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国际环境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些行为规范主要来源于国际公约、国际 习惯、双边或多边协定,以及有关国际会 议和国际组织的宣言、决议、行动纲领等。
三、 国际环境法的产生和发展
? (一) 19世纪中叶——1945年联合国成立 是国际环境法的萌芽时期
? 界河和国际河流的渔业管理和水污染防治 1909年《美加水条约》
? 野生动物的保护 1900年的《保护非洲的野生动物、鸟类和鱼类 的伦敦公约》、 1902年《保护对农业有益鸟类 的公约》、 1940 年的《西半球自然保护和野生 动物保全的华盛顿公约》等。
?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大大推动 了国际环境保护的发展。为纪念这次会议, 联合国大会决定以每年6月5日作为“世界
环境日”
☆ 历届环境日主题
? ◆ 1990-儿童与环境 ◆ 1989-警惕,全球变暖 ◆ 1988-保护环境、持续发展、公众参与 ◆ 1987-环境与居住 ◆ 1986-环境与和平 ◆ 1985-青年、人口、环境 ◆ 1984-沙漠化 ◆ 1983-管理和处理有害废弃物,防止酸雨和提高能源利用率 ◆ 1982-纪念斯特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十周年-提高环境意识 ◆ 1981-保护地下水和人类食物链,防止有毒化学品污染 ◆ 1980-新的十年,新的挑战-没有破坏的发展 ◆ 1979-为了儿童-没有破坏的发展 ◆ 1978-没有破坏的发展 ◆ 1977-关注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滥伐森林 ◆ 1976-水,生命的重要源泉 ◆ 1975-人类居住 ◆ 1974-只有一个地球
1941 年美国和加拿大特雷尔冶炼厂仲裁案
特雷尔是位于加拿大的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一 家冶炼厂,排放的二氧化硫烟雾对美国华盛顿州造 成财产损害。 1935年,美加两国将此纠纷交由一个 比利时人任主席和美、加各一人任仲裁员的仲裁庭 裁决。仲裁庭分两次裁决。在 1938年的第一次裁决 中,仲裁庭判定冶炼厂的烟雾对华盛顿州造成了损 害并裁决加拿大对美国赔偿 7.8万美元。在 1941年的 第二次裁决中,仲裁庭作出了一项有名的声明: “根据国际法以及美国法律原则,任何国家也没有 权利这样地利用或允许利用它的领土,以致其烟雾 在他国领土或对他国领土上的财产和生命造成损 害。”此案是国际法史上第一起跨国界环境赔偿案 例。它宣布一国应对其危害他国环境的行为承担国 家责任的原则为许多的国际法文件采用。
?(二)1945年联合国成立到1972年斯 德哥尔摩会议是国际环境法的形成时期
?20世纪50年代:海洋环境问题突出, 1954年《国际 防止海上油污公约》和 1958年联合国海洋法会议通 过四项海洋法公约
? 20世纪 60年代: 1968年《欧洲关于控制空气污染的 原则宣言》和《欧洲水宪章》、 1969年《国际干预 公海油污事件公约》。
托列峡谷号污染案
托列峡谷号是一艘利比亚的商船,其船主和租赁者均为美 国人。1967年3月18日,该船自波斯湾开往英国米尔福德港途 中于英国东南岸领海外锡利岛和地角之间的七礁石处搁浅。该 船载有12万吨原油。由于原油外溢而对英国和法国的沿岸海域 造成了严重污染,加上海上风暴猛烈,救援很难进行,救援计 划没有成功。结果船被海水打成三截。于是英国政府于3月27 日决定把海面的油层烧掉,将船炸毁。通知船主后,英国战斗 机就炸掉了该船。船主和利比亚政府对此行动均未提出异议。 3月30日,船上的原油全部毁掉。利比亚调查委员会对事故进 行了调查并确认是由于船长的疏忽而造成,决定撤销船长的航 行执照。
1972年斯德哥尔摩召开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以“一个地球”为口号
?《人类环境宣言》:26条原则 ?《人类环境行动计划》
?国际环境机构的建立: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国际环境条约的签订
1972年《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1973年《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1979年《远距离跨界大气污染公约》、 1982年 《海洋法公约》、 1982年《世界自然宪章》、 1985年《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及其 1987年 《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 (1990年、1992年修正)、 1989年的《控制危险 废物越境转移及处置巴塞尔公约》。
1968年,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认为英国的行为符合“情势 必需”原则。事后在英、法两国的要求下,船主和租赁人分别 向两国各赔偿了150万英镑。该事故导致国际海事组织制定了 1969年《国际干预公海油污事故公约》和《国际油污损害民事 责任公约》。
?(三)1972年斯德哥尔摩会议到1992 年里约会议期间,是国际环境法发展较 为活跃的时期
当前,国际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
?1、气候变化 ?2、臭氧层破坏(耗损)(辐射) ?3、酸雨污染(燃煤) ?4、生物多样性锐减 ?5、淡水短缺 ?6、森林破坏 ?7、荒漠化 ?8、海洋污染和破坏 ?9、有毒化学品和危险废物越境转移
二、国际环境法的概念
?国际环境法是调整各国在环境保护领域所 形成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章和制度,是 调整国际间环境洋海豹仲裁案
美国主张其有权在3海里领海线以外采取 行动保护经常光顾美国岛屿的海豹。英国则 以传统的“公海自由”原则反对美国的主张。 由美、英各两人,法国、意大利和瑞典各一 人组成的仲裁庭依据传统的“公海自由”原 则作出裁决,认为美国对于那些虽经常光顾 其岛屿但处于其领海以外的海豹不享有保护 权和财产权,不得以此为借口将其自然资源 管辖权扩大到其管辖范围以外的地区。仲裁 决定同时规定了一些保护处于3海里领海线 以外的公海海豹的措施。如禁猎季节和对捕 猎方法和捕猎工具的规定。
第八章 国际环境法
?国际环境法概述 ?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 ?国际环境法的主要内容 ?中国与国际环境法律实践
第一节 国际环境法概述
一、国际环境问题
? 国际环境问题也称全球环境问题或地球问题, 是指超越主权国家的国界和管辖范围的、区域性 的和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 二战后,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对环境 作用的深度和广度加强,产生了大规模地球环境 问题。这些问题由一国内的严重污染发展到区域 性的大范围污染和生态破坏,甚至演化为全球性 的环境问题,日益威胁到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成为全世界所面临的重大危机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