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资源量与储量计算2.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适用于油藏勘探的初期(油藏复杂,钻井,完井污 染影响井底的连同完善程度导致地层压力降低
H ow H o H ( H ow H o ) Pw Po o w 100 100
H ow
o H 100( w o ) Ho w o 2井
1井
钻井液侵入法
(3) 有效厚度的测井标准
(4) 有效厚度的划分
• 1)夹层扣除标准:
• 根据油气水层的测井标准识别油气水层 • 在油水界面以上按油层,干层标准划分有效 层和非有效层(干层) • 在有效层内扣除物性标准以下的夹层
均匀层
顶部渐变层
底部渐变层
具低电阻夹层的油层
薄层组合
2) 有效厚度起算标准
渗 透 率
单层试油资料 与岩心测定的 孔隙度,渗透率 资料做交会图, 可确定有效厚 度下限
孔隙度
2) 经验统计法
• 美国
• 中,低渗透性油田:全油田平均渗透 率×5% • 高渗透性油田或远离油水界面的含 油层段: 全油田平均渗透率×< 5%
3) 含油产状法 • 油砂:含油面积>75%,含油饱满,棕黄色 或黑褐色 • 含油:含油面积50%-75%,含油较饱满, 浅棕色或褐色,含油部分连片 • 油浸:含油面积25%-50%,含油不饱满, 不均匀条带含油,不含油部分连片 • 油斑:含油面积小于25%,斑状或条带状 含油,不含油部分连片
(2)岩性油藏边界的确定
• 岩性边界是油层有效厚度与非有效厚 度的岩性边界 • 河流沉积的 构造-岩性油藏, 透镜体砂岩 岩性油藏和砂岩 上倾尖灭单斜 油藏
1.外推法
2.统计法:井距较小
L X h 1
尖灭油藏
透镜状油藏
3)断块油藏边界的确定
剖 面 投 影 法
(3)油气界面的确定
当发现气顶后,如何 准确划分油气界面, 直接关系到气顶面 积,厚度及油层面积, 厚度的参数提取
N 100A h (1 S wi ) o / Boi
• (1)边水,底水油藏含油边界 (构造油藏)
关键是确定油水界面位臵,过度带形态 1)油水过度带基本特征:
产纯油带 油水同产带:实际的油水界面 产纯水带:理论上的油水界面 纯含水带
相 细对 管渗 压透 力率 曲结 线合 毛
油水同 层段
海 拔 米
纯 油 段
含 油 高 度 米
实际的油水 界面 含残余油 产水段
,
,
纯油段底部
纯水段
含水饱和度
理论上的 油水界面
• 2)利用岩心,试油和测井资料确定油水界面
• 岩心 • 试油 • 试油结合岩心,测井综合分析: 建立岩性,电性,物性和含油性关系
3)利用压力资料判定油(气)水界面
容积法计算公式
实质—计算地下岩石孔隙中油气所占体积 用地面的体积单位或质量单位表示
石油地质储量, 万吨
油层平均有效孔 隙度,小数 平均油层原 始含水饱和 度,小数
N 100A h (1 S wi ) o / Boi
油层面积. 平方公里 油层平均有效厚 度,米 平均地面原 油密度,吨/ 立方米 平均原始原 油体积系数, 小数
• 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主要是射孔 定位精度,地球物理测井资料解释 准确程度及薄油层在开采中的价值 和作用等因素的限制,一般>0.2米
N 100A h (1 S wi ) o / Boi
2. 油层有效厚度h
• (1)油层有效厚度的概念
• 储集层中具有工业产油能 力的那部分油层厚度,即工 业油井内具可动油的储集 层的厚度. • 基础资料:岩心,试油,测井
• 以单层试油资料为依据,对岩心资料进 行充分试验和研究,制定出有效厚度的 岩性,物性,含油性下限标准,并以测井 解释为手段,应用测井定性,定量解释 方法,制定出油气层有效厚度的测井划 分标准(包括油水层标准,油层标准,干 层标准和夹层扣除标准),用测井曲线 及其解释参数具体确定油气层有效厚 度
(2) 有效厚度物性标准
• 有效孔隙度和含油饱和度----储油能 力 • 渗透率----产油能力 • 通常用孔隙度渗透率—物性下限 • 方法:试油法,经验统计法,含油产状法
1)试油法
• 对于原油性质变化不大,单层试油资料较多的大 油田,可直接做每米采油指数和空气渗透率关系 曲线 • 每米采油指数>0 渗透率下限 • 交会图
岩心资料为基础, 试油资料做验证
(4) 含油边界确定的其他方法
• 含油边界的确定,需要有比较准确的油藏顶面构造图, 油藏边界断层比较可靠的平面剖面展布图,一定数量 的探边井. • 具体圈定含油边界时,如无进一步资料,通常: 1.油藏边界有落空井并且距边内正常生产井在一个开发井 距左右时,含油边界定在出油井与不出油井的井距之半 2. 油藏边外有落空井但距边内开发井明显超过正常井距 时,含油边界定在开发井外取正常井距之半 3.油藏边外有落空井,油藏边缘的油井又显著低产时,含油 边界定在该低产井附近 4.油藏边外虽无落空井,但油藏边部有显著低产井,而且油 层对比明显变差时,含油边界定在该低产井附近
第七章 油气资源量与储量计算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一节 油气资源量与储量的定义及分类 第二节 油气资源评价方法 第三节 油气储量的计算方法(容积法)**
第三节 油气储量的计算方法
• 一、容积法
• 通常用于油藏开发早期的储量评估,此时尚无足 够的生产及压力数据供生产动态法使用. • 基本思路是将整个油藏当作一个有统一压力系统 和彼此连通的容器,在此基础上首先确定含工业 储量的油气层体积,然后逐次计算油层孔隙空间 体积和油气的地下体积,最后将油气的地下体积 折算成地面体积或重量 • 实质—地下岩石孔隙中油气所占体积 • 用地面的体积单位或质量单位表示
1桶=0.159立方米=42加仑≈0.14吨(全球平均)
有关概念的回顾
相 对 渗 透 率
kro
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 krw
含水饱和度
油水两相共存
毛 细 管 压 力 曲 线
油 柱 高 度 米 实际的油 水界面
,
理论上的 油水界面
储量参数的确定
• 1.含油面积A
• 是指油藏中具 有工业产能地 区所围出的面积 • 实质上是求 含油边界
H ow H o H ( H ow H o ) Pw Po o w 100 100
H ow
o H 100( w o ) Ho w o 2井
1井
钻井液侵入法
(3) 有效厚度的测井标准
(4) 有效厚度的划分
• 1)夹层扣除标准:
• 根据油气水层的测井标准识别油气水层 • 在油水界面以上按油层,干层标准划分有效 层和非有效层(干层) • 在有效层内扣除物性标准以下的夹层
均匀层
顶部渐变层
底部渐变层
具低电阻夹层的油层
薄层组合
2) 有效厚度起算标准
渗 透 率
单层试油资料 与岩心测定的 孔隙度,渗透率 资料做交会图, 可确定有效厚 度下限
孔隙度
2) 经验统计法
• 美国
• 中,低渗透性油田:全油田平均渗透 率×5% • 高渗透性油田或远离油水界面的含 油层段: 全油田平均渗透率×< 5%
3) 含油产状法 • 油砂:含油面积>75%,含油饱满,棕黄色 或黑褐色 • 含油:含油面积50%-75%,含油较饱满, 浅棕色或褐色,含油部分连片 • 油浸:含油面积25%-50%,含油不饱满, 不均匀条带含油,不含油部分连片 • 油斑:含油面积小于25%,斑状或条带状 含油,不含油部分连片
(2)岩性油藏边界的确定
• 岩性边界是油层有效厚度与非有效厚 度的岩性边界 • 河流沉积的 构造-岩性油藏, 透镜体砂岩 岩性油藏和砂岩 上倾尖灭单斜 油藏
1.外推法
2.统计法:井距较小
L X h 1
尖灭油藏
透镜状油藏
3)断块油藏边界的确定
剖 面 投 影 法
(3)油气界面的确定
当发现气顶后,如何 准确划分油气界面, 直接关系到气顶面 积,厚度及油层面积, 厚度的参数提取
N 100A h (1 S wi ) o / Boi
• (1)边水,底水油藏含油边界 (构造油藏)
关键是确定油水界面位臵,过度带形态 1)油水过度带基本特征:
产纯油带 油水同产带:实际的油水界面 产纯水带:理论上的油水界面 纯含水带
相 细对 管渗 压透 力率 曲结 线合 毛
油水同 层段
海 拔 米
纯 油 段
含 油 高 度 米
实际的油水 界面 含残余油 产水段
,
,
纯油段底部
纯水段
含水饱和度
理论上的 油水界面
• 2)利用岩心,试油和测井资料确定油水界面
• 岩心 • 试油 • 试油结合岩心,测井综合分析: 建立岩性,电性,物性和含油性关系
3)利用压力资料判定油(气)水界面
容积法计算公式
实质—计算地下岩石孔隙中油气所占体积 用地面的体积单位或质量单位表示
石油地质储量, 万吨
油层平均有效孔 隙度,小数 平均油层原 始含水饱和 度,小数
N 100A h (1 S wi ) o / Boi
油层面积. 平方公里 油层平均有效厚 度,米 平均地面原 油密度,吨/ 立方米 平均原始原 油体积系数, 小数
• 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主要是射孔 定位精度,地球物理测井资料解释 准确程度及薄油层在开采中的价值 和作用等因素的限制,一般>0.2米
N 100A h (1 S wi ) o / Boi
2. 油层有效厚度h
• (1)油层有效厚度的概念
• 储集层中具有工业产油能 力的那部分油层厚度,即工 业油井内具可动油的储集 层的厚度. • 基础资料:岩心,试油,测井
• 以单层试油资料为依据,对岩心资料进 行充分试验和研究,制定出有效厚度的 岩性,物性,含油性下限标准,并以测井 解释为手段,应用测井定性,定量解释 方法,制定出油气层有效厚度的测井划 分标准(包括油水层标准,油层标准,干 层标准和夹层扣除标准),用测井曲线 及其解释参数具体确定油气层有效厚 度
(2) 有效厚度物性标准
• 有效孔隙度和含油饱和度----储油能 力 • 渗透率----产油能力 • 通常用孔隙度渗透率—物性下限 • 方法:试油法,经验统计法,含油产状法
1)试油法
• 对于原油性质变化不大,单层试油资料较多的大 油田,可直接做每米采油指数和空气渗透率关系 曲线 • 每米采油指数>0 渗透率下限 • 交会图
岩心资料为基础, 试油资料做验证
(4) 含油边界确定的其他方法
• 含油边界的确定,需要有比较准确的油藏顶面构造图, 油藏边界断层比较可靠的平面剖面展布图,一定数量 的探边井. • 具体圈定含油边界时,如无进一步资料,通常: 1.油藏边界有落空井并且距边内正常生产井在一个开发井 距左右时,含油边界定在出油井与不出油井的井距之半 2. 油藏边外有落空井但距边内开发井明显超过正常井距 时,含油边界定在开发井外取正常井距之半 3.油藏边外有落空井,油藏边缘的油井又显著低产时,含油 边界定在该低产井附近 4.油藏边外虽无落空井,但油藏边部有显著低产井,而且油 层对比明显变差时,含油边界定在该低产井附近
第七章 油气资源量与储量计算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一节 油气资源量与储量的定义及分类 第二节 油气资源评价方法 第三节 油气储量的计算方法(容积法)**
第三节 油气储量的计算方法
• 一、容积法
• 通常用于油藏开发早期的储量评估,此时尚无足 够的生产及压力数据供生产动态法使用. • 基本思路是将整个油藏当作一个有统一压力系统 和彼此连通的容器,在此基础上首先确定含工业 储量的油气层体积,然后逐次计算油层孔隙空间 体积和油气的地下体积,最后将油气的地下体积 折算成地面体积或重量 • 实质—地下岩石孔隙中油气所占体积 • 用地面的体积单位或质量单位表示
1桶=0.159立方米=42加仑≈0.14吨(全球平均)
有关概念的回顾
相 对 渗 透 率
kro
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 krw
含水饱和度
油水两相共存
毛 细 管 压 力 曲 线
油 柱 高 度 米 实际的油 水界面
,
理论上的 油水界面
储量参数的确定
• 1.含油面积A
• 是指油藏中具 有工业产能地 区所围出的面积 • 实质上是求 含油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