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写作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语文写作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摘要:思维是启迪智慧、获取知识的第一要素。没有思维的利剑,就无法劈开

愚蠢的牢笼;有了思维的金镰,便可收获智慧的丰稔。本文探讨了如何在语文写

作教学中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势,进行创造性思维,在写作天地里开拓一片属于

自己的新领域。

关键词:突破式发散式逆向式灵感式迂回式

思维是启迪智慧、获取知识的第一要素。古往今来,无数科学发明创造的实

践表明:没有思维的利剑,就无法劈开愚蠢的牢笼;有了思维的金镰,便可收获

智慧的丰稔。而思维之于作文,则在选材立意、布局谋篇上起着披荆斩棘,引领

我们走出困境,迈出迷惘的关键作用。那么,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思维,才能在作

文时左右逢源,如鱼得水呢?下面就浅谈几点我的教学实践:

一、一枝独秀——突破式思维

我们反复思考同类或类似问题时形成的定型化的思维程序或思维模式,即思

维定势。它对于学习上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高效率的理解和解答各种问题,

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但是,思维定势却对创新思考起着妨碍和束缚的作用。因此,我们在作文中就应打破旧有的思维定势,进行突破式思维。

例如:写作《爱在秋天》一文时,很多学生的选材无外乎“秋天是如何迷人”,“秋天硕果如何喜人”,“秋天收获如何醉人”等,在我的启发下,一个学生做出了

这样的选材——秋季的某一天,学校放假,原来是选举日,妈妈打扮一新,爸爸

放弃了一笔可观的生意,行动不便的爷爷奶奶也不让爸妈代替,结伴去投他们神

圣的一票。小作者从中感受到了和谐之风吹来的民主空气,他认为这是最值得讴歌,值得“爱”的“金秋”。这篇文章充满了时代气息,真是妙不可言。

二、万紫千红——发散式思维

这种思考方法要求我们在教学作文时以所考虑的问题作为辐射的基点,让思

维活动像喷灌的旋转头那样,朝四面八方作立体的发散思维,力求产生大量新颖

独特、富有价值的设想,以便进一步筛选出最佳方案付诸实施。

比如,在训练以“水”为话题的作文时,我引导学生向四面八方思考,做出了

多方面的立意。1.保护环境,保护水源;2.饮水思源,节约用水;3.做人应当心清

如水,以诚待人;4.做人应当具有方向专一、持之以恒、滴水穿石的精神;5.遇

到阻力能像水一样以柔克刚,愈挫愈坚,顽强奋斗;6.做人应有水一样滋润一方、造福一方的奉献精神;7.青年人应像水一样有很强的适应环境的能力;8.做人不

应如水一样圆滑世故,八面玲珑,应做个有骨气的人!学生思维活跃,尤如春天

里百花齐放的花园,呈现出万紫千红的奇丽景观,个个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切入点,文思泉涌。

三、柳暗花明——逆向式思维

写作中思考较复杂的问题时,如果顺想使你陷入了困境,那就运用逆向思维,倒过来思考试试。它有可能会使你茅塞顿开,柳暗花明,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例如,在写作《告别——以后》这一篇半命题作文时,学生宋喜艳拟题为

《告别枯井以后》,写那只“坐井观天”之蛙日日盼,夜夜盼,终于在好心的天鹅

帮助下走出了枯井,却发现周围的一切并不如想象中的那样美好:空气污浊,河

流变臭,鱼虾遭捕杀……伤心的它不禁望天而叹:如果现实是这样,我宁愿做一只井底之蛙!最终又跃身于枯井之中,终其一生。文章在出人意料之外,给人以启示:人类,该怎样对待我们所赖以生存的环境?

四、曲径通幽——迂回式思维

这种思维方式或以解决乙问题为手段,而达到解决甲问题的目的;或以退为进,采用先“后退”或“退让”,从而积蓄力量,创造条件,时机成熟再向前推进,

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例如,学生刘芳欣所写的《母爱深深》一文,主题是歌颂母亲对孩子深沉无

私的爱。但小作者没有正面写她如何关爱自己,而是从自己13岁生日那天读母

亲的一封信开始,回忆自己6岁那年,母亲突然间变得如陌生人一样,不再对她

嘘寒问暖,而是整日里冷言冷语,呵斥她做一些力所不及的事情,她甚至因此恨

透了母亲,以致于母亲去世那天都没流一滴眼泪。读完母亲的信,她才明白母亲

的用心之苦——原来母亲早已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为了减轻她失去母亲的痛苦,使她在生母与继母的比较中爱上继母,更学会生活。这样,一个冷静坚毅、

胸怀大爱的母亲的崇高形象,在我们面前耸立起来了。笔墨之简洁,震撼力之巨大,莫不得力于欲扬先抑、侧面烘托。

五、水到渠成——灵感式思维

灵感是一种特殊的思维现象,一个人常时间思考某个问题而得不到答案,中

断了对它的思考以后,却又在后来的某个场合突然对这个问题的解答有所领悟。

灵感是一种非常奇妙的思维现象。它突然来临,不期而至,不受规定与安排;它在脑海中只是一闪而过,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如果你不及时记下,它永远不

会再次闪现,但是灵感的出现总伴随着激情,是思维活动爆发式的质变和飞跃,

令人豁然开朗,茅塞顿开。

所以,我教导学生在长时间集中精力、积极思考某个问题后,停止思考让大

脑松弛一下,根据个人习惯去听音乐、散步,甚至是沐浴、睡觉、上厕所,灵感

说不定马上就会光顾了!欧阳修就曾说过:“余平生所做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不过,我更教导学生记住俄国作家柴可夫斯基的话:“灵感是这

样一位客人,它不爱拜访懒惰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