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智能化控制技术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建筑的“智能化”,主要是指在建筑物内进 行信息管理和对信息综合利用的能力,这个能力 涵盖了对信息的收集与利用、对信息的分析与处 理以及信息之间的交换与共享。
智能建筑是建筑技术与电子信息技术相结合 的产物,已成为二十一世纪房地产投资开发的主 导方向。
பைடு நூலகம்
智能化建筑的发展历程
最早的楼宇自控系统是气动系统,气动控 制系统的能源是压缩空气,主要用于控制 供热、供冷管道上的调节阀和空气调节系 统的空气输配管道调节阀。
图示为某公司楼宇自动化系 统。该系统分为:电源管理、 安全监测、照明控制、空调 控制、停车管理、水/废水管 理和电梯监控。
烟雾传感器 亮度传感器 红外人体探测器
其他应用
航天
农业
交通
医学
智能化建筑概论
建筑物设备自动控制的建筑设备自动化系 统(BAS,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也称为楼宇自动化系统)是建筑 技术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自动化技术在 建筑领域应用的必然结果。
系统集成应该主要是以楼宇自控系统为主 的系统集成,以及利用开放标准进行系统 集成
1.1 建筑设备自动化与智能化建筑的 发展历程
2. 智能化建筑的起源和发展
1) 智能化建筑的起源 2) 智能化建筑的发展阶段 3) 现代社会对智能化建筑的定义
智能化建筑的起源
1984年1月在美国康涅狄格州(Connecticut) 哈福德市(Hartford)对一栋旧金融大厦进 行改建,竣工后大楼改名为City Place。
专有通信协议的自动化系统被开放通信协议的自动 化系统所取代,并在整个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内实 现完全互操作,Internet成为企业级的基础网络设施 (Infrastructure)。
最后形成网络化的楼宇系统(NBS,Networked Building Systems),真正成为企业级信息系统的一 个子系统。
随后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带动下,产生了各种 以DDC技术为基础的分布式控制系统(DCS,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DCS在楼宇设备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就形成了建 筑设备自动化系统。
网络化的楼宇系统
随着企业级管理(Enterprise-wide Management)的 日益流行,开放系统技术(Open Systems Technology)以及Internet技术的发展,物业管理 (Facility Management)越来越专业化;
随后,电气控制系统逐渐代替气动控制系 统,并成为楼宇控制系统的主要控制形式。
接着是计算机系统在楼宇设备控制系统中 的应用。
楼宇设备控制系统
起初计算机系统只是被简单地纳入电气控制系 统之中,形成“监督控制系统(SCC, Supervisory ComputerControl)” 。
20世纪80年代早期,计算机技术和微处理器 有了突破性的发展,产生了直接数字控制 (DDC,Direct Digital Control)技术。
在建筑设备实现自动化控制的基础上,引 入涵盖通信、计算机、网络等领域的现代 信息技术,智能化建筑(IB,Intelligent Building)应运而生。
建筑设备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
建筑设备自动化是随着建筑设备,尤其是 暖通空调系统,包括供热、通风、空气调 节与制冷(HVAC&R,Heating Ventilation Air Condition and Refrigeration)系统的发 展而出现的。
由于智能化建筑系统是多学科、多技术的 系统集成整体,因而开放式可互操作性系 统技术的规范化、标准化,就成为实现智 能化建筑及其产品设备与系统的产业化技 术水平的核心关键。
智能建筑:数字城市形象工程的基础
本课程的性质与地位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基本内容 参考教材:
家庭与办公自动化
在家电产品和办公自动化产品设计中,人们大量的应用 了传感器和测试技术来提高产品性能和质量。
全自动洗衣机中的传感器: 衣物重量传感器,衣质传 感器,水温传感器,水质 传感器,透光率光传感器 (洗净度) 液位传感器,电 阻传感器(衣物烘干检测)。
指纹传感器
透光率传感器
温湿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
成功案例 – 长距离拉索桥
工程应用 楼宇控制与安全防护
为使建筑物成为安全、健康、舒适、温馨的生活、工 作环境,并能保证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和管理的智能化。在 楼宇中应用了许多测试技术,如闯入监测、空气监测、温 度监测、电梯运行状况。
多功能系统阶段(1986~1990年):出现了综合 保安系统、建筑设备自控系统、火灾报警系统和有 线通信系统等,各种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了部分联 动;
集成系统阶段(1990~1995年):主要包括建筑 设备综合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和通信网络系 统,性质类似的系统实现了整合;
会理事 重庆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专家委员会专家 重庆市工程建设专家库专家
建筑智能化控制技术课程
课程名称:建筑智能化控制技术 学时: 30 学时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学位课程 先修课程: 微机原理及应用、自动控制原 理、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筑环境测试技术
技术协调理顺是我国智能化建筑建设全 过程中技术发展质量保证的瓶颈
建筑智能化控制技术
Information System
IT system
data data manipulation
Manipulated data
Human activity system
Meeting attribution
郑洁
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 中国电子学会电子测量与仪器分会委员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节能检测与调试技术专业委员
由于City Place在宣传材料中第一次出现“智 能建筑(IB,Intelligent Building)”一词, 智能建筑的概念被世界接受,City Place就被 称为世界上第一栋智能建筑。
返回
智能化建筑的发展阶段
归结为下列五个阶段,即:
单功能系统阶段(1980~1985年):以闭路电视 监控、停车场收费、消防监控和空调设备监控等子 系统为代表,此阶段各种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特点是 “各自为政”;