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要多样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要多样化
识字,对于已认字的成人来说,似乎不足为奇。而对于处于黄金教育阶段的孩童来说,其意义却非比寻常。因此识字教学就显得极其重要。如何把枯燥无味、抽象、难于理解、难于认识的汉字,变成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知识,掌握汉字规律,减轻学生负担,培养创新能力,是我们一直探索的方法。
针对小学生天真活泼,好唱好跳,思维活跃的年龄特征,我们应该不失时机地利用儿童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积极挖掘教材本身所蕴涵的创新因素,把快乐引进课堂,让孩子们通过积极参与,深切感受到有趣游戏的快乐,思维创新的快乐,互相帮助的快乐,获得成功的快乐……在教学实践中,为了让学生能在短期内识记大量生字,扫清认读障碍,提前阅读写作,力争营造出一种自主、协作、创新的新型课堂教学情境,寓教于乐。
(一)创设识字情境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知识大都从兴趣出发,教师就要顺应儿童心理。巧妙地创设各种有利于学生识字的情景,以调动学生识字的兴趣。在识字教学中,我们从教学需要出发,依据识字内容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如挂图,投影,多媒体,表演,音乐等,使学生尽快地全身心地融入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学中,我针对教材的特点,开发了这样的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设了识字环境:如识字运动场上的活动名称,课件演示同学们在操场上活动的场景,让学生分别说出
同学们都在做哪些活动,每说出一项活动,就出示活动的名称,然后请同学们认读。这样的设计使枯燥的词语一下有了生命力,学生读得很起劲,如同体育频道的播音员。在多次认读生词的基础上,再让学生给词语分类,让学生讨论这两组生词排在一起的原因,还通过师生互动,人机互动的游戏方式复习巩固生字。最后通过动画显示生字的书写笔顺和间架结构。在这个过程中,多媒体创设的“运动场上”这个识字情境,课件设计的点球大赛(足球上写有生字,读对了,足球就进了球门,还伴有阵阵掌声,如果读错了,足球就踢飞了),使学生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识字,写字,尝到了学习生字的乐趣。
(二)增强识字兴趣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是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小学阶段,学生要认识3500个汉字,在1—2年级,则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汉字,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教给学生多样的识字方法,增强识字兴趣。
1、形象记忆法
在识记象形字时,我画出相对应的简笔画,把抽象的汉字形象化,学生很快就能记住这些字。比如:山,水,木等。学习会意字时,常通过画图或实物演示等方法使学生轻松识记。如学习"春,夏,秋,冬"时,根据经验,我知道孩子们不容易记住这几个字,于是准备帮帮他们。学"春"时,我问孩子们:"日就是太阳,太阳出来了,天气很暖和,很多人(用"三"表示)都出来玩了,是什么季节 "就把"春"分成了"日,三,人"
三个部分,通过理解进行识记。学"夏"字时,用多媒体闪现红色的"目",问"这是什么字 "(目)"它就是我们的眼睛,太阳太大了,于是人们用东西(闪现"目"的上面部分)遮住眼睛,想想这是什么季节 "对"秋"字,我是这样问的:"庄稼成熟了,农民把禾苗扛回家烧火做饭了。(多媒体出现相关图片)这是什么季节 "我指着"冬"的两点问:"下雪是什么季节 "又如:在识记"游"字时,可以告诉学生,游泳必须有水(三点水旁),游泳池一般是方形的(中间是"方"字),小孩子游泳(子)一定要注意安全,得有大人(人)陪着。这样就形象地利用"游"的氵和右边部分读准了字音,记住了字形。像这样将字通过形象的分析,组合,既能使孩子很快识记生字,又能掌握字义,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儿歌识字法
读儿歌是低年级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活动。我们可以根据汉字的特点,编一些适合儿童情趣和理解水平的歌诀,让他们反复诵读,使他们对字形产生直观形象,从而提高记忆质量。如:教学"草"时,我教学生念"早上长青草,草,草,草";学"步"时念:"正去一横少去一点步;学"坐"时念:"两人土上坐,坐,坐,坐,坐下的坐";教"看"时念"手放目(眼睛)上,火眼金睛看,看,看。"(并做动作)等。并由老师的编逐步过渡到引导学生创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表达能力。
3、故事识字法
小孩子都喜欢听故事,在识字教学中,若能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绎活化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让他们通过听故事,讲故事,在
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记住生字,更能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如教学" 望"字时,我给孩子们讲了个小故事:从前,有个小王子,他的妈妈死了,他很想念妈妈,人们告诉他妈妈到月亮上去了,于是他常常抬头望月亮想妈妈。同时教儿歌"王子望月望,望,望"。这样孩子们很快就记住了。
4、用比较法识记
汉字中的形声字占了多数,因此掌握好这类字的造字规律将对今后提高生字的识记效率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形声字有两部分组成:形旁(表义),声旁(表音)。教学时,要将汉字音,形,义三者结合起来识记。如教学"良,浪,娘,粮",告诉学生"良"是声旁,所以这几个字的韵母都是后鼻韵母ang, "浪"跟水有关,部首是三点水旁,"娘"是女性,部首是"女"旁,"粮"是粮食如大米,所以部首是"米"旁。同时"狠"和"狼"也是学生非常容易混淆的字,我就让学生观察:凡是有"艮"的字,它们的韵母多是前鼻韵母en,所以"狠"的读音就应该是hěn,狼的读音就应该"láng"。运用这种方法能使学生牢固建立音,形,义三者之间的联系,有效地提高识记效率。我还引导学生运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加深他们对形声字构字规律的认识,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5、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创新者,他们喜欢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去认识事物,得到肯定后往往会获得心灵上的满足,并会用更高的情趣,更积极的方式去探索新知。教师要想方设法保护他们
这种热情,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识字,不要强求统一。如:认识"玩"字时,有的学生用"元"字加"王"就变成了"玩",有的学生用"王"加"二"再加"儿";学习"挂",有的说把"蛙"的"虫"变为"扌",有的说"扌"加两个"土"等;出现这种情况,老师应该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样有利于激发孩子识字的兴趣。
一、二年级识字量较大,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我们只有采用形式多样的识字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更加热爱语言文字,真正享受到识字所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快乐。
(三)培养巧识字的能力
1在自学中掌握汉字的构字规律
过去的教学一般是老师教,学生学,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实验证明学生在充分自学中用多种方法思考,记忆,分析字形,是培养识字能力的捷径。当然自学不等于老师不教,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放手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发现问题,获得知识,这样的所获才扎实牢固,还可以从中摸索体会汉字的构字规律。在识字教学中我们是这样做的:在学生学习了基本字,基本笔画,笔顺和常用的偏旁部首之后,上课时首先解决生字的读音,接着我就问学生:"今天我们要学习这几个生字,看谁最聪明自己动脑筋想出最佳的记忆方法,请你告诉大家。"这样一问,同学们兴趣盎然,马上就开始在大脑中寻找答案,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记忆方法:"以旧带新","形近字对比","同音字","基本字加偏旁","熟字去偏旁","拆部件","增减笔画"……。如学习"玉"字,有的说"国"字去掉方框儿,就是玉;有的说"王"字加上一点就是玉;有的说"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