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银行的影响及风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子银行的影响及风险

作者:梁娅文

来源:《世界家苑·学术》2018年第04期

一、影子银行发展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

影子银行的出现促进了我国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同时金融市场发展速度的日益加快,也刺激了影子银行的发展。普惠金融的提出,金融科技的迅速发展,都加入了影子银行的出现与发展,传统银行也高度封闭,高度竞争,只有有限的人才能进入到银行业当中,影子银行则不同,这也促使许多传统银行业退出,加入了影子银行的行列,影子银行在中国金融市场的地位和作用明显提升,但是中国影子银行的发展相对于一些发达国家的影子银行来说,还处在不够成熟的阶段,但是出现了迅猛的发展态势,因此对于影子银行的法律监管我们必须重视。影子银行的出现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影响既包括积极的,也包括消极的方面。

从积极方面来说,我国影子银行的产生是由单一融资向多元化融资渠道和方式转变的需求,是金融体制转型的必然趋势。影子银行的出现提高了传统正规金融机构的运营效率和竞争意识,满足了实体经济快速发展的资金需求,拉动了经济增长。有助于拓宽实体经济的融资渠道我国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仍不发达,社会融资需求巨大,融资渠道却相对单一,影子银行的出现拓宽了实体经济的融资渠道,满足了实体经济多元化的融资需求,推动了金融创新活动的开展,促进了金融市场的活跃程度,为经济增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有助于将闲置资金转为储蓄,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社会闲散资金增多,将剩余的钱投入影子银行,可以形成良性的循环对金融市场参与者的福利最大化产生积极作用;最后有助于增强资金流动性,影子银行体系作为金融资源的一种再分配方式,可将更多储蓄转换为投资,提高投资资金在储蓄资金中的占比,增强资金流动性。

从消极方面来说,在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蕴含着一定的风险,会对我国经济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由于对影子银行缺乏有效的监管,会导致在某些领域积聚风险,而这种风险由于缺乏监管会导致相关的相关风险隐藏在背后,不容易发现,这种风险有时会影响到传统银行业的发展,传导到整个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体系,影响我国经济转型和宏观政策的效果。

二、我国影子银行的风险

FSB指出影子银行的风险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是系统性风险问题,如有缺陷的信用风险转移、期限或流动性转换等;二是监管套利问题,影子银行在金融活动中具有逃脱监管机构监管的可能性。我国的影子银行形成了主要以下的特点:

(一)系统性风险

影子银行过短期负债的方式将融得的资金进行中长期运用,在这种运用过程中就可能会导致影子银行不能及时变现以满足投资者的需要,这时就会发生兑付风险,影子银行的风险就会向传统银行转移,对整个金融市场造成冲击,并可能会引发金融危机。

(二)监管套利

套利是金融学上的一种投资策略。监管套利是套利者利用了市场监管的差异性,在不违反监管制度的前提下对低风险、净投资和正收益的追求。法律规制意义上的监管套利是指被监管者通过法律规避或者利用法律漏洞,规避法律监管,减少合规成本,进而谋取利益的行为。监管套利是一种合法行为。

影子银行的监管套利由于对于影子银行的监管不同于传统的银行的监管那样严格,就会产生许多参与者规避监管,获得差别化利益的行为,许多传统银行在压力之下退出监管部门,依赖于货币市场基金、证券化、债券回购以获取等多利润,最终增加整个金融市场的风险。

(三)监管的困难

我国监管体系不健全,影子银行受到的监管是十分宽松的,受到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较小,例如职能互联网等这一类的公司进入金融企业不需要许可,是一个开放的充分竞争的金融机构,因此这对于监管机构来说,要实现监管难度很大,不可能做到对所有的都监管,存在监管漏洞和监管套利。再比如说跨国集团、银行控股金融集团等重要市场主体甚少受到法律约束。对冲基金、金融衍生产品、私募基金尚无专门法律规定。现有法律、法规多为原则规定,缺乏技术操作性。我国金融监管法律内容规定空洞,对影子银行规制以行政措施为主,各监管部门职责交叉,执行力差,缺乏有效工具和手段洞悉影子银行动态风险。金融数据统计与信用评级制度也未建立,信息披露严重不足。

同时我国实行分业监管,缺少协调整合与风险预警。我国一直实行由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分业治理的金融体系监管模式,各监管机构职能分明,分工协作,无权干预其他监管机构业务。各管理部门对相同问题可能采取不同措施,各部门间信息难以整合,无法对市场进行整体评判,只有当系统风险产生时,才恍然大悟。

注:

1.FSB《影子银行:范围界定》研究报告。

2.沈庆劫《监管套利的动因、模武与法律效力研究》,《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3.沈伟,余涛:《影子银行的监管逻辑和进路:以影子银行本质属性为切入点》,《学海》2017年第2期。

(作者单位:烟台大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