运动告诉了我们什么

让学生谈感受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五四精神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怎样弘扬“五四精神”?

老师先现身说法:“作为一名教师我将把我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教育教育工作中去爱岗敬业为培养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贡献我的

青春和力量”并提供图片资料引导学生结合现实和自身情况谈感想在学生的开放式回答中课堂达到一个高潮最后因势利导让学生在课后

以五四精神为主题策划一期主题班会从而将情感教育延伸到课堂之

我就是通过以上四个教学环节组织课堂教学的

教法分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教师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创设了多种学习情景采用了情景教学法、探究讨论法、设疑导学法、多媒体交互演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了一个民主、和谐的思维空间学生在主动探究、亲身体验中参与课堂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创新精神得到培养

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占有有效资料和信息以解读者、研究者的身份学习历史变被动的“听课”、“接受”为主动的“感知”、“建构”、“体验”、“探究”

五、评价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多元的涉及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教学设计面向“全体”注重“过程”使学生从“体验、探究”中建构属于他们自己的历史知识结构并获得富有成效的学习体验

学生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学习知识得到掌握能力得到提高情感得到体验

我相信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身临其境的情境中学历史在积极的思考中学历史在感受和交流中学历史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一双能用历史视角来审视现实的眼睛有一个能用历史思维来思考现实的头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