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底盘集成控制动力学模型发展

合集下载

论电动汽车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论电动汽车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论电动汽车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展望1. 引言1.1 电动汽车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的定义电动汽车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是指将汽车的底盘系统及其控制系统集成为一个整体的技术。

通过智能化控制系统对底盘各部件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调节和优化,实现对整车运行性能的精准控制。

这种技术将使得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能够更加平稳、安全、高效地运行,提升驾驶体验和能源利用效率。

传统汽车的底盘系统是由多个独立的部件组成,例如悬挂系统、制动系统、转向系统等,各个系统之间的协调与整合存在一定的困难。

而电动汽车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的提出,强调了底盘系统与控制系统的紧密结合,使得各个部件之间可以实现实时沟通与协作,实现动态调节和优化。

电动汽车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是一种将底盘系统与智能控制系统融合为一体的先进技术,可以提升汽车的安全性、稳定性、行驶性能和能效,是未来汽车智能化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1.2 电动汽车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的重要性电动汽车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作为电动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对电动汽车整车系统的全面监控和协调控制,保障车辆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通过实时监测车辆各个部件的工作状态,底盘控制系统可以及时做出反应,提高车辆在复杂环境下的控制性能。

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可以优化车辆的动力分配和传动系统,提高车辆的能效和性能表现。

通过智能调控电动汽车的各项参数,底盘控制系统可以提升车辆的动力输出效率,延长电池寿命,降低能耗,实现更加环保和节能的行驶方式。

电动汽车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的重要性体现在其对电动汽车整体性能提升、安全性保障和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上。

随着电动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推动电动汽车技术革新的关键支撑。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讨电动汽车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通过对当前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揭示电动汽车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探讨其未来发展方向和潜在贡献。

汽车底盘系统的动力学仿真分析

汽车底盘系统的动力学仿真分析

汽车底盘系统的动力学仿真分析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底盘系统的动力学设计变得日益重要。

在实际车辆使用中,底盘系统的动力学性能直接关系到车辆行驶的舒适性以及安全性。

因此,对汽车底盘系统的动力学仿真分析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汽车底盘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入手,探讨汽车底盘系统的动力学仿真分析方法。

一、汽车底盘系统的动力学模型汽车底盘系统包括弹性元件、阻尼器、非线性元件以及刚性部件等多种组成部分。

在底盘系统中,车轮、车轮悬挂系统以及车身的运动均需要综合考虑。

为了对底盘系统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需要对底盘系统建立动力学模型。

根据底盘系统的力学特性,可以将底盘系统建立为运动学模型、动力学模型或者系统模型。

在本文中,我们将建立汽车底盘系统的动力学模型。

该模型主要包括刚性部件、悬挂系统、轮胎以及弹性元件。

其中,刚性部件主要包括车身、车轮、驱动轴等,其作用是通过传递力和运动以维持底盘系统的稳定。

悬挂系统主要包括车轮悬挂和车体悬挂两部分,其作用是消除路面不平的冲击和震动,保证车辆行驶的舒适性和稳定性。

轮胎是车辆和地面之间唯一的接触点,其负责为车辆提供支撑力和摩擦力。

弹性元件主要通过变形吸收能量,并且在底盘系统的运动过程中存储和释放能量。

在建立汽车底盘系统的动力学模型时,需要制定一系列假设和条件。

首先,假设底盘系统的分析范畴为平面运动问题,忽略其在垂直于地面方向的运动。

其次,假设车辆的运动是弹性变形和刚性变形的叠加。

最后,假设底盘系统的运动是连续的,每一个时刻其状态是唯一确定的。

二、汽车底盘系统的动力学仿真分析方法建立好汽车底盘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后,就可以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了。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汽车底盘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方法,包括有限元法、多体系统动力学方法、驱动力控制方法以及拓扑优化方法。

1、有限元法有限元法是一种基于离散化原理的数值计算方法,主要用于解决复杂结构的静力学和动力学问题。

其基本思想是将复杂结构离散为一系列小单元,并对每个单元制定有限元失配的符号,从而获得一组逐个时刻的动力学方程。

汽车底盘集成控制动力学模型的发展

汽车底盘集成控制动力学模型的发展
子控制 系统 的动力 学模 型也 日益完 善 。 1 1 行 驶 系控制 的动 力学模 型 . 行驶 系的重要 结 构—— 悬 架 和 轮胎 是 决 定 汽 车行驶 平顺 性和 操纵 稳 定 性 好 坏 的关 键 。A S的 S
自由度 模型 4 , 是 以 整 车 的横 摆 角 速 度 和 WS 都 质 心侧偏 角 为控 制 目标 。只是 4 WS考 虑 了前 后 轮 转角 不 同 , 接 近 实 际情 况 , 而 4 更 从 WS比 2 WS 更能真 实地 反映 整车性 能 。
收 稿 日期 : 0 6—1 4 20 2—1
上海汽车
2 0 .4 07 0

2 ・ 5
维普资讯

塑 一
一 一
Mv
、 (
M' / 2
+1 7 一 ¨ )
附 着 系数 , 作 用在 驱 动 轮上 的扭 矩 , 卜
水平
析的基础上, 建立 了悬架系统 的柔体 动力学模 型 以预测 高速时 汽车性 能 。
1 2 转 向控制 系统 的动 力学模 型 . 操纵 稳定 性研究 中的二 自由度模 型 2 WS和 四
控制系统包括 A S T S4 、 S B 、C 、WS A S等。随着汽车 结构的复杂化和对汽车性能要求 的提高 , 汽车电
发展情况 , 出了建立底盘集成控制动力学模型 的发展趋势 。 提
【 主题词】 动力学模型 底盘 汽车
随着电子控制技术在汽车上 的广泛应用 , 以 控 制汽 车某种 局部 功 能为 目标 的各 种汽 车 电子 系
统 , 制 动 防 抱 死 装 置 ( B ) 牵 引 力 控 制 系统 如 AS、 ( C ) 主动悬 架 ( S ) 四轮转 向 ( WS 等 相继 TS、 AS 、 4 ) 经典 动力 学模 型有 二 自由度 和 四 自由度模 型 。随

汽车底盘控制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汽车底盘控制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汽车底盘控制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摘要】近年来,汽车底盘控制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的现状,本文将从汽车底盘控制技术的现状,汽车底盘技术的优化设计,汽车底盘新技术的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希望对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汽车,底盘,控制技术,现状,发展趋势一、前言关于我国汽车底盘控制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的研究在我国相关领域一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实际应用,特别是我国汽车底盘控制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有必要从汽车底盘控制技术的现状,汽车底盘技术的优化设计,汽车底盘新技术的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

二、汽车底盘控制技术的现状1.汽车制动和驱动的电子控制系统目前的汽车制动和驱动电子控制系统包括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ntilock brake system)、牵引力控制系统(traction control system)、汽车动力学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是在传统的制动系统里串联进去了制动压力调节装置,但是传统的制动系统无需进行改动,即使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发生了故障,传动制动性能也能发挥正常的作用。

此外,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对其他系统的依赖性较低,也正因为如此,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成为在电子控制的汽车里应用最为成功的典范。

牵引动力控制系统是在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单单要使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制动压力调节装置得到拓展,且需要发动机电子管理系统的有机配合。

汽车动力学电子稳定控制系统比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和牵引力控制系统有更多的传感器,从而实现了识别驾驶员对汽车的期望和得知汽车的实际运动状态,提高了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2.汽车转向系统电子控制汽车转向系统的电子控制主要是借助了对车轮转向角的电子控制来达到对汽车转向的控制。

目前主要的汽车转向系统有主动前轮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lectric power steering)、主动前轮叠加转向系统(active front steering)、后轮转向系统(rear wheel steering)等。

汽车底盘悬架系统的动力学建模与优化设计

汽车底盘悬架系统的动力学建模与优化设计

汽车底盘悬架系统的动力学建模与优化设计作为汽车底盘中重要的一部分,悬架系统承担着车身支撑以及减震的重要功能。

一个优秀的悬架系统可以提供良好的操控性和驾驶舒适性,对汽车的性能和安全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汽车底盘悬架系统的动力学建模与优化设计,旨在提升汽车悬架系统的性能。

一、悬架系统动力学建模悬架系统的动力学建模是优化设计的基础。

动力学建模的目的是描述悬架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运动规律和力学特性。

常用的悬架系统动力学模型包括质点模型、弹簧-阻尼-质量模型以及多体动力学模型等。

质点模型是最简单的悬架系统动力学模型,它基于质点运动学和动力学原理来描述悬架系统的运动规律。

质点模型可以用来分析悬架系统的振动特性和悬架与车身的相对运动。

弹簧-阻尼-质量模型是一种常用的悬架系统动力学模型,它把悬架系统看作是由弹簧、减震器和质量单元组成的动力学系统。

这种模型能够更加准确地描述悬架系统的力学特性,包括悬架系统的减震性能和下垂量等。

多体动力学模型是最复杂的悬架系统动力学模型,它考虑了悬架系统的多个部件之间的相互作用。

多体动力学模型可以有效地预测悬架系统在复杂路况下的运动规律和力学响应。

二、悬架系统优化设计基于悬架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可以进行悬架系统的优化设计。

悬架系统的优化设计旨在提升汽车的操控性、驾驶舒适性和安全性。

1. 悬架系统刚度与减震器调校悬架系统刚度对汽车的操控性和驾驶舒适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较高的悬架系统刚度可以提高车辆的操控性能,但对驾驶舒适性会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在悬架系统的优化设计中,需要根据车辆的使用环境和性能要求来选择合适的悬架系统刚度。

减震器是悬架系统中起到减震功能的重要部件。

通过对减震器的调校,可以改善车辆在不同路况下的驾驶舒适性和操控性能。

减震器调校需要考虑悬架系统的刚度、减震器特性以及车辆的动力学特性等因素。

2. 悬架系统动态特性与操控性优化悬架系统的动态特性对车辆的操控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论电动汽车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论电动汽车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论电动汽车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展望电动汽车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是指利用先进的感知、控制和执行器件,对车辆的底盘系统进行集成控制,以实现车辆动力、悬挂、制动和稳定性控制等多个功能的统一调度和优化。

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增长,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将成为电动汽车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本文将从技术趋势和市场需求两个方面,对电动汽车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展望进行分析。

技术趋势一体化底盘控制技术包括底盘感知、底盘控制和底盘执行器等多个方面,其技术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底盘感知技术将向着高精度、多元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电动汽车底盘系统需要实时感知车辆的运动状态、路况和环境信息,以便进行有效控制和调度。

未来,随着传感器技术的不断进步,底盘感知技术将实现更高的精度和多元化功能,例如采用视觉、激光雷达等新型传感器,实现对车辆周边环境更加全面和深度的感知。

底盘控制技术将朝着统一化、智能化和可靠性方向发展。

底盘控制系统需要对车辆的动力、悬挂、制动和稳定性等功能进行统一调度和优化,以实现车辆的高效、安全和舒适行驶。

未来,底盘控制技术将实现更加智能化的决策和优化算法,通过集成车辆动力总成、悬挂系统和制动系统等多个子系统的控制策略,实现对车辆的全面控制。

底盘控制系统还需要具备更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以保障车辆在复杂环境下的稳定行驶。

底盘执行器技术将迈向高性能、高集成度和高匹配度方向发展。

底盘执行器是底盘控制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车辆动力总成、悬挂系统和制动系统等执行器件。

未来,随着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的不断发展和车辆轻量化设计的推进,底盘执行器将实现更高的性能和集成度,例如采用高功率密度的电动机、智能化的悬挂执行器和快速响应的制动执行器等,以适应电动汽车底盘系统对动力、悬挂和制动性能的不断提升需求。

市场需求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和消费者对车辆性能和安全性的不断提升需求,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将面临更加广阔的市场需求。

论电动汽车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论电动汽车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论电动汽车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展望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和发展,电动汽车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也在不断提升。

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是指将汽车的动力系统、悬挂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等集成在一台电脑控制单元中,通过协同控制实现更高效、更安全、更智能的驾驶体验。

本文将从发展趋势和展望两个方面,探讨电动汽车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的未来发展。

一、发展趋势1. 多传感器集成:随着传感器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电动汽车底盘一体化控制系统将采用更多的传感器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通过安装位移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等,系统可以实时获取悬挂系统的工作状态,从而实现更精准的调节和控制。

2. 数据融合与智能决策:底盘一体化控制系统将实现传感器数据的融合处理,通过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系统能够根据驾驶环境和驾驶习惯进行智能决策。

系统可以根据路面条件和驾驶者的驾驶习惯,自动调节悬挂系统的刚度和阻尼,提供更舒适和稳定的驾驶感受。

3. 电动力控制与动力分配: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具有高度的可调节性,底盘一体化控制系统将充分利用电动驱动的优势,实现更精准的动力控制和动力分配。

通过实时监测车轮转速和车辆倾斜角度,系统可以实现精准的动力分配,提高车辆的操控性和稳定性。

4. 智能制动系统:底盘一体化控制系统将提供更智能的制动功能。

传统的制动系统主要依靠驾驶者的判断和操作,容易受到驾驶者的驾驶技术和反应能力的限制。

底盘一体化控制系统将通过集成制动压力传感器和制动执行机构,实现智能制动功能。

系统可以根据车速、路况和制动需求,自动调节制动压力,提供更安全和可靠的制动效果。

二、展望随着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动汽车将实现更高水平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未来的底盘一体化控制系统将结合车联网和智能交通系统,实现更广泛的信息共享和协同控制。

系统可以通过与交通信号灯的通信,实现智能巡航控制和自动驾驶功能,提高交通流量的效率和安全性。

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的发展还将推动电动汽车的性能提升和应用领域的扩展。

论电动汽车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论电动汽车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论电动汽车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展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动汽车已经成为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

而电动汽车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的发展也是电动汽车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本文将从当前电动汽车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入手,分析其发展趋势,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电动汽车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是指将传统汽车的底盘系统中的各个控制单元集成为一个整体,通过统一的控制策略实现对整车动力、制动、悬架等系统的协调控制。

这种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车辆的整体性能,提升驾驶体验,同时也能够满足环保和节能的要求。

目前,电动汽车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目前电动汽车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还面临着成本较高的问题。

由于电动汽车的底盘一体化控制需要配备先进的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等设备,而这些设备的成本相对较高,导致整车价格偏高,从而限制了其市场的普及。

电动汽车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在实际运行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些车辆在刹车时容易出现制动力不均衡的问题,导致车辆行驶不稳定;一些车辆在转向时也存在转向不灵活的问题,降低了驾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电动汽车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经验的积累,相信这些问题将得到解决,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更加乐观。

随着电动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也在不断取得突破和进步。

未来,电动汽车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系统集成的更加完善未来的电动汽车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将更加注重不同系统之间的协调和整合,实现动力系统、制动系统、悬架系统等的更加紧密的联动和协调控制。

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车辆的整体性能和驾驶舒适性,提升用户体验。

2. 先进传感技术的应用未来的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将更加注重传感技术的应用,通过更加先进的传感器,实现对车辆各个系统的精准感知和数据采集。

这可以为车辆提供更为准确的驾驶控制算法,实现更加智能化的车辆控制。

汽车底盘系统的动力学分析与优化

汽车底盘系统的动力学分析与优化

汽车底盘系统的动力学分析与优化一、引言汽车底盘系统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车辆的稳定性、操控性以及乘坐舒适性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使汽车底盘系统的性能表现更优秀,动力学分析与优化成为了研究的焦点。

本文将从动力学分析的基本原理入手,讨论汽车底盘系统动力学分析的方法,并探讨优化措施。

二、汽车底盘系统的动力学分析1. 动力学的基本原理汽车底盘系统的动力学分析基于牛顿力学定律,在分析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质量:包括整车质量、底盘系统组件质量及其分布情况等;- 惯性力:加速度引起的惯性力对底盘系统的影响;- 外力:包括驱动力、制动力、转向力等外界对底盘系统的作用力。

2. 动力学分析方法(此处可根据实际情况添加相应的分析方法,如通过分析车辆加速性能、刹车性能等来评估底盘系统的动力学表现)三、汽车底盘系统的优化方案1. 悬挂系统优化悬挂系统的设计对底盘系统的动力学表现有着直接的影响。

优化悬挂系统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 减轻悬挂系统质量,提升整车的悬挂动力学特性;- 采用可调节悬挂系统,使其能够根据路况变化及时调整并稳定车身姿态;- 优化悬挂系统布置,使得悬挂系统与底盘其他组件之间的协调性更优。

2. 制动系统优化制动系统是底盘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优化制动系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提升制动系统的灵敏度,使得制动系统能够快速响应驾驶员的制动指令;- 采用先进的材料,提高制动系统的制动效率,从而缩短制动距离;- 优化制动系统的散热性能,防止长时间制动导致制动衰减。

3. 操控系统优化操控系统是指汽车的转向系统及其相关组件。

优化操控系统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提升转向系统的灵敏度,使驾驶员能够更加精确地控制车辆的转向;- 采用先进的转向辅助系统,如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提升转向的舒适性和稳定性;- 优化操控系统的刚度和传动效率,提高转向系统的响应速度。

四、总结汽车底盘系统的动力学分析与优化是提升汽车性能的重要手段。

汽车底盘动力学模型的建立与优化

汽车底盘动力学模型的建立与优化

汽车底盘动力学模型的建立与优化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底盘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和优化逐渐成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汽车底盘动力学模型是指汽车行驶时底盘系统受到的各种力的平衡和运动状态表现出来的一种模型,包括车辆悬架系统、制动系统、转向系统等各个方面。

汽车底盘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和优化能够提高汽车行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同时可以降低油耗和污染,减少废气排放。

一、汽车底盘动力学模型的建立1.悬架系统的建立悬架系统对于汽车行驶的稳定性和舒适性很重要,因此在汽车底盘动力学模型中需要重点考虑。

悬架系统的建立是指分析汽车底盘受到的各种震动和荷载时悬架系统的反应,以及悬架系统与车身之间的相互作用。

同时,还需要考虑汽车行驶时悬架系统的动态特性和静态特性,以及各种参数的影响,如弹簧刚度、减振器阻尼等。

2.转向系统的建立转向系统也是汽车行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需要在汽车底盘动力学模型中进行建立。

转向系统的建立是指分析驾驶员操作方向盘时,车轮的转向角度和车身的转向响应,以及车轮转向时对汽车行驶的影响。

同时,还需要考虑转向系统的动态特性和静态特性,以及各种参数的影响,如转向阻尼器刚度、转向传动比等。

3.制动系统的建立制动系统是汽车行驶中很重要的安全保障,需要在汽车底盘动力学模型中进行建立。

制动系统的建立是指分析制动器的工作原理和制动力的大小,以及各种参数的影响,如制动器摩擦片材料、制动器鼓与盘的直径等。

二、汽车底盘动力学模型的优化1.悬架系统的优化悬架系统的优化是指通过改变悬架系统的参数和结构,以达到更好的行驶稳定性和舒适性的目的。

悬架系统的优化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弹簧刚度、减振器阻尼、悬架系统的结构等。

同时,对于不同的汽车类型或使用环境,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悬架系统优化,以适应不同的行驶条件。

2.转向系统的优化转向系统的优化是指通过改变转向系统的参数和结构,以提高转向稳定性和响应速度。

转向系统的优化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转向传动比、转向阻尼器刚度、转向器的结构等。

智能汽车底盘动力学域控制机理、模型与算法研究

智能汽车底盘动力学域控制机理、模型与算法研究

智能汽车底盘动力学域控制机理、模型与算法研究1.引言概述部分是文章引言的一部分,主要目的是为读者提供一个对所研究问题的背景和重要性的简要介绍。

在本文中,概述部分应该包括智能汽车底盘动力学域控制的概念定义、动力学控制的重要性以及本文的研究目标和意义。

以下是一种可能的概述部分的写作方式:概述智能汽车底盘动力学域控制是近年来在汽车工程领域备受关注的热门研究方向。

随着智能化技术的飞速发展,汽车动力学控制从传统的机械控制逐渐演变为一种基于计算机科学和电子控制的先进技术。

智能汽车底盘动力学域控制旨在实现对汽车底盘动力学特性的精确控制,以提高汽车的操控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向读者介绍了智能汽车底盘动力学域控制的机理、模型与算法研究。

在本研究中,我们探索了动力学控制的基本原理,包括力学和控制理论的基础知识,以及其在实际应用领域的具体应用。

在汽车底盘模型的建立与分析方面,我们将深入研究汽车底盘的力学特性,包括悬挂系统、操纵系统和制动系统等,并通过动力学参数估计技术对底盘模型进行建模和分析。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探索智能汽车底盘动力学控制领域的机理、模型与算法,以提供更加精确和高效的底盘控制方法。

通过对底盘动力学特性的深入研究,我们将为现代汽车的操控性、稳定性和安全性方面的改进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持。

在本文的后续章节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动力学控制的基本原理、应用领域以及汽车底盘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最后,我们将总结本研究的成果,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智能汽车底盘动力学控制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以提升汽车的性能和安全性,为汽车工程领域的发展做出积极的推动。

以上是对文章1.1 概述部分的内容进行编写的一个参考。

根据具体的研究内容和写作风格,可以适当调整和修改内容,使其更符合实际需求。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整篇文章所包含的部分和它们之间的组织关系。

本文的结构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汽车底盘系统的动力学建模与控制

汽车底盘系统的动力学建模与控制

汽车底盘系统的动力学建模与控制汽车底盘系统是汽车的关键部件,它承载着车身、发动机、传动系统和轮胎等各种组件,同时还需要承受路面的各种不平坦性和震动,所以底盘系统的性能非常关键。

近年来,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汽车底盘系统的动力学建模和控制也越来越得到重视。

一、汽车底盘系统的动力学建模动力学建模是汽车底盘系统控制的基础,通过对汽车底盘系统进行精细的建模,可以更准确地控制底盘系统,以达到更好的行驶稳定性和舒适性。

1.前后轮相互影响模型在匀速行驶的过程中,汽车的重心位置和车速都会影响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因此前后轮之间的相互影响模型非常重要。

该模型主要考虑前后轮之间的负载转移和滚动摩擦力。

2.四轮转向系统模型四轮转向系统模型主要考虑车辆转弯时的横向稳定性和悬挂系统的运动状态。

该模型主要包括悬挂系统的几何特征和刚度、转向系统的角速度和方向等。

3.轮胎模型轮胎是汽车底盘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车辆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轮胎模型主要考虑轮胎的形状、硬度、柔软度等特性,以及车速、侧向力等因素。

二、汽车底盘系统的控制汽车底盘系统控制主要包括电子稳定控制系统、自适应悬挂控制系统和主动悬挂控制系统等,这些控制系统都是通过精细的动力学建模来实现的。

1.电子稳定控制系统电子稳定控制系统主要通过对车辆的动态特性进行监测,通过制动等手段对车辆进行控制,以达到改善车辆行驶稳定性的效果。

该系统主要考虑车辆的重心位置、侧向加速度等因素,以达到对车辆方向的控制。

2.自适应悬挂控制系统自适应悬挂控制系统主要通过对车辆悬挂系统的调整,以达到改善车辆行驶的舒适性和稳定性的效果。

系统主要考虑路面的不平坦性、车速等因素,以达到对车辆悬挂系统的调整。

3.主动悬挂控制系统主动悬挂控制系统通过对车辆悬挂系统的主动控制,以达到对车辆行驶稳定性和舒适性的控制。

该系统主要考虑路面的状态、车辆的载荷等因素,以达到对车辆悬挂系统的动态调整。

总之,汽车底盘系统的动力学建模和控制是汽车行业的重要研究领域,通过精细的建模和控制算法,可以更好地实现对汽车的控制,进而提高车辆的性能和舒适性。

论电动汽车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论电动汽车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论电动汽车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展望电动汽车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是指将电动汽车的底盘部分(如悬挂系统、制动系统、转向系统等)与电动系统(包括电机、电池、控制器等)进行集成和统一控制的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也呈现出了以下几个发展趋势:1. 功耗优化: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对于电动系统的功耗优化要求日益增加。

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能够对电动系统进行动态优化,实现功耗的最优分配,提高整个电动汽车的能效。

未来,随着电动汽车电池技术的发展,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有望进一步降低功耗,提高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

2. 整车安全: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能够实时监测和控制电动汽车的底盘部分,包括悬挂系统、制动系统等。

通过传感器和控制器的协同工作,可以提前发现并避免底盘故障,保证电动汽车的行驶安全。

未来,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有望引入更多先进的安全技术,如自动紧急制动、车距控制等,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的整车安全性能。

3. 操控性能: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能够优化电动汽车的悬挂系统、转向系统等动力部件的控制,提高电动汽车的操控性能。

通过精确控制电机和制动系统的工作状态,可以实现更快速、更准确的响应,并提供更灵活的驾驶体验。

未来,随着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的发展,有望实现更高级别的悬挂系统和转向系统控制,提供更高水平的操控性能,满足驾驶者对于驾驶体验的需求。

4. 智能化: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可以与车载智能系统进行连接,实现更智能化的驾驶辅助功能。

通过与导航系统、摄像头等的数据交互,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能够实现自动泊车、车道保持等功能,提升驾驶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未来,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有望与车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相结合,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的智能化水平,实现更智能的驾驶体验和交通运输系统。

电动汽车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功耗优化、整车安全、操控性能和智能化。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有望在未来为电动汽车提供更高效、更安全、更智能的驾驶体验。

基于多体系统动力学的底盘集成控制模型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多体系统动力学的底盘集成控制模型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多体系统动力学的底盘集成控制模型的研究的
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底盘集成控制技术是指通过对汽车底盘上的各个部件(如驱动系统、转向系统、悬挂系统等)的协调控制,以实现汽车高效、安全、舒适的
行驶。

近年来,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底盘集成控制技术逐渐成为
汽车控制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针对底盘系统多变量、多参量、多
时段的特点,基于多体系统动力学的底盘集成控制模型成为研究的主要
方向。

二、研究内容
本研究将基于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构建汽车底盘集成控制模型。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
1. 建立汽车底盘动力学模型。

探究底盘系统各个部件的运动规律、
相互作用关系,建立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

2. 分析底盘系统控制策略。

根据汽车行驶的不同路况和驾驶需求,
探究底盘系统的协调控制策略,包括速度控制、方向控制、悬挂控制等。

3. 设计集成控制算法。

基于底盘动力学模型和控制策略,设计集成
控制算法,提高汽车的行驶性能和安全性,增加乘客的舒适度。

4. 模拟仿真测试。

利用MATLAB/Simulink等软件平台,对底盘集成控制模型进行模拟仿真,验证所设计的控制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三、研究意义
本研究将应用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为底盘集成控制模型的构建提供
更为科学、准确的理论基础,进一步深入研究底盘系统的运动学、动力
学特性及其协调控制策略。

同时,该研究成果对汽车制造企业的车辆设
计和研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以为提升汽车行驶性能、安全性和舒适度提供技术支持。

论电动汽车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论电动汽车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论电动汽车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展望1. 引言1.1 电动汽车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的定义电动汽车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是指将整车底盘系统的控制单元进行集成和优化,实现汽车驱动系统、制动系统、悬挂系统等多个子系统之间的协调运作和信息交换,从而提高整车性能和安全性的一种技术。

通过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动力系统、悬挂系统、制动系统等多个系统的协同控制,进而提升电动汽车的驾驶稳定性、节能性和舒适性。

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的实质是将原本独立运作的底盘子系统进行整合,借助先进的智能控制算法和传感器技术,使得整车底盘系统可以更加高效地运行和响应驾驶员操作。

这种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整车的运行效率,还可以提升汽车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驾驶员提供更加舒适和便捷的驾驶体验。

1.2 电动汽车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的重要性电动汽车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作为电动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可以提升电动汽车的整体性能和安全性。

通过对底盘系统进行整体化控制,可以实现更加精准的动力分配、悬挂调节和制动控制,使车辆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操控性,提高行驶安全性。

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可以提高电动汽车的能源利用效率。

通过对底盘各个系统的智能控制,可以实现系统之间的协同工作,减少能量损失,优化能源利用,提高整车的续航里程和节能性能。

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还可以实现车辆的智能化和自动化驾驶,提升用户的驾驶体验,满足用户对于更加便捷、安全、舒适的出行需求。

电动汽车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的重要性在于提升整车性能,增强安全性、节能性和智能性,为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 正文2.1 电动汽车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的发展历程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电动汽车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也逐渐受到关注和重视。

这一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当时电动汽车的普及程度并不高,底盘控制技术也相对落后。

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底盘控制技术也在逐步完善。

汽车底盘系统动力学分析及控制

汽车底盘系统动力学分析及控制

汽车底盘系统动力学分析及控制汽车底盘是整个车辆的核心部分,它承载着车辆全重,并连接着车身和车轮。

底盘系统的稳定性对车辆的安全和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而底盘系统动力学分析和控制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开展的一项关键技术。

一、底盘系统动力学分析底盘系统动力学分析是为了研究车辆在行驶时受到的各种力和力矩的影响,进而确定底盘系统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以便设计和改善车辆的性能指标。

在进行底盘系统动力学分析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 悬挂系统悬挂系统是底盘系统动力学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减轻车辆的振动和震动,提高车辆在不良路况下的舒适性。

悬挂系统分为独立式和非独立式两种,不同类型的悬挂系统对车辆的动力学特性影响不同。

2. 压缩和回弹阻尼器压缩和回弹阻尼器是用来限制车辆在运动过程中因路面起伏而引起的弹簧振动的,可以防止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发生过度摇晃。

阻尼器的设计和调整都是影响底盘系统动力学的关键因素。

3. 车轮和轮胎车轮和轮胎是底盘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可以支撑车体,还能负责并传递车辆的动力。

在底盘系统动力学分析时,需要考虑车轮和轮胎的尺寸、硬度、质量等因素。

4. 惯性力和重心在车辆行驶时,惯性力和重心都会对车辆的动力学特性产生影响。

汽车具有较大的质量和尺寸,所以在底盘系统设计和动力学分析时,必须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

二、底盘系统动力学控制底盘系统动力学控制是为了优化车辆性能和安全性而开展的一项技术,它可以通过调整车辆的电子控制单元(ECU)和控制系统来改善车辆的转向和悬挂性能。

底盘系统动力学控制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1. ABS反锁制动系统ABS反锁制动系统是用来防止车轮在紧急制动时因阻塞而导致的失控。

它可以在车轮即将锁死时,通过控制刹车液压泵来使刹车压力减小,这样车轮就不会锁死,车辆便能顺利地刹车。

2. 动态车身稳定控制系统动态车身稳定控制系统是一种用来防止车辆侧滑和翻滚的技术。

它通过检测车辆的滚转角度和侧倾角度,来控制车辆的制动、悬挂系统等部件,以使车辆保持稳定。

汽车底盘车架动力学模拟及其对悬挂系统的优化

汽车底盘车架动力学模拟及其对悬挂系统的优化

汽车底盘车架动力学模拟及其对悬挂系统的优化引言:汽车底盘是整个车辆的基础,它承载着车辆的重量,并提供支撑和稳定性。

底盘车架的设计与动力学模拟对汽车性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汽车底盘车架动力学模拟的原理和方法,并讨论如何通过优化悬挂系统来提高汽车的性能。

一、底盘车架动力学模拟的原理和方法1. 动力学模拟的原理:汽车底盘车架在行驶过程中会受到来自车辆自身、道路和悬挂系统的多种力的作用。

动力学模拟可以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模拟和分析底盘车架在不同路况下的运动和受力情况。

2. 动力学模拟的方法:(1)建立底盘车架的数学模型:根据车辆的几何形状和材料特性,可以建立底盘车架的有限元模型。

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可以计算出车架在受力时的变形和应力分布。

(2)确定受力情况:根据汽车的运行条件和悬挂系统的设计,可以确定车架所受的各种力的大小和方向。

这些力包括垂直载荷、加速度、制动力、侧向力等。

(3)求解动力学方程:将所得到的力和车架的几何特性代入动力学方程中,通过数值计算的方法求解得到车架在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速度和位移。

(4)模拟和分析结果:根据求解得到的运动参数,可以评估车架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指标,如车身倾斜角、悬挂系统的力传递特性等。

二、悬挂系统的优化悬挂系统是影响汽车行驶舒适性和稳定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优化悬挂系统设计可以改善车辆的操控性能和乘坐舒适度。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悬挂系统优化方法。

1. 弹簧和减振器的选型和调整:通过选用合适的弹簧和减振器,可以调整悬挂系统的刚度和阻尼,以适应不同的道路情况。

较硬的弹簧和减振器可以提供更好的操控性能和稳定性,但可能会降低乘坐舒适度。

相反,较软的弹簧和减振器可以提供更好的乘坐舒适度,但可能会降低稳定性。

2. 悬挂系统几何参数的优化:悬挂系统的几何参数,如悬挂臂的长度和角度,对汽车的操控性能和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优化悬挂系统的几何参数,可以提高车辆的操控性能和稳定性。

3. 悬挂系统布局的优化:不同的悬挂系统布局会影响汽车的操控性能和稳定性。

论电动汽车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论电动汽车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论电动汽车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展望随着环保意识的觉醒,电动汽车的市场需求在逐渐增长,而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是电动汽车重要的核心技术之一。

底盘是整车的“骨架”,包括传动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等,其实现效果直接影响着汽车性能的优劣。

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是将多个系统统一控制,使得汽车运行更加平稳、安全,同时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本文将对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一、技术发展趋势1.从机械控制向电子控制转变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从机械控制模式向电子控制模式过渡。

传统的底盘采用机械控制模式,各系统之间存在相互独立或简单转换的状态,无法取得最优的配合效果。

而电子控制技术通过传感器等设备获取车辆运行的各种数据,随时反馈控制信息,以实现各系统的动态调整,提高了低速行驶、高速行驶、过弯等的稳定性。

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在变速箱、制动、悬挂和转向等多个方面进行控制,单控制模式对应单个系统,而多控制模式可以对整车进行综合控制,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优化协调。

这种多控制模式需要各种传感器配合,保证不同部位信息的获取精确,以达到有效的协同控制。

3.从简单交互到全面互联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从简单交互到全面互联,即从系统内部的数据交互向整车内部和外部进行数据共享。

基于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实现车辆与人、车与路的同步交互,并进行全时联网监测,为驾驶员提供实时的建议和指导,以提高行车安全性和行驶效率。

二、未来发展前景1.提高汽车性能和使用寿命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是提高汽车性能和使用寿命,例如提高偏航控制的稳定性、改善车辆驾驶安全、增强电机转矩的控制、降低油耗和排放,为消费者提供更理想的用车体验。

2.支持多种能源车型的应用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的另一个发展趋势是支持多种能源车型的应用,例如混合动力、纯电动、氢燃料电池车等。

利用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可以减少不同能源车型在驾驶控制上的差异,将不同的能源技术实现无缝转移,实现以多能源为基础和以电为主的发展模式。

汽车底盘线控与动力学域控制技术

汽车底盘线控与动力学域控制技术

汽车底盘线控与动力学域控制技术一、本文概述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汽车工业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技术革命。

汽车底盘线控与动力学域控制技术作为这场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逐渐改变着我们对传统汽车驾驶方式的认知。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这一领域的最新发展,分析其技术原理、应用现状以及未来趋势,以期为汽车行业的创新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将概述汽车底盘线控技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其在汽车动力学中的作用。

底盘线控技术是指通过电子控制系统实现对汽车底盘系统的精确控制,包括转向、制动、悬挂等多个方面。

这种技术能够显著提高汽车的操控性、稳定性和舒适性,为驾驶者带来更加安全、便捷的驾驶体验。

本文将重点介绍动力学域控制技术的原理及其在汽车底盘线控中的应用。

动力学域控制技术是一种基于多变量控制理论的高级底盘控制技术,它通过对车辆动力学状态的实时监测和预测,实现对车辆运动状态的精确控制。

这种技术能够显著提高车辆在复杂路况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驾驶者提供更加稳定、舒适的驾驶环境。

本文将展望汽车底盘线控与动力学域控制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的底盘线控与动力学域控制技术将更加智能化、自适应化。

它们将与车辆其他系统实现更加紧密的融合,共同推动汽车行业的智能化、绿色化、安全化发展。

汽车底盘线控与动力学域控制技术是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本文将从技术原理、应用现状和未来趋势等多个方面对其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汽车行业的创新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汽车底盘线控技术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汽车底盘控制技术正逐渐从传统的机械控制向线控技术转变。

汽车底盘线控技术,也称为线控底盘系统,是指通过电子控制单元(ECU)和传感器,实现对汽车底盘系统的精确控制。

这一技术主要涉及线控转向、线控制动和线控悬挂等几个方面。

线控转向系统(SBW,Steer-By-Wire):SBW系统取消了传统的机械转向装置,完全由电子系统控制转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底盘集成控制动力学模型的发展
摘要:当今时代,科技在不断的发展,关于汽车方面的操纵性、舒适性和安全性等问题都开始成为人们的热议话题,一些高科技的系统都相继的应用到了现代的汽车上。

其中,汽车的底盘有很多的子系统的局部性能都可以通过电子控制技术来改善。

汽车底盘的系统正在朝着集成化控制的方向发展,这样就可以减少装车的成本,从而使各个系统之间更好的协调工作,而集成控制最关键的就是建立动力学模型。

所以,笔者将在此简单地谈一谈汽车底盘集成控制动力学模型方面的情况。

关键词:汽车底盘;集成控制;动力学模型
引言:
现如今,电子控制技术已经在汽车上有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其中,有些控制汽车局部功能的电子控制技术也开始得到研究,甚至,有些研究已经发展的相当成熟。

汽车是一个庞大的机电系统,它的局部性能不能完全体现出它性能的好坏,所以,这就需要尽可能的让汽车在某一个工况下,其各种性能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最优。

在另一方面,因为各种电子控制系统都开始应用到汽车上,所以导致车内的结构更加复杂,使车辆的维修出现了一定的困难,造成了不小的浪费。

对汽车底盘控制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和汽车系统之间动力学关系的研究将会成为研究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关键。

一、关于汽车电控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发展
现如今,有些汽车底盘的电子控制系统已经发展的相当成熟,比
如tcs、ass、abs、4w等[1]。

随着时间的发展和技术的完善,汽车的结构也在不断地变得复杂,对其性能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汽车的电子控制系统动力学模型也将向着更加完善的方向发展。

1.行驶系的动力学模型
汽车的悬架和轮胎对于汽车行驶的平稳以及操控的稳定都有着
十分重要的关系,其中,对于ass来说,它最经典的动力学模型主要是二自由度模型、四自由度模型[2]。

渐渐地,人们对舒适性的要求也开始提高了,于是,在经典模型的基础上,又加入了对座椅和发动机的考虑,这样,六自由度模型和八自由度模型就产生了。

2.转向控制系统动力学模型
在研究汽车操纵稳定的时候,无论是二自由度模型还是四自由度模型,它们都是将整个车的横摆角速度(γ)以及质心侧偏角(β)当作控制目标的。

其中,在四自由度模型中会考虑到前后轮的转角,更接近于现实,也就是说,相对于二自由度模型来说,四自由度模型更能够反应整部车的性能。

在上述公式当中,前轮转向角(δf)和后轮转向角(δr)是控制参数,让汽车的侧偏角(β)尽量保持为0,横摆的角速度(γ)或者是侧向的加速度向着转向相应特性的方向接近。

3.制动系统和驱动系统动力学模型
对于abs来说,它的单论模型已经到了很成熟的地步了,一般来说,判断车轮是否即将抱死的依据是根据车轮角的减速度以及滑动率,也可以根据汽车的减速度和参考车速来判定。

对汽车车轮的制
动力矩进行控制可以使车轮在汽车制动的时候,尽量处在峰值附着系数的附近。

此外,除了abs以外,还有asr,这是一种在驱动过程中,可以有效的防止驱动车轮出现滑转现象的控制系统,它主要是利用牵引力来对驱动车轮实现滑转控制的,所以,它还被称之为牵引力控制系统。

二、集成动力学的模型研究
在对汽车底盘控制系统的开发过程中,会遇到各种的难题,这些难题会为各个单项控制系统带来较多的麻烦,使它们之间的控制不能相互协调[3]。

所以,将汽车底盘的控制技术由单项控制转变为集成控制,将会把汽车的整体控制发挥到最佳的效果。

1.集成模型——数学模型
汽车需要一个考虑牵引、制动和转向的关于整车的动力学模型,这种模型如果想要实现对整车底盘系统的控制就需要把多个变量
协调起来。

某工业大学将电动助力转向和主动悬架集成起来进行控制,这对于汽车来说,可以提高它的平稳性,对于汽车行驶的安全性来说,也大大的提高了,它在转弯的时候有考虑到abs的性能在受到侧动力时候的情况。

其底盘的各个子系统间的练习图如图1.
所示。

图1.底盘各个控制系统间的动力学关系图
对底盘控制系统进行多个子系统集成的时候,就需要更多的整车的自由度。

这种汽车模型称之为数学模型。

因为在集成的过程中会考虑到微积分的运算、代数方程的运算,所以就增加了集成的困难,
特别是在控制计算的时候,所耗费的时间比较多,而且,其速度和精度可能都不能达到预期的要求。

2.集成模型——多体力学模型
对于多体力学来说,它主要是对大量刚体所构成的复杂的系统来处理的,实现高度的程序化是它的目标。

多体力学理论对汽车底盘集成控制系统力学模型来说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将汽车的底盘按照功能划分成不同的子系统,然后再利用多体力学的理论建立起一个可以反映各个系统之间联系的模型,从而把汽车行驶的平稳性和操作的稳定性提高。

三、结语
汽车系统研究工作的基础是对汽车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在研究的过程当中需要细致深入的分析汽车底盘集成控制系统的系统组成和工作的原理,从而建立起相对来说比较完成的车辆系统动力学模型。

在今后的应用和发展当中,笔者相信,汽车底盘集成控制动力学模型将会做的更好,它会向着更加发达全面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启瑞,刘立强,陈无畏.基于随机次优控制的汽车电动助力转向与主动悬架集成控制[j].中国机械工程,2010(08).
[2]马岳峰,刘昭度,宋明,张景波.轿车asr的adams/car和matlab联合仿真[j].计算机仿真,2011(04).
[3]陈黎卿,郑泉,陈无畏,王继先,夏萍.基于adams和simulink 联合仿真的主动悬架控制[j].农业机械学报,2012(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