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观沧海》教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沧海》

课题:《观沧海》

科目:语文教学对象:学生课时:一课时

提供者:单位:天津市宝坻区大口屯镇初级中学

一、教学内容分析

《观沧海》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诗歌赏读课文。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初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一壮丽的诗篇。诗人描写了沧海的壮丽景色,表现了壮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天下的宏伟抱负。这首诗意境优美,情景交融,学生从中既可得到语文的滋养,又可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美、热爱大自然、热爱中国古文化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

1.理解诗的内容,领会作者抒发的感情和表现的生活情趣。

2.体味诗词情景交融的特点和遣词造句的妙处,通过对诗歌的具体分析让学生了解写作中如何借景抒情。

3.启发学生像作者一样,心存远大志向,将来为促进社会的进步而建功立业。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对于刚上初一的学生而言,这是第一篇古典诗歌,学生感觉很新鲜,加上对前几单元课文所进行的朗读训练,以及这首诗激情豪迈,节奏明快,形象生动,极富表现力,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我秉承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的指导思想,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采用的学习方法是以朗读为主让学生在阅读中养成动手动脑的良好阅读习惯。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1.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手法的运用。

2.丰富、奇特的想象和联想。

3.背诵这首诗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1.三国时期,有一个著名人物,

他曾经在谈论对英雄的看法时说

过这样一句话“大英雄者,胸怀

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

机,吞吐天地之志也”这个人是谁?2. 今天我们就步入诗歌的殿堂,进一步领略诗歌的魅力,用你的心扉,用你的妙语敲开这位伟大诗人的情感世界,学习一首乐府诗《观沧海》。学生回答

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

考察同学们课外知识积累

程度,为下文进入文本蓄势

吟读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教师范读。

3.指导学生朗读。学生自由朗读,

同桌互读。

让学生读出诗的韵

味,给学生带来吟诵的乐

趣,丰富语言材料。

译读

1.指导学生,疏通诗意。2.分小组把古诗译成现代文。1.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2.组内交流,尽量押韵。

使学生理解诗的内

容,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品读

1.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

的?

2.这首诗写了哪几层意思?哪些

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是写想象的?

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千古传颂的绝句。

4.想象诗人写作时的情景,思考1.小组讨论,然后每组派

一名代表发言。

2.学生再读。

重在引导学生理解诗

人情与景的交融。边读边理

解,理解后再读,体味美感

拓展延伸

1. 袁阔成讲的评书《三国演

义》,称曹操为“奸臣”“奸

雄”,谈谈你对曹操的看法。

2. 布置作业学生谈看法

在开放思维中,既引导

学生谈自己独特的见解、真

实感受,又引导学生看待事

物看主流的正确方法,同时

也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师生

在平等对话中更深入领会

了文章主旨

七、教学评价设计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运用多元化评价:

1.教师从听、说、读处进行激励性评价,增强学生参与活动的信心;

2.本组学习成员之间积极、中肯的评价,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热情;

3.不同学习小组之间优缺点并存的评价,促进学生学会辨证的思考

八、板书设计

感情基调:苍凉慷慨,激昂悲

“诗言志”统一全国建功立

写作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九.教学反思

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反思(不少于200字):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多种形式的“读”贯穿始终,所以一节课下来,95﹪的同学都会背这首诗了,这种以读代讲的方法真正收到了实效。

“品读”这一环节,我班平时说话以“蚊子声”著称的孙凯宇同学,也被诗中大海的磅礴气势和曹操的雄心壮志所感染,居然站得笔直,能声情并茂地朗诵《观沧海》一诗,把曹操这位“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的诗风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使在场听课的老师和同学情不自禁地为他鼓掌。

我也感触良多:作为一名教师,应多钻研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把握好不同文体的文章的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浓郁的学诗气氛,才能使学生学得有兴味,才能使学习水平不同的学生都学有所得。

如果我再上《观沧海》这节课,我想做这样的改进:

1.加强指导学生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让学生主动思考发言;

2.教学上仍以指导诵读为主,但要以理解、投入感情为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