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系统01概论
无线通信系统简介
![无线通信系统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c50bb72c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99.png)
低成本
无线通信系统的建设和维护成 本相对较低,可以降低通信成
本。
挑战
安全性问题
信号衰减
多径效应
无线通信系统容易受到窃听、 干扰和攻击,需要采取有效 的安全措施来保护信息的安 全。
无线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受 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距离、 障碍物等,导致信号衰减和 失真。
无线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经 过多个路径到达接收端,形 成多径效应,影响信号的稳 定性和可靠性。
天线增益
天线极化
天线增益是指天线在某一方向上的辐射强 度和方向性系数,增益越高,信号越强。
天线极化是指天线辐射的电场矢量的方向 ,不同的极化方式会影响信号的传输质量 和抗干扰能力。
03
无线通信系统的技术分类
无线电广播系统
无线电广播系统是一种利用无线电波传 送声音信息的通信方式,通过将音频信 号调制到高频载波上,以电磁波的形式 向空间辐射,实现声音信号的传送。
无线通信系统的应用领域
移动通信
移动电话、移动数据传输等。
物联网
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农业等。
无线网络
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个域网 (WPAN)、蓝牙等。
远程控制
无人机、智能机器人等。
02
无线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无线电波传输介质
01
02
03
无线电波
无线通信系统通过无线电 波传输信息,无线电波是 一种电磁波,能够在空间 中传播。
频谱资源有限
无线通信系统使用的频谱资 源有限,随着用户数量的增 加,频谱资源变得越来越紧 张。
未来发展趋势
5G和6G通信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无线通信系统将向5G和6G通信技术演进,实现 更高速、更可靠、更智能的通信。
《无线通信基础教学》课件
![《无线通信基础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684d468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bf.png)
分析无线网络面临的安全威胁和隐患,采 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和技术手段,保障无线 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物联网技术,实现智能家居、智能农 业等领域的无线通信应用实践,提升生产 和生活效率。
针对移动通信网络的特点和需求,进行网 络优化和调整,提高网络性能和用户体验 。
THANKS
特点
无线通信具有灵活性、移动性、 便捷性、广泛覆盖等优点,但也 存在易受干扰、信号衰减、安全 风险等问题。
无线通信的发展历程
早期无线电报
20世纪初,无线电报技术开始出 现,主要用于船舶、飞机等移动
设备的通信。
无线电话
随着技术的发展,无线电话逐渐普 及,公众移动通信网络开始形成。
无线网络技术
进入21世纪,无线网络技术迅速发 展,包括Wi-Fi、蓝牙、ZigBee等 ,广泛应用于家庭、企业、公共场 所等领域。
信道分配
为避免干扰和冲突,需合理分配信道 资源,采用信道复用技术提高频谱利 用率。
网络管理
实现网络的配置、监控和维护,确保 网络的正常运行和可靠性。
04
CATALOGUE
无线通信技术
无线局域网(WLAN)
总结词
无线局域网是一种短距离的无线通信技术,用于连接局域网 中的计算机、设备等,实现高速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
用于构建无线局域网,实现设备间的无线连 接和通信。
移动终端设备
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支持无线通信功 能。
无线通信实验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
实验准备
01 确保实验场地安全、设备齐全
,并熟悉实验原理和步骤。
设备连接
02 根据实验要求,正确连接各种
设备和接口。
参数配置
03 根据实验要求,配置设备和协
《通信技术概论》课件
![《通信技术概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5137950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f6.png)
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
特性
传输速率、传输距离、传输带宽、抗干扰能力等。
有线通信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
系统组成
发送端、传输介质、接收端。
工作原理
信号的调制与解调、信号的编码与解码等。
有线通信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应用
固定电话通信、宽带接入、局域网等。
发展趋势
高速化、大容量化、网络化等。
06 现代通信技术前沿
量子通信技术
01
量子通信技术概述
量子通信技术是一种基于量子力学原理的通信方式,具有高度安全性、
可靠性和保密性,是未来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
02
量子通信技术应用
量子通信技术的应用前景广阔,包括国家安全、金融、医疗等领域,能
够为重要信息的传输提供更加可靠和安全的保障。
03
量子通信技术发展
目前量子通信技术还处于发展阶段,需要进一步的技术突破和产业化推
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
古代通信方式
如烽火、鼓声、信号旗等。
现代通信方式
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如移动通信、卫 星通信等。
近代通信方式
如电报、电话等有线通信技术的发展。
未来通信技术
量子通信、光通信等前沿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
通信技术的应用领域
广播电视行业
广播电视信号传输 和接收。
交通领域
铁路、公路、航空 、航海等方面的通 信。
别表示二进制数中的1和0。
数字通信技术
数字通信技术主要包括脉冲编码 调制(PCM)、增量调制(ΔM )和脉宽调制(PWM)等,这 些技术将连续的模拟信号转换为
离散的数字信号。
数字通信的特点
数字通信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信 号失真小、保密性好等优点,但 同时存在占用频带宽通信的比较
中文版01 无线通信简介.pdf
![中文版01 无线通信简介.pdf](https://img.taocdn.com/s3/m/7a1b4dad6c85ec3a87c2c5ce.png)
水平 移交
屋内
18
简单参考模型
应用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网络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物理层
应用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电波
媒介
19
移动通信对分层模型的影响
应用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20
服务区域 新应用程序,多媒体 自适应应用程序 拥塞和流控制 服务质量 寻址, 路由,
敛”)
2
移动通信
两方面的移动特性:
用户移动: 用户通信(无线) “无论何时何地何人”
设备便携性: 设备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连接到网络
无线 vs. 移动
例子
固定计算机
酒店中的笔记本电脑
古建筑中的无线网
个人数字助理 (PDA)
对移动通信的需求使得我们需要将无线网络加入到现有的固定网络中:
局域网: IEEE 802.11标准,ETSI欧洲电信标准协会(HIPERLAN超级无 线局域网)
第1章:
简介
1
计算机在下一个十年中是怎样的?
计算机被集成, 而技术潜在地成为背景
体积小, 价格低, 便携, 可替换- 不再有独立的设备 计算机能识别用户的环境并作出适当的反应(“位置感知, 背景感知”)
移动无线技术方面的进展
小体积设备中融入更强的计算能力 低电力消耗 更高的带宽 重叠覆盖 多样化的接口: 无线局域网, 无线广域网, 无线周边区域网(“无处不在, 汇聚收
无线电波接口对所有人开放,基站可以被模拟,从而吸引来自移动电话的呼 叫.
11
无线通信的早期历史
很多人在历史上使用光进行通讯
日光反射, 旗帜 („旗语“), ... 公元前150 年采用烟信号进行通讯; 1794, 光电报, 克劳德 沙普
无线通信系统概论
![无线通信系统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1b0e6d84eefdc8d376ee32d9.png)
第1章 绪论
信号的时间特性要求传输该信号的电路的时间特性 (如时间常数)与之相适应。
2. 频谱特性 对于较复杂的信号(如话音信号、 图像信号等), 用频谱分析法表示较为方便。
0 t
图 1 — 2 信号分解
信号幅度
第1章 绪论
对于周期性信号, 可以表示为许多离散的频率分量 (各分量间成谐频关系), 例如图 1 — 3即为图 1 — 2所 示信号的频谱图; 对于非周期性信号, 可以用傅里叶变换 的方法分解为连续谱, 信号为连续谱的积分。
•
用对自我的永远不满意,来换取顾客 的永远 满意。2 020年9 月22日 星期二 10时40 分29秒 10:40:2 922 September 2020
•
内部审核定期做,系统维持不会错。 上午10 时40分2 9秒上 午10时4 0分10:40:2920 .9.22
•
来料检验照标准,交期品质必然稳。2 0.9.222 0.9.221 0:4010:40:291 0:40:29 Sep-20
第1章绪论音频放大器调制器激励放大输出功率放大载波振荡器天线开关高频放大混频器中频放大与滤波解调器音频放大器话筒本地振荡器扬声器变频器图11无线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第1章绪论超外差接收机的主要特点就是由频率固定的中频放大器来完成对接收信号的选择和放大
第1章 绪论
第1章 绪论
➢1.1 无线通信系统概述 ➢1.2 信号、频谱与调制 ➢1.3 本课程的特点 ➢思考题与习题
脆弱的生命需要安全的呵护。10:40:29 10:40:2 910:40 9/22/20 20 10:40:29 AM 安全来于警惕,事故出于麻痹。20.9.2 210:40:2910:4 0Sep-2 022-Sep -20 质量是制造出来的,而不是靠检验出 来的。1 0:40:29 10:40:2 910:40 Tuesday , September 22, 2020 不懂莫逞能事故不上门。20.9.2220.9.2 210:40:2910:4 0:29Sep tember 22, 2020
现代无线通信原理系统及网络课件
![现代无线通信原理系统及网络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ba63886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f7.png)
02
5G系统架构
5G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是ITU-R 制定的全球标准,旨在提供更高的数 据传输速率、更低的延迟和更大的连 接数。
5G系统采用扁平化网络架构,包括 gNodeB和AMF/SMF/UDM等核心 网元,以及GTP和NG接口。
03
5G关键技术
包括OFDMA、MIMO、高频谱利用 、网络切片、边缘计算等技术,这些 技术使得5G系统具有更高的数据传输 速率、更低的延迟和更大的连接数。
解调器
从接收到的电信号中提取出原始的模拟信号。
解码器
将模拟信号转换回数字信号。
信号处理单元
对数字信号进行处理,提取出所需的信息。
无线通信调制技术
01
调频(FM)
利用载波的频率变化来携带信息 。
03
调幅(AM)
利用载波幅度的变化来携带信息 。
02
调相(PM)
利用载波相位的改变来携带信息 。
04
数字调制
LTE系统架构
LTE系统采用扁平化网络架构,包括eNodeB和MME/SGW/PGW等核心网元,以及GTP和S1/X2等接口。
LTE关键技术
包括OFDMA、MIMO、频谱高效利用、网络编码等技术,这些技术使得LTE系统具有更高的数据传输速 率和更低的延迟。
5G无线通信系统及关键技术分析
01
5G系统概述
无线通信的发展
无线通信技术自20世纪初发展至今,经历了多个阶段,包括模拟通信、数字通信、移动通信等。
无线通信系统的特点和优势
无线通信系统的特点
无线通信系统具有灵活性、移动性、便 捷性等特点,可以实现在不同地点之间 的信息传输。
VS
无线通信系统的优势
无线通信系统相对于有线通信系统具有无 需布线、安装方便、可移动等优势。
高级通信原理第6章无线通信系统的链路预算分析
![高级通信原理第6章无线通信系统的链路预算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f793ca2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91.png)
针对性能评估结果,识别系统存 在的瓶颈和问题,如误码率较高、 吞吐量不足等。
优化措施
提出针对性的优化策略,如改进 信道编码方式、采用更高效的调 制技术、实施分集技术等,以提 高系统性能。
系统概述
优化效果
简要介绍案例所涉及的无线通信 系统的基本架构、工作原理和主 要特点。
对比优化前后的性能数据,验证 优化措施的有效性,并给出性能 提升的具体数值。
通过增加冗余信息提高系统抗干扰能 力,降低误码率。
调制技术
选择合适的调制方式以提高频谱利用 率和传输效率。
分集技术
利用多条独立路径传输相同信息,提 高接收信号的可靠性。
功率控制
根据信道条件和业务需求调整发射功 率,实现系统性能与能耗的平衡。
案例分析:某无线通信系统性能评估与优化
问题诊断
性能评估
采用上述性能指标对系统进行全 面评估,分析系统在不同场景下 的性能表现。
计算噪声功率
根据接收端引入的噪声源和噪声系数,计算噪声功率。
计算信噪比和误码率
根据发射功率、接收灵敏度、路径损耗和噪声功率,计 算信噪比和误码率。
分析结果
根据计算结果,评估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是否满足要求 ,如果不满足,则需要调整系统参数或采取其他措施进 行优化。
03
无线通信系统链路预算分析
发射机链路预算分析
高可靠性
提高系统抗干扰能力和鲁棒性 ,保障通信质量和服务连续性
。
02
链路预算基本概念与原理
链路预算定义及意义
链路预算定义
链路预算是指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对 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各种损耗和增益 进行定量分析和计算,以确定系统性 能的过程。
链路预算意义
通过链路预算,可以预测无线通信系 统的覆盖范围、通信质量、系统容量 等关键性能指标,为网络规划、优化 和故障排除提供重要依据。
无线通信网络概论
![无线通信网络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49321faf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1f.png)
无线通信网络概论无线通信网络作为一种重要的通信技术,直到近年才受到社会的重视。
无线通信网络(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网络的普及,使大量用户能够更方便的使用网络。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无线通信网络的基本概念、实施方法和应用案例。
一、无线通信网络的概念无线通信网络技术指的是一种建立在空中的无线网络,它能够实现移动终端到基站之间的无线通讯。
它的电讯运营商服务的覆盖范围可以覆盖地球上的任何地方,无需安装固定网络硬件,其优点就是成本低、便携性强,可以在任意的时间和地点进行无线数据和网络互联的传输。
无线通信网络实际上被分为三大类: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移动宽带(WiMAX)和无线热点网络(Hotspot)。
(1)无线局域网(WLAN)WLAN技术是指在室内或室外构建的射频无线网络技术,它采用短距离无线技术(例如802.11)在某个特定的范围内传输数据,该范围可以覆盖城市、地区或大型企业的内部网络,行动性强、可安装性好,常用于酒店、餐馆等公共场所及家庭,使用户能够无线移动地上网,可以结合一般有线网络技术使用,用于移动终端与基站之间的高比特传输和网络互联。
(2)无线移动宽带(WiMAX)WiMAX技术是指在行动性和高带宽之间取得平衡的无线广域网技术,它采用宏观基站(Base Station)技术,可以在大范围(数公里)内提供移动的宽带网络服务,它可以实现高速移动网络通信,使用移动终端与基站之间的高比特率传输,可以提供家庭用户和企业用户宽带服务和网络应用服务。
(3)无线热点网络(Hotspot)Hotspot技术是指建立在局域网(LAN)中的热点网络技术,它能够创建一个临时性的、安全的、自动分配的无线网络,它可以使用移动终端与基站之间的低比特传输,提供室内的 WLAN入,让室内的网络用户能够高速的上网,适用于家庭用户和公共场所的 Wi-Fi内热点覆盖服务。
《无线通信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无线通信技术》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7f355b93daef5ef7ba0d3cc3.png)
《无线通信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无线通信技术/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ique课程代码:020166学时:32 学分:2 讲课学时:32 上机/实验学时:0 考核方式:考查先修课程:《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通信技术》、《数字移动通信》、《现代交换技术》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开课院系:电子电气工程学院教材:邹涛. 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4主要参考书:[1] XIAODONG WANG, H.VINCENT POOR. 无线通信系统---信号检测与处理技术.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2] ROY BLAKE. 无线通信技术. 科学出版社. 2004[3] 马建仓,罗亚军,赵玉亭. 蓝牙核心技术及应用. 科学出版社. 2003一、课程性质、任务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选修课。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掌握、了解移动网络、无线接入技术、无线局域网等网络技术及无线通信技术,为未来参加工作、增加就业竞争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的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一章概论第二章无线通信、移动通信与因特网1.无线通信系统概述2.移动集群通信3.蜂窝移动通信4.我国公用无线数据网5.无线通信的发展趋势6.无线计算机通信的发展及移动计算网第三章无线接入技术1.无线接入的分类2.无线接入系统结构3.无线接入工程的设计4.无线接入的应用5.宽带无线接入第四章无线局域网1.无线局哉网的组成及特点2.无线局哉网的协议体系3.几种无线局域网技术和标准介绍4.无线局域网中的扩频技术5.无线局域网的应用方案6.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性7.无线局域网的应用领域及发展第五章W AP技术1. WAP概述2 .WAP模型3 .WAP4 .WAP网关5 .WAP的安全性6 .WAP的前景第六章无线寻呼、电话与因特网1.无线寻呼与因特网2.因特网与即时通信技术3.电话、计算机与因特网第七章蓝牙技术1.蓝牙技术概述2.蓝牙系统结构及协议堆栈3.蓝牙产品及应用4.蓝牙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四、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要求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以后,从计算机网络的系统组成、组网和应用各方面理解和掌握较新的网络及无线通信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信道估计技术研究与实现
![无线通信系统信道估计技术研究与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cad06430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5e.png)
目录
01 一、无线通信系统信 道估计技术概述
03 三、无线通信系统信 道估计技术的实现
02
二、无线通信系统信 道估计技术研究
04 参考内容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无线通信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和 工作中。然而,无线通信系统具有多径效应和时变性,这给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 稳定性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为了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需要对信道特性进行 准确的估计。因此,信道估计技术成为了无线通信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本次演示将对无线通信系统信道估计技术的研究与实现进行探讨。
3、基于压缩感知(CS)的信道 估计技术
压缩感知是一种新兴的信号处理技术,能够在较低的采样率和较低的计算复 杂度下对信号进行准确的重建。基于压缩感知的信道估计技术是通过将接收到的 信号进行压缩和采样处理后,利用稀疏表示方法将信号表示为少量的非零元素。 然后通过对这些元素进行追踪和估计,得到信道的信息。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 在较低的计算复杂度下实现准确的信道估计。压缩感知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非 线性优化问题,难度较大。
一、MIMO-OFDM系统概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MIMO技术通过在发射端和接收端使用多个天线,提高了无线通信系统的传输 速率和可靠性。OFDM技术则通过将信号分散到多个子载波上,提高了信号的抗多 径干扰和频率选择性衰落能力。将MIMO和OFDM技术结合在一起的MIMO-OFDM系统, 可以实现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可靠的通信质量。
循环前缀是OFDM系统中的一种关键技术,它可以有效克服多径干扰和符号间 干扰。在基于循环前缀的信道估计中,通过分析OFDM信号中的循环前缀部分,可 以估计出信道的时域响应,进而得到信道的状态信息。
第1章 绪论
![第1章 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bb31530d4a7302768e9939c2.png)
阶段 第一代(模拟 蜂窝移动通信 系统) 第二代( GSM 和窄带CDMA (IS95-A)数 字蜂窝移动通 信系统)
主要技术 模拟调频、 频分多址
主要业务 电话
代表系统 美国的AMPS,英国 TACS,北欧的NMT900及日本HCNTS等 欧洲的GSM、美国的 DAMPS(IS-54目前 用IS-136,)、美国 的CDMA及日本的 JDC
无线通信概论
主讲 谢艳辉
成绩考核:考试成绩*70%+平时成绩*30% 要求: ★不准旷课; ★上课专心听课; ★课后按质、按量、按时完成作业; ★听课或学习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与老 师沟通。
无线通信基础 卫星通信 移动通信 短波通信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无线通信技术概论 》,李文元,国防工 业出版社,2006 《卫星通信导论》(第2版),吴诗其 ,电 子工业出版社 ,2006 《移动通信》 ,章坚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出版社,2003
紫外线 101 5
X射线 102 0
宇宙射线 102 5 f/Hz
/m
3× 3 10 3× -2 10 3× -7 10 3× -1 2 10
3× -1 7 10
(3.8~7.8)× -7 10
电磁波波谱
(1) 按照传输信号的形式不同,有模拟无 线通信和数字无线通信。
(2)按照无线终端状态的不同,有固定无线 通信和移动无线通信。 (3)按照工作频段的不同, 有长波通信、中 波通信、 短波通信、 超短波通信等。
多址方式﹑ 调制技术﹑ 话音编码﹑ 信道编码﹑ 分集接收技 术等采用了 数字技术 第三代(宽带 , CDMA 综合的全球个 人通信网 )
电话 数据
电话 数据 视频
cdma2000、 WCDMA、 TD-SCDMA
无线通信基础复习要点
![无线通信基础复习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3ebd85fd6c175f0e7dd13719.png)
《无线通讯基础》复习重点题型:填空题 :知识简答题 :基本看法、基根源理名词解说:常用的英文简写计算题 :基本计算四选一:Chapter1 无线通讯概论(1,2)1、无线通讯的链路构成及功能(方框图)2、各种无线通讯系统工作频段及特色,英文缩写的中文表示3、无线通讯系统面对的挑战(简答题)Chapter2 无线信道流传体系(3,4)1、大气空间结构(建议不作重点要求)2、电磁波的传输方式3、掌握功率的dB 胸怀,天线增益及单位,全向有效辐射功率(EIRP)4、自由空间消耗计算方法(Friis 定律)及合用范围(重点)5、路径消耗d-n计算方法(重点)6、采纳菲尼尔半径及余隙估量绕射损失的方法(建议不作重点要求)7、噪声源,噪声温度,噪声系数,高斯白噪声的特征,系统的信噪比(重点)8、衰败余量、中断概率的看法(重点)9、系统的链路估量(重点,交融大尺度路径消耗、小尺度衰败余量、噪声系数、调制方式、分集接收)(综合题)Chapter3 无线信道的统计描述(5)1、信号幅度的小尺度衰败的成因(重点)2、小尺度衰败信号幅度的瑞利、莱斯分布发生条件3、瑞利、莱斯分布统计特征、小尺度衰败的相位的分布4、小尺度衰败的衰败余量及中断概率计算5、信号幅度的大尺度衰败的成因6、大尺度衰败的信号幅度的对数正态统计特征7、大尺度衰败的衰败余量及中断概率计算8、形成多普勒频移,多普勒谱的原由、经典或称Jakes 谱(建议只重点要求多普勒频移计算)9、衰败的时间依赖性(电平经过率(LCR) ,均匀衰败连续时间(ADF) )的参数的意义。
(建议不作重点要求)10、综述抗衰败技术(信道编码配合交错、分集、扩频、OFDM 、 MIMO )Chapter4 宽带和方向性信道的特征(6)1、信道时延色散的成因2、对窄带信号和宽带信号的影响3、功率时延谱,均匀时延rms 值,最大时延计算(重点)4、时延扩展,频率相关函数,信道的相关带宽,平展衰败与频率选择性衰败,之间的关系(联合详尽信道模型)(重点)5、多普勒扩展,时间相关函数,信道的相关时间,慢衰败与快选择性衰败,之间的关系Chapter5 信道模型( 7)1、信道建模方法(建议不作重点要求)2、窄带 Okumura 及 Okumura-Hata 的计算(建议不作重点要求)3、宽带 COST 207 模型的建模方法(将信道模型放到Chapter4 中,联合)Chapter6 数字调制解调(10,11,12)这章的重点是各种调制的带宽、在 AWGN 和 Rayleigh 信道中的误比特征能、不一样相关检测与非相关检测的优弊端解析,最好与信道、分集、信道编码等章节联合出题。
LTE无线通信系统PPT课件
![LTE无线通信系统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5ee3fc10b4e767f5bcfce7f.png)
兼容MIMO
.
多址技术
Sub-carriers
Frequency
Time frequency resource for User 1
Time frequency resource for User 2
Time frequency resource for User 3
21
SC-FDMA示例
多址技术
Time frequency resource for User 3
22
OFDMA与SC-FDMA对比
多址技术
.
23
TD-LTE关键技术
频域多址技术 — OFDM/SC-FDMA MIMO技术 高阶调制技术 HARQ技术 链路自适应技术 — AMC 快速MAC调度技术 小区干扰消除
增强小区覆盖
.
26
LTE下行的SU-MIMO
eNode B UE
eNode B UE
MIMO技术
SU-MIMO: 空分复用 两个数据流在一个TTI中传送给UE
SU-MIMO: 发射分集 只传给UE一个数据流
.
27
MIMO技术
MU-MIMO:也称虚拟 MIMO,用户端是两 个UE实体,不增加 每个用户的吞吐量 ,但是可以提供相 对于SU-MIMO来说 相当,甚至更多的 小区容量
▪ 功能平扁化,去掉RNC的物理实体,把部分功能放在了E-NodeB,以减少时延和增强 调度能力(如,单站内部干扰协调,负荷均衡等,调度性能可以得到很大提高)
▪ 把部分功能放在了核心网,加强移动交换管理,采用全IP技术,实行用户面和控制面 分离。同时也考虑了对其它无线接入技术的兼容性。
GERAN UTRAN
➢ OFDM子载波的带宽 < 信道“相干带宽”时,可以认为该信道是“ 非频率选择性信道”,所经历的衰落是“平坦衰落”
通信概论知识点总结
![通信概论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436dc69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10.png)
通信概论知识点总结通信是人类社会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信息传递的重要手段,促进了人们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通信概论是研究通信系统和通信技术的基础课程,包括了通信原理、信号与系统、数字通信、模拟通信、无线通信、光纤通信等内容。
下面是通信概论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
一、通信系统1. 通信系统的基本结构通信系统由发送端、信道和接收端组成。
发送端将需要传输的信息经过编码、调制等处理,转换成适合在信道上传输的信号,经过信道传输后,再经过解调、解码等处理,将信号还原成原始信息。
2. 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包括传输速率、误码率、带宽等。
传输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传输的信息量,误码率是指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产生误差的概率,带宽是指通过信道传输的信号所占用的频段范围。
3. 通信系统的信号传输方式通信系统的信号传输方式包括模拟传输和数字传输。
模拟传输是指将原始信息直接转换成模拟信号传输,数字传输是指将原始信息经过采样、量化等处理后转换成数字信号传输。
二、信号与系统1. 基本信号与系统基本信号包括周期信号、非周期信号、连续信号、离散信号等。
系统包括线性系统、非线性系统、时不变系统、时变系统等。
2. 信号的时域分析时域分析包括信号的幅度、相位、频率、波形等特性的分析。
3. 信号的频域分析频域分析包括信号的频谱、功率谱密度等特性的分析。
三、数字通信1. 数字信号的产生与调制数字信号是指用数字方式表示的信号,通过调制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进行传输。
2. 基本数字调制方式基本数字调制方式包括振幅调制、频率调制、相位调制等。
3. 数字通信的误码率性能分析数字通信的误码率性能分析是通过计算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产生误码的概率,评估数字通信系统的性能。
四、模拟通信1. 模拟信号的产生与调制模拟信号是指用连续的模拟方式表示的信号,通过调制将模拟信号转换成高频信号进行传输。
2. 基本模拟调制方式基本模拟调制方式包括调幅调制、调频调制、调相调制等。
无线光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无线光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c9a1c33b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a7.png)
无线光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无线光通信系统也成为一个备受瞩目的领域。
无线光通信系统是指通过红外线或可见光等光线来进行信息传输的无线通信技术。
与传统的无线通信相比,无线光通信系统具有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更高的带宽和更小的能耗等优势,被认为是未来的主流通信技术之一。
本文将介绍无线光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一、无线光通信系统的原理无线光通信系统包括两个主要的组成部分:发送端和接收端。
发送端通过光源将原始数据转换为数字数据,然后通过光学调制器将数字数据调制到光信号中进行传输。
接收端通过光信号传感器将光信号转换为数字数据,然后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器将数字数据解调还原为原始数据,最后将其传输给接收端。
二、无线光通信系统的设计无线光通信系统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设计:1. 光源与光学调制器的设计光源是无线光通信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传输速率和带宽。
常用的光源包括LED和激光二极管等。
在选择光源时,需要考虑其发光强度、响应速度和波长选择等因素。
光学调制器则用于将数字数据调制到光信号中进行传输。
常见的光学调制器包括氧化锌薄膜调制器、电吸收调制器和光电传感器等。
2. 光学通信信道的设计光学通信信道是无线光通信系统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系统的传输质量和可靠性。
在设计光学通信信道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 设计合适的发射功率和接收灵敏度,以保证传输的可靠性。
(2) 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波长范围,以提高传输的质量和可靠性。
(3) 选择适当的数据传输速率和带宽,以满足应用的需求。
3. 数字信号处理的设计数字信号处理在无线光通信系统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使得系统可以对数字数据进行解调和解码,从而将其还原为原始数据。
在设计数字信号处理器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 选择合适的解调算法和解码算法,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设计可扩展的系统框架,以便于在未来添加新的功能和调整参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学习本课程的要求:
⑴ 理解、掌握基本概念、主要结论; ⑵ 学会不同的分析方法、计算方法; ⑶ 学会默画基本电路及等效电路; ⑷ 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作业。
作业
1、画出无线通信系统发射机与接收机的 组成框图,说明各部分的作用。
2、无线通信为什么要进行调制?如何进 行调制?
三、无线通信系统的类型
⑴ 按工作频段(发射与接收的射频)分类: 中波通信、短波通信、超短波通信、微波通 信和微 波通信。
⑵ 按通信方式分类: 双工方式、半双工方式和单工三种方式。 单工方式:只能发送或只能收; 半双工方式:既可接收又可发送,但不能同时收发; 双工方式:可以同时收发的通信方式。
⑶ 按调制方式分类: 幅度调制、频率调制、相位调制等方式。
㈡ 频谱特性
对复杂信号表示为频谱(对周期信号表示为许多离散的频 率分量;对非周期信号以傅立叶变换的方法分解为连续谱, 信号为连续谱的积分)。
㈢ 传播特性
不同的信号频率其传播特性是不同的。在自由空 间中电磁能量是以电磁波的形式传播的。不同频率 的电磁波且有着不同的传播方式:
① 1.5MHz以下的电磁波主要沿地表传播,称地波;
② 1.5MHz~30MHz的电磁波主要靠天空中电离层 的折射和反射传播,称天波。
③ 30MHz以上的电磁波主要沿空间直线传输,成 为空间波。由于地表面弯曲,空间波的传播受限于 视距范围,架设高天线可增大其传输距离。
㈣ 调制特性
调制:用原始电信号去控制高频振荡器输出的载波信号的某 一参数,使之随原始电信号的变化规律而变化。
3、无线电信号的频段或波段是如何划分 的?各频段的传播特性和应用情况如何?
※ 中频放大:对固定中频信号进行放大(高增 益、强滤波)
※ 解调器:针对调制而进行的检波(调制的逆 过程)。
二、课程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一)课程研究的基本功能电路包括
在发射机中的电路
主振荡器、倍频器、高频功率放大器、调制器。
在接收机中的电路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混频器、本地振荡器、中频放 大器、解调器。
频带信号; ※ 高频放大器:逐步提高输出信号的激励功率; ※ 高频功率放大器:将已调信号进行功率放大,获
得足够的功率送给天线辐射出去。
接收端各框图的作用:
※ 接收天线:将接收天线收到的电磁波转换 为已调波电流;
※ 高频放大:将来自天线的微弱已调波流放大;
※ 混频器:将收到的不同频率的载波频率变换
为固定频率的中频信号;fL-fS=fI
波长:
在自由空间中,波长与频率的关系是:
c = f·λ 式中:c为光速(c=3×108m/s),f 和λ分别为无线 电波的频率(Hz)和波长(m)。
频段、波段:
对无线电波的频率和波长进行分段,分别称为频段 或波段。不同频段信号的产生、放大和接收的方法 不同,传播的能力和方式也不同,因而分析方法及 应用范围也不同。
教材p5表1-1列出了无线电波的频(波)段划分、传 播方式、和用途。
频带:
载有消息的无线电波都占有一定的信号频带,且射频 频率越高,可利用总频带(波段)越宽;利用高频在同一频 段可传输许多不同消息;频带很宽的消息(如电视信号、多 路话音)只能在很高的频率上传输。
无线电信号的特性:
㈠ 时间特性
表示为电压或电流的时间函数(信号随时间变化快慢的特性)
⑷ 按所传送的消息类型分类: 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也可以分为话音通信、图像通信、数 据通信和多媒体通信等。
第二节 无线电信号与调制
在无线通信中,欲将电信号有效地发射出去,天线的尺寸必 须和电信号的波长为同一数量级。原始电信号的频率一般是 低频信号,波长很长,要制造相应的巨大天线是不现实的; 即使制造出了巨大的天线,由于各发射台发射的均为同一频 段的低频信号,在信道中会叠加、干扰,致接收机无法接收 所要的信号。因此,为了有效地进行传输,必须以高频振荡 信号为“载体”,将携带信息的低频电信号“装载”到高频 振荡信号上(调制)然后经天线发送出去。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无线通信系统概述 一、无线通信系统的组成:
主振
缓冲
倍频
高频 放大
调制
高频 功放
高频 放大
换能器
低频 放大
低频 功放
无线电调幅发射机组成框图
f f S 混频器
I 中频
放大器
解调器
低频 功放
fL
本地 振荡器
超外差式接收机组成框图
换能器
发射端各框图的作用:
※ 主振级:产生频率稳定的载频信号; ※ 缓冲级:为减弱后极对主振级的影响; ※ 倍频器:为了将主振级的频率提高到所需数值; ※ 调制器:将基带信号变换为适合信道传输特性的
系统中的反馈电路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AGC)、自动电平控制电路 (ALC)、自动频率控制(AFC)和自动相位控 制(APC)电路。
(二)课程的主要任务:
讲授以集总参数为限的各高频电路,包括
高频电子电路的基本组成、各电路的基本工作 原理、基本性能特点、基本工程分析方法。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是线性电路,其余均属非 线性电路。在分析非线性电路时据实际情况对 器件的数学模型和电路的工作条件作合理的近 似(如折线近似法、线性时变电路分析法、开 关函数分析法)。
①幅度调制:用原始电信号去控制高频振荡器输出的载波信 号的振幅,使载波信号的振幅,随原始电信号的变化规律而 变化。
②频率调制:用原始电信号去控制高频振荡器输出的载波信 号的频率,使载波信号的频率,随原始电信号的变化规律而 变化。
③相位调制:用原始电信号去控制高频振荡器输出的载波信 号的相位,使载波信号的相位,随原始电信号的变化规律而 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