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微格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微格教学中的课堂教学技能
一.导入(引入)技能——开门之技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保障,导入犹如开 场白,戏剧序幕,乐曲引子,跳高助跑。 精心设计的导入可很快吸引学生注意力,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⒈ 导入(技能)概念 教学活动开始时,教师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
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一种教学 行为方式,渗透主题,带入情境。
⒉ 导入(技能)的目的 ⑴ 集中学生注意力并迅速指向特点的教学目标 ⑵ 激发学习兴趣,诱发学生求知欲。 ⑶ 引发学生学习动机,驱动学生学习内在动力 ⑷ 建立联系,为新知识学习作鼓动、引子、铺 垫。 ⑸ 组织引导,明确学习目的。
⒊ 导入(引入)构成要素 ⑴ 语言
语言是导入的载体,内容要灵活、风趣、简炼、 生动,语调、语速、音量和节奏感要适度,用身态 语言,自然语言,辅助教学语言。
创设问题的情境,灵活运用学生已有知识与新的未 知知识之间的矛盾,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追求,兴趣 和探索愿望,教师须言简意明地表述问题,让学生明 确教师意图;向学生提供足够材料和说明,让学生进 行思维操作的概括;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和联 想;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提供动态矛盾,不断降低 问题难度,最终趋于问题的解决,所以课的导入时, 应恰当地创设问题情境,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促 使思维过程积极化。
中学物理微格教学
一.微格教学
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又称微型教 学,它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利用先 进的媒体信息技术,依据反馈原理和教
学评价理论,分阶段系统培训教师教学 技能的活动。
微格教学是一种在现代教育学、现代心理学及相
关理论基础上,运用现代视听设备,对师范生进教 学行技能训练的新方法。它具有四个特征:
1. 微型性。微格教学课堂规模小,它由扮演教师 的角色、扮演学生的角色、指导教师和摄影机、摄 影师组成(人数8~15人,时间5~10分钟);
2. 学习性。受训者通过听课、温习讨论会、技能 辨别学习掌握技能及其理论;
3. 矫正性。受训者通过自身反馈、学员评价、导 师指点,认识自身的不足,在训练中加以克服;
⑷ 明确目的
导入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要指明学 习任务,安排学习进度,让学生装初步明 确将要学习什么内容?怎么学,为什么要 学?指明学习方法。
⑵ 问题
问题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动因,一堂好课,常常 是从问题开始,再由问题结束,应精心设计、编排 。
⑶ 组织
指导入技能的编排方式,即语言与问题的联结方 式,实物教具演示,图形表格设计,板书投影配合 。
⒋ 导入(技能)构成类型
教学艺术色彩纷呈,导入类型多种多样,要根
据教学任务和内容,以学生年龄性别和心理需
只有当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兴趣。
才会自觉地排除多种外界干扰因素,集中 注意力,把学习当作愉快的享受。
⑶ 趣味性原则
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学习状态,结合学科特点,运 用物理史典、名人轶事、问题悬念、生活事例、科技 成果等,组织编排,作为沟通师生之间感情交流的媒 介,新知识桥梁,做到语言幽默风趣,引人入胜。
求、灵活多变地运用,不可死搬硬套。
⑴ 直接导入;
⑵ 旧知识导入 ;
⑶ 生动事例导入 ; ⑷ 演示实验导入 ;
⑸ 直观教具导入 ; ⑹ 故事导入;
⑺ 问题导入 ;
⑻ 巧设悬念导入 ;
⑼ 质疑设障导入 ; ⑽ 活动导入 ;
…… ……
Baidu Nhomakorabea
导入(引入)方式、方法很多,不再一一列举
。
⒌ 运用导入(引入)技能的原则 ⑴ 整体性原则 注意前后衔接(纵向联系)和知识内部横向联 系,要强调知识模式的内化,学生思维模式的形 成,以学生认识结构为主体,通过知识模式的构 建而形成一个教师、学生和知识三者之间的整体 系统。 ⑵ 启发性原则 采用启发诱导的方法,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 积极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 泼地投入学习,注意教材的直观性、通俗性,新 旧知识的衔接性,导入内容的新颖性、探索性,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对新知识探索。
导入是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
知识、智慧、口才、情感的综合体现。好的导 入,引人入胜,将学生无意注意,引向有意注 意,使学生举目凝视、侧耳恭听或议论纷纷。
⑵ 引起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
趣是人要求获得新知识的一种积极的心理 表现,一个人对某一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 ,他掌握该事物的可能性就有了成功的重 要保证。
4. 研讨性。微格训练小组全体参与,对"角色"的 技能及其运用进行研究、讨论,增加小组成员的经 验交流。
二.微格教学的特点 微格教学的特点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训练课题
微型化,技能动作规范化,记录过程声像化,观摩 评价及时化”。“微”,是微型、片断及小步的意 思;“格”取自“格物致知”,是推究、探讨及变 革的意思,又可理解为定格或规格,它还限制着“ 微”的量级标准(即每“格”都要限制在可观察可 操作、可描述的最小范围内)。微格教学就是把复 杂的教学过程分解为许多容易掌握的单一教学技能 ,如导入、应变、提问、媒体使用、学习策略辅导 、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等。对每项教学技能进行逐一 研讨并借助先进音像设备、信息技术,对师范生或 在职教师进行教学技能系统培训的微型、小步教学 。
⒍ 导入(引入)技能的实施程序
按:“集中注意——引起兴趣—— 激发思考——明确目的——进入学习 课题”这一程序来实施。
⑴ 集中注意 实施导入时,要千方百计把学生注意力集中在
教学行为上,与教学无关的甚至有碍的活动要 迅速得到控制。教师通过某些特定自然现象, 实验现象和精心组织的语言导入教学内容。虽 是只言片语,费时不多,却能承上启下,开宗 明义,抓住学生心理,集中其中注意力。充分 调动学生积极性,为完成教学任务创造条件。
⑶ 趣味性原则 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学习状态,结合学科特
点,运用物理史典、名人轶事、问题悬念、生 活事例、科技成果等,组织编排,作为沟通师 生之间感情交流的媒介,新知识桥梁,做到语 言幽默风趣,引人入胜。
⑷ 情感性原则 情感是意向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情真意切
,真挚感人,扣人心弦,以情动人,导入新课 时要千方百计激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这种情 感一旦被作用于教学认知活动,其效果就会明 显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