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体固结试验检测记录表(快速试验法)

土体固结试验检测记录表(快速试验法)

第页,共页土的固结试验检测记录表(一)(快速试验法)JGLQ01011b

检测:记录:复核:日期:年月日

土壤压实度(管沟类)试验记录

土壤压实度(管沟类)试验记录 试验表30 取样桩号及井号 Y104— Y105 0+ 780 取样深度 30 cm 取样位置 路面下30 — 60 cm 土 样种类 粉砂土 湿 密 度 环刀号 H1 H2 H3 环刀+ 土质里 (g ) 147.5 150.3 149.4 环刀质里 (g ) 51.2 51.2 51.2 土质里 (g ) 96.3 99.1 98.2 环刀容积 (cm 3) 60.38 60.38 60.38 湿密度 (g/cm 3) 1.59 1.64 1.63 干 密 度 铝盒号码 01 02 03 04 05 06 铝盒+湿土质量 (g ) 116.4 118.2 118.5 铝盒+干土质量 (g ) 106.9 108.2 109.0 水质量 (g ) 9.5 10.0 9.5 铝盒质量 (g ) 20.1 19.1 20.3 干土质量 (g ) 86.8 89.1 88.7 含水量 (% 10.9 11.2 10.7 平均含水量 (% 干密度 (g/cm 3) 1.43 1.47 1.47 3 最大干密度 (g/cm ) 1.48 1.48 1.48 压实度 (% 96.6 99.3 99.3 备 注 本试验经二次平行测定后,其平行差值不得大于规定,取其算术平均值 施工单位: XX 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管、沟断面尺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击实种类: 12t 压路机 审核: ______________ X XX 试验: ____________ XXX 工程名称: XX 市XX 路排水工程 代表部位:Y104— Y105 DN800管顶土 试验日期: XX 年11月2日 __________________

试验检测记录、报告表格填写规则要求及说明(1)

****高速公路项目工地试验室 试验检测记录、报告填写要求及说明 一、对试验检测记录的要求: 1、记录应在工作的当时予以填写,不允许事后补记或追记,以使记录保持其溯源(原始)性;仪器设备自动打印的数据(如力学试验),作为原始数据应与试验检测记录表一起保存。 2、记录应使用黑色签字笔或纯黑色墨水钢笔填写,文字、数字字迹清晰端正。 3、记录填写要完整,不得有空缺。如无内容填写,其填写的方法是在空格的位置由右上向左下画一斜线“/”。内容与上项相同时,应重复抄写,不得用其他符号或“同上”表示。 4、表格内日期一律按年、月、日顺序横写,年份按四位数填写,月、日按两位数填写,如:2017年01月01日应写为2017-01-01;小时、分一律用两位数字填写,并以符号“:”分开。 5、记录中的任何签署都应签署全名,同时尽可能地清晰易辨,不允许有姓无名或有名无姓情况存在。 6、粗集料须在原始记录备注里注明集料的掺配比例(注:掺配比例5-10(mm):10-20(mm):16-31.5(mm)=*%:*%:*%。 7、记录不得任意涂改,在填写记录出现笔误后,在笔误的文字或数据上用原使用的笔墨画双横线,再在笔误处的上行间填上正确的文字和/或数值,在笔误处的下行间签名。(如确实无地方签名的,可加

在备注栏注明),并使原数据仍可辨认。 二、试验检测记录、报告表格各要素填写要点 1、试验室名称:按下列格式填写。 “母体试验检测机构名称+建设项目标段名称+工地试验室”。 以****S1中心试验室的试验室名称为例:贵州宏信创达工程检测咨询有限公司正安至习水高速公路S1中心试验室 2、工程部位/用途:填写单位工程。 3、委托/任务编号:工地试验室的检测活动属于自检范畴,无需要填写委托单位和委托编号,此栏画“/”。 4、样品名称:应按标准规范要求填写,不得使用自造简化字。如“热轧带肋钢筋”、“热轧光圆钢筋”不能简单填写为“钢筋”;“水泥混凝土”不能简写为“水泥砼”。 水泥砂浆的样品名称:水泥砂浆 水泥浆的样品名称:水泥净浆 孔道压浆(C50)样品名称:孔道压浆 混凝土样品名称:水泥混凝土 集料样品名称:进场建筑材料报验单中的材料名称填写为粗集料/细集料;报告和原始记录中的样品名称填写为碎石(规格)/机制山砂(规格) 水泥样品名称:普通硅酸盐水泥 钢筋原材样品名称:钢筋原材 钢筋原材种类:热轧带肋钢筋/热轧光圆钢筋

土壤压实度试验记录

代表部位 K1+250 取样深度 土壤压实度试验记录 试验表29 K1+220--K1+280北侧快车道 击实种类: 12t 压路机碾压 试验日期:XX 年 4 取样桩号及井号 土路基下0 — 30 cm 工程名称: XX 市XX 路道路工程 施工单位: XX 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取样位置 铝盒号码 H 01 H 02 H 03 环刀+ 土质里 (g ) 167.5 169.2 170.3 环刀质量 (g ) 51.2 51.2 51.2 土质量 (g ) 116.3 118.0 119.1 3 环刀容积 (cm ) 60.38 60.38 60.38 湿密度 (g/cm 3 ) 1.93 1.95 1.97 铝盒号码 NO 01 NO 02 NO 03 NO 04 NO 05 NO 06 铝盒+湿土质量 (g ) 133.4 137.2 139.3 铝盒+干土质量 (g ) 110.0 115.1 116.8 水质量 (g ) 23.4 22.1 22.5 铝盒质量 (g ) 17.1 19.2 20.2 干土质量 (g ) 92.9 95.9 96.6 含水量 (% 25.2 23.0 23.3 平均含水量 (% 干密度 (g/cm 3 ) 1.54 1.59 1.60 最大干密度 (g/cm ) 1.61 1.61 1.61 压实度 (% 95.7 98.8 99.4 土样种类 粉砂土 湿 密 度 干 密 度

审核: _____________ XXX __________________ 试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

路基土压实度实验步骤

路基土压实度实验步骤 (1)在试验地点将面积约30×30CM2的一块地面铲平。如检查填土压实密度时,应将表面未压实土层清除干净,并将压实土层铲去一部分(其深度视需要而定),使环刀打下后,能达到规定的取土深度。 (2)利用齿钉将定向筒固定于铲平的地面上,顺次将环刀、环盖放入定向筒。 (3)用落锤将环刀打入土中,至环盖顶面与定向筒上口齐平为止。若用落锤打入仍有困难时,宜另换地方再行锤击。(4)去掉击锤(或手锤)和定向筒,用镐将环刀及试样挖出。(5)轻轻取下环盖,用修土刀削去环刀两端余土,将其修平。(6)擦净环刀外壁,在天平放砝码一端放土与环刀等量的砝码,直接称出湿土质量,准确至1.0G。 (7)自环刀中取出具有代表性的试样测定含水量。(一)所挖坑中的土的质量/所取坑的体积=湿土的密度;

湿土的密度/(1+0.01W)=现场所取的土的干密度;W-为现场烧得的湿土的含水量(酒精燃烧法); 压实度(%)=实测干密度/最大干密度; (二)测定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1、焖料。含水量为2%、4%、6%、8%、10%的土;2、测定击实桶的质量以及其体积。(质量为6600克,击实桶的体积为2.77立方厘米); 3、装料。分三层装入,每层击实98次,共4.5千克;4、绘图。按照2%、4%、6%、8%、10%的含水量的土去做此试验并分别再次测得含水量(实际与理论有差别)在以土的含水量为横坐标,土的干密度为纵坐标建立直角坐标系,分别以一定的含水量所对应的干密度为坐标用光滑的曲线连接,就可构成一个光滑的曲线图形,最大的干密度所对应的就是最佳含水量。 挖坑灌砂法测压实度试验的步骤 ①试验地点选一块平坦的表面,并将其清扫干净,其面积不得小于

实验室检测报告及相关记录表格范本

检验报告 检品编号:检品名称:生产批次:生产日期: 产品商标:产品包装:检验日期: 检品数量:产品规格:报告日期: 依据标准:SB/T 10379-2004 《速冻调制食品》 检测依据:GB/T 5009.3~9-2003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一)GB/T 4789.2.3-2008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检验项目:感官、净含量、菌落总数、大肠菌群。 检验结果 项目名称单位描述标准要求结果判定 感官 形态 色泽 组织 香味 杂质 品温(中心温度)℃≤-18 净含量g/袋 菌落总数CFU/g ≤3000000 本栏以下空白 结论: 检验人(签字): 盖章 签发人(签字):二〇〇年月日 检验报告反应产品质量,与检验原始记录合并归当保存。 临沂市太合食品有限公司

微生物检验原始记录 样品编号第页/共页样品名称:检验前样品状态:□正常□异常 仪器名称显微镜 电热恒温培养箱 仪器型号仪器编号 检测依据: GB/T 4789.2-2008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T 4789.3-2008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 检测程序: 细菌菌落计数检测:取2~3个稀释度,做细菌菌落计数,36±1℃培养48h。 大肠菌群测定:取样品匀浆稀释液3个稀释度接种乳糖胆盐发酵管,做大肠菌群测定,初发酵36±1℃,24±2h,复发酵36±1℃,24±2h。 检测结果: 1.细菌总数测定: 取2~3个稀释度检验,36±1℃培养48h,做细菌菌落总数。 细菌总数 稀释倍数10-110-210-310-4空白对照报告结果 计 数 平皿1 细菌总数 CFU/g 平皿2 2.大肠菌群计数: 接种不同的样品稀释液于乳糖蛋白胨水培养基中,初发酵36±1℃经48±2h培养。 证实实验36±1℃经48±2h培养。查检索表,报结果。 大肠菌群计数接种量 (ml) 接种 管数 初发酵结果分离染色结果复发酵结果 报告结果 + —符合不符合+ — 大肠菌群 MPN/(100g) 检验时间年月日时检毕时间年月日时检验人员: 检验原始记录、检验报告合并装订归档。 临沂市太合食品有限公司

试验检测原始记录样表大全

试验检测原始记录样表大全

目录 试验表l 水质分析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2 水泥物理力学性能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3 塑料排水板性能试验表 试验表4 粗细骨料含泥量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5 碎石针片状含量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6 粗集料筛分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7 细集料筛分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8 粗集料视比重、松散容重及空隙率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9 压碎值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10 石料抗压强度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11 磨耗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12 粗集料磨光值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13 土颗粒组成分析(筛分法)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14 土颗料组成分析(比重计法)试验记录表试验表15 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16 承载比(CBR)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17 土壤膨胀量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18 重型击实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19 含水量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20 相对密度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21 天然稠度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22 室内回弹模量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23 野外回弹模量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24 标准砂标定试验记录表(灌砂法用) 试验表25 半刚性基层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记录表试验表26 水泥剂量测定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27 回弹法测试原始记录 试验表28 结构或构件混凝土回弹强度计算表 试验表29 水泥砼配合比设计计算表 试验表30 水泥砼(砂浆)配合比设计强度试验记录

表 试验表31 水泥砼(砂浆)抗压抗折强度试验记录表试验表32 钢材力学性能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33 钢材焊接力学性能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34 预应力钢筋冷拉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35 沥青三大指标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36 沥青粘结力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37 粘稠沥青含水量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38 沥青粘度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39 沥青加热损失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40 沥青闪点和燃点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41 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含量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42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43 沥青混凝土沥青用量选定图试验记录表试验表44 沥青混凝土芯样密实度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45 速凝剂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46 粉煤灰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47 锚杆抗拔力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48 混凝土抗渗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49 喷射混凝土与围岩粘结强度试验记录表试验表50 砼抽芯取样抗压强度试验报告 试验表51 水泥砼路面芯样劈裂抗拉强度试验报告 试验表52 水泥混凝土粗集料技术性能试验记录 试验表53 水泥混土细集料技术性能试验记录 试验表54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记录表

试验检测原始记录样表大全

目录试验表l 水质分析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2 水泥物理力学性能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3 塑料排水板性能试验表 试验表4 粗细骨料含泥量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5 碎石针片状含量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6 粗集料筛分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7 细集料筛分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8 粗集料视比重、松散容重及空隙率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9 压碎值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10 石料抗压强度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11 磨耗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12 粗集料磨光值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13 土颗粒组成分析(筛分法)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14 土颗料组成分析(比重计法)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15 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16 承载比(CBR)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17 土壤膨胀量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18 重型击实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19 含水量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20 相对密度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21 天然稠度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22 室内回弹模量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23 野外回弹模量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24 标准砂标定试验记录表(灌砂法用) 试验表25 半刚性基层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26 水泥剂量测定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27 回弹法测试原始记录 试验表28 结构或构件混凝土回弹强度计算表 试验表29 水泥砼配合比设计计算表 试验表30 水泥砼(砂浆)配合比设计强度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31 水泥砼(砂浆)抗压抗折强度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32 钢材力学性能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33 钢材焊接力学性能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34 预应力钢筋冷拉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35 沥青三大指标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36 沥青粘结力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37 粘稠沥青含水量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38 沥青粘度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39 沥青加热损失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40 沥青闪点和燃点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41 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含量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42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43 沥青混凝土沥青用量选定图试验记录表试验表44 沥青混凝土芯样密实度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45 速凝剂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46 粉煤灰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47 锚杆抗拔力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48 混凝土抗渗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49 喷射混凝土与围岩粘结强度试验记录表试验表50 砼抽芯取样抗压强度试验报告 试验表51 水泥砼路面芯样劈裂抗拉强度试验报告 试验表52 水泥混凝土粗集料技术性能试验记录 试验表53 水泥混土细集料技术性能试验记录 试验表54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55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报告 试验表56 沥青混凝土矿料组成试验记录 试验表57 沥青用集料试验记录 试验表58 预应力筋锚固组锚固性能试验报告 试验表59 预应力锚(夹)具试验报告 试验表60 钢筋机械连接件拉伸试验报告

路基土压实度实验步骤

路基土压实度实验步骤

————————————————————————————————作者: ————————————————————————————————日期:

路基土压实度实验步骤 (1)在试验地点将面积约30×30CM2的一块地面铲平。如检查填土压实密度时,应将表面未压实土层清除干净,并将压实土层铲去一部分(其深度视需要而定),使环刀打下后,能达到规定的取土深度。 (2)利用齿钉将定向筒固定于铲平的地面上,顺次将环刀、环盖放入定向筒内。 (3)用落锤将环刀打入土中,至环盖顶面与定向筒上口齐平为止。若用落锤打入仍有困难时,宜另换地方再行锤击。(4)去掉击锤(或手锤)和定向筒,用镐将环刀及试样挖出。(5)轻轻取下环盖,用修土刀削去环刀两端余土,将其修平。(6)擦净环刀外壁,在天平放砝码一端放土与环刀等量的砝码,直接称出湿土质量,准确至1.0G。 (7)自环刀中取出具有代表性的试样测定含水量。 (一)所挖坑中的土的质量/所取坑的体积=湿土的密度; 湿土的密度/(1+0.01W)=现场所取的土的干密度;W-为现场烧得的湿土的含水量(酒精燃烧法); 压实度(%)=实测干密度/最大干密度; (二)测定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1、焖料。含水量为2%、4%、6%、8%、10%的土; 2、测定击实桶的质量以及其体积。(质量为6600克,击实桶的体积为2.77立方厘米); 3、装料。分三层装入,每层击实98次,共4.5千克; 4、绘图。按照2%、4%、6%、8%、10%的含水量的土去做此试验并分别再次测得含水量(实际与理论有差别) 在以土的含水量为横坐标,土的干密度为纵坐标建立直角坐标系,分别以一定的含水量所对应的干密度为坐标用光滑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