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及分析
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细则范文
![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细则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e0e0c61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2a.png)
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细则范文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质量得到了极大的重视。
然而,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中,小学生面临着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
这不仅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压力,还限制了他们的个性发展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为了改善这一现状,减轻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制定细则是至关重要的。
二、原因分析1.教育观念的转变:过去,教育普遍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这导致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
2.学校教学组织的问题:学校通常过分强调应试教育,追求高分数和高考成绩,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兴趣爱好的培养。
3.家庭教育的压力:家长普遍对孩子的学习给予过高的期望,过度关心孩子的分数。
这给学生增加了压力,使得他们更加困扰于课业负担。
三、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具体措施1.优化课程设置:减少学生的课程负担,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课程安排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特长,避免过于枯燥乏味的课堂内容。
2.减少作业量:合理安排作业的数量和难度,不应给学生过多的作业压力。
确保学生能够在课后有足够的时间去休息、锻炼和参加其他课外活动。
3.发展个性教育: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爱好,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
学校可以设置多样化的兴趣小组和俱乐部,让学生有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
4.改善学校教学管理机制:学校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不只注重学生成绩,还要评价他们的综合素质,方便学生全面发展。
5.家庭教育引导:家长要正确引导孩子学习态度,尊重孩子的选择和兴趣。
重视孩子的身心健康,不以分数论英雄,为孩子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四、实施效果及监测1.有效减轻学生的压力: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学生的课业负担逐渐减轻,身心健康得到了有效保障。
学生更有时间和精力去参加其他课外活动,丰富自己的综合素质。
2.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通过改善课程设置、降低作业量、发展个性教育等措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激发,对学习保持了更高的兴趣和热情。
3.家校合作更加紧密:家长通过正确引导和参与孩子的学习过程,与学校保持更加紧密的联系。
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及分析
![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09630be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49.png)
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及分析当前,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已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
课程内容、作业数量和学习时间之间的不合理安排,使得小学生面临太多的课外任务和考试压力,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本文将从教育体制、家庭教育和学生心理等多个角度分析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首先,教育体制是导致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前,教育制度过于功利化,学生的学习成绩成为学校和教师评估的唯一标准,这导致学校为了保持学校和教师的声誉,不断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
因此,学校和教师将更多的课程内容压缩在有限的时间内,给学生们添加了太多的学习任务。
此外,教师在备课和授课过程中,往往缺乏教学方法的创新和灵活性,过于依赖传统的教学方式,这会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增加了学业负担。
其次,家庭教育也是导致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一个重要原因。
现代社会中,一些家长过分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将良好的学习成绩作为家庭荣誉和社会地位的象征。
为了让孩子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脱颖而出,他们不断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补习班,使孩子的时间被填满了各种学科和兴趣班,从而导致孩子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放松和发展其他技能。
此外,一些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过于控制,过多干涉孩子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进度,给孩子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花费,也使孩子渐渐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
最后,小学生自身的心理问题也是导致课业负担过重的重要原因。
在面对大量课程内容和复杂任务时,小学生普遍存在学习焦虑和压力。
他们害怕落后,担心被同学和家长嘲笑。
同时,由于对学习目标和内容的理解不够深入,他们缺乏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这些心理问题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还加剧了他们的学业负担。
针对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
首先,教育部门应该调整课程设置,合理安排学科的内容和学习目标,减少不必要的课程内容和重复学习。
其次,教师应该注重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推动课堂教学向深入思考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方向发展。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重的成因及对策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重的成因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dbeb7d66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f9.png)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重的成因及对策近年来,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学生们每天要完成大量作业,参加各类培训班和兴趣班,甚至连周末和假期都没有休息时间,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影响了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那么,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重的成因是什么?又应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1. 学校教育体制问题当前,中小学教育体制过于功利化,注重应试教育。
学校和教师普遍会面临教学质量评估和学生成绩考核的压力,为了让学生获得好成绩,学校和教师的教学会过分侧重应试技巧的培养,而忽略了学生的兴趣和专业素养的培养,导致了学生课业负担过重。
2. 家庭教育压力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过于注重成绩,让孩子参加各种补习班和兴趣班,以期望孩子在学业和生活方面都表现出色,但这往往会让孩子承受过重的课业负担,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
3. 社会竞争压力社会竞争日益加剧,家长普遍担心孩子将来无法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因此不断给孩子施加学习压力,让他们无法轻松学习和生活。
4. 课程设置过多目前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会设置大量课程要求学生学习,但这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同时还会导致学生的专注力分散,无法深入了解每门课程的内容,因而无法形成系统性的学习。
二、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重的对策要解决学生课业负担重的问题,首先要从教育体制上进行改革。
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学校和教师要去除功利化思想,注重学生的兴趣和专业素养的培养,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
2. 家长教育理念转变家长们应该转变对子女教育的理念,不要单纯追求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应该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提供适当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辅导。
不要给孩子施加过大的学习压力,而是要给孩子提供足够的自由空间,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3. 减少课程负担学校要调整课程设置,合理安排学科要求和学习进度,避免给学生设置过多的作业和学习任务。
要注重提高课程质量,让学生能够深入学习每门课程的内容,提高学术水平。
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及分析
![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d83f7de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02.png)
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及分析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及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教育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出来,家长和教育机构对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也越来越重。
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从教育体制、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三个方面来分析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
首先,教育体制的问题是导致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前的教育评价体系往往侧重于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部门将许多重要的学科知识和技能纳入考试范围,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
此外,教材的过度压缩和教学进度的紧张也给学生增加了课业负担。
由于教材内容繁多,老师和学生必须加快学习进度,导致学生无法很好地理解和消化知识。
这些因素导致了小学生每天都面临着大量的作业和课后补习,进一步加重了他们的课业负担。
其次,家庭教育的问题也是造成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之一。
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过分注重学术成绩,他们认为只有通过取得好成绩才能有出路。
这种观念使得家长会不断地给孩子加压,他们会追求孩子的考试成绩,推动孩子参加各种补习班和培训班。
而同时,他们也对孩子的课业进度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监督,甚至亲自代替孩子完成作业。
家长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业,让孩子感到无法承受的压力。
家庭教育中过度的干预和关注,不仅增加了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也导致了孩子们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的丧失。
最后,学校教育的问题也是造成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之一。
一些学校过分注重学生的成绩排名,为了提高学校的声誉和吸引更多的学生,他们会加大学生的课业负担。
许多学校设置了大量的选修课程和学科竞赛,鼓励学生参与,但同时也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在学校,教师们也往往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和考试成绩的提高,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因此,学生们只能盲目地追求分数,而忽视了自身的兴趣和能力的培养。
学校的教育机制和教学方式需要改革,才能减轻小学生的课业负担。
小学班主任论文-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及分析通用版
![小学班主任论文-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及分析通用版](https://img.taocdn.com/s3/m/8046be05a5e9856a56126099.png)
小学班主任论文-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及分析通用版一、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1.教学评估机制不合理。
现代许多小学学校的教育重点不是致力于怎样提高教学质量以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上,而是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升学和考试成绩上。
地方教育部门对一个学校的教育评估基本上是看这个学校的升学率以及学生各科应试成绩。
当前,追求高升学率已经成为多数学校办学的宗旨。
社会、家庭评价一所学校和教师用的主要指标就是升学率。
这种片面的升学导向使学校教育陷入了误区,学校用分数衡量教师,教师用分数衡量学生。
甚至,有的老师把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成绩好一切都好,成绩差就一切都差。
在考试成绩作为评估和考核学校教学质量的指挥棒下,出现了区域性大规模统考,通过简单的成绩排名将学校分成三六九等。
小学生长期处在单一追求分数的教学评估体制中,精神紧张,综合素质得不到全面的发展。
2.教学要求过高。
近几年来,国家教委对小学教材和大纲几经调整,减少了课时和教学内容,以缓解和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现象。
地方教育机构也相应的调整了小学生的课程教学计划,减少了每周课时量,减少了一部分教材内容。
然而一些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升学率,不至于在区域性的统一考试中落后,不少学校教学中扩充教材内容,布置教材外作业,试题模仿统考题不惜严重超出教材和教学大纲。
有的学校在教学内容上追求偏、难、多、超纲脱纲授课和延长授课时间;有的学校延长复习时间,利用自习搞突击,提前结束课程进行复习;有的学校到现在还周末双休补课,让学生到学校上课补习。
学校给小学生布置了各种各样的作业,如课堂作业、家庭作业、同步练习、单元作业,语文和英语还要增加周记、作文、背诵、单词每日听写等等,五花八门。
由于作业量大,学生大都不能按时睡觉,每天的学习时间都是超负荷的,大大加重了小学生的负担。
3.小学教师队伍素质整体偏低。
小学教师队伍整体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偏低,是造成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重要原因。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64fcd2b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08.png)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在当今的中国,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已经成为了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这不仅仅给孩子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也给他们的心理健康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现象的出现呢?应该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下面我将对这些问题逐一分析,并提出我的个人看法。
一、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分析1. 教育体制的问题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中,存在着应试教育的倾向,这就导致了学生们必须通过升学考试,才能进入一个更好的学校,获得更好的机会。
为了更好地应对升学考试,学生们的课业负担就必须提高。
而且,在一些地方,政府、学校和家长们还把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教育质量和老师教学水平的指标,这就导致了学校和老师们更加注重应试教育,更多地关注学生们的考试成绩,而不是他们的全面发展。
2. 家长期望过高许多中国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期望都极高,他们往往希望孩子能够通过努力学习,进入更好的学校,更好的生活。
于是,他们给孩子们制定了严格的学习计划,督促他们认真地完成每一个学习任务。
如果孩子在学习中出现了困难,家长们就会通过请家教、报补习班等方式给孩子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但是,这种过于严格的家长期望却可能使得孩子们感到压力巨大,推动他们背负着过重的课业负担,这会给孩子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
3. 教学方法的问题在一些地方,教育方法还停留在传统的“填鸭式”教育上,这意味着老师把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而不是带领学生思考和独立探索。
这种教学方法可能会导致学生缺少兴趣,抱怨学习繁琐,导致学生们的学习效率低下。
同时,这种教学方法也可能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兴趣,进一步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二、对策研究1. 改变教育方式首先,为了解决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我们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让教育变得更加多元化,让老师们在教育教学方面多样化探索和实践。
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通过手把手的实践来学习知识,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知识,培养学生的兴趣。
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及分析
![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a092715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de.png)
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及分析近年来,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已经成为了一个难以回避的话题。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各种培训班、兴趣班等一直在火热地求同父母和学生。
而在这样的形势下,许多小学生的课业负担日益增加,甚至开始出现身体、心理等各种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那么,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是什么呢?一、家长的心态和短视行为现实中,许多家长虽然对自己孩子有着无比的爱和期待,但他们往往不考虑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把孩子的一切目标和成功寄托在成绩、知识的获得上面。
高强度的课业安排、各种培训班和兴趣班,大家都在追求孩子成长的最短路,然而,小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并没有因此得到保障和陪伴,反而成为了最灰色的环节。
这样的心态和短视行为,往往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压力和负担,让孩子们长时间处在重复、机械的学习模式中,无法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去发展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滋生出焦虑、抑郁等各种负面情绪。
二、学校的教育制度和招生竞争压力随着教育的发展和竞争的激烈化,学校们不得不面对越来越大的招生压力和家长们的要求。
为了吸引优质学生和满足家长们的期望,许多学校开始在录取时对学生成绩进行各种比较和排名,课业的难度、量也开始不断提高,一些学校甚至开始招收小学生后开始进行专业化课程、增加课余时间学习等方式来吸引家长们的青睐。
这种情况下,许多学校把课业安排和考试放在了首位,一味追求高分高排名,却忽视了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和特长养成。
在这样的教育制度下,小学生无法真正去体验学习的乐趣,过早进入了应试教育的模式,失去了个性化、多样性的学习方式。
三、社会的竞争与家庭条件我们都知道,竞争是整个社会运行的规律。
对于许多家庭而言,孩子的教育和成长已经成为了维系生命支撑的必要条件。
尤其对于许多家庭条件不太优越的孩子和家庭,小孩子们被交给了百般辅导和各种培训班,放弃了许多自己的爱好和青春美好的时光,去获得更好的成绩和好的前途。
而对于一些家庭接受度高、家庭教育成功的孩子,孩子的成长过程则更把重点放在了兴趣、情感和特长上,家庭也努力让孩子们有更多自己的兴趣爱好与娱乐活动。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重的成因及对策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重的成因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fdec6bcf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16.png)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重的成因及对策1. 引言1.1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重的背景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重的背景主要源于教育体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随着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学生的学习压力不断增加,课业负担也逐渐加重。
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学生成绩普遍受到重视,学校和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取得好成绩,进入优质学校。
社会竞争激烈也是导致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加重的重要原因。
优质的教育资源有限,学生需要通过考试来争取更好的学习机会,这也加剧了学生的学习压力。
家长和学校都希望学生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这也推动了课业负担的增加。
传统的家长教育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
一些家长认为只有学习好才能有出息,这种观念使他们对孩子的学习要求更高,导致孩子面临着更大的学习压力。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重的背景主要源于教育体制、社会竞争和家长观念的影响。
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共同努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1.2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重的危害一、影响身心健康。
过重的课业负担会导致学生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甚至出现身体不适的症状。
长期以来,一些中小学生为了完成作业和应付考试,晚上加班加点学习,导致睡眠不足,食欲不振,久而久之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和免疫力。
二、剥夺了学生的兴趣和乐趣。
过多的课业负担会让学生没有时间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也无法享受课外活动的乐趣,导致学习变得枯燥乏味。
长期下来,容易使学生对学习失去热情,影响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加剧了家庭矛盾。
家长为了孩子的学习成绩努力加码,对孩子的要求越来越高,导致家庭教育关系逐渐紧张。
一些家长因为对孩子的过高期望而导致与孩子产生矛盾,甚至出现家庭暴力事件。
四、削弱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过重的课业负担导致学生缺乏充足的时间去发展其他方面的能力,如体育、艺术、人际交往等。
这样会造成学生的能力发展不均衡,影响将来的发展和就业前景。
2. 正文2.1 家长教育观念影响家长教育观念对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及分析
![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500adc6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06.png)
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及分析【摘要】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一个综合性问题。
在现代社会中,学校教育制度问题导致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家庭教育观念问题也引发了这一现象。
社会竞争压力传导至小学生学习压力,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导致了课业负担过重。
家长过度期望也是导致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之一。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该采取综合措施来减轻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包括调整教育制度、加强家庭教育、减轻社会竞争压力、平衡教育资源分配,以及引导家长理性教育孩子。
通过共同努力,可以有效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确保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小学生、课业负担、教育制度、家庭教育观念、社会竞争压力、教育资源、家长期望、综合性问题、减轻压力、综合措施。
1. 引言1.1 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及分析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在学校教育制度方面,存在着过分追求升学率、忽视素质教育的现象,导致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
家庭教育观念中普遍存在着功利化、竞争意识强烈的倾向,家长过分注重学习成绩,对小学生施加了过重的压力。
社会竞争压力也传导至小学生,使他们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巨大压力。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导致一些地区的小学生在学习条件上处于劣势,也增加了他们的课业负担。
家长的过度期望也是导致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之一,他们对孩子的期望过高,常常给孩子设置过多的学习任务。
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一个综合性问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采取综合措施来减轻小学生的课业负担。
2. 正文2.1 学校教育制度问题导致课业负担过重学校教育制度问题是导致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学校往往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成绩的唯一标准,这就导致了学生和家长都过分注重分数,而忽视了学习本身的过程和意义。
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和升学分数,往往会加大学生的课业负担,让他们接受更多的课外辅导和补习班,让学生长时间坐在课桌前学习。
这种以分数为导向的教育制度,严重削弱了学生们的创造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重的成因及对策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重的成因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e00b41b7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e3.png)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重的成因及对策1. 教育体制问题:当前的教育体制注重考试成绩,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记忆能力,而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普遍过多注重知识点的传授和题海战术的练习,给学生堆积了大量的作业和练习题。
对策:改革教育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改变单一以成绩评判学生的教育观念,鼓励学生发展个人特长和兴趣爱好。
教师要加强教学方法的改革,通过探究式教学、实践活动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 家庭教育问题:一些家长过于重视孩子的学业成绩,认为高分就是一切,为了让孩子能取得好成绩,他们会给孩子报很多培训班,并逼迫孩子完成大量的作业和题目。
对策:家长要正确引导孩子的学习态度,鼓励孩子多参与体育、艺术等课外活动,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家长要充分了解孩子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孩子的学习时间,不过分给孩子增加额外负担。
3. 教学内容过多:由于学科知识的更新迅速,教育部门往往不断增加新的教学内容,但学制和课时并没有相应的增加。
导致学生面临的学习任务变得更加繁重。
对策:教育部门要合理安排课程内容,适度精简课程,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学校和教师要科学控制教学速度,确保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
4. 学习方法问题:一些学生没有合理高效的学习方法,他们花费了大量时间,但学习效果不佳,不得不加班加点完成作业。
对策:学校和教师要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如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计划、做好学习笔记、合理安排时间等。
学生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解决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需要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努力。
改革教育体制,注重综合素质培养,加强学生的教育评价体系;引导家长正确对待孩子的学习成绩,充分了解孩子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孩子的学习时间;适度精简教学内容,合理控制教学速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3018b69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d5.png)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对于中小学生学习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然而,为了追求高分数,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逐渐加重,这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对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对策。
一、原因分析1. 教育体制不合理我国的教育体制设置了大量的学科和课程,教材内容深度、宽度都较大,学生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学习。
同时,学校及家长普遍重视考试分数,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导致了课业负担过重。
2. 教学方法不适宜当前,中小学教育普遍采取一种机械式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以讲授基础知识为主。
这种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使得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机械重复和记忆。
长时间的重复和机械化学习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加重他们的课业负担。
3. 考试制度不合理目前,中小学生的学程安排主要围绕着考试制度展开。
学生需要通过各类考试来评估自己的学习水平和能力,为了追求好成绩,他们不得不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备考。
这种考试制度所导致的大量应试教育,加大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二、对策研究1. 改革教育体制要解决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首先应该改革教育体制。
适当减少学科学习的门数,提高学科学习的深度和质量。
并增加选修课程,给学生更多的发展空间,让他们根据自身兴趣和特长去选择学习内容。
2. 改进教学方法中小学教育应该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转变为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教学。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知识。
教师要改变角色,从传授者变为指导者,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3. 完善考试制度改革中小学生考试制度,要从单纯对分数的追求中解脱出来。
可以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例如项目制、口头表达等。
还可以逐步取消一些大型统一考试,增加学科综合能力的考察,减轻学生备考的压力。
4. 加强家校合作学校和家庭应加强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课业负担原因浅析
![小学课业负担原因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a0320768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4f.png)
小学课业负担原因浅析
小学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有多个方面。
首先,教育体制和目标的问题。
当前,小学教育普遍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应试能力的培养,追求学生在各个学科上的高分。
因此,学校通常会设计大量的作业和复习内容,要求学生不断地学习和应对考试。
这导致学生课后的学习时间被大量占据,增加了课业负担。
其次,家长和社会的期望压力。
家长普遍期望孩子能够在学业上取得好成绩,这种期望往往转化为对孩子的教育要求和监督。
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家长为了确保孩子能够有好的发展,会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和补习班,使得孩子的时间和精力都被耗费在学习上,从而增加了他们的课业负担。
此外,学校和教师的布置和指导也会导致孩子课业负担过重。
有些学校和老师可能设置过多的作业和课后任务,或者对学生作业的要求过于严格,导致学生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完成作业上。
同时,教师过于注重笔头功夫,对课堂上的学生能动性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不够,导致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枯燥乏味,对课程缺乏兴趣,增加了他们的学习负担。
综上所述,小学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主要包括教育体制和目标的问题、家长和社会的期望压力以及学校和教师的布置和指导等方面。
解决小学课业负担过重问题需要从多个层面入手,包括改革教育体制和目标、减轻家长和社会的期望压力,以及优化学校和教师的教学方法和作业布置等。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重的成因及对策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重的成因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c3ecf86f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1b.png)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重的成因及对策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一直以来都备受社会关注。
近年来,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和家长教育观念的改变,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愈发沉重,给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那么,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重的成因是什么?又应该如何对策呢?一、成因分析1. 教育制度问题当前中小学教育存在着升学率至上的倾向,为了追求升学率,学校实施严格的课程设置和考试制度。
学生们面临着学业压力和升学压力的双重压力,导致课业负担重。
2. 家长教育观念部分家长过分看重孩子的学业成绩,对孩子施加了过多的学业压力。
他们可能会安排孩子参加各类补习班,甚至对孩子进行严格的考试目标设定,使得孩子的课业负担变得异常沉重。
3. 学生自身压力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很多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绩过分在意,对未来的规划和发展感到焦虑。
他们可能自发地增加学习时间,以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进而增加了学业压力。
二、对策建议1. 改革教育制度目前的中小学教育制度应该转变为以素质教育为主导,减少考试分数的束缚,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应该减负增效,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任务,减少不必要的课业负担。
2. 家长教育观念转变教育各界应该加强对家长的正确教育,让他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不要过分追求学习成绩,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孩子们应该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兴趣爱好的培养,增加他们的知识面和社会经验。
3. 学生自我调节能力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使他们能够应对学业压力。
学校要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不仅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注重他们的个性发展。
4. 家校合作学校和家长之间应该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保持信息畅通,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着手解决。
家长要相信学校的教育能力,不要随意干涉学校的教育方针和教学方式。
5. 增加课外活动学校应该合理安排学生的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
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可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增加社会经验,减少对学业的过度关注。
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现象成因分析论文
![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现象成因分析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cf247fe06294dd88d1d26b06.png)
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现象的成因分析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成因是复杂的,主要来自四个方面的原因: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自身。
在现代社会,生存压力与日俱增,人们的“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学校的升学压力不断增加,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教师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家长对子女期望值过高等,都给小学生造成了繁重的课业负担。
一、社会方面导致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直接原因是升学竞争以及背后的就业竞争。
中国社会在不断的进步,现代人如同被推上了一条高速运转的传送带,不与时代共振,就会被时代无情地抛弃,因为作为现代人在现代社会的竞争环境中的生存压力、就业压力越来越重。
1社会评价人的标准主要还是学历,这是我国长期以来传统的人才观念以及用人制度和就业制度的体制与机制所形成的。
在一定意义上说,中国目前的社会仍然是一个学历社会,一些用人单位口头上说重能力轻学历,但实际上没有相应学历连应聘资格也没有,单位里的干部任免、晋职晋级、工资待遇、社会地位等也都跟学历、文凭挂钩,重点学校、高学历、多证书的毕业生年年都是各用人单位的“宠儿”,而学历层次低、非重点高校则常常不受重视。
由此可见,中国今天每个人的就业机会与其的学历、文凭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造成我国小学生课业负担重的另一个社会方面的原因就是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还不是很高,和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国家的教育规模和对教育的财政支出还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
和国外的一些国家的教育情况相比较,在世界大范围下的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国家,学生的负担都比较重,像日本、韩国、新加坡等。
在欧美国家一般考试、招生考试、大学的自主权都比我国强,这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起到了一定的导向作用,而且国外的各种家教是要专门申请注册的,教育部门对家教管理比较规范,这样就使在校老师能静心搞好本职工作。
我国受经济所限,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发展的均衡化上使得学校和学校之间的差异太大,这样就会导致学校的竞争增强,国家的总体投入的物力、财力、人力,也就不会那么平衡。
减轻学生负担自查自纠
![减轻学生负担自查自纠](https://img.taocdn.com/s3/m/6d88ba32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45.png)
减轻学生负担自查自纠一、学生负担过重的现状及原因分析目前,学生们的课业负担主要表现在学习压力大、作业繁重、时间不够等方面。
在我国,由于面临升学竞争的压力,以及社会对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等因素的影响,学生们普遍存在着过多的课外辅导、作业量大、培训班频繁等问题,导致了学生们的学习负担过重。
学生负担过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学校教育制度不合理。
我国的教育体制过于注重应试教育,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课程安排不合理,考试制度过于严格,导致学生们为了应付考试而不得不背负沉重的学习压力。
2.家长教育观念不合理。
不少家长认为学习成绩是评判孩子好坏的唯一标准,认为只有通过“刻苦学习才能成功”,导致了孩子们在学习上的负担越来越重。
3.社会对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
城市和农村之间、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教育资源的差距导致了学生们的学习机会不均等,为了争取有限的学习资源,学生们往往不得不承受更大的学习压力。
4.学生自身学习态度问题。
一些学生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无法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时间,导致了学习负担过重。
以上种种原因导致了学生负担过重的现状,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二、减轻学生负担的方法及建议要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综合施策,共同努力。
1. 改革学校教育制度。
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调整和完善教育课程,减少学生负担。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不过分强调成绩,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加强家长教育。
提高家长对教育的认识,明确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非单纯的应试技能。
引导家长正确对待孩子的学习,重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3. 增加教育资源投入。
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缩小城乡、地区之间的教育资源差距。
提高教师水平,优化教学资源配置,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4.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
让学生学会管理自己的学习时间,合理规划学习任务。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重的成因及对策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重的成因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00d3e304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20.png)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重的成因及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快速变革,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问题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
据统计,我国中小学生每天的作业量普遍偏多,家长和学生们对这一现象也颇为担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深入探讨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重的成因,同时提出有效的对策来缓解这一现象,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1. 教育体制问题:我国的教育体制普遍存在功利性较强、单一评价体系的问题,标准化考试成为学校选拔学生和评价教学成果的主要手段。
中小学教育普遍存在以应试教育为导向,忽视学生个性和兴趣发展的倾向,导致学生课业负担加重。
2. 教育资源不均衡:我国城乡之间存在教育资源的差异,城市学校教育资源相对较丰富,而农村学校教育资源相对匮乏。
这导致了一些城市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教学内容相对较多,学生课业负担也相对较重。
3. 家长教育观念: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只有学习好才有出息,导致他们对孩子的学习产生过分的关注和期望,给孩子增加了课业负担。
4. 学生自身原因:一些学生自身学习态度不端正,习惯欠佳,导致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课业负担逐渐加重。
对策:1. 改革教育体制:加大对教育体制的改革力度,逐步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注重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个性发展,减少单一的应试导向。
2. 均衡教育资源:加强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3. 宣传倡导:通过宣传倡导,增强家长对孩子的正确教育观念,引导家长适度关心孩子学习,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
4. 建立科学的学习习惯:通过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心态,使其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律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减少不必要的课业负担。
5. 提倡合理作业量:学校应该合理安排作业量,避免过多的重复性作业,让学生有时间进行课外活动和身心放松。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重的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来解决。
唯有通过教育体制的改革,教育资源的均衡,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以及学生自身学习习惯的培养,才能有效地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保障他们的健康成长。
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自查情况汇报
![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自查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559662e5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98.png)
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自查情况汇报自查情况汇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引言:义务教育阶段是每个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阶段,而近年来,学生课业负担的过重问题成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学校委托本组开展了一次自查活动,旨在找出造成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通过对学生、家长和教师的调查收集和整理,我们将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自查汇报:一、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原因1.教学方面的原因首先,我们发现一些教师在备课时过于注重知识的广度,而忽略了深度。
这造成了课堂上不能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理解和消化教学内容,导致学生只能在课后花更多的时间进行复习。
其次,有些教师过于追求学习的规律性,强调记忆和背诵,而忽视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际操作。
这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乏味和厌烦,增加了学习的负担。
2.教育评价方面的原因当前的教育评价体系还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只注重成绩而忽略个性发展,只关注考试分数而忽略学生的兴趣和特长。
这导致学生为了追求高分,不得不参加各种培训班和补习班,进一步增加了学习负担。
3.家长教育观念的问题部分家长对子女的期望过高,认为只有在学习上取得好成绩才有出息。
这使得孩子面临来自家庭和学校两方面的压力,不得不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来应对。
二、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对策1.改进教育教学方式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而不是简单地灌输。
学校应减少学生的课业负担,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和作业量。
课堂时间应更加充分利用,减少不必要的课堂时间浪费。
2.改革教育评价体系教育评价应综合考虑学生成绩、兴趣和特长等因素,并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和发展需求,给予差异化的评价。
学校可以建立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调整成绩体系的权重,重视学生的个人发展。
3.加强家校合作学校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引导家长正确对待子女的学习问题,不仅关注考试成绩,更加关注孩子的兴趣和特长,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鼓励。
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探究
![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016ebc096c175f0e7cd137fe.png)
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探究小学生的课业负担是指受教育者接受教育时,在课业方面应达成的任务和因此承受的生理、心理等方面的负担,即学生完成一定学习任务所需要的学习时间所引起的学生生理和心理上的负担。
学生课业负担的过重有它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的原因,而课业负担的真正减轻也需要我们从多方面去努力。
一、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一是缺乏现代化教育的理念,忽视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研究。
国家课程标准定得过高,过细,考试内容灵活多样,教师为了完成课标规定内容,刻苦钻研教材,扎实备课,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去教学,去布置一些用以巩固所学知识的课堂、家庭作业,这势必造成教学时间和内容的增加,而学生课业负担的加重也是在所难免。
二是缺少多元化的评价机制,注重以知识型人才为培养目标。
上级部门以教学成绩作为评价学校工作的一个硬件,以学科知识的优劣来评价老师水平的高与低,学生的好与差,导致学校不得不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老师为了提高教学成绩,也就不得不把教学当作工作的重中之重,造成学生把更多的时间用到学习中去,这无形中就加深了学生的负担。
三是部分教师功利性过强,把应试教育当成实现自身价值的唯一标准。
在我们平时的教育教学中,一些老师不注重学生德、智、体等全面发展,把教学成绩当成了实现自身价值的唯一标准。
为此,他们想尽一切办法的提高学生成绩:如占用学生课余时间去辅导学生;布置过量的口头和书面作业等等,这使得学生的课业负担更为加重。
四是家长过分注重孩子成绩的提高,盲目的给孩子课业负担。
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孩子的的期望过高,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盲目地在学校教学任务外给孩子不断加码,如买教辅资料、给孩子报实习班等,造成学生负担过重。
二、如何真正解决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一是加强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学习,切实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素养。
教师要加强对现代化教育教学理念的学习,真正理解教育教学的内涵。
在教育教学上不只是简单的狠抓教材、一切以书本知识为重,让学生每天处在题海中。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2aa45567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94.png)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近年来,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一方面,老师和家长认为增加学生的课业量可以提高学生的成绩,另一方面,学生则感到压力巨大,可能会出现学习疲劳和身心问题。
一、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1. 教育体制的问题当前国内的教育体制重视考试,最终的目标是考出好成绩而不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只关心学生学习的情况和考分,无法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2. 学生家庭的期望家长往往期望孩子在学习方面取得好成绩并能被名牌大学录取。
因此,他们会让孩子参加各种补习班、培训班和考前冲刺班,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和课业负担。
3. 教育资源的不足国内教育资源分布不均,一些地区的学校教学条件落后,师资力量不够强大,因此学生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学习。
二、课业负担过重的危害1. 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学生长时间的课业负担会导致学习疲劳、压力过大,身心不健康。
长期压抑情感也会导致情绪低落等问题。
2. 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学生面对过重的课业负担会导致学习效率的降低,甚至导致学习兴趣的下降,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
三、降低课业负担的措施1. 教育转型从优化教学方式,强调探究式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习效率;加强体育、音乐等其他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实现全面培养。
2. 家庭教育家长应该减少孩子学习方面的强制要求,不给予过于苛刻的期望和压力,建立一个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在平稳愉快的氛围中成长发展。
3. 制定相关政策政府应在相关教育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教育部门、学校和家庭在学生课业负担管理上的职责,促进公平与平衡的教育发展。
四、结语课业负担过重是目前中国中小学教育面临的一大问题,为了使学生能够在健康、活泼、快乐的环境中成长,我们需要付出努力。
学校和家长应该认真思考和落实降低课业负担的措施,让学生从沉重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去尝试各种新鲜、丰富的生活,实现全面而健康的成长。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成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成因分析及应对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0f95d463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54.png)
建立多元评价体 系:注重学生综 合素质评价,鼓 励全面发展
加强教师培训: 提高教师教育教 学水平,减轻学 生负担
推进课程改革: 优化课程设置, 提高课程质量, 减轻学生负担
家长和学生自我调节与减压
家长调整心态:正确认识孩子 的能力和潜力,避免过高期望
学生自我调节:学会时间管理, 合理安排学习、休息和娱乐时 间
教师: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
生课业负担
家长:配合学校,关注 孩子身心健康,减轻学
生课业负担
家庭和社会的责任与措施
家庭教育:家长应 关注孩子的全面发 展,培养兴趣爱好, 减轻课业负担。
学校教育:学校应 合理安排课程和作 业,提高教学质量, 减轻学生负担。
社会环境:政府应 出台相关政策,规 范校外培训机构, 减轻学生负担。
轻课业负担,提高综合素质。
效果评估:通过实施这些成功案 例,学生的课业负担得到减轻, 学习效果得到提高,综合素质得
到全面发展。
实践效果评估的方法与标准
量化评估:通 过数据指标来 衡量实践效果, 如考试成绩、
作业量等
定性评估:通 过访谈、问卷 等方式了解学 生、家长和教 师的主观感受
和意见
综合评估:结 合量化和定性 评估,全面评
目录
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
学习时间过长:每天学习时间超 过10小时
考试压力过大:频繁考试,竞争 激烈
A
B
C
D
作业负担过重:作业量过大,难 度过高
心理负担过重:焦虑、失眠、抑 郁等心理问题增多
课业负担对 致学生压力过大,影响学习效 果
心理问题:课业负担可能导致 学生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 题
成功案例介绍与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及分析
摘要: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近些年来直接上升为一个社会焦点问题。
为此,《国家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减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共同努力,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本文笔者分析了造成现代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多方面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原因;措施
一、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
1.教学评估机制不合理。
现代许多小学学校的教育重点不是致力于怎样提高教学质量以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上,而是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升学和考试成绩上。
地方教育部门对一个学校的教育评估基本上是看这个学校的升学率以及学生各科应试成绩。
当前,追求高升学率已经成为多数学校办学的宗旨。
社会、家庭评价一所学校和教师用的主要指标就是升学率。
这种片面的升学导向使学校教育陷入了误区,学校用分数衡量教师,教师用分数衡量学生。
甚至,有的老师把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成绩好一切都好,成绩差就一切都差。
在考试成绩作为评估和考核学校教学质量的指挥棒下,出现了区域性大规模统考,通过简单
的成绩排名将学校分成三六九等。
小学生长期处在单一追求分数的教学评估体制中,精神紧张,综合素质得不到全面的发展。
2.教学要求过高。
近几年来,国家教委对小学教材和大纲几经调整,减少了课时和教学内容,以缓解和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现象。
地方教育机构也相应的调整了小学生的课程教学计划,减少了每周课时量,减少了一部分教材内容。
然而一些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升学率,不至于在区域性的统一考试中落后,不少学校教学中扩充教材内容,布置教材外作业,试题模仿统考题不惜严重超出教材和教学大纲。
有的学校在教学内容上追求偏、难、多、超纲脱纲授课和延长授课时间;有的学校延长复习时间,利用自习搞突击,提前结束课程进行复习;有的学校到现在还周末双休补课,让学生到学校上课补习。
学校给小学生布置了各种各样的作业,如课堂作业、家庭作业、同步练习、单元作业,语文和英语还要增加周记、作文、背诵、单词每日听写等等,五花八门。
由于作业量大,学生大都不能按时睡觉,每天的学习时间都是超负荷的,大大加重了小学生的负担。
3.小学教师队伍素质整体偏低。
小学教师队伍整体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偏低,是造成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重要原因。
众所周知,许多小学教师的学历较低,中西部地区基本上是大学专科学历的教师在执教。
教师教学能力差,课堂
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必然下降。
好多老师因为课堂教学质量差而只好采取题海战术,不加选择地给学生大量布置作业,大量进行训练来换取教学成绩。
所以重复训练、无效联系是孩子课业负担沉重的重要源头。
许多小学教师教育思想陈旧,教育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可以说目前小学课堂教学普遍陷入教师苦、学生累、负担重、效率低的困境,形成了高分数、低效率的强烈反差。
4.父母的期望值过高。
许多学生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对小学生的期望值过高,往往把残酷的社会竞争早早地转嫁到自己的孩子身上。
父母不根据学生在学校的实际情况,一味地希望和要求学生的成绩获得高分或满分,任意的给学生增添课外家庭作业,不论学校教师布置了多少作业,学生完成后,还要完成家长布置的作业,家长还要对学生检查自布置的作业完成质量。
更有家长不顾孩子的兴趣爱好,强制学生参加周末补习班、才艺班、奥数等校外课程,极大地加剧小学生的课业负担。
二、解决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措施
1.建立合理的教学评估制度。
首先,作为教育部门要通过制定合理的教学评估制度来综合评价学校的教学状况,正确引导学校全面实行素质教育。
不再传统以区域性统一考试成绩来单纯的评估学校的教学。
另外,学校要改革对教师的评价体系,不再传统的单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评价教师,
而是从多维角度评价教师,评价教学质量,对教师进行适度考核,弱化教师间的过度竞争,引导教师关爱每一个学生。
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教学评估应当从多个角度,用多种方式来评估,要脱离传统的只以考试成绩来评估方式,要根据当地的教育条件和和环境制定全面的较为系统的教学评估制度。
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把教学评估的工作重心转移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上,邀请专家跟踪点评课堂教学。
这样一来,学校就不会一味的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来提升学校本身的竞争力,用学生成绩来评价老师的教学质量,进而学生的课业负责也得到了缓解。
2.改革课程,加强监督。
改革课程设置,减少课程门类,适当降低教材程度,因材施教,保证我国中小学教育的整体水平。
建议建立专门机构,组织专家对全国中小学使用的教材定期进行研究,对教材的内容定期改进,以适应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
同时,加强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工作,使教师逐步学会运用“学与教的心理学原理”组织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儿童课业负担。
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学校的检查监督,严格法规法纪。
监督学校按教学计划、课时安排上课,防止随意增减课时量,防止学校、教师给学生乱搭配书籍。
加强听课、评课制度,随时纠正不正确的教学方法,推广交流好的经验,以此来促进各学科齐头并进,德智体全面发展。
一旦发现违纪
时间,应毫不手软予以处理。
3.提高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
许多小学老师的教学水平较低,导致学生课堂接受信息的能力下降,不能保证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老师只有通过大量的作业来巩固和补救课堂教学的失败,所以提高教师素质,特别是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学能力也是“减负”的关键环节。
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重点是加强科学教学思想的培养和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提高师范生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应该把学生当作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工作的开展也应以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为中心。
政府要加大学校办学经费的投入,以解决学校教师队伍不合理,特别是对西部地区小学的教育经费的投入。
学校要积极对教师进行业务水平的培训。
4.引导家长树立良好的教育观。
教育部门和学校应积极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社会引领工作,加强对实施素质教育政策、教育措施和内容的宣传教育,使学生家长对教育政策有所认识。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组织广大教育工作者、专家、学者研究家庭教育和编写有关家庭教育的参考资料,举办各种家庭教育培训班和讲座、展览、咨询等活动,建立家庭教育咨询机构,学校也可以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把学校的教育计划要求及时向家长表明,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纠正错误的教育方法,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取得一致,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参考文献:
[1]张发金.《家长的心理期待》[J].甘肃教育,2007(1)
[2]冯宜冰.《天津市塘沽区小学”减负”工作的思考与实践》[J].天津教育,2006 (9)
[3]吴乔《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良方》[J].北京教育,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