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会学》文献综述及研究计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居住空间与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实证研究
——《城市社会学》期末研究计划
一、 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居民显著增多。居住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一项社会活动,城市的居住空间成为人们迫切关注的问题。而城市建设加大空间的社会实践场域的竞争,城市居住空间的形态和结构都在重组。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城市居住空间的分化更加明显,城市总的居住面积在增多,但单户居民的居住面积则可能在相对减少。而衣食住行与居民的主观幸福感紧密相连,因此考察城市居住空间与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势在必行。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次研究,主要从城市社会学的角度考察城市居住空间与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不仅能够揭示中国城市居住空间的变化与重组,还能为城市未来的规划与发展提供可能的研究支持。
三、 相关文献综述
1.城市居民居住空间相关理论
城市居住空间是城市社会学始终探讨的话题,也是城市社会学当中的重要部分。城市居民的居住空间与城市发展、社会变迁以及社会结构都息息相关。
朱静着重探讨了城市居住空间的分异与其背后的文化解释,分析了居住空间分异的内卷与外在“推力”。她强调,“在把握空间的展现时,更需要把握空间形成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把握空间变化的过程。”1
李怀和鲁蓉认为“无论是计划体制下的住房福利分配时期,还是市场体制下的住房商品化时期,住房空间分化引起的社会不平等现象总是一个客观存在。”2两人从国家干预、权力支配、市场能力与文化认同四个方面分析了住房空间的分化与社会不平等的关系,并提出了机会-‐流动论的解释框架。文中关注了住房空间分化与社会不平等的问题,也可本文城市居住空间与居民幸福感的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李晓南以沈阳为例,从新城市社会学理论视角出发,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沈
1 朱静:《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结构与文化解释》,《城市问题》,2011年第4期
2 李怀,鲁蓉:《住房空间分化与社会不平等:一个解释框架》,《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阳市城市变迁与居住空间变化的整体特征,分析了社会转型中正在进行的居住空间的再生产与重构。笔者还把城市空间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的循环与积累等社会过程结合起来,成功解释了城市空间结构与社会结构的关系,为现代城市的社会变迁与城市社会问题提供了分析框架。
肖建荣则以房地产开发作为着眼点,采用实地走访和二手资料收集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运用人类生态学理论以及有关城市居住空间的其他研究,对长春市“南湖空间”的形成过程及其体现出来以空间内同质、空间外异质为发展趋向的城市居住空间分异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吴庆华指出,城市空间类隔离最鲜明的特征就是贫富分区,“即富人所居住的高档豪华住区与其他社会成员住区之间的隔离、隔断状态,其实质是社会阶层分化在居住空间上的反映。空间隔离是进入文明时代的人类群体聚居的普遍状态,它将伴随阶级社会城市发展过程的始终。”3
除了一系列理论研究和综述以外,刘精明等人从居住空间、生活方式、社会交往与阶层认同四个维度建构了城镇社会阶层化问题的影响因子,利用CGSS2003的调查数据并做了相关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在中国城镇中,原有的再分配体制和单位社区的存在、大规模城镇改造搬迁的影响,以及高档住宅区的区位特点等,都会影响到居住空间的分化,因而客观阶层位置和居住空间的对应关系会呈现一定的复杂性。”4并且客观的阶层位置与居住空间的分化有着一定的一致性,即居住在较好社区和较高社区地段中的人相对拥有较高的客观阶层位置。
2.居民的主观幸福感相关理论
关于居民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以往大多侧重于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子的测量,多从心理学、社会学角度对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的编制及研究。
李艳玲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采用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简版对山东省城市居民的主观幸福感特点进行初步探讨,并发现,家庭收入、婚姻质量、健康状况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并且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在人格特征之间存在显著相关。
赵东霞在借鉴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社区居民满意度的研究模型和相应假设,主要包括社区意识、居民生活性需求、居民感知、居民参与、居民期望、制度建设、服务质量、资源支持8个影响因素和忠诚、抱怨2个情感因素,
3 吴庆华:《城市空间类隔离:基于住房视角的转型社会分析》,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
4 刘精明,李路路:《阶层化:居住空间、生活方式、社会交往与阶层认同》,《社会研究》,2005年第3期
构建了我国城市社区居民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
除了收入、职业、教育程度、婚姻状况等因素外,城市住房面积、城市深度休闲、城市生态环境、生活质量等也是影响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3.住房与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相关理论
刘米娜和杜俊荣利用CGSS2005 调查数据,探讨了住房不平等对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通过对多层次线性回归模型的使用,他们发现: 中国城市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存在区域差异;城市居民住房的绝对不平等影响了其幸福感,住房数量显著提高居民的主观幸福感,而住房面积对幸福感呈现倒 U 型的影响;居民住房的相对不平等对幸福感具有显著负向效应;区域住房不平等(住房基尼系数)与幸福感呈现出倒 U 型关系,临界点在0.325左右,当低于临界点时,区域不平等的扩大会提高居民的幸福感,但超过了临界点则导致居民幸福感的下降。5
周薇则主要调查了长沙市区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居住行为空间满意度,构建居民居住行为空间与主观幸福感的结构方程模型, 并分析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居民主观幸福感各因子得分情况以及因子贡献程度,以及居民的主要生活行为空间与居民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关系。
《住房与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实证研究》一文基于 2012 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采用定序Logit 回归方法实证分析住房产权、住房面积、住房分配、住房环境和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发现:住房面积与幸福感显著正相关,家庭住房面积越大,居民主观幸福感水平越高;与没有产权房的人相比,拥有产权房能显著提升居民主观幸福感;居住空间分配越不公平,居民的主观幸福感水平越低;居住环境越好,居民主观幸福感水平越高。
四、 研究基本框架
1.研究内容
通过对以往文献的回顾,笔者发现,前人城市居住空间与居民主观幸福感研究较少,且研究较分散。在本次研究中,将分析城市整体的空间分化,城市总的居住面积,以及住户的居住空间大小与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本次研究是对城市居住空间从整体到局部的考察,从城市社会学的角度,对以往的研究有整合梳
5 刘米娜,杜俊荣,《住房不平等与中国城市居民的主观幸福感——立足于多层次线性模型的分析》,《经济
经纬》2013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