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统编教材三年级朗读指导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统编教材三年级朗读指导策略

作者:陈晓萍

来源:《新智慧·中旬刊》2019年第01期

【摘要】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要鼓励学生朗读,在朗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咀嚼、消化,领会文章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朗读教学展开实践探索与研究,以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本文结合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学实践,总结了朗读指导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朗读策略

新课程标准倡导朗读,并通过朗读实现感悟。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我们要加强朗读指导,以提高学生对文本的感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告诉我们朗读的作用和意义。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总结了把握文章基调,结合学生已有体验;关注词句位置,读出情感变化;品味重点语句,读懂人物内心世界等朗读指导策略。

一、把握文章基调,结合学生已有体验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地帮助学生找到文章的朗读基调,让学生披文入情,然后再选择适宜的朗读技巧,运用恰当的朗读语气,为有效朗读打下良好的基础。如在教授《秋天的雨》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谈谈对秋天的感受,因为教学时正值秋天,因此学生们谈起秋天的感受来头头是道,如这个学生说:秋天是五彩缤纷的。你瞧,秋雨把大自然打扮得多么美丽,多么迷人。黄黄的银杏叶、红红的枫叶、橙红色的橘子和柿子、五颜六色的菊花……这是一个多么美丽的季节,这个季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那个同学则说:秋天是香喷喷的。秋天来了,许多果实都散发出浓郁香味——香喷喷的梨……香味勾住了我们的脚步,也让我们发现了秋天的累累硕果,感受到了秋天的丰收喜悦……学生们七嘴八舌讨论过后,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是啊,秋雨将众多秋天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画面,从而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秋天的迷人!现在让我们带着这种体验来朗读课文,一定要读出秋天的迷人哟!由此可知,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从而把学生带进了一个秋的世界,初步感受到了秋天的迷人,基本形成了课文朗读时的情感基调。在接下来的朗读教学中,学生们带着这种情感基调,去理解文本、选择恰当的朗读语气等方面就很容易了。这样学生就在朗读中感受到了秋雨的魅力,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朗读效果。

二、关注词句位置,读出情感变化

我们应该关注文章中词句位置的变化,因为这种变化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的感受,使我们体会到了不一样的情感。因此在开展朗读指导时,教师要关注词句的顺序,从而使学生读出文章情感的变化。如在教授《听听,秋的声音》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自主发现诗中哪些词句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学生很快就有了许多发现,有一个学生发现诗歌第四小节中“听听”下面没有紧

接着写“秋的声音”,而是加了“走进秋,走进这辽阔透明的音乐厅,你好好地去听”。就是这一小节把整首诗分成了两部分,前面写的是诗人实际听到的声音,最后两小节写的是诗人感受到的声音。对于学生的这一发现,教师可以这样进行朗读指导:那么你应该怎样读诗人实际听到的声音和感受到的声音呢?学生说,我带着“浓浓的秋情”读诗人实际听到的声音,怀着欣赏的态度读诗人感受到的声音,从而使我体会到了独特的秋韵,体会到了情感的变化。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替代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替代学生的体验和思考。因此,在进行朗读指导时,教师应该抓住学生所发现的词句位置的变化进行追问,让学生亲自感悟這种变化,从而体会到位置变化带来的情感变化。

三、品味重点语句,读懂人物内心世界

对于课文中那些重点语句,我们应该通过朗读指导帮助学生梳理情节,走进人物内心世界。如在教授《灰雀》这篇课文时,通过朗读学生们发现灰雀非常惹人喜爱,以至于当灰雀消失之后,列宁“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那么,对于两个人的对话,我们应该怎样朗读呢?课堂上师生之间可以这样展开阅读。

师:孩子也喜爱灰雀,要不怎么会把它捉回家呢!当列宁向他打听灰雀的下落时,他因不愿意放回灰雀而撒了谎。

生:(读小孩说的话)

师:可是当他听到列宁说灰雀“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时,他深深体会到了列宁对灰雀的关心,认识到如果爱灰雀,就应当让它自由自在地生活,所以男孩说——

生:(接着读小孩说的话)

通过朗读,学生们体会到是孩子对灰雀的爱,是列宁对孩子的爱,让灰雀重回大自然的怀抱!学生就是在这样一步步的朗读指导中深刻体会到了作者的内心感受。

在目前的朗读指导教学中,教师对朗读指导缺乏针对性,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为此,笔者结合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的教学实践,总结了把握文章基调,结合学生已有体验;关注词句位置,读出情感变化;品味重点语句,读懂人物内心世界等朗读指导策略。希望本文的探讨能为教育同仁进行相关研究提供一点思路。

参考文献:

[1]郭成.浅谈小学朗读课文的方法[J].中国教师,2013(20):48~49.

[2]李艳芳.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朗读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31):141.

[3]黄宗华.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语文课内外,2018(4):89.

[4]李春磊.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数码设计(下),2018(11):73~7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